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程控制系统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99457187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分程控制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分程控制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分程控制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分程控制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程控制系统(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位器,应调整成在输入信号为0.060.1图2.5-1 分程控制系统示意图2.5 分程控制系统2.5.1 分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分程调节系统 一般来说,一台调节器的输出仅操纵一只调节阀,若一只调节器去控制两个以上的阀 并且是按输出信号的不同区间去操作不同的阀门,这种控制方式习惯上称为分程控制。图2.5-1表示了分程控制系统 的简 图。图中表示一台调节器去操纵两只调节 阀,实施(动作过程)是借助调节阀上的 阀门定位器对信号的转换功能。例如图中 的A、B两阀,要求A阀在调节器输出信号 压力为0.020.06MPa变化时,作阀得全 行程动作,则要求附在A阀上的阀门定位 器,对输入信号0.020.06

2、MPa时,相应 输出为0.020.1MPa,而B阀上的阀门定MPa时,相应输出为0.020.1MPa。按照这些条件,当调节器(包括电/气转换器)输出信 号小于0.06MPa时A阀动作,B阀不动;当输出信号大于0.06MPa时,而B阀动作,A阀已动至极限;由此实现分程控制过程。分程控制系统中,阀的开闭形式,可分同向和异向两种,见图2.5-2和图2.5-3。/0. 020.060. IMPa 0. 023)气开型0. 06化)气关型0. IMPa图2.5-2 调节阀分程动作(同向)10095aa. 02o0. 060. IMPa.0.0210095. 06S邮床摩图2.5-3 调节阀分程动作(异向

3、)一般调节阀分程动作采用同向规律的是为了满足工艺上扩大可调比的要求 的选择是为了满足工艺的特殊要求。2分程控制系统的应用 1)为扩大调节阀的可调范围。a. llffa;反向规律调节阀有一个重要指标,即阀的可调范围 R 。它是一项静态指标,表明调节阀执行规定特性(线性特性或等百分比特性)运行的有效范围。可调范围可用下式表示:Cmax2.5-l)Cmin式中 C 阀的取大流通能力,流量单位。 maxC 阀的取小流通能力,流量单位。min国产柱塞型阀固有可调范围R =30,所以C 二30%C 。须指出阀的最小流通能力 minmax不等于阀关闭时的泄漏量。一般柱塞型阀的泄漏量C仅为最大流通能力的0.1

4、0.01%。对S于过程控制的绝大部分场合,采用R =30的控制阀已足够满足生产要求了。但有极少数场合, 可调范围要求特别大,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可调范围,其结果将是或在高负荷下供应不足 或在低负荷下低于可调范围时产生极限环。例如蒸汽压力调节系统,设锅炉产生的是压力为10MPa的高压蒸汽,而生产上需要的是 4MPa平稳的中压蒸汽。为此,需要通过节流减压的方法将 10MPa的高压蒸汽节流减压成4MPa 的中压蒸汽。在选择调节阀口径时,如果选用一个调节阀,为了适应大负荷下蒸汽供应量 的需要,调节阀的口径要选择得很大,而正常情况下蒸汽量却不需要哪么大,这就需要将 阀关的小一些。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调节阀

5、只是在小开度工作,因为大阀在小开度下工 作时,除了阀的特性会发生畸变外,还容易产生噪声和震荡,这样控制会使控制效果变差 控制质量降低。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选用两只同向动作的调节阀构成分程控制系统,如 图2.5-2所示的分程控制系统采用了A、B两只同向动作的调节阀(根据工艺要求均选为气开 式)其中A阀得在调节器输出信号412mA (气压信号为0.020.06MPa)时由全闭到全开, B阀得在调节器输出信号1220mA (气压信号为0.060.1MPa)时由全闭到全开,这样,在 正常情况下,即小负荷时,B阀处于全关,只通过A阀开度的变化来进行控制;当大负荷时, A阀已全开仍满足不了蒸汽量的需求,这

6、是B阀也开始打开,以补足A阀全开时蒸汽供应量的 不足。图2.5-4 蒸汽减压分程控制系统原理图0.060. IMPa气开型書鰹床EI r1:假定系统中所米用的A、B两只调节阀的取大流通能力C均为loo,可调范围R =30max由于调节阀的可调范围为:R 二 C C(2.5-2)max min据上式可求得C = C .30 = 10030 = 3.33(2.5-3)minmax当采用两支阀构成分程控制系统时,最小流通能力不变,而最大流通能力为两阀最大流通能力之和2C=200,因此A、B两阀组合后的可调范围应是:maxmax2003.33二 60min这就是说采用两支流通能力相同的调节阀构成分程控

7、制系统后,其调节阀的可调范围 比单只调节阀增大一倍。2)满足工艺操作的特殊要求。在某些间歇式生产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投入设备后,为了使其达到反应温度, 往往在反应开始前需要给它提供一定的热量。一旦达到反应温度后,就会随着化学反应的 进行不断释放出热量,这些热量如不及时移走,反应就会越来越激烈,以致会有爆炸的危 险。因此对于这种间歇式化学反应器既要考虑反应前的预热问题,又要考虑反应过程中及100%TTTC0止阀0. lJTPa0. 020.时移走反应热的问题。为此设计了如图2.5-5所示的分程控制系统。蒸汽CO 6图2.5-5 间歇式化学反应器分程控制系统图图中温度调节器选择反作用,冷水调节

8、阀选择气关式(A阀),热水调节阀选择气开式 (B阀)。该系统工作过程如下:在进行化学反应前的升温阶段,由于温度测量值小于给定值, 因此调节器输出增大,B阀开大,A阀关闭,即蒸汽阀开、冷水阀关,以便使反应器温度升 高。当温度达到反应温度时,化学反应发生,于是就有热量放出,反应物的温度逐渐提高 当温升使测量值大于给定值时,调节器输出将减小(由于调节器是反作用),随着调节器的 输出的减小,B阀将逐渐关小乃至完全关闭,而A阀则逐渐打开。这时反应器夹套中流过的 将不再是热水而是冷水。这样一来,反应所产生的热量就被冷水所带走,从而达到维持反 应温度的目的。2.5.2分程控制系统的方案实施1分程区间的决定

9、分程控制系统设计主要是多个阀之间的分程区间问题,设计原则: 先确定阀的开关作用形式(以安全生产为主); 再决定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最后决定各个阀的分程区间。2分程阀总流量特性的改善当调节阀采用分程控制,如果它们得流通能力不同,组合后的总流通特性,在信号交 接处流量的变化并不是光滑的。例如选用Cmax - 4和Cm子100这两只调节阀构成分程控制,两阀特性及它们的组合总流量特性如图2.5-6所示。图2.5-6 分程系统大、小阀连接组合特性图由图2.5-6可以看出,原来线性特性很好的两只控制阀,当组合在一起构成分程控制时, 其总流量特性已不再呈现线性关系,而变成非线性关系了。特别是在分程点,总流量

10、特性出 现了一个转折点。由于转折点的存在,导致了总流量特性的不平滑。这对系统的平稳运行是 不利的,为了使总流量特性达到平滑过渡,可采用如下方法。解决在0.06处出现了大的转折,呈严重的非线性方法 选用等百分比阀此时可自然解 决;线性阀则可通过添加非线性补偿调节的方法将等百分比特性校正为线性。2.5.3 阀位控制系统1概述一个控制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被控变量将偏离原先的给定值,而发生变化,为了克 服干扰的影响,将被控变量拉回到给定值,需要对控制变量进行调整。对一个系统来说,可 供选择作为控制变量的可能是多个,选择控制变量既要考虑它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又要考虑 它的快速性和有效性。但是,在有些情况

11、下,所选择的控制变量很难做到两者兼顾。阀门控 制系统就是在综合考虑控制变量的快速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图 2.5-7 阀位控制系统结构原理图控制系统。阀位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如图2.5-7 所示。在阀位控制系统中选用了两个控制 变量蒸汽量G和物料量Q,其中控制变s量G从经济性和工艺的合理性考虑比较s合适,但是对克服干扰的影响不够及时有 效。控制变量Q却正好相反,快速性、有 效性较好,但经济性、工艺的合理性较差。这两个控制变量分别由两支控制器来控制。其中控制变量Q的为主控制器TC,控制变量Gs 的为阀位控制器VPC。主控制器的给定值即产品的质量指标,阀门控制器的给定值是控制

12、 变量管线上控制阀的阀位,阀位控制系统也因此而得名。2阀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5-8的阀位控制系统,假定A阀、B阀均选为气开阀,主控制器TC (温度调节 器)为正作用,阀位控制器VPC为反作用。系统稳定情况下,被控变量 等于主控制器的 设定值R,A阀处于某一开度,控制B阀处于阀位调节器VPC所设置的小开度r。当系统 受到外界干扰使原油出口温度上升时,温度调节器的输出将增大,这一增大的信号送往两处:其一去B阀;其二去VPC。送往B阀的信号将使B阀的开度增大,这会将原油出口温 度拉下来;送往VPC的信号是作为后者的测量值,在r不变的情况下,测量值增大,VPC 的输出将减小, A 阀的开度将减

13、小,燃料量则随之减小,出口温度也将因此而下降。这样 A、 B 两只阀动作的结果都将会使温度上升的趋势减低。随着出口温度上升趋势的下降,温度调 节器的输出逐渐减小,于是 B 阀的开度逐渐减小, A 阀的开度逐渐加大。这一过程一直进 行到温度调节器及阀位调节器的偏差都等于0 时为止。温度调节器偏差等于0,意味着出口 温度等于给定值,即阀位调节器偏差等于零,意味着调节阀B的阀压与阀位调节器VPC的 设定值 r 相等,而 B 的开度与阀压是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也就是说阀 B 最终会回到设 定值 r 所对应的开度。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本系统利用控制变量Q的有效性和快速性,在干扰一旦出现影 响到被控变

14、量偏离给定值时,先行通过对控制变量Q的调整来克服干扰的影响。随着时间 的增长,对控制变量Q的调整逐渐减弱,而控制出口温度的任务逐渐转让给控制变量G来 s 担当。最终阀 B 停止在一个很小的开度(由设定值 r 来决定)上,而维持控制的合理性和经济 性。2.6 选择性控制系统2.6.1 概述选择性控制系统又叫取代控制,也称超驰控制。通常自动控制系统只能在生产工艺处于正常情况下进行工作,一旦生产出现事故状态, 控制器就要改为手动,待事故排除后,控制系统再重新投入工作。在大型生产工艺过程中, 除了要求控制系统在生产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克服外界的干扰,平稳操作外,还必须考虑事 故状态下安全生产。即当生产操作

15、达到安全极限时,应有保护性措施。属于生产保护性措施的有两类:一类是硬保护措施;一类是软保护措施。 所谓硬保护措施就是当生产操作达到安全极限时,有声、光报警产生。此时有操作工将 控制器切换到手动,进行手动操作、处理;或是通过专门设置的联锁保护线路实现自动停车, 达到保护生产的目的。对于连续生产过程来说,即使短暂的设备停车,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 损失。因此这种硬保护措施已逐渐不为人们所欢迎,相应地出现了软保护措施。所谓软保护措施,就是通过一个特定设计的选择性控制系统,在生产短期内处于不正常 情况时,生产设备不须停车,由选择性控制系统自动改变操作方式,使参数脱离极限值。并 且当参数恢复正常时原控制系统

16、自动恢复,避免停车而且无需人的参入与。2.6.2 超驰控制设计应用如图(2.6-1) (a)、(b)可用来说明氨蒸发器是如何从一个能够满足正常生产情况下 的控制方案,演变成为烤炉极限条件下的超驰控制的实例。图2.6-1 液氨蒸发器的控制方案液氨蒸发器是一个换热设备,它是利用液氨的汽化需要大量的热量,以此来冷却流经管 内的被冷物料。在生产中,往往要求物料的出口温度稳定,即构成一个以被冷物料的出口温 度为被控变量,以液氨流量为操纵变量的控制方案。见图2.6-1 (a),这一控制方案用的是 改变传热面积来调节传热量的方法。因液位高度会影响热交换器的浸润传热面积,因此液位 高度反应传热面积的变化。由此

17、可见液氨蒸发器实质上是一个单输入(液氨流量)两输出(温 度和液位)系统。通过工艺合适设计,正常情况下温度得到控制以后,液位也应该在一定允 许区间。超限现象是因为出现了非正常工况的缘故。不妨假设有杂质油漏入被冷物料管线,使传 热系数猛降,为了取走同样的热量,就要大大增加传热面积。但当液位淹没了换热器的所有 列管时,传热面积的增加已达极限,如果继续增加氨蒸发器内的液氨量,并不会提高传热量。 但是液位的继续升高,却可能带来生产事故。这是因为气化的氨是要回收重复使用的,气氨 将进入压缩机入口,若气氨带液,液滴会损坏压缩机叶片,因而液氨蒸发器上部必须留有足 够的气化空间,所以就要限制液位不要超过某一限高

18、。为此就必须在原有温度控制的基础上 加一个防液位超限的控制系统。两个控制系统的工作规律如下:正常情况下,由温度控制器操纵阀门进行温度控制;当 出现非正常工况,引起氨液位达到高限时,被冷却物料的温度即使仍偏高,此时温度的偏离 给定值暂时成为次要因素,而保护氨压缩机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于是液位控制器取代温度 控制器工作。等引起不正常的因素消失,液位恢复到正常区域,此时又应恢复温度控制的闭 环运行。实现上述功能的防超限控制方案如图2.6-1 (b),它具有两台控制器,通过选择器对两 个输出信号的选择来实现对控制阀的两种控制方式。正常情况下应该选温度控制器输出信 号,当液位达到极限时,则应选上液位控制

19、器输出。这种控制方式,习惯上称为“超驰控 制”。总之,选择性控制系统工作过程是:(1)在正常情况下,温度调节系统进行调节工作(2)当液面达到高限时,LC调节器抢夺(3)当液面恢复正常值时,TC温度调节的恢复正 常工作。选择性控制系统的特点是:(1)实现工艺要求的逻辑关系或极值条件(2)系统中具体 实现逻辑功能的选择器(3)保护性系统必须是短时的(4)“救急”的控制系统。选择性调节系统的设计:(1)被调节参数的选择(2)调节器的选型及参数整定(3) 选择器的选择步骤,先确定阀的开、关形式;再确定出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最后看超驰系 统参数的极限输出,是高选择器选为高选。是低为低选。正常回路参数变化与

20、选择器选择 无关。2.6.3 关于防积分饱和的方法由于选择性控制系统中,总有一台控制器处于开环状态,因此易产生积分饱和。防积分 饱和的三种方法: 限幅法:用高低值限幅器,控制器积分反馈信号限定在某个区域。 外反馈法:在控制器开环状态下,不再使它自身的信号做积分反馈,而是采用合 适的外部信号作为积分反馈信号。从而也切断了积分正反馈,防止了进一步的偏差积分作用。 积分切除法:它是从控制器本身的线路结构上想办法。使控制器积分线路在开环情况下,会暂时自动切除,使之仅具有比例作用。所以这类控制器称为PI-P控制器。因为 积分切除法,主要是涉及仪表内部线路设计,在这里不作进一步的讨论。关于 限幅器与外反馈

21、方法,因为它们的防积分饱和原理不一致,功能亦有差别,在应用中应注 意它们各自的适用场合。对于选择性控制系统的防积分饱和,应选择外反馈法。其积分外 反馈信号取自选择器的输出信号,如图2.6-2所示。当控制器1处于工作状态时,选择器输出信号等于它自身的输出信号,而对控制器2来说,这信号就成为外部积分反馈信号了。反 之,亦相同。图2.6-2的外反馈法能满足这种要求的。(261)图2.6-2 选择性调节系统防积分饱和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防积分饱和要解决的问题,并非仅仅是在于使开环工作的控制器 输出信号不超出有效区间,而且要求当该控制器的偏差为0时瞬间,其输出信号与当时工作 的控制器输出信号相同,

22、以以便及时替换因为对一般PI控制器,存在下式u = Ke+uc Ts +1因此控制器1工作时,控制器2的输出算式uTs +1 i2式中2偏差,Kc 2控制器2的比例增益,u u21T2为积分反馈时间常数。若e2为0,且系统处于较平稳阶段时,上式为:2.6-2)从而实现了跟踪,一旦偏差 e2 反向,控制器2的输出信号立即会被选上,显然,若在这里 选用限幅法防积分饱和,则无法起到信号跟踪功能。 2.6.2其他选择控制系统选择性控制系统除用于软保护外,还有很多用途,兹举一下数例。 1用于被控变量测量值的选择 固定床反应器中热点温度的控制就是一个例子。热点温度(即最高点温度)的位置可能会随催化剂的老化

23、,变质和流动等原因而有所移动。反应器各处温度都应参加比较,择 其高者用于温度控制。其控制方案见图2.6-3。类似的一种情况是使用复份检测仪表时的控制问题。成分分析仪一般比其它仪表的可 靠性差。在图2.6-4所示的系统中,采用两台分析仪,用高值选择器来决定仪表信号的选取 所以万一哪一台分析仪出现刻度偏高故障时,仍然可以维持正常的控制作用。图中方案当 然可能会造成刻度偏高故障的影响,但这里假定它不至于造成过大危害。假若刻度偏高、偏低的故障都不太允许,则应配置三个分析仪,它们的输出送至中值 选择器,将其中最高和最低信号均舍弃。因而在分析仪产生任一方向故障时,设备都能受到保护。图2.6-3 高选器用于

24、控制反应器热点温度图2.6-4 用选择器对复份仪表检测信号进行选择HS反应器HS2用于“变结构控制”有时在系统达到某一约束区后,需要将调节器的输出从一个阀门切换到另一个阀上去图2.6-5 精馏过程中冷凝器控制系统图2.6-5的冷凝器控制系统即属于这种情 况。图中系统是精馏塔控制的一部分。来 于精馏塔顶的物料蒸汽在进入冷凝器后, 被冷凝为液体。冷凝液流入冷凝液贮罐, 并用泵输送回塔。正常运行条件下,全部蒸汽都是可凝 的。塔顶蒸汽的压力可以通过改变回流量 来进行控制。这里改变回流量的目的是为 了调整冷凝器中冷凝液液位。如回流量减少,则液位升高,减小冷凝器中暴露于蒸汽中的传热表面积使冷凝量减小 蒸汽

25、压力上升。在此期间,回流罐液位升高,液位控制器产生高输出信号,但是这个信号不会被低值选择器选中,此时,送给减法器的两个信号相等,减法器输出至排气阀的信号 为零,相应地排气阀应处于全关状态。如有不凝气体在冷凝器中积累起来,压力就会升高。压力控制器将加大回流量,但可 能冷凝器中的液体抽完,压力仍然降不下来。这时为了避免抽空冷凝贮罐和气蚀回泵,液 位控制器必须接替压力控制器控制回流量。对于已经空了的冷凝器,只能依靠排出不凝气 体来减低压力。在图 2.6-5 系统中,当选择液位控制器控制回流量时,压力控制就被平稳地切换到排 气阀上。在切换点,送给减法器的两个输入信号开始有所不同,产生一个打开排气阀的信

26、号。压力控制器的输出以排气阀代替了控制回流阀。压力控制器参数应当在它控制回流量 时进行整定。当它控制排气阀时,可以通过调整减法器通道系数K的方法重新加以调整。 液位控制器需要有外部反馈以防积分饱和,但压力控制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不论通 过哪一个阀门进行控制,它的回路总是闭合的。2.7 按计算指标的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某些特殊生产工艺,采用能直接测量的变量作为操纵指标不 能满足工艺要求,而可以作为操作指标的一些变量,由于种种原因又不能直接测量出来。 这时可以通过测量与此控制指标有关的某些变量,按一定的物料或能量换算关系,由计算 指来获得控制指标,进行控制。这一类由测量变量经计算得到的控

27、制指标作为被控变量的 控制系统即称之按计算指标的控制系统。常见按计算指标控制系统从结构来分,可有两种情况:一类是由辅助输出变量推算出 的控制指标,直接作为被控变量的测量值;另一类是以某辅助输出变量为被控变量,而它 的设定值则由控制指标算式推算来得出。这两种情况本质上是一致的。主要应用在精馏塔 的内回流控制系统,和气液混相进料下热焓控制系统等2.71 精馏塔的内回流控制1内回流及其对精馏操作的影响内回流是精馏塔平稳操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内回流通常是指精馏塔的精馏段内上一层 塔盘向下一层塔盘流下的液体流量。它与精馏操作一般所说的回流量(即外回流量)是既 有关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从精馏操作的原理看

28、:当塔的进料流量、温度、和成分都比较平稳时,内回流稳定是保证塔操作良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内回流的变化会影响塔盘上气液平衡工况,导致塔顶、 塔底产品可能不合格。所以要使工况稳定,需保持内回流量的恒定。如果进料流量不能保证恒定时,从精馏操作可知,要保证 产品合格,应使内回流量随塔的进料量按一定比例变化,同时, 再沸器的汽化量也要做相应的增减。因此根据精馏塔的工艺情 况,希望塔的内回流稳定或按规律(如与进料量成比例)变化。2.内回流和外回流的关系内回流与外回流之间的关系如图2.7-1所示。外回流是塔 顶蒸汽经冷凝器冷凝后,从塔外再送回精馏塔的回流液量L,0因为外回流往往处于过冷状态,所以外回流液的温度

29、T0因为回流量不能直接测得通常要比 回流层塔盘的温度T低,这样在这一层塔盘上,除了正常精馏过程的汽化和冷凝外,尚需1把外回流液加热到T,而这一部分热能只能有这一层塔盘的一部分上升蒸汽冷凝所释放的 1汽化潜热来提供。因此从这一层塔盘向下流的内回流量应等于外回流流量与这部分冷凝液 量之和,即:L 二 L + L(2.7-1)10式中 L 内回流;1L 外回流;0 L 冷凝液量。 由式(2.7-1)可看出内回流与外回流的关系。(1) 若 T = T 则厶 L =0, L = L ;0 1 1 0(2) 若T丰T则厶L工0, L丰L。0 1 1 0一般塔顶蒸汽采用风冷式冷凝器冷却,所以TT,这样L不能

30、用L代替,而需要采用 0 1 1 0内回流控制。3实现内回流控制的方法 因为内回流难于测量和控制,必须通过测量与其有关的一些其它变量,经过计算得到 内回流作为被控变量,方可实现内回流控制。1) 内回流运算的数学模型 内回流运算的数学模型可以通过列写回流层的物料和能量平衡关系得到。物料平衡关 系式如式(2.7-1)所示:L = L + L10 热平衡关系式为: L 九二 L c (T T )(2.7-2)0 p 1 0式中 九 冷凝液的汽化潜热;c 外回流液的比热容; pT 回流层塔板温度;1T 外流层塔板温度。0将式(2.7-2)代入式(2.7-1)可得:)L0(1 + K 丁)2.7-3)c

31、L = L 1 + ” (T - T10 九 107-2内回说扯制帝统式中 K二c 讥,T二T T。p(10式(2.7-3)即内回流的计算式。因为c和九值可查有关物性数据表得到,外回流L及温差 T可以 0直接测量得,这样通过式(2.7-3)即可间接算得内回 流量L。12)实现内回流控制的示意图 内回流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如图2.7-2所示。由图可知,内回流计算装置可以由开方器、乘法器和加法 器组成,通过它们完成式(2.7-3)的运算。由于内回 流控制在石油、化工等生产过程中较为广泛,因此人 们已设计出内回流计算的专用仪表,以便于使用。图2.7-2所示方案是通过改变外回流量L来保证内回流量L勺,从理

32、论上讲也可以通过 01改变外回流液的温度T来实现。此外,如果精馏工艺中需要内回流按其他变量如进料量作 0一定比例变化时,只要把上述方案中的流量调节器的给定值由其他变量来决定就可以了。3)仪表的信号匹配问题 在“按计算指标控制系统中”,总需要有一个运算装置来实现关于“计算指标”得推算。当用几只模拟仪表或可编程调节器来实现这种运算时,必须注意采用合适的设计步骤。一 般不宜按照工艺算式来构筑运算装置的框图,而应该先将工艺算式转化为信号算式,再由 信号算式去构筑运算装置。(1)根据工艺关系式设计运算装置步骤 步骤1:选定信号变送器型号及变送范围,并求得信号变送算式(设选用电III型组合单元仪 表):L

33、I 二 (20-4)+4 mA(2.7-4)L1 L1量程L=(20-4)+4 mAL0L0量程2.7-5)ATI 二(20-4)+4 mAAT AT 量程步骤 2:将变送器输出信号式(2.7-4)、(2.7-5)、(2.7-6)代入内回流运算的数学模型(也称物理算式)(2.7-3)求得内回流运算的信号。整理得2.7-6)LI -4I =-量程 (I - 4)(1 + KttAT ) + 4L1 L LO16 量程1量程步骤3:利用运算单元构筑能实现信号运算算式(2.7-7)的信号运算装置构造装置构筑步骤一般可参照信号运算算式中的算术运算顺序,但有时必须修改这种顺2.7-7)序,这时因为必须遵

34、守如下注意事项:由于运算装置中每个运算单元的输入和输出都是为有某种因次(如MPa,mA, V)的信号,因而在构筑运算单元时,每考虑一步必须保持其输入、输出亦具有相应因次的信号。对于(2.7-7)式可以做如下构筑L=0量程(I 4) +11 LL 01量程(I - 4)( I - 4)L0AT-16x K x AT +4量程即先用乘法器做方框里面的运算,然后再用加法器实现方框外面乘上通道系数之后再相加的运算。其仪表信号连接图见图2. 7-3內回廉信号运算装置2.7-3(图中 k 二 KAT量程)。步骤4:验算有无溢出,得到运算装置以后,还需要检查在在参数的整个变化区间,运算器所有信号是否会出现满

35、溢(即超过上、下限的现象)。若有,一般是通过重新选择变送 器量程等方法来解决。例:已知 AT 量程 =c50C, L 二 L 二 0 50m3/h , K = P = 0.008 cTo量程1量程九代入构造算式得:L1L亠程 (I- 4)(1 + K1量程LOAT ) + 416量程= 50/50I - 4(IL0-4)(1+000叹5 十)+4=(IL0-4) 1+0.025 (I - 4 ) +4AT验算:当 I = 20mA, I =L 0At20mA, I =L1IL0-4) (1+0.4) +4= 22.8 mA 20mA上限溢出。当 Il0 = 4mA,1 At = 4mA,Il1 =(0 -4) (1+0.4) +4= 4 mA 下限合适。防溢出方法:改变两量程比重选量程L0二05m3/h,L = 50 x 1.4 = 70, L = 0 70m 3 / h 。110量程=则 I = 1/1.4 (I -4) (1+0.4) +4L 1.4L1L 01量程当I = 20mA, I = 20mA时,I =20mA满足上限要求。L 0AtL1插入比例器件,设系数为1/1.4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