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煤气中毒专项应急预案

上传人:hh****3 文档编号:19934039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煤气中毒专项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煤气中毒专项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煤气中毒专项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23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煤气中毒专项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煤气中毒专项应急预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煤气中毒专项应急预案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煤气中毒专项应急预案”。 北京鹿牌都市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我公司的生产工艺为煤制气(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比空气轻,经呼吸道吸入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红蛋白的带氧能力,致使人体缺氧而产生中毒。如果一旦一氧化碳泄漏,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易爆燃,造成人员伤害。 1.2危害程度分析 CO的毒性 煤气中毒有时也被称为一氧化碳中毒。由于CO

2、具有多种引起缺氧的作用,其与血红蛋白(Hb)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能力要比O2与血红蛋白(Hb)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能力大200300倍,阻断了血液输氧,是煤气中毒的罪魁祸首。 CO 响应浓度 煤气中毒程度取决于CO进入人体后血液中产生的HbCO含量。人体内正常水平的HbCO含量为0.5%左右,安全阈值约为10%。当HbCO含量达到25%30%时,显示中毒症状,几小时后陷入昏迷。当HbCO含量达到70%时,即刻死亡。我国作业场所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24PPM)。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3、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2.3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2.4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3、组织机构及职责

4、 一氧化碳、液氨应急救援组负责一氧化碳、液氨应急救援 成员:瓶胆分厂负责人王宗林、王丙河、王振国、张富明 a吹制车间负责人:王丙河 b加工车间负责人:王振国 c动力车间负责人:张富明 d各工段负责人:各工段的工段长 各班组的班组长 e夜班负责人: 吹制车间夜班负责人: 刘国宝 穆东方 加工车间夜班负责人: 王建忠 冯玉春 联系电话: 总厂电话(厂内): 8186 8178 公司值班室电话: 8206 职工医院电话: 8163 车队电话: 8200、8201 夜间:8202 需人员支持时找护厂队,电话:8209 安全管理部: 81364、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煤气站监控 安装煤气泄漏报警系统,

5、并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安装电视监控系统,确保及时发现问题,便于事后追踪。煤气事故预防措施(1)技术措施: 严格执行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1994)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23),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封严密性,钢管材质、焊缝质量;耐压设计(材料、结构)隔设可靠隔断装置、逆止装置、紧急切断装置; 堵设汽封、氮封,保持压力;防爆电气 泄设防爆阀、爆破膜、防爆水封、安全阀、泄爆M2/M3不小于1/10,门窗外开; 放设事故放散、调压放散装置、通风排气装置 控含氧量、CO、压力、温度、流量、柜位、液位检测监控; 管理措施 做好消防器材准备,准备好消防沙、应急专用

6、水管、灭火器齐全完好,由安全员负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比如,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 严格特种作业证制度,尤其是检修过程中,煤气站动火、设备内作业、抽堵盲板等作业,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置换、吹扫、检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加强安全培训,对岗位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消防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掌握岗位风险和应急处置办法。 落实应急救援措施,每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组织落实;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演习,每年1-2次,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 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值班制度:实行24 小时值班制,确保各级各类人员应急到位;检查制度:公司每月一

7、次,车间每周一次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救援落实情况和消防设施完备情况;安全例会制度:每月一次,分析落实应急救援的管理情况,解决隐患的查处和整改措施的落实。 (3)应急处置措施 一旦发生煤气泄漏、爆炸、着火,人员中毒等事故,应该立即按照本应急预案要求,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预警行动 煤气站发生煤气泄漏、人员中毒、火灾或爆炸事故时,现场操作人员立即向当班负责人报告。当班负责人立即将事故情况(包括地点、原因、现状)报告生产部经理,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负责人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5、应急处置 5.1 响应分级(1)I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一次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或危及3人以上

8、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 OOO万元以上,或社会危害及影响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2)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一次造成2人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或危及2人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紧急状态,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公共危害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3)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事故危害有扩大趋势,可能出现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或可能造成影响公众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或临界状态。 5.2 响应程序 应急救援体系响应采取分级响应原则,并逐级响应和上报。(1)报警 事件发生后,发现人应迅速报告当班班长,当班班长迅速报告车间主任。在逐级上报的同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行动。(2)接警 车间主任

9、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启动车间应急预案,立即通知车间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各成员,如各成员在短时间内不能赶赴现场,则按职务高低和能力大小依次临时安排其他人员担任其相应职务,履行相应职责。并根据应急事件种类、严重程度、本单位能否控制初期事件等考虑因素,决定是否启动厂级应急救援预案。如果应急事件不足以启动厂级应急预案,则组织现场人员按本预案要求,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如果险情排除,则恢复正常状态。如果险情未能排除,则启动厂级应急预案,并迅速向厂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报警。(3)如何报警 当应急事件发生后,如不能控制应迅速报警,根据应急事件种类确定报何种警。首先拨打所报警电话号码(见应急联络表

10、),接通后,报单位、应急事件种类、发生部位、介质、报警人姓名、所用电话号码。5.3指挥程序 应急事件发生初期,当班班长负责指挥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当上一级(车间、厂部、院)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汇报现场情况,配合上一级指挥,并听从上一级指挥调度。指挥的步骤内容有:(1)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2)及时沟通应急领导机构、应急队伍、辅助人员及灾害区内部人员之间的联络。(3)快速组织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调动应急人员奔赴灾区。(4)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部门各司其责。(5)迅速通报灾情,通知相关方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6)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备。撤离灾区

11、人员,划清警戒范围并实施警戒。(7)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力争迅速消灭灾害,并注意采取隔离灾区的措施,转移灾区附近易引起灾害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物品,尽量减少损失,对灾区普遍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死灰复燃。 (8)保护好现场,为开展事故调查做好准备。 5.4 处置措施 1、接到车间分厂报告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组织医务人员赶往现场,组织抢救。 2、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将患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地方,松解衣扣,使呼吸通畅,注意保暖。 3、对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给予吸氧,脑复康注射液静脉滴注,改善组织缺氧,或与三磷酸腺苷、辅酶A混合静脉滴注,以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4、对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12、患者,有脑水肿及时用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也可采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循环的作用。 5、对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太深,一时醒不了的及时送往上级医院进行高压氧疗法治疗,可减少心肌及神经系统的继发症。 6、对症治疗:有感染及时应用抗生素,有惊厥抽搐可用镇静剂,同时注意补充营养及一般支持疗法。 7、出现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者在抢救的同时通知安全管理部及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处理。 6、应急结束 6.1 程序终止条件 确认现场危机已经解除,确认现场的环境不会再次发生危险,由相关负责人向上级领导汇报,得到同意后终止应急处置程序。 6.2 处置现场评估 通过应急处置过程,对各个岗位在处置过程中

13、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事件的起因、发现问题的诱因,在公司内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物资配置 空气呼吸器 消防枪 推车式灭火器 手提式灭火器 消防带 紧急呼吸器 公司成立抢险、抢修、医疗、抢救物质、供应、运输等专业救援队。消防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组要加强训练,针对模拟事故进行应急演练,并加强救援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定期演练制度,实战性的综合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1次,确保救援队伍能适应急抢险救援的需要。 8、附则 8.1 演练要求 (1)每年年初,由公司负责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应急预案专项培训。培训计划、材料、试卷应报主管单位批准并备案。 (2)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由相关部门安全员、班长进行的安全专项培训。 (3)每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培训要做好记录。考试采取闭卷形式,由部门负责人主持。考试不合格者应重新培训。 8.2 预案修订和完善 根据安全生产法及北京市相关法规规定,当设备、工艺流程、工作岗位设置、作业指导书、施工改造、经营项目和周边环境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提出书面变更申请,经上级公司审批或专业部门重新进行风险评价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 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