2013年高三生物复习第三章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99664137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年高三生物复习第三章知能演练轻巧夺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年高三生物复习第三章知能演练轻巧夺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年高三生物复习第三章知能演练轻巧夺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三生物复习第三章知能演练轻巧夺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三生物复习第三章知能演练轻巧夺冠(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2012杭州高二检测)辅酶形成还原性辅酶过程的正确反应式为()ANADP2eHNADPHBNADP2eHNADPHCNADPeHNADPHDNADPeHNADPH解析:选A。在光反应阶段,辅酶(NADP)得到H2O裂解提供的2个高能电子和1个H后被还原成还原性辅酶(NADPH)。2下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物质转变图解。下列对该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从能量分析,“光能”最终要变成“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其途径为:光能ATP等中的化学能(CH2O)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B从物质分析,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氢只来自水,而呼吸作用产生的氢只来自有机物C

2、从图中可知,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CH2O)并不需要穿膜,可直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D在整个植株有机物积累为0时,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与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相等的解析:选A。细胞呼吸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中有H2O的参与,产生的NADH中的H来自有机物和水,B项错误;(CH2O)是大分子不能直接穿膜进入线粒体,经过糖酵解后形成含有3个C的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参与需氧呼吸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C项错误;在整个植株有机物积累为0时,绿色植物的所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包括叶肉细胞、茎的皮层细胞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与整个植株所有的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相等的,D项错

3、误。3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膜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AB CD解析:选A。CO2的固定过程属于碳反应阶段(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而CO2的产生属于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4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三碳酸、RuBP以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A增加、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增加C减少、增加、减少D增加、减少、增加解析:选B。夏季中午光照强,蒸腾作用强,导致叶片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不足,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弱,故RuBP增多,形成的三碳酸量减少,三碳酸还原减弱,利用的A

4、TP减少,所以ATP的含量增多。 2 / 145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能量转化过程B光合作用产生的ATP有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进行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D呼吸作用能产生大量ATP,而光合作用却只是消耗大量ATP解析:选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供给碳反应利用,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供给除碳反应之外的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只要是活细胞,细胞呼吸就无时无刻不在进行。6丽水特产中华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多汁浓香、风味独特的果中珍品,被称为“维C之王”,下图是中华狝猴桃叶肉细胞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5、(1)图中表示的过程为_,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_,写出生成ATP的反应式:_;这些ATP将用于_。(2)图中表示的过程为_,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3)图中表示的过程为_,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_,这里产生的CO2是在_阶段(写阶段名称)形成的,产生的水是在_阶段(写阶段名称)形成的。解析:据图可知,是光反应阶段,是碳反应阶段,表示需氧呼吸全过程。答案:(1)光反应 光能 ADPPi能量ATP 碳反应中合成三碳糖(2)碳反应 叶绿体基质 (3)需氧呼吸 葡萄糖氧化分解 柠檬酸循环 电子传递链 1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3和4过

6、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气结合产生水B绝大多数生物体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C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解析:选A。据图可知,1是光反应阶段,2是碳反应阶段,3是糖酵解阶段,4是柠檬酸循环阶段,5是电子传递链阶段。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是NADPH,用于碳反应阶段还原三碳酸分子,而需氧呼吸中的H是NADH,用于跟O2结合生成水。2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B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C图示依次为NADPH、ATP、CO2、三碳糖D图中不仅用于还原C3(三碳酸分子),还可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解析:选D。据图可

7、知,是NADPH,是ATP,是CO2,是三碳糖,是光反应阶段,是碳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为碳反应阶段中C3(三碳酸分子)的还原过程供能,不能为细胞其他生命活动供能。3(2012杭州高二月考)下图为某成熟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总量、干物质量和呼吸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地表面积上植物叶片的总面积数量。该数值越大,表示叶片交错覆盖的程度越大)。判断a、b、c三条曲线依次代表的三种物质量及为保持林木最大的生产量应采取的措施分别是()物质的量:干物质量 有机物的总量 呼吸量 生产措施:禁止砍伐林木 适量砍伐林木,使林木保持合适的密度A、B、C、D

8、、解析:选A。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有机物总量”来表示,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干物质量”来表示,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呼吸量”来表示,三者的关系是:有机物总量干物质量呼吸量,即abc。4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乙中的b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解析:选B。分析曲线时一定要注意横纵坐标的含义。甲曲线的横坐标是时间的推移(一昼夜24小时),纵坐标是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由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引起的),曲线

9、的含义是:玻璃罩内CO2的浓度在一昼夜内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乙曲线所示的是:植物一昼夜内吸收或放出CO2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甲乙两曲线各点对应情况是:A对应a,凌晨0点,只有呼吸,植物释放CO2;B对应b点(A项正确),植物释放CO2减少的原因是夜间低温影响呼吸强度;C点对应d点,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C项正确),此时植物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即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植物在乙图c点(甲图C点之前)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f点CO2吸收速率有所下降,是由于中午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吸收CO2减少;F点对应h点(B项错误),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其后某时刻光合作用消失。一昼夜后,玻璃

10、罩内CO2浓度下降(G点低于A点),减少的CO2量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植物一昼夜呼吸放出的CO2量,故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含量上升。5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如图表示该植物在25 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对M、N、O、P、Q五个点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细胞呼吸,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细胞呼吸强度B若将温度提高到30 (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O点左移C若光照强度突然由Q变为P,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RuBP的含量会增多D在Q点,高CO2浓度的曲线中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不是温度解析:选D。注意此坐标系的横坐标

11、是光照强度的变化,纵坐标的光合速率可以理解成“CO2的吸收速率”。M点时光照强度是0,植物没有光合作用,只有细胞呼吸,A项错误;O点时,植物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若将温度提高到30 ,细胞呼吸强度增加,释放CO2增多,M点下移,而光合作用强度要整体下降,曲线整体要向右下方移动,即O点右移,P点向右下方移动,B项错误;光照减弱时,影响到三碳酸的还原,三碳酸的含量上升,RuBP的含量下降,C项错误;在Q点,高CO2浓度的曲线中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此时的25 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D项正确。6(2012瑞安高二质检)实验室里有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植物的三

12、种营养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而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不可能取自于根 B甲不可能取自于叶C丙可能是死细胞D甲可能取自于茎解析:选B。要注意三种细胞是“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进行观察的。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说明它是不含叶绿体的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茎中只有皮层细胞才含有叶绿体);乙细胞: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释放O2,说明它含有叶绿体;丙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只能说明它是死细胞。7如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该图示能够表示的生物学

13、含义是()A萌发的种子中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B细胞代谢中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C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D人红细胞中K吸收量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解析:选A。B、C选项均错在起点上,底物为0不可能有反应速率,光照为0不可能有光合速率;人体红细胞线粒体退化,只能进行厌氧呼吸,其各项生命活动所需ATP全部来自厌氧呼吸,与O2浓度无关。8(2012东阳高二阶段性检测)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发生的物质变化且伴随吸能反应的正确的一组是()ATPADPPi NADP2eHNADPHADPPiATP CO2H2OC6H12O6H2O A BC D解析:选B。光反应阶段生成的NADPH和ATP内

14、都存在化学能。9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温度、气体浓度和湿度,以提高产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冬季温室内温度尽量维持恒定,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适当地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向温室内定期施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A BC D解析:选A。温室的最大优势首先在于通过调控温度实现保温,白天光照强时适当升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加强有机物的制造,换句话说就是加大昼夜温差,夜间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减少有机物的分解,这样植物一昼夜的有机物积累量会增多;其次,

15、因为温室是封闭的,光合作用的原料CO2和H2O的供应也是可以调控的;再就是,如果光照不是很强,可以利用人工光源增加光照强度。10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光照强度(klx)1.03.05.07.08.010.0CO2变化量(mg/100cm2h)2.02.06.010.012.012.0A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C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为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

16、大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之一解析:选B。若将表中数据绘制成坐标图来分析会更直观,“光照强度”为横坐标(自变量),“密闭装置中CO2变化量”为纵坐标(因变量)。光照强度为1 klx时,装置中CO2浓度变化是增加了2,说明植物呼吸强度大于光合强度,A项正确;光照强度为3 klx时,装置中CO2浓度变化是减少了2,说明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这就说明,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的光照强度的“点”(即净光合为0的“点”)一定位于1 klx3 klx之间,但不能说是在2 klx,B项错误;当光照增强时,光反应增强,ATP和NADPH增多,C3的还原增强,生成的R

17、uBP增多,使CO2的固定增强,即C3合成速率增大(注意不是说C3的含量),C项正确;光照强度超过为8 klx时,装置内CO2含量不再变化,说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因为题干中交代外界因素如CO2和温度都是适宜的,故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等成为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D项正确。11如图表示小麦的CO2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点时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BCD段,随着光照强度进一步增大,光合净产量不变,则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可能是CO2和温度等C当缺O2时A点上升;当植株缺Mg时B点左移D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E点为净光合产量达到最

18、大值(m)所对应的最低光照强度解析:选C。A点时只有需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没有叶绿体,A项正确。C点之后,光合净产量不再随光强度增加而增加,如果加大CO2浓度或升高(或降低)温度,曲线可能还会上升,B项正确。A点的高低反映的是细胞呼吸强弱,影响呼吸强度的主要因素有O2、温度等,在光照强度为零,植物只有细胞呼吸时,缺O2会导致呼吸减弱,CO2释放量减少,A点上升。植物缺Mg,叶绿素合成少,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会下降,则B点右移,C点向右下方移动,C项错误。12下图为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h时刻该植物的干重最大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

19、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植物呼吸速率为c时刻大于f时刻ce段光合速率的变化可能与有些气孔的关闭有关ABCD解析:选D。据图分析,a点是光合作用开始点,b点是光合等于呼吸点,bg段(不含b、g点)光合大于呼吸,e点是植物夏季午休现象,g点是光合等于呼吸点,h点是光合作用消失点。植物干重最大点是g点,错;a是光合作用开始点,h是光合作用消失点,可以认为只有呼吸,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错;ce段是由于光照过强,植物蒸腾作用旺盛,植物叶片萎蔫,气孔关闭,影响了C

20、O2的吸收,碳反应受到影响,随之光反应也受到影响,光合作用总体下降,即出现夏季“午休”现象,而fg段出现光合作用减弱的原因是下午光照在减弱,错对;该曲线实际上表示植物的净光合强度,据图可知,c点净光合强度f点净光合强度,因为光合强度净光合强度呼吸强度,若c点光合强度f点光合强度,则c点净光合强度c点呼吸强度f点净光合强度f点呼吸强度,所以,c点呼吸强度f点呼吸强度,错。13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碳反应

21、提供了_两种物质。(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条件下测量。(3)由图丙可知,40 时,植物体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 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_(填“A、B”或“C”)点表示。(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最佳。解析:(1)光反应和碳反应是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ATP和NADPH,碳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和NADP。(2)A点表示植物细胞呼吸强度,而影响细胞呼吸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要测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强度,必须在黑暗中进行,因为在光

22、下植物同时会进行光合作用,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3)因为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0 时,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0,植物不能正常生长;5 时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植物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跟图甲曲线的B点相当。(4)大棚种植蔬菜时,光照强度为C,温度为25 时,净光合速率最大。答案:(1)ATP、NADPH (2)温度 无光或黑暗(3)不能 B (4)C 2514(2012台州高二统练)利用如图装置的密闭锥形瓶,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1)锥形瓶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 cm2的A、B两种植物,在光照充足,其它条件适宜的条件下,测量锥形瓶中CO2的浓度,结果如

23、下表:时间minCO 2植物051015202530354045A植物1501057050302010101010B植物1501108060404040404040对CO2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B植物碳反应时在酶催化下_和CO2结合产生3磷酸甘油酸,该过程是否需要消耗ATP?_(需、不需)。CO2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_循环。若用该装置检测植物呼吸速率应注意_。(2)用8株各有20片叶、大小和长势相似的盆栽B植株,分别放在上述装置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结果统计如下表:编号12345678温度()1010202030304040光照强度(lx)1000

24、0100001000010000开始时CO2量(g)5.05.05.05.05.05.05.05.012 h后CO2量(g)4.55.13.55.41.95.92.05.8序号2、4、6、8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课题是_,该实验的结果是_。 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光照强度为1000 lx,温度分别为20 和30 时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分别为_、_(用CO2吸收量表示,单位是g/12 h)。解析:(1)因为A植物所在的锥形瓶内CO2浓度减少得多,故A植物光合效率更高。在碳反应阶段,卡尔文循环的第一步是CO2的固定:1分子CO2被1分子RuBP固定,该过程不消耗ATP。(2)

25、2、4、6、8相对照,单一变量即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12 h后CO2的变化量”,而且植物都处在黑暗中,只有细胞呼吸,没有光合作用,所以该实验的探究课题可以是:探究(研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或速率)的影响;也可以是: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数据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12 h后CO2的变化量先升高后下降,从而说明呼吸速率是先上升后下降。 3和4相对照,20 时净光合速率是5.03.51.5,呼吸速率是5.45.00.4,故真正光合速率是1.50.41.9;同理求得在30 时,植物真正光合速率是4.0。答案:(1)A RuBP(五碳糖或二磷酸核酮糖) 不需 卡尔文 遮光(黑暗)(2)

26、探究(研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或速率)的影响 (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随着温度的增加,呼吸速率先上升后下降 1.9 4.015(2012杭州期中考试)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照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 28 29 30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1234光照后的重量变化(mg)*3332*指与暗处理前的重量进行比较,“”表示减少的重量值,“”表示增加的重量值请回答问题:(1)暗处理时,随温度升高,叶片重量_,其原因是_;光照时,叶片的重

27、量变化没有类似或相反的规律,试分析原因_。(2)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28 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_mg,氧气产生量最多的是第_组叶片。(3)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合成是否与光照有关?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利用玉米幼苗及其它用具设计并完成实验。实验步骤: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A、B;_;_。实验结果和相关结论:_;_;_。解析:认真分析表中数据,学会使用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如以27 为例:暗处理1小时后叶片重量1,代表此温度下,细胞呼吸强度为1(分解有机物量),接着光照处理1小时,叶片比暗处理前(这是解

28、决问题的关键)3,注意这不是净光合强度,净光合强度应该是314,真正光合作用强度是415,同理求得28 下,真正光合强度是3227,29 时是9,30 时是10。可将表格变为以下形式: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 28 29 30 叶片细胞呼吸强度1234光照1小时内的净光合强度4566光照1小时内的真正光合强度57910所以,在28 时,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速率(指真正光合速率)是7 mg/h;四组叶片中,真正光合速率最大的是第四组,其合成有机物最多,生成氧气也最多。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首先搞懂实验原理,然后按照单一变量原则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再就是语言描述要科学准确。答案:(1)下降越显著 在

29、暗处,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分解有机物增多,叶片重量下降越显著 光照时,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增强,但不成一定比例,而叶片重量变化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之差(2)7四(3)实验步骤:A组幼苗放在有光照的环境中,B组幼苗放在无光的黑暗环境中置于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幼苗的颜色实验结果和相关结论:A变绿B不变绿,说明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备条件A不变绿B变绿,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A和B均变绿,说明叶绿素的合成与光照无关1光合作用是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变为糖,并将能量贮存在糖分子中的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2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3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进行,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并通过一连串反应转化为NADPH和ATP中的化学能;水在光反应中裂解,产生H和电子并释放氧气;水裂解产生的H和电子将NADP还原为NADPH。4碳反应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5二氧化碳被还原为糖的过程称为卡尔文循环,此循环所需能量来自光反应所产生的NADPH和ATP。6光合速率是指单位叶面积、单位时间内释放多少氧气或同化多少二氧化碳。光合速率受到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等因素的影响。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