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从生活中学习写作_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一

上传人:h****1 文档编号:19931496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从生活中学习写作_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从生活中学习写作_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从生活中学习写作_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3年从生活中学习写作_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从生活中学习写作_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一(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从生活中学习写作_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一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一”。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学生例文: 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荡漾,有的如瀑布倾斜,有的像玉指纤纤它们或清淡疏朗,寻觅。 全文从弹琴技巧、听辨

2、力、学识三个角度表现音乐老师深后的音乐修养,但小作者没有平均用力,而是以“就是你”这一激动人心的相识瞬间为核心,着重再现音乐老师用耳朵“认人”的过程。全文详略有致,人物特点鲜明。 小作者注重将记叙、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情景鲜明生动,感情真诚饱满。比如,第2段着重描写老师弹琴时的神态动作以及作者的遐想,暗示老师已经用弹琴征服了学生;第3段到第7段,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突出了老师过人的听辨能力;最后一段先直抒胸臆,再运用对比手法,盛赞老师深厚的“艺术修养”。全文处处洋溢着对老师的钦佩之情。或仪态万方,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

3、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注视着这色彩斑斓的秋天。 点评: 小作者以时间为序,第1段从秋态、秋味入手,描写初秋的花草;第2段则从秋态、秋色入手,描绘深秋的植物。文章可贵之处在于,小作者不是“冷眼”观察,而是把它们当做有情感、有性格的生命,用心体会它们的生命“语言”。比如抓住菊花品种繁多、千姿百态的特点,以“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的拟人化得描写,写出菊花竞相开放带给人的欢快情绪;有如,以“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 的拟人化描写,写出松柏色彩苍翠、生机不减的特点,有写它们“注视着这色彩斑斓的秋天”,既突出了松柏沉稳的内在性格,又从松柏的“视角”出

4、发,概括了秋天的特点,语言表达活泼生动,富有韵味。 就是你 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初中遇到的第一位音乐教师是他。 第一节音乐课,又高又胖的音乐上来就让我们齐唱七子之歌澳门。只见他陶醉的微闭双目,两手仿佛在轻柔地抚摸琴键,优美的前奏流淌而出,我们齐声歌唱,恍惚间,我觉得自己仿佛被音乐带到那个海风吹拂地地方。 曲终,胖老师突然站起来,用一种神秘的语气说:“我从大家的和声里,听出一个女生的音准非常好,而且很动情,声音也好听。她是谁呢?”这时,他用手指对着我们,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圈,而后突然指着我说:“就是你!” “啊?怎么可能!初次见面,他是怎么从四十多个同学的合唱中分辨出我的声音的?”我惊讶的说不出话

5、来。 “你一定练过乐器,你小学是合唱队的吧,请你再给同学们唱一遍,好吗?” “太神了!他怎么知道我学过乐器,又怎么知道我是小学合唱团的?再唱一遍?当然好了!”老师这种出人意料的赞美方式,让我既惊讶又激动。 胖老师仿佛看懂了我的心思,有点得意的冲我笑笑,然后回到琴凳上,动听的前奏再次响起。优美的旋律有一次让我忘掉一切,我动情歌唱。 接下来,胖老师告诉我们音乐并非歌手与演奏家的专利,其实音乐无处不在。然后,他开始为我们播放他精心剪辑的电影片段,带领我们欣赏背景音乐。 我第一次遇到听力如此神奇的音乐老师,也第一次上如此动人的电影音乐欣赏课。回想小学六年,我一直觉得音乐课可有可无,因为课上无非唱一些老

6、掉牙的歌,而且音乐课经常被语文老师或数学老师占用。没想到,初中的第一节音乐课,我就被胖老师的艺术修养折服了。从此,下一节音乐课成了我快乐的期待。点评: 被老师表扬,当然是件开心的事;如果第一次上课,就被老师点名表扬,学生心中的兴奋可想而知。可是如果不及时把当时的情景以及体验记录下来,在鲜明的印象也会被时间冲淡,甚至无从 劳动的手 奶奶一生劳作不辍,用她的那双劳动的手为她的子孙撑起一片温情的理想天空。 听爸爸讲,以前家里很穷,一大家子的生活只靠奶奶一个人打理,但奶奶凭着那双热爱劳动的手,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奶奶在院子里种了许多菜。松土、施肥、浇水,都要奶奶一人操持。肥料需要到几里

7、外的县城去买,水也要到村外的河里去打,但奶奶从没有一句怨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回来,那双手都站着厚厚的一层泥。 爸爸说,每逢秋天,园子里的果实都成熟了,这也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吃上一顿好的饭菜了。放学归来的他们,还没到家,就闻到一股饭菜的香味。奶奶做的饭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吃,她那双勤劳的手总是能把普通的饭菜做出不一样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日月如梭,在那个贫穷困乏的年代,在奶奶的劳作中,爸爸和弟兄们度过了美好而又快乐的童年,他们长大了,一个个相继离开了家。 离家的时候,奶奶都会连夜缝制一床又松软又舒适的棉被,可以想象,那双已不再细腻的手,一针一线,用一位母亲的爱缝制出

8、的棉被,一定很舒适,一定有种“家”的味道。那时也许奶奶在抱着棉被泣不成声,也许奶奶会笑着抚摩棉被,但她一定是幸福的,在她眼中,她的子女是有出息的。 奶奶就是用那双劳动的手,托起她的子女,把他们托向美好的未来,把他们托出这穷乡僻壤,托向成功。 奶奶老了,应该尽享天伦之乐,可一个个孙子孙女的出生,使她再一次忙碌起来。我是奶奶看着长大的,我的童年是快乐的,身上穿的是奶奶为我缝制的小花袄,脚上穿的是奶奶缝的老虎鞋,顶着奶奶扎的羊角辫,快活地奔跑在奶奶的园子里。 直到今天,我一直相信奶奶的手是神奇的,就是那双劳动的手,带给我们刻骨铭心的爱,无法割舍的情。 今天,坐在中考的考场里,回想起昨夜奶奶用那双劳动

9、了一生的手轻轻的抚摩,我就相信,我一定不会失败,因为有双手一直在身后托着我,很轻很轻 点评: 小作者用含情的目光凝视着“奶奶”的手,并以此为线索,穿起两代人的幸福记忆。文章第1层,从“听爸爸讲”展开回忆,在对奶奶“劳作不辍”的概括中,特写“每天回来,那双手都站着厚厚的一层泥”;第2层仍从“爸爸说”的视角出发,描写奶奶用这样的双手为儿女创造的幸福,如“她那双勤劳的手总是能把普通的饭菜做出不一样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离家的时候,奶奶都会连夜缝制一床又松软又舒适的棉被”,“ 在她眼中,她的子女是有出息的”。第3层,则转为小作者的视角,描写奶奶用双手为孙辈创造的幸福童年。 本文的可贵之处在于,小

10、作者选材视野开阔,将爸爸的回忆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全文不仅有细腻的叙述、描写,也有动情的议论、抒情。段落起承自然,情感深沉内敛,具有一种时代变迁而亲情不变的厚重感。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小学生作文,无非是“我手写我心”。而学生生活就如同无风也会三尺浪的大海,不时地会激起澎湃的浪花。在学习生活中有成功难免也会有挫折,在课余生活中有开心不.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教案)一、导入:同学们请拿出一张纸来,你们猜猜老师要让你们拿纸做什么?预设( 听写、默写、写作文、做手工等)同学们的回答都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正好和.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一、导入同学们请拿出一张纸来,你们猜猜老师要让你们拿纸做什么?预设( 听写、默写、写作文、做手工等)同学们的回答都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正好和我们. 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课题:第一单元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活动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训练,要学会怎样捕捉灵感,找写作素材。2、抓住素材,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3.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教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2.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悟。3.再现亲人令自己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