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19918672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主要分析与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运动的本质内涵及目标追求,但是如果我们抽象其生产关系外壳,从一般的物质内容出发,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的理论分析对于我们今天的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提高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运营效率有非常鲜明的借鉴指导意义。资本循环理论从本质讲,主要研究与探讨产业资本的运动过程及前提条件,它是马克思资本流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经济运行的视角出发,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增殖的本质,而且其内在的经济内容及规律抽象,对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也有极为重要的借鉴价值。有鉴于此,本文拟立足于现代市场经

2、济与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现实,就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做一探讨。一、资本循环理论的内涵界定作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循环理论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内涵在于分析与揭示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它从实证研究的视角,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向人们展现了剩余价值生产及实现的不同阶段,从而揭示了资本价值增殖的本质。概而言之,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基本内涵大致表现为如下几个层面。1.资本循环阶段论。马克思对资本循环过程的分析,首先是从货币资本循环开始的,因为无论是历史推演还是现实论证,货币资本始终是产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从这一视角出发,产业资本循环的

3、总过程大致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这三个不同的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1)第一阶段GW,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过程,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具体化为GWAPm;但是要注意,在这里的买卖行为与一般商品交易行为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一转化过程的实质在于货币向资本的转化,关键在于货币所有者所购买的商品的物质内容之一A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它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构成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因此“GA是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一个具有特征性质的因素,因为它是以货币形式预付的价值得以实际转化为资本,转化为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的重要条件。”与这一转化相适应,货币资本

4、也就转化成为生产资本,在这一转化过程中,货币资本所执行的基本职能是双重的,一是作为一般购买手段执行了货币的职能,二是作为价值增殖手段执行了资本的职能,因为它本身已经潜在的在可能性上蕴含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当然,上述两种转化都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都是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2)第二阶段WAPmPW。这一阶段是资本主义循环过程的决定性阶段,它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阶段,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才真正创造出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分离是既定的出发点,但是,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能进行资本主义生产;而要真正实现这种结合,必须依赖于产业

5、资本循环第一阶段的完成,即借助于货币资本向生产资本的转化,使原本分离的A与Pm重新联系在一起。因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与此相适应,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就是生产资本的职能,具体表现为进行生产消费,生产出剩余价值,使资本价值得以增殖;其结果不仅生产出了新的商品,而且创造出了“孕育剩余价值的商品”(3第三阶段WG。这一阶段主要是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通过第三阶段使产业资本由商品形式又回到了最初的货币形式,从而实现了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在这里,我们必须严

6、格区别两个不同的概念,即商品与商品资本,二者的共性在于都是用来交换的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包含有剩余价值;作为商品资本,首先是执行一般商品的职能,即通过商品买卖行为满足人们需要,实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作为商品资本,还必须履行资本的职能,即借助于WG的转化,实现价值增殖。对于WG的转化,马克思着重强调了其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资本价值增殖的本质而言,这一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又是非常困难的,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WG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因为“分工使劳动产品转化成为商品,因而使它转化为货币成为必然的事情。同时,分工使这

7、种转化能否成功成为偶然的事情。”当然,如果WG顺利完成了,那么G对于资本家而言就是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G使资本本身价值与剩余价值相分离的同时,形成了G与G之间量的差别与质的区别,从而最终完成了产业资本循环。2.资本循环形式论。产业资本的循环如果从连续进行的视角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其循环形式的不同及其各自鲜明的特征。首先是货币资本的循环,其公式为:GWAPmPWG,其运行特征大致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起点与终点都是货币,所以“最明白地表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就是赚钱”;没有出现个人消费,仅仅表现为生产消费,从而体现出资本价值增殖的过程;它本质上与资本流通过程相同,因而可以从总体上代表产业资本循环

8、的一般内涵;流通过程占主导地位,生产过程仅仅表现为两个流通过程的媒介或中间因素。在对这些特点的分析基础上,马克思结论如下:“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其次是生产资本的循环,其公式为PWGWAPmP,其运行特征大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始点与终点都是生产过程中,流通过程成为两个不同生产过程的中介环节,所以马克思明确指出:“这个循环表示资本的生产过程就是增殖价值的再生产过程”;它表明了生产过程与再生产过程的有机统一,纠正了货币资本循环的片面性,揭露了货币资本的自行增殖假象;它在很大程度上把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与动机掩盖起来,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生

9、产而生产的误解。再次是商品资本的循环,其公式为WGWAPmPW,其运行特征大致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在整个商品资本循环中,商品流通过程占据主导地位;商品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是WG的顺利转换;商品资本的实现过程表现为各个资本循环之间相互交错,相互依存的关系;商品资本循环在现象上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消费需要而进行的,进而掩盖了资本价值增殖的本质。正因为上述三种不同形式的循环各有特点,所以马克思明确告诉我们:要想认清产业资本运动的真正内涵,进而全面揭示其本质特征,就必须从三个不同的循环的联系与统一中去寻找答案。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首先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10、,其次是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的统一,同时又是生产与消费的统一。3.资本循环条件论。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运行中,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的运动是紧紧相联的,而不是孤立地各自进行的,因为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连续的运动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增殖;产业资本在任何一个阶段上或者任何一种职能形式上停止不前,都是与资本的本性相悖的;由此形成了产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这一根本特征。而要真正实现与保持产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必须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对此马克思详尽论证了产业资本运动连续进行的两大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各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将其一分为三,使产业资本

11、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二是产业资本的各种循环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以及商品资本循环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正因为空间上并存性与时间上继起性这两个前提条件,马克思明确强调:“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环,不仅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同时,上述两个前提条件之间也存在着一种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空间上的并存性是时间上的继起性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空间上的并存性又是时间上的继起性的必然结果;正是在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中实现了产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4.资本循环

12、时间论。产业资本循环的正常进行必然与时间联系在一起。依据马克思的论述,产业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就是生产时间,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就是生产时间。产业资本循环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等于它的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之和。对于生产时间,马克思明确指出:它包括劳动时间与非劳动时间两部分。具体而言,生产时间涵盖以下三个组成部分:生产资料执行职能时间、生产过程必要中断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出于资本本性的考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趋势在于尽可能缩短非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劳动时间,因为只有在劳动时间内才能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对于流通时间,主要包括商品转化为货币的时间与货币转化为商品的时间。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

13、件。但是,由于产业资本在流通时间内,既不生产商品,也不生产剩余价值,所以,流通时间对于产业资本的价值增殖而言又是一个消极的限制。在作了上述分析之后,马克思还重点分析了产业资本循环所要支付的流通费用问题,资本在流通领域中,由商品形态变化所引起的各种费用叫纯粹流通费用,它不增加商品的价值与剩余价值,反而要由商品的价值与剩余价值来补偿;而在由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继续进行而引起的各种费用叫生产性流通费用,它一般包括保管费用与运输费用,二者都能够增加价值与剩余价值,所以成为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源泉之一。二、资本循环理论的现代价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进而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14、中心环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资本运营在很多方面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运动有相似或相通之处,有鉴于此,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必将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首先,科学把握资本循环规律,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彻底改变了资本运行的目标追求,从而使社会主义企业资本运动的目的呈现出鲜明的自身特征,即盈利与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资本的目标首先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是搞活企业的关键所在;但同时又必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前提;这两个目标相互作用,互为前提。而为了真正实现两大目标追求,作为

15、社会主义企业的资本运动,也必须顺畅地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形式,特别是必须实现马克思所讲的空间上并存性与时间上继起性的有机耦合。惟有如此,才能做到产、供、销的协调,人、财、物的结合。这就要求社会主义企业适时适度地强化企业资本运营管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灵活性的管理方法,真正做到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正常联结,使生产过程的主导性与流通过程的辅助性有机统一起来,使企业的资本运动保持良性循环状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的内在潜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与经济效益的优化。其次,确立企业法人地位,强化资本运营能力。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循环的理论与实践充分表明,尽管资本循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存

16、在着明显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会时常爆发,但是资本循环主体性的确立与资本循环主体行为的自主性模式却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与认真借鉴的。改革开放以来,借助于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多种改革方式,使国有企业的自主性与选择性不断得到强化,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惯性时时处处地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正常发展,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远未真正建立起来。这恰恰是我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效果不好,运营效率低下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与完善中,在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中,我们应从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循环的理论规律中得到启发

17、。具体而言,应着重处理两大关系,确立四大主体。这里所讲的两大关系主要是指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具体要求是资本所有权主体与资本经营权主体有机分离;另一方面是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具体要求是企业法人财产权利与劳动者主权的有机统一。借助于两大关系的优化界定,在社会主义国有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应适时适度地选择与确立四大主体:一是国有资本的价值增殖主体,二是企业资本的法人主体,三是劳动者主权的人格化主体,四是资本运营的调控主体。利用四大主权职能的科学界定,在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与调动企业资本运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有效地发挥企业资本循环主体的自主性与选择性,从而为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效益的优

18、化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彻底实现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即由被动调整向主动适应的转变,由自我封闭运营向开放良性循环的转变,由产权界定不清向权责分工科学的转变,由政企主体合一向政企分开的转变。再次,注重流通中介功能,保障资本循环顺畅进行。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告诉我们,资本循环顺畅进行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就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有机统一。从地位与作用上讲,在整个资本循环过程中,生产过程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流通过程处于次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流通过程作用的可有可无;相反,在日益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中,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流通过程对整个资本循环的影响与作用不仅没有弱化,反而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社

19、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在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重视流通环节的功能,发挥流通环节的中介作用,理应成为我们的共识。因为大量的事实表明,当前国有企业之所以改革缓慢,国有资本运营效益之所以低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之所以有增无减,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诱因就在于国有企业流通环节的忽视以及由此引发的流通过程的堵塞与中断。有鉴于此,在我国国有资本的循环与运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流通过程的中介功能,在企业法人及资本运营主体的头脑中,必须及时树立使用价值与价值并重、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并举的观念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注重市场调研与市场开发,强化企业形象设计与社会形象塑造,优化产品质量与规格,利用优良的服务、良好的形象、丰富的规格、过硬的质量去占领与开拓市场,从而保障流通环节特别是WG的顺利转换。惟有如此,才能为生产过程创造动力,才能为社会主义资本循环的良性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