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理科)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9946886 上传时间:2021-01-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徽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理科)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理科)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理科)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理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理科)(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徽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理科)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1分)1. (2分) (2016高一下汕头期末) 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重金属、农药等会造成水体污染B . 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苯等会造成居室污染C . CO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 . CO2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2. (2分) (2017高二上广东期末) 作为新型燃料,氢气具有的突出优点是( ) A . 在自然界里存在氢气B . 燃烧氢气污染小C . 氢气轻,便于携带D . 氢气燃烧发热量高3. (2分) (2016高二上莆田期中)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

2、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 (H2)=0.1 molL1min1B . (N2)=0.2 molL1min1C . (NH3)=0.15 molL1min1D . (H2)=0.3 molL1min14. (2分)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的ABB .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 .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D .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3、A2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5. (2分) (2016高二上赣州期中) 已知分解1mol KClO3放出热量38.8kJ,在MnO2下加热,KClO3的分解机理为: 2KClO3+4MnO22KCl+2Mn2O7 慢2Mn2O74MnO2+3O2 快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1 mol KClO3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1 mol KCl所具有的总能量B . KClO3分解速率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C . 1 g KClO3 , 1 g MnO2 , 0.1 g Mn2O7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MnO2质量为1 gD . 将固体二氧化锰碾碎,可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6. (2分) (201

4、8高三上辽源期中) 下列关于铁电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钢铁的吸氧腐蚀中铁是正极B . 在铁片上镀铜时铁片作阳极C .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可用铁作阴极D . 镀锌铁板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是负极7. (2分)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废弃的塑料应焚烧处理B . 误食重金属盐后,应采取的有效应急措施是喝大量的豆浆或牛奶C . 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 .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8. (3分) (2017高二上西安期末)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H2(g)+I2(

5、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 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的H2 , 同时生成2 mol 的HIB .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 . 1mol II 键断裂的同时有2mol HI键形成D . 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变化9. (2分) (2015高二上望城期末) 已知甲醇的燃烧热数值为726.51kJmol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CH4O+ O2CO2+2H2OH=726.51 kJmol1B . CH4O(l)+ O2(g)CO2(g)+2H2O(g)H=+726.51 kJmol1C . 2CH4O(l)+3O2(g)2CO2(g)+4H2O(l

6、)H=+1453.12 kJmol1D . CH4O(l)+ O2(g)CO2(g)+2H2O(l)H=726.51 kJmol110. (2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SO2(g)+H2O(g)H2SO3(1),该过程熵值增大B . SO2(g)S(s)+O2(g)H0,S0,该反应能自发进行C . 3S(s)+2H2O(1)=SO2(g)+2H2S(g),恒温恒压下能自发进行D . 若某反应的H0,S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二、 不定项选择题 (共6题;共14分)11. (2分) (2020合肥模拟) 含氯苯的废水可通过加入适量乙酸钠,设计成微生物电池将氯苯转化为苯而除去,其

7、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电子流向:N极导线M极溶液N极B . 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5CleC6H6ClC . 每生成l mol CO2 , 有3 mol e发生转移D . 处理后的废水酸性增强12. (3分) (2014海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碱性锌锰电池中,MnO2是催化剂B . 银锌纽扣电池工作时,Ag2O被还原为AgC . 放电时,铅酸蓄电池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D . 电镀时,待镀的金属制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13. (2分) (2017高二上六安期末)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 N2+CO2(g)H=373.4kJ/m

8、ol在一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0.2mol NO和0.5mol CO,5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2的物质的量为0.06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达到平衡后,若只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B . 达到平衡后,再通人稀有气体,逆反应速率增大C . 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D . 05min内,NO的反应速率为2.4103molL1min114. (3分) (2016黄浦模拟) 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 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E减小C . 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 .

9、 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15. (2分) (2016高二上丰县月考) 一定条件下,反应2NO2(g)N2O4(g)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 A . 温度130,压强3.03105PaB . 温度25,压强1.01105PaC . 温度130,压强5.05105PaD . 温度0,压强5.05105Pa16. (2分) (2019高二上埇桥期末) 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H92.4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1.0 mol N2、3.0 mol

10、 H2置于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热量为92.4 kJB . 上述反应达平衡后,若容积不变,再充入1.0 mol氦气,N2的转化率提高C . 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缩小容积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提高D .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三、 解答题 (共7题;共48分)17. (5分) 研究和开发CO2和CO的创新利用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双赢的课题在催化剂作用下,CO可用于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1) 若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CO和8mol H2,合成甲醇,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

11、示: 该反应的正反应属于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在0.1MPa、100的条件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mol(2) 若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充入4mol CO,8mol H2,与(1)相比,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平衡常数K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 在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中需要用到H2做反应物,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则C

12、H4和H2O(g)反应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18. (10分) (2016杭州模拟) 乙醇是一种优质的液体燃料,二甲醚与合成气制乙醇是目前合成乙醇的一种新途径,总反应为:CH3OCH3(g)+CO(g)+2H2 (g)CH3OH(g)+C2H5OH(g)向反应系统中同时通入二甲醚、一氧化碳和氢气,先生成中间产物乙酸甲酯后,继而生成乙醇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反应过程化学方程式不同温度下的K273.15K1000K二甲醚羰基化反应CH3OCH3(g)+CO(g)CH3COOCH3(g)1016.25101.58乙酸甲酯加氢反应CH3COOCH3(g)+2H2(g)CH3OH(g)+

13、C2H5OH(g)103.97100.35回答下列问题:(1) 二甲醚碳基化反应的H_0 (填“”“”“=”) (2) 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进行,下列可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 2v(CH3COOCH3)=v(H2)B . 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 .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 . 密闭容器中C2H5OH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3) 总反应CH3OCH3(g)+CO(g)+2H2 (g)CH3OH(g)+C2H5OH(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随温度的升高,总反应的K将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 在压强为1Mpa条件下,温度对二甲醚和乙酸甲酯平衡转化率影响如图

14、1所示,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乙酸甲酯的含量和乙醇含量的影响如图2所示观察图2可知乙酸甲酯含量在 300K600K范围内发生变化是_,简要解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_ (5) 将CH3OCH3(g)和CO(g)按物质的量之比1:1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碳基化反应,在T K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浓度(molL1)01020304050CH3OCH3(g)2.001.801.701.000.500.50CO(g)2.001.801.701.000.500.50CH3COOCH3(g)00.200.301.001.501.5020min时,只改变了某一条件,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

15、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填字母)A通入一定量的CO B移出一定量的CH3OCH3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在图3中画出TK,CH3COOCH3(g)的体积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_19. (7分) 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某一化学反应中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 (1) 在4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c(A)_c(B),从04min内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c(A)_c(B)(以上填“”“”或“=”) (2) 从反应开始至4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 (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放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

16、(g)X 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c(A):c(B)=3:5,v(C)=0.1molL1min1 则: X=_前5min内B的反应速率v(B)=_5min时A的转化率为_20. (6分) (2017高一下武城期中) 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_; (2) 反应开始至2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 (3) 若X、Y、Z均为气体,则反应起始时与平衡后的压强之比是_ (4) 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X、Y、Z的浓度之比是

17、1:2:3B . X的消耗速率和Y的生成速率相等C . Z的浓度保持不变D . 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Z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21. (8分) (2016高二上和平期末) 在25时,用石墨电极电解2.0L,2.5mol/LCuSO4溶液,如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试回答下列问题: (1) 阴极发生_反应,电极反应为_ (2) 阳极发生_反应,电极反应为_ (3) 电解后得到的Cu的质量是_g溶液的pH是_ (4) 如用等质量的两块铜片代替石墨作电极,电解后两铜片的质量相差_电解液的pH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2. (5分) (2018高二上儋州期中) 425时,向某

18、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H2(g)和2mol I2(g)发生反应: H2(g)+I2(g) 2HI(g) =-26.5kJ/mol,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 V=_. (2) 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了的时间是_,该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HI)=_。 (3)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 23. (7分)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 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利用反应6NO2+8NH3 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

19、在标准状况下是_L (2) 已知:2SO2(g)+O2(g) 2SO3(g)H=196.6kJmol12NO(g)+O2(g)=2NO2(g)H=113.0kJmol1则反应SO2(g)+NO2(g)SO3(g)+NO(g)的H=_kJmol1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2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 NO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_(3) 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

20、(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H_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1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不定项选择题 (共6题;共14分)11-1、12-1、13-1、14-1、15-1、16-1、三、 解答题 (共7题;共48分)17-1、17-2、17-3、18-1、18-2、18-3、18-4、18-5、19-1、19-2、19-3、19-4、20-1、20-2、20-3、20-4、21-1、21-2、21-3、21-4、22-1、22-2、22-3、23-1、23-2、23-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