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影响200字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918733 上传时间:2021-01-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程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影响2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全程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影响2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全程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影响2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影响200字(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程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影响200字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雾化吸入新生儿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儿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新生家长进行指导雾化吸入的作用、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1.22 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心理护理:新生儿发病快且反复,以致家长表现极

2、为不稳定情绪如焦虑、恐惧等,护理人员须情切的向家长介绍病情等知识缓解期焦虑、恐惧等情绪,对新生家长进行指导雾化吸入的作用、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同时让家属了解呼吸道解剖生理学知识,提高对雾化吸入的认知度,改变只能用打针或吃药来治疗的观念3。用药频率及用量:耐心的指导家属用药的频率及用量,避免过度使用,雾化吸入过程中注意观察新生儿反应,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止吸入4。体位选择:选择坐位较好,可选择半坐卧位,这样的坐位有利于膈肌下移,提高气体交换良,有利于雾化吸入过程雾滴能够达到终末细支气管或者肺泡部位5。依从性措施:新生儿在雾化吸入过程中会产生恐惧心理,拒绝或抗拒雾化吸入,在雾化吸入过程中,要尽量实

3、施放松措施,避免强制措施,否则会影响以后治疗实施6。1.3 疗效评价显效:呼吸、心率恢复正常,病症消失;有效:呼吸、心率基本恢复正常,病症基本消失;无效:呼吸、心率均未恢复正常,病症未消失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X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新生儿在雾化吸入过程中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表1 两组治疗规程中依从性比较n(%)3

4、 讨论新生儿重症呼吸系统感染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是临床最佳手段,应考虑到新生儿应尽量避免打针及吃药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反应7。但较多新生儿家属对病症及雾化吸入相关知识不了解,造成新生儿在雾化吸入治疗疗效降低,故护理人员应做好家属病症及健康教育,充分了解呼吸道解剖生理学知识,提高对雾化吸入的认知度,提高新生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促进雾化吸入顺利完成来提高治疗疗效8。本研究对我院雾化吸入新生儿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疗效显著,有效的提高新生儿及家属依从性,临床疗效高达98.67%,服务满意度高达97.33%,在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临床治疗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5、)。全程护理干预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综上所述,新生儿雾化吸入过程中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新生儿家长与护理人员的交流沟通,能有效缓解病情促进新生儿健康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参考文献1 白萍.全程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7):5701-5701.2 王文明,李雪梅,蔡晓华等.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9):30-32.3 肖艳芳,张友智.全程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患儿的疗效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9):67-68.4 亓淑萍.浅谈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的临床疗效情况J.医学信息,2014,(9):128-129.5 黄小芳,胡琼燕,卢美花等.婴幼儿超声雾化吸入全程护理干预对家属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5):91-92.6 黄峰林.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7):109-110,112.7 钟秋莲,张锦霞.护理干预在53例婴幼儿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690-1691.8 杨英金.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患儿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5):815-8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