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ppt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9943711 上传时间:2021-01-1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7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ppt(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3 古文二则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7 分 ) 峨 峨 ( ) 卒 ( ) 逢暴雨 霖 ( ) 雨 辄 ( ) 郢 ( ) 人 垩 ( ) 斫 (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6 分 ) ( 1 ) 志 在高山 ( ) ( 2 ) 伯牙所 念 ( ) ( 3 ) 霖雨 之操 ( ) ( 4 ) 钟子期 辄 穷其趣 ( ) (5 ) 顾 谓从者曰 ( ) ( 6 ) 尝试 为寡人为之 ( ) c ln zh yng zhu 指用音乐表现的意境 想到、考虑 连绵大雨 就 回头看 试验 3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 并解释。 (4 分 ) ( 1 ) 卒逢暴雨 _ 通 _ , 意思: _

2、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 郢人垩慢 _ 通 _ , 意思: _ 4 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3 分 ) ( 1 ) 善 伯牙 善 鼓琴( ) 善 哉 , 峨峨兮若泰山( ) ( 2 ) 于 止 于 岩下( ) 吾 于 何逃声哉( ) 卒 猝 忽然,突然 慢 墁 涂抹 擅长 好 在 从 ( 3 ) 之 过惠子 之 墓( ) 吾无与言 之 矣( ) 乃援琴而鼓 之 ( ) 子 之 听夫( ) 助词,的 代词,问题 助词,无实义 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无实义 5 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4 分 ) ( 1 ) 泰山之 阴 古义: _ _

3、 _ _ _ _ _ _ 今义: _ _ _ _ _ _ _ ( 2 ) 顾 谓从者曰 古义: _ _ _ _ _ _ _ _ _ 今义: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 吾无以为 质 矣 古义: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今义: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 ) 钟子期辄 穷 其趣 古义: _ 今义: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山的北面 阴天 回头看 照管,照顾 对象,文中指搭档

4、性质,本质 穷尽 生活贫困,缺少钱财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6分 ) (1)虽然 , 臣之质死久矣 。 即使这样 , 我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 。 (2)伯牙所念 , 钟子期必得之 。 伯牙心中想到的 , 钟子期都能领会 。 (3)心悲 , 乃援琴而鼓之 。 (伯牙 )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 , 于是取过琴弹了起来 。 7 填空 。 (4分 ) (1) 郢人 选自 _ , 庄子 , _时哲学家 , _家的代表人物 。 (2) 伯牙善鼓琴 选自 _ , 相传是 _时 _所著 。 8 展开想象 , 想象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 。 仿照文中句 式的特点仿写几个句子 。 (6分 ) 伯

5、牙鼓琴 , 志在登高山 , 钟子期曰: “ 善哉 , 峨峨兮若泰山 。 ” 伯牙鼓琴 , 志在 _, 钟子期曰: “ 善哉 , _。 ” 伯牙鼓琴 , 志在 _, 钟子期曰: “ 善哉 , _。 ” 伯牙鼓琴 , 志在 _, 钟子期曰: “ 善哉 , _。 ” 庄子集释 徐无鬼 战国 道 列子集释 战国 列御寇 清风 徐徐兮若清风 细雨 蒙蒙兮若细雨 明月 皎皎兮若明月 (一 )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 , 钟子期善听 。 伯牙鼓琴 , 志在登高山 。 钟子期曰 : “ 善哉 ! 峨峨兮若泰山 !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 “ 善哉 ! 洋洋兮若江河 ! ” 伯 牙所念 , 钟子期必得之 。

6、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 卒逢暴雨 , 止于岩下 。 心 悲 , 乃援琴而鼓之 。 初为霖雨之操 , 更造崩山之音 。 曲每奏 , 钟子期辄 穷其趣 。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 “ 善哉 , 善哉 , 子之听夫 ! 志想象犹吾心 也 。 吾于何逃声哉 ? ” 9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3 分 ) ( 1 ) 伯牙 所念 ( ) ( 2 ) 心 悲 , 乃 援 琴而鼓之 ( )( ) ( 3 ) 初为霖雨之 操 ( ) ( 4 ) 钟子期辄 穷 其 趣 ( )( ) ( 5 ) 伯牙乃 舍 琴而叹 曰 ( ) ( 6 ) 吾于何 逃 声哉 ( ) 心中想到的 感到悲伤 拿,拿过来 琴曲名 穷尽 旨趣

7、,意趣 放下,停止 逃避 10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分 ) (1)曲每奏 , 钟子期辄穷其趣 。 每有曲子弹奏 , 钟子期都能点明他的旨趣 。 (2)子之听夫 ! 志想象犹吾心也 。 你听琴时所听到的心意 , 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想象到的一样 。 11 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 , 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 。 与此典故相关 的成语是: _ ,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_。 (3分 ) 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12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知音呢 ? (3分 ) 能彼此了解 , 心心相印 , 心意相通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知音 。 13 唐代著名 “ 苦吟 ” 诗

8、人贾岛在作出 “ 独行潭底影 , 数息树边身 ” 的 佳句后 , 又作了几句诗题在后面 , 诗曰: “ 两句三年得 , 一吟双泪流 。 知音如不赏 , 归卧故山秋 。 ” 其中的后两句 “ 知音如不赏 , 归卧故山秋 ” 表达出作者在完成艺术创作后 , 对读者怀有什么样的期待心理 ? 请略加 阐述 。 (3分 ) 表现出作者希望得到读者的肯定与赞赏 , 希望能与诗人引起思想感情上 的共鸣 。 (二 ) 郢人 庄子送葬 , 过惠子之墓 , 顾谓从者曰 : “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 使匠 石斫之 。 匠石运斤成风 , 听而斫之 , 尽垩而鼻不伤 。 郢人立不失容 。 宋 元君闻之 , 召匠石曰

9、 : 尝试为寡人为之 。 匠石曰 : 臣则尝能斫之 。 虽然 , 臣之质死久矣 。 自夫子之死也 , 吾无以为质矣 , 吾无与言之 矣 。 ” 14 解释加点的字。 (2 分 ) ( 1 ) 匠石运 斤 成风 _ ( 2 ) 虽然 , 臣之质死久矣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 听 而斫之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 ) 立不 失容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0、 _ _ _ _ _ _ _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 A 使匠石斫 之 听而斫 之 B 尝试 为 寡人为之 吾无以 为 质矣 C 尽垩 而 鼻不伤 听 而 斫之 D 则 尝 能斫之 尝 试为寡人为之 锛子 即使这样, (那么 ) 听凭,任凭,这里指任意 改变神色 A 16 翻译下列句子。 (3分 )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 使匠石斫之。 郢地有个人把白泥涂抹在自己鼻尖上 ,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一 位名叫石的匠人用锛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17 庄子在此处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了庄子怎样的心情? (3分 ) 慨叹自惠子死后 , 他就没有可以谈

11、话的知己了 , 表现对老友的怀念以 及知音难求的心情。 (三 ) 管仲破厚葬 齐国好厚葬 , 布帛 尽于衣裘 , 材木尽于棺椁 。 桓公患之 , 以告管仲 曰 : “ 布帛尽则无以为蔽 , 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 , 而人厚葬之不休 , 禁 之奈何 ? ” 管仲对曰 : “ 凡人之有为也 , 非名之 , 则利之也 。 ” 于是乃 下令曰 : “ 棺椁过度者戮其尸 , 罪夫当丧者 。 ” 夫戮 死 , 无名 ; 罪当 丧者 , 无利 。 人何故为之也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 (节选自 韩非子 内储说上 ) 【 注释 】 布帛 : 泛指织物 。 衣裘 : 裘 , 皮衣 。 此指死人的衣着 。 椁 (gu)

12、: 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 戮 : 侮辱 。 1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 ) ( 1 ) 齐国 好 厚葬 _ _ _ _ _ _ _ _ ( 2 ) 布帛 尽 于衣裘 _ _ ( 3 ) 桓公 患 之 _ _ _ _ _ _ _ _ ( 4 ) 厚葬之风 休 矣 _ 喜欢 全、都 担心 停止 19 下面句中没有标点 , 请在两处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 /”标出来。 (2分 ) 人何故为之也 未久 厚葬之风休矣。 / / 2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2分 ) 凡人之有为也 , 非名之 , 则利之也 。 凡是人的行为 , 不是为了名 , 就是为了利 。 21 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 。 (5分 ) 布帛用尽了 , 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遮身的;材木用尽了 , 就没有什 么可以用来作为防守的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