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常规检测中阴道炎五联检的应用价值分析300字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944325 上传时间:2021-01-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白带常规检测中阴道炎五联检的应用价值分析3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白带常规检测中阴道炎五联检的应用价值分析3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白带常规检测中阴道炎五联检的应用价值分析3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白带常规检测中阴道炎五联检的应用价值分析3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带常规检测中阴道炎五联检的应用价值分析300字(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白带常规检测中阴道炎五联检的应用价值分析300字 目的:探析白带常规检测中阴道炎五联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白带常规检测的600例女性,所有受检者均先展开常规镜检,之后行五联检检测法,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和分泌物培养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分泌物培养结果显示,600名女性中共572例患有阴道炎,其中细菌性阴道炎195例,霉菌性阴道炎176例,滴虫性阴道炎201例,非阴道炎28例。五联检对阴道炎的检测敏感度95.1%、特异度92.9%与符合率95.0%均显著高于常规镜检的75.0%、64.3%、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2、白带常规检测中,应用阴道炎五联检方法检测,可显著提高阴道炎的诊断准确性,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毕业 阴道炎五联检; 细菌性阴道炎; 白带常规中图分类号 R711.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1-0051-03doi:10.14033/ki.cfmr.2016.21.027白带常规检测是女性生殖道健康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通过实施白带常规检测方法,能有效检测出女性生殖道是否发生感染和被感染类型,其中念珠菌、滴虫和白细胞等是其检测的主要项目1。白带常规镜检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检测方法,医护人员需要采用显微镜予以检测。但因要求检测人员专业性较强和经验丰富,且

3、检测结果也比较主观,其在临床中应用易发生缺陷。实施阴道炎五联检,其准确性较高,而且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为探究白带常规检测中阴道炎五联检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进行白带常规检测的600例女性,年龄2051岁,平均(32.52.6)岁。所有患者均伴有外因瘙痒、异味和白带异常等临床表现,主动到笔者所在医院行白带常规检测,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1.2 方法1.2.1 标本采集 取阴道后位或者阴道后穹隆分泌物两份,应用无菌棉签或无菌拭子在阴道后穹隆或后位处采取标本,进行1020 s旋转

4、,确保分泌物附着以清晰看到为准,尽快将所采样本送检。1.2.2 检测材料及方法 玻片、恒温箱和双目显微镜等均属于主要仪器,主要试剂包括阴道炎五联检试剂和生理盐水。显微镜镜检:取对照组标本,并对其实施常规镜检,检验工作由经验丰富的检验科人员完成。五联检法:采用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对研究组标本实施检测,在检验期间,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实施操作。最后,对所有患者展开分泌物培养,分析其结果。1.3 观察指标统计600例受试者采用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的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结果及白细胞检测情况,并和分泌物培养结果展开对比分析。1.4 统计学处理通过使用SPSS 19.0软件

5、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分泌物培养结果显示,600例女性中共572例患有阴道炎,其中细菌性阴道炎195例,霉菌性阴道炎176例,滴虫性阴道炎201例,非阴道炎28例。常规镜检检测结果为:阴道炎患者439例,其中细菌性阴道炎180例,霉菌性阴道炎150例,滴虫性阴道炎109例,其余161例为非阴道炎,常规镜检对阴道炎诊断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64.3%,符合率为74.5%。五联检检测法检测结果为:546例阴道炎患者,其中细菌性阴道炎190例,霉菌性阴道炎165例,滴虫性阴道炎191例,其余

6、54例为非阴道炎患者。五联检对阴道炎诊断的敏感度为95.1%,特异度为92.9%,符合率为95.0%,见表1。两种检测方法中所有患者均有白细胞检出。经对比,五联检对阴道炎的检测敏感度、特异度与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阴道炎是临床妇科疾病中常见且多发病症,如果治疗不得当,易导致反复发作,能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2。但由于阴道炎的病原体尚未确定,在治疗过程中效果不显著。为了提高阴道炎的诊断率,并且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数据参数,做好白带常规检测工作以及认真落实是非常重要的。在阴道微生态菌群中,过氧化氢是有益菌乳酸杆菌,尤其是产过氧化氢乳酸菌的一

7、种代谢产物能有效灭杀有害菌,包括念珠菌和阴道加特纳氏菌、支原体和普雷沃菌、消化球菌和拟杆菌及动弯杆菌等。乳酸杆菌数量和过氧化氢浓度呈正相关。白细胞酯酶是一种蛋白质,主要依附在白细胞膜上,白细胞在炎症感染时,特别是多形核白细胞因趋化作用经阴道上皮细胞黏膜渗透到分泌物中,白细胞的数量可通过对分泌物中白细胞酯酶活性的检测间接指示出来3。两种检测方法中所有患者均有白细胞检出。导致此现象形成的原因可能和标本数量有关,与白细胞相比,单核白细胞所占比例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单核白细胞没有酯酶活性。对白细胞数量采用白细胞酯酶检测可能会发生假阴性,并且白细胞是否完整和白细胞酯酶检测无关,但实施显微镜检测时需要保证白

8、细胞的完整性,针对白细胞数量实施白细胞酯酶检测,能有效提高其灵敏度。所以在检测白细胞数量时,上述两种方法都易发生假阴性可能。对滴虫予以检测的金标准是滴虫培养,但当下临床上对滴虫的检测主要还是应用显微镜。此检测方式对镜检人员的经验性要求高,气温低也会对滴虫的活动造成影响,易发生漏检滴虫现象4。白色念珠菌含有氨基葡萄糖苷酶,该酶同样在滴虫上具备,所以检测人员可通过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测滴虫与白色念珠,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在念珠菌阴道炎的病原体中,热带念珠菌与白色念珠菌存在氨基葡萄糖苷酶,但克柔氏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等则没有该酶活性,以此酶在念珠菌阴道炎诊断上来看其具有灵敏度低下的局限性,但是在念珠

9、菌阴道炎中,热带念珠菌与白色念珠菌占其90%左右,满足临床使用要求。(2)念珠菌与滴虫无法进行区别,pH3.84.5为正常白带,滴虫白带pH上升,可不低于56,pH4.04.7为霉菌白带,念珠菌白带pH未超过4.6,但滴虫白带pH则不低于4.8。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五联检对阴道炎的检测敏感度、特异度与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镜检(P0.05)。采用镜检方法予以检测,由于涂片与显微镜的质量会对镜检结果产生影响,和五联检方案相比,其灵敏性和特异性都相对较低5。酶法是五联检检测方案主要应用的方法,此检测方法不但能提高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而且还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其结果相对可靠安全。同时,采用此检测方

10、法进行检查,只要对6项指标实施检查便可,即包细胞酯酶、酸碱度、过氧化氢、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借助此检测结果能有效了解细菌性阴道炎、滴虫、乳酸杆菌、念珠菌及白细胞的感染情况6。就目前来说,对女性阴道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实施评估,对阴道是否存在感染现象实施确认,并以患者的病症状况为依据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来实施治疗7。由此和常规镜检检测方法比较,在临床治疗中采用阴道炎五联检准确度更高,不但能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能克服湿度、温度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综上所述,在白带常规检测中,应用阴道炎五联检方法检测,可显著提高阴道炎的诊断准确性,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陈

11、秀兰,袁学华,赵嵩,等.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4,27(2):122-123.2张爽,许安春,艾承锦.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8(10):1170-1172.3陈佳.阴道分泌物门诊与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 534.4吴吉.阴道炎五联检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122-123.5牟晓映,孙娜,栾琳.提高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阳性率的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7):1752.6施保华.阴道炎五联检测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10): 21.7胡翠玲,王建红.阴道炎五联检在白带常规检测中的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13,28(5):1004-100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