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4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199501878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9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歌鉴赏专题4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诗歌鉴赏专题4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诗歌鉴赏专题4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专题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专题4(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研研真真题题练练典典题题讲讲技技法法失误点 4情感定位不准确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案例(2015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注】韩偓(约 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2、。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首先,结合注释来知人论世。然后,最后两联是直抒胸臆,我们要读懂诗人之情语。颈联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尾联中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地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

3、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答: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一、理解诗歌情感的“五把钥匙”1作者身世语洞察作者情感的窗口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身世经历、创作风格等常在诗词中衍生特定的情感。高考考查学生鉴赏能力,在命制试题时,常会根据需要,对作者进行必要的介绍。在理解时,一定要抓住这些信息,因为它是我们洞察作者情感世界的绝佳窗口。2

4、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如宋朝谢枋得小孤山:“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要求理解小孤山形象,把握其所寄托的思想情感。诗后介绍作者“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结合诗歌文本,考生初略可知小孤山应为诗人形象的写照,它所寄托的情感自然与诗人坚毅勇猛、杀敌报国相关。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2情语观照作者情感的镜子直抒胸臆是诗人常用的一种抒情方式。它的特

5、点是诗人直接坦露心迹、表白情感。如潘大临江间作(其三):“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品读全诗,作者于尾联直接抒情,表明自己的向往:“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一个“羡”字,显豁地表达了潘大临对隐逸生活的向往。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3景语抒发作者情感的氛围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作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常用的手法。景语是诗人隐藏在诗中的情感密码。如何破译?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1)悟意象。何谓意象?简言之,即蕴含诗人情意之物象。比如,玫瑰承载爱意,明月寄寓思情,松柏代表坚强。

6、因此,把握诗人情感,须品鉴诗中物象之意蕴。“杨柳、梧桐、桑梓、红豆、梅花、菊花、鹧鸪、杜鹃、鸿雁、沙鸥、流水”等古诗词常用意象含义须掌握。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2)感氛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虽未言情,但情已从景所营造的氛围滋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虽叙平常景,但对乡村生活喜爱之情已溢其中。理解作品的情感,感知景物所渲染的气氛必不可少。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3)明象征。托物言志是诗歌常用手法之一。在理解时,注意把握诗歌所塑造的形象,这一形象即是诗人内心情

7、愫的物化。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就直露地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之情。诗人为何而愁?一是浮云蔽日,一是长安不见。浮云蔽日,喻指小人蒙蔽国君;长安不见,象征贤士遭逐,远离政治中心。由此可见,尾联表达的是诗人忧虑小人得势、蒙蔽君主以及贤才不被重用。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4)参情语。阅读诗歌作品,如果对所绘之景不明就里,可参悟诗中抒情语句,从情景相生的角度去理解。如辛弃疾鹧鸪天送人一词的上片写景,下片直接抒情:“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由此可知作者借景抒情,抒发的是离别之情。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

8、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4叙事典故语激发作者情感的事由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感情,往往缘事即景而兴。事为情之端,情为事而生,景为情之媒,事、情、景互生互融。理解诗词作品中作者所叙之事、所引之典故,是理解作品情感通幽之曲径。如李约过华清宫:“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诗人前三句叙事写人,末句写景融情。前两句所叙之事为唐玄宗纵情游乐,荒废朝政,致使兵乱四起。这是作者抒情之由头。很明显,作者借咏史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之兴衰。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5肢体动作语折射作者情感的细节人的喜怒哀

9、乐,发之于内心,形之于神色,也显之于举止。因此,揣摩诗中的人物神态举止的细节描写,可一窥诗人的情感。如宋朝赵师秀约客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语,“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在鉴赏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总揽上述五类语言信息,紧扣文本作综合分析。熟练掌握了这五把“钥匙”,理解鉴赏古诗词作品的情感自会有“胜似闲庭信步”之感。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

10、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2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南柯子宋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三农:指春耕、夏种、秋收。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试分析下片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一、(2015山西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11 分)清平乐张炎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枝上

11、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注】楚子:指屈原。所南翁:指宋末元初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无根墨兰,宋亡后,隐居苏州,不仕。孤花:有的版本作“兰花”。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1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兰花的?请作简要分析。(5 分)【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抓住描写兰花的关键词,例如,不以色香自炫、清者,然后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作答。“不以色香自炫”“清者”运用

12、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将墨兰超凡脱俗的特点突出表现出来。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答案】上阕分别从形和神两方面来描写兰花。(1 分)前两句从画中墨兰的形态入手,写出了此兰花和词人以往见到的兰花不同,突出了墨兰超凡脱俗的特点。(2 分)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和映衬的手法,借“烟水茫茫”的环境来映衬墨兰“无处说”的孤独,借“西湖残月”的清冷来衬托墨兰的孤高寂寞。(2 分)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6 分)【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根据下阕对兰花

13、的描写与赞美,然后由物及人,联想到“南翁”及自己的情怀。“孤”“冷却”“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幽香不到人间”将兰花孤傲不愿与尘世同流合污、坚贞高洁的品质与情怀表达出来。从写作意图角度来看,写兰花的品质,其实也是赞美南翁的坚贞气节与自己的高洁情怀。从托物言志的角度构思即可。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答案】下阕写芳香贞节的兰花只该生在深山,绝不与那混浊的尘世同流合污。即便画上能留得住它的清影,它的幽香也不愿飘到人间。(2 分)词人借对兰花的礼赞,既赞颂了郑思肖隐居不仕的坚贞气节,(2 分)又表露了词人不慕流俗的高洁情怀。(2 分)2016版

14、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二、(2015郑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34 题。(11 分)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注】嘉祐六年(1061 年),作者赴任陕西路过渑池。其弟苏辙送至郑州,然后返回京城开封。写了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作者遂作此和诗。据苏辙所注,兄弟二人昔日一同应举,过渑池县寺舍,曾在老僧奉闲的僧房壁上题诗。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

15、下一页3.诗歌最后两句回忆往昔路过渑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 分)【解析】由注释可知,最后两句回忆二人当年赶考时“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的坎坷经历,分析诗歌情感需要抓住“往日崎岖还记否”。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答案】诗歌最后两句回忆二人当年赶考时“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的坎坷经历(1 分,或答“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表达了作者对二人共同经历的怀念(2 分);暗示弟弟,我们曾经经历过不少的坎坷艰难,但我们都战胜了,走过了,如今只需放眼将来,鞭策自己奋发向前(2 分,或答“表

16、达了作者面对未来乐观、豁达的情怀”)。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4宋诗富于理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说理的。(6 分)【解析】首联两句,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一开始就发出感喟,有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作用,并引出下联的议论。五、六句言僧死壁坏,故人不可见,旧题无处觅,见出人事无常,是“雪泥”“指爪”感慨的具体化。尾联是回忆当年旅途艰辛,有“珍惜现在勉励未来”之意,因为人生的无常,更显人生的可贵。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而如今兄弟俩都中了进士,前途光明,更要珍重如今的每一时每一事了。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

17、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三、(2015邯郸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56 题。(11 分)蝶恋花赵令畤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注】止:通“只”。沉烟:点燃的沉香。恼:撩惹。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5结合词意,简要赏析“啼痕止恨清明雨”一句。(5

18、 分)【解析】解答本题,先解释诗歌的字面意思,然后再抓住关键词“恨”,推知作者借花写人,写出了词中人物对青春将逝的感伤之情。【答案】几朵残存的红杏,依稀还带着雨痕,就像啼哭的人儿一样,正在憎恨那残酷无情的清明雨。(1 分)这句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借花写人,(2分)写出了词中人物对青春将逝的感伤之情。(2 分)2016版版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上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下一页6.全词表现了词中人物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 分)【解析】结合关键词“恨”“尽日沉烟香一缕”“飞燕又将归信误”去分析诗歌情感。【答案】感叹青春将逝之情(或:伤春惜春之情),如“啼痕止恨清明雨”写惜春伤春之情;孤独寂寞之情,如“人在深深处”和“尽日沉烟香一缕”写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如“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写出对远人的思念。(每点 2 分,共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