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防灾减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5篇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99548996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年防灾减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年防灾减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年防灾减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21年防灾减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防灾减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5篇(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年防灾减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5 篇 ZlTtJ2021年防灾减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有哪些你知道吗?地震发生 时应沉着应震,立即采取行动避震。假如你的行为镇定自若,就会获 得安全,躲过灾难,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起来看看2021 年防灾减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5篇,欢迎查阅!2021年防灾减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1为了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 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 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 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学校安排利用今天下午班会课的时间进行 地震应急避险疏

2、散逃生演练,共有两项内容,下面逐项进行:1、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指出,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从地震发生到 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 并在12秒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一定不 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因为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充其量只有十几秒钟至一分钟左右,而从 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在地震过程中站立行走 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 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破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 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楼顶倒 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所以,地震时不要跳楼跳窗

3、,如果遇到强 烈破坏性的地震,一定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而应保持镇静就地 避震。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床下、教室内的课桌下、或 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 卫生间等处去暂时躲避,因为这些地方房体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 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同时,最好找一个枕头、沙发垫、书、书包等物品垫在头顶,进 行自我保护。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 位,如门窗附近等。历史经验表明: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 最低限度。2、地震发生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静态度,才有可能运用平时 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远震常以左右摇摆为主,而

4、 且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 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3、若被埋自救与互救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大地震中 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 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自救原则包括: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 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 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 必要时采

5、取脱险行动。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 地方移动。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食品和水,要计 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 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 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互救原则: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 人进行营救。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救压 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 是“先近后远”;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先救轻 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

6、,也就是“先轻后重”;如果有医务人 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找寻被压埋的人。4、演练程序及要求: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当播音室发出“地震警报”信号(警报音),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 主任)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 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并尽可能用书包或书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 角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紧急疏散演练:播音室模拟提示,强震已过,现在准备撤离教 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各班即做好紧急疏散演练的准备。当播音室发出“紧急疏散”信号,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 把门打开,教师迅速组织全班学生分

7、别从前后门有秩序出门,在本班 正对走廊面朝疏散方向列好三路纵队,并立即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 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 整队,地震知识安全广播稿精选。学生疏散下楼梯时的要求做到:有 序疏散、严禁拥堵、不能推撞、不能停留、不准起哄,不准喧哗吵闹, 不准返回。疏散过程中学生如有掉鞋、掉东西等事项,均不得捡拾停 留,可过后捡回。我还明白了地震来了要怎么做,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 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 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 力。地震发生后,

8、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 断绝。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 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 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学习心得2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宝贵,失去了就没有第二次了,地震给 人们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它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 每一个人都要树立防震减灾意识,力争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 度.发生地震时,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一、将门打开,确保出口,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户外的 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二、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

9、外出。如果是一 楼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前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 桌子底下,用书包或者书本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 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三、我们要带上基本很厚的书或衣服,然后我们要快速跑到宽广 的地方去,在那里等待救援人员。我们要做到减灾防震还要爱护我们的环境,首先我们应做到以下 几点: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2. 保护臭氧层防止有毒气体扩散。3. 要节约用电,不过度浪费。4. 小心用火,不乱玩火。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6. 节?加盟 湎 恳坏嗡?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

10、时 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突如其来的巨大灾害,将无数 或平凡或精彩的生命,在分秒之间,从或平静或波折的生活中拽进巨 大的困顿和危难,甚至沉入深渊。每想到这一点,每一个有幸深处平安之地的中国人,心中就再难平安。我们要争取做到最好,防止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必要伤害,我们要 努力保护我们的家园一一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 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2021年防灾减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3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绍兴科技馆参观“地震及防震减灾”科普 展览。在那里,我学到的科学知识还真不少。首先,我懂得了地球的构 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11、。地壳是固体外壳,由坚硬的岩石 组成,它的平均厚度约33千米,在它以下2900米的深度范围被称为 地幔,地幔以下直至地心的部分被称为地核。当我了解了地球的构造 后,心想:啊!原来地球有这么大呀!这时,我的心中立刻产生了一个 疑问: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当我看见下一段文字的时候,我心中的疑 云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原来,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运动,会产生 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累积到岩层承受不了的时 候,岩层便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产生强烈振动,这就是地震。其次,我又明白了地震的发生和种类。地震分为两大类:天然和 人工,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构造地震约 占全世界地震

12、总量90%以上;火山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总量7%左右; 陷落地震次数很少,接着,我知道了什么是震级、烈度,震级 是地 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次就只有一个,根据地震释放的能量来划分, 用“级”表示;烈度指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最后,我又懂得了人类要如何预防地震,减少灾难,为了防震减 灾,我们人类在楼房里“造”上了抗震元素,就连中国古代都懂得如 何抗震:如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巅峰之作:应县木塔,我想:要是 我们住在像应县木塔那样结构的水泥楼房里该多好呀!原来该木塔经 历过大震30余次,甚至被军阀用炮轰过还依旧巍然屹立着,假如你 室外,可地震突然暴发,那你要马上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 跑

13、,要避开人多的地方,高大的建筑物如楼房、水塔等,高耸支撑物 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等。参观了 “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让我懂得了许多有关于地震和防 震的知识,我真希望下次还能再参观这样的科普展览。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难免会发生一些自然灾难,如地震、洪水、 海啸等等。刚刚我在绍兴科技馆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地震吧!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 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层发生急剧的破裂,释 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强烈振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分为三类: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发生地震时要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返回 室内,避开人多

14、的地方,避开高大建筑物和高大支撑物或悬挂物。一 定不要在高楼附件狭窄的胡同里过,天桥下躲避地震,以免被倒下的 建筑物砸伤。如埋在废墟里时,收音机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灾情, 得到救援信息,黑暗中手电筒可以带给光亮和信心,吹哨子或敲击金 属声音,可以传得更远,并有效节省体力。地震是可怕的,但只要我们认真地了解它,也就不这么可怕了, 再说现在的科学越来越先进了,加强各建筑物的防震度,也是一种有 效的方法,让灾难远离我们吧!现在我们周围,这些自然景观,都是地质运动的结果,没有地球 的运动变化,我们就看不到今天美丽多彩的世界。2021年防灾减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4作为此次消防演练的参与者与付诸实践的

15、人来说,我感觉挺好的, 同学们都抱有一种紧张、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此次演练,车里及 时,有序,路线清晰明确,达到了既定的标准但此刻我想要说的确实极其重要而又被所有人包括组织者所忽视 的事情。那就是所有人都是有所准备、有预判,有固定思路,有人领 导的情况下进行的消防演练。试问,如果真的发生火灾,又有谁可以 第一时间内摇起那撤离的警报,又有谁能临危不乱,冷静判断,迅速 灭火并及时撤离实现自救与呼救,可想而知,答案是否定的,估计当 警报及时响起时还没有人可以迅速反应出是因为什么,可能还会因好 奇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灾难。我在此建议,所谓演习虽说是假的,但只有越接近真实,越突然, 越让人记忆犹新,让每一

16、个人对消防安全都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 渊,战战兢兢的心态,让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根紧绷的弦,这样才能 对突发火情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减少灾害对人、物的损害,这样的演 习才是有效果的。火,到底在生活中扮演了一个怎样角色,它温暖并照亮了最初的 世界,平易近人可使人们温柔的利用,用之取暖,烹食大大促进了人 类文明的发展,也就是它,当狂躁不安时,可以借风起势,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刹那间,绿色森林变成红色海洋,最终化为一堆灰烬。在 生活里,人们的粗心大意,也可使这温顺的朋友勃然大怒,例如,使 用大功率电器可能会因电压过大,引起电线短路,从而引发大火,在 矿井下,一个微不足道的电火花,也会有可能引起瓦斯爆

17、炸,甚至你 随手一扔的一个小小的火头,也会不幸成为一个火源,威胁到我们的 生命与财产安全。火灾的发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而避免火灾对我们造成的伤 害,我们还是应该从不同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达到杜绝火灾发生的 目的。例如,我们在学校,可能引起火灾因素主要有:人多不安全行 为,例如在宿舍抽烟,乱扔烟头,不遵守学校的规定使用大功率电器, 对有损坏的带电电线不加以保护等等。这些都有可能酿造事故的发 生,而作为老师来讲,应当加紧对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不安全行为 予以警戒,杜绝这些违反校园规定的行为,通过安全素养课的教育让 学生加强火灾防范安全意识,学习到消防安全意识,达到人人懂消防, 个个会消防的目的

18、,在学校方面,应当注重在校园环境中物的不安全 状态是否存在,可以定期检查各用电设施是否完善,有无损坏,对防 火工具如灭火器等进行定期检查是否完好,可否使用,定期举办消防 安全演练,确保学生在演练过程中动作行为专业化,统一化,能够达 到安全自救的目的。2021年防灾减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52008年5月12日,这是中国人无法遗忘的伤痛。就在这一天,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强大的能量将汶川撕成碎片。在那场灾难 中,不仅仅是四川汶川,全国各地都有震感,无数生命被埋于废墟之 下。然而就在这样一场浩劫中,有一所学校却是无一人死亡。这似乎 是一个奇迹。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福

19、岛核电站爆炸,死 亡人数27475人。而在汶川地震中死亡人数则为277028人。是奇迹吗?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造就这两个奇迹的原因:防震 减灾联系。日本是一个岛国,又恰恰处于地震带上,每年的地震次数 数不胜数。也正因为如此,日本的学校每年都要演练地震时的疏散逃 生,平时更是常常“实战”,以至于面对9.0级的地震时不慌乱无序, 不会造成很多意外事故。与日本相比,中国似乎太过平静。在“五一 二”中造成死亡的更多的是踩踏事故,或是不知道如何躲避而酿成的 悲剧。四川的安县桑枣中学,全校近千名师生无一伤亡。原因很简单, 桑枣中学的校长每年都要进行防灾的疏散演练。刚开始没有人重视这 件事情,有的人甚至以为它是多余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神秘的地方一一地球。在科技逐步发达的今天, 我们依旧不知道何时会有地震,何时会有火灾。我们只能事先演练, 防患于未然。在很多时候,面对突发情况,人们会不顾一切地冲向房 外,这是一种本能,却会害死很多人。人的恐惧心理会促使人们不假思索地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 是错误的。生命如花,我们不是超人,面对大自然=的考验,我们需要提前做 好准备。我们依赖自然,所以我们要敬畏自然,大自然绝不暴躁,但 考验绝不温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