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9917497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9.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2)(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 要浙江省是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大省和出口第一大省,纺织服装业在浙江全省的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也处于支柱性地位本文介绍了浙江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制造业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基石,制造业出口对浙江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凸显。分析了浙江服装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竞争优势, 及当前在发展中存在问题, 同时提出了应对当前严峻形势应当采取的对策措施。关键词:纺织品出口,行业合作,贸易机会AbstractZhejiang province is the largest of Chinas textile and apparel production and export

2、 of the first big provinc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s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export trade is in a leading position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zhejiang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

3、ggestion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zhejiang apparel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puts forward the me

4、asures to deal with the current grim situation shall take measures.Key words: Textile exports, industry cooperation, trade opportunities目 录一、 绪论1(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二)国内外研究状态21.国外研究状况22.国内研究状况3(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41.研究思路42.研究方法53.研究主要内容5二、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分析5(一)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历程与趋势5(二)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历程和趋势7(三)浙江的出口现状定性分析81.浙江纺织服装

5、业出口现状总量分析82.浙江纺织服装业结构性分析83.浙江纺织服装业贸易方式分析9三、浙江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分析10(一)浙江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指数101.浙江纺织服装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102.浙江纺织服装 TC 指数113.浙江纺织服装 RCA 指数11(二)基于钻石模型的浙江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121.生产要素122.需求条件123.相关产业支持政策124.企业的战略和结构13四、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出口未来发展建议13(一)总结分析13(二)政策建议14五、结论15参考文献15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一、 绪论(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纺织服装行业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一直是重要的劳动密

6、集型的工业,创造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同时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纺织服装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1。经济贸易在国际上不断加强,纺织服装业在发达国家中不断改善提升,低附加值产业向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因此纺织服装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也不断增多,有利于促进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改革开放后,凭着劳动资源相当丰富的优势,我国成为加工出口贸易的大国。在纺织服装领域,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更是有着纺织服装世界工厂的美誉。服装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不断给国民增加劳动需求和就业岗位的同时,也起到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浙江纺织服装业在改革开放后,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加工贴牌的生产模式

7、上发展迅猛,成为继浙江后的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的第二大省2。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力支持并鼓励厂商进行对外出口贸易,且香港的低附加值产业北移。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家利好政策和外商的投资,浙江珠三角的纺织服装行业在短时期内就蓬勃发展。2007年,浙江省服装、衣着附件出口金额为339.2亿美元,增长率高达20.42%。在2013年,我国的纺织服装进出口额更是高达3111 亿美元。出口额为2841亿美元,增长11.41% ,进口 270 亿美元,增长 10.35% 。而出口占比较大的省市依次为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和上海,占比分别为 22.69% 、15.81% 、15.39% 、8.09%

8、 、7.6% 和 7.22% 3。2005年起根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纺织品的配额制度由此取消,标志着纺织服装市场自由化,进入后配额时代,形成一个崭新的局面。由于摆脱了纺织服装业配额制度的约束,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也因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机。在此背景格局下,中国被认为是最大的受益国,其纺织服装业更上一层楼,进入出口的辉煌时代。然而,所谓上有对策,下有政策,在无法使用配额制度限制市场准入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而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产品质量进行限制,因此贸易摩擦的现象不断增多。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急剧下跌,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多国失业率上升,服装市场需求也大幅下跌。浙江省以代工

9、贴牌生产为主的纺织服装业,过度依赖低价格优势和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出口贸易,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根据广州海关统计,2008 年浙江省出口纺织服装 341.3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18.7%,其中,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 253.5 亿美元,下降幅度达 25.3%。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较快,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断在上升。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被市场削弱,一些低价值链的纺织服装业不断向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不断提升,纺织技术水平日渐提升,且拥有丰富的低价纺织原材料以及低价的劳动力等优势,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经济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得到高度的发展。

10、如果我国在纺织服装产业上仍以贴牌代工生产为主,各方面生产优势不及东南亚国家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将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业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纺织服装业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愈加激烈4。近十年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对于我国出口企业可谓极度不利。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而言,尤其是以代工贴牌生产仅赚取加工费,没有更多附加值的企业造成非常大的冲击。本币升值间接使其价格上升,拥有廉价优势的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容易导致出口亏损。面对着国内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加上后配额是时代的贸易自由化,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金融危机下的冲击,人民币的升值,在如此背景下,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在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受到

11、各种不利的挑战压力,如何增大出口量,提高出口竞争力具有现实的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状态1.国外研究状况出口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离不开国际贸易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发表其代表作国富论。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某国相较别国在生产效率上有绝对的优势5。在此基础上,则两国可贸易,且有具有绝对优势国家进行主要生产。不同国家在制造生产的时候,因为生产技术不同而导致生产的效率不同。根据这个理论,国家可以知道本国适合生产什么产品才使本国获得利益。但这个理论则一定程度上的存在缺陷,缺乏绝对优势的国家无法套用此理论。一国的劳动生

12、产率即使在两种商品生产中与别国相比较都具于绝对优势,但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中,仍有一个更高效率,应当生产更高产能的商品。而生产效率都处于劣势的国家,也相对的会有一个更高效率的生产,因此该国也生产更有优势的产品。如此一来, 两国根据比较优势,分工合作,互惠互利。直到20世纪,李嘉图的理论开始受到了挑战,因此出现了新古典贸易理论。20世纪开始瑞典经济学家伊菲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首先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他认为生产要素的分析应当归入经济贸易研究的范围6。他的学生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师承了赫克歇尔,创立了要素禀赋论,也称H-O理论(He

13、ckscherOhiln theory)。2.国内研究状况段育鹤(2004)在纺织服装业上分析我了我国的存在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潜力,在我国及全球纺织服装市场环境背景下,利用钻石模型体系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进行定性分析,利用大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我国劳动生产要素丰富,技术熟练工人丰富,有利于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李莹(2007)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后配额时代中的优劣势和存在的问题和良好机会进行SWOT分析,得出自然禀赋是给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优势,并且为纺织服装业该何去何从提出了解决策略。刘樾(2007)从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优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观察研究分析发现影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

14、争力的决定因素。建议我国应该升级改善产业结构,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注重技术和科技创新,加大行业研发投入,打造国际民族品牌7。江展鹏(2008)将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从规模、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产业集群效益等多个因素进行分析。用IMS指数和TC指数与国际市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我国在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自主设计品牌、技术水平等方面不具有优势,仍落后于发达国家。王涛(2010)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对纺织服装业进行设计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他主要针对四个方面的指标研究,使用因子分析法在汇率退税信贷等方面研究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因素,并针对研究结果给国家和企业提出可行建议。姜庆付(

15、2013)他对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核心因素进行筛选,得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的发展综合素质、产业和企业的组织结构因素等。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以上的核心因素,针对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为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提供策略和一些必要的建议。金志豪(2008)用历年数据计算TC指数与出口产品质量指数,对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在钻石模型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分析的结果揭示了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出口量不断增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指数一直在上升,但由于产业结构没有改善,因此纺织服装业仍以中低端市场为主。因此只有改善产业结构、建立自主设计品牌和减轻生产污染,使

16、用清洁绿色原料,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多元竞争优势才能有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余森平,徐辉(2008)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6个关键的竞争因素分析了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优势来源因素,与环境条件、发展背景和现状结合,为此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和解决关键问题的办法。(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研究思路本文对浙江省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是在后配额时代和各种国内外形势背景下,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以及其背景下,通过对IMS指数、RCA指数和TC指数等指标对浙江省服装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结合波特钻石模型理论,找到浙江纺织服装业的竞争优劣势、竞争潜力,从而对浙江省服

17、装业提出政策建议。2.研究方法在本次论文的研究里,主要计算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 IMS 指数、TC 指数和 RCA 指数,然后根据数据进行分析,结合钻石模型理论进一步分析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对浙江省服装业提出政策建议。3.研究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是介绍本次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第二章: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主要对国际竞争力、出口竞争力的理论的来源进行阐述,关于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从我国、其他省份与浙江省的研究进行阐述。第三章:纺织服装业贸易现状分析,第一小节是国际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分析与趋势。第二小节是我国的纺织服装贸易的现状

18、分析与趋势。第三小节是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第四章:采用IMS 指数、TC 指数和 RCA 指数等指标,合钻石模式理论,对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第五章: 政策建议。本章是将在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优劣势,提出相应的建议。二、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分析(一)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纺织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已经产生,发展到了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纺织机械设备,但纺织技术的初步成熟和纺织机械设备得到完善与发展是在汉朝和唐朝之后。中国的纺织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远传到欧洲大陆。十八世纪英国商贸发展兴盛,各国对英国的纺织品需求不断增大,当时

19、手工纺织服装品供不应求8。为解决供给问题,增大产量,人们开始想着重改善纺织机械设备,希望可以通过机械设备来提高生产率。后来珍妮纺织机就出现了,通过手摇即可使机器运转,而且产量较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来到了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蒸汽驱动的纺织机,机械生产才代替手工生产,极大提高生产率,大大促进纺织服装贸易发展。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各国的纺织服装贸易结构也在不断改善和变化,产业由于各国生产要素不同而不断转移。世界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从英国开始逐渐转到西欧等地区,再转向亚洲的新兴国家和地区转移,在上世纪的80年代以来, 纺织服装加工中心市场转到我国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科

20、技的发展相辅相成地不断进步,服装业不仅是个人衣着附件等,还跨行业发展生产其他行业相关用品或专用服装,例如医生护士服装、航天航空服装等。世界服装业出现几种生产销售类型,自有品牌、自主设计、贴牌加工、加工装配型。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往往生产销售自有品牌服装,且发展到生产销售服装奢侈品阶段。韩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则有自主设计,为客户品牌提供设计,但没有自有品牌9。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是贴牌加工,国际客户提供版式,国内进行生产。目前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国家则只加工装配,来料来样加工出口仅获取加工费。环境问题逐渐得到重视,于是有人提出应当环保生产,发达国家也将此概念引入纺织服装领域来限制市场准入。以美

21、国和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纺织服装绿色标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在纺织服装工业制作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印染工序难以摆脱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在加工生产中,服装可能残留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甲醛、增白剂、防腐剂、杀虫剂等。重金属在纺织服装品上的残留,偶氮燃料单体残留和棉花种植使用农药含量等各式各样严格检验标准10。因此,后配额时代的取消配额制对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是一把双刃剑。(二)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历程和趋势虽然我国纺织技术历史悠久,但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不管是纺织设备,还是纺织技术都远远落后于以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历了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和战争

22、之后,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基础基本可以说一清二白。建国初期,我国纺织产业相当落后,纺织服装品极度缺乏,因此首先解决内需问题。在建国至改革开放时期(1949-1980),我国处于计划经济阶段,我国纺织产业发展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模式。1981-2001年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业发展迅猛,不再是自给自足的模式而是增大出口走进国际市场。由于得到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我国劳动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丰富,各种利好因素促使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加工出口生产上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2001年加入世贸后,减轻了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配额的制约,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上更自由地

23、参与竞争。从2000年开始我国纺织业企业个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人均销售等数据都在不断上升,上升幅度也较大。我国凭借劳动成本优势、原材料成本优势、生产加工优势、上下游产业配套优势和综合成本优势等,吸引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等客户在华设厂为其加工贴牌生产,使我国纺织服装业在技术工艺、设计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2005取消配额制度,这对我国家纺织服装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机会。但事实并非如此,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而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产品质量进行限制,因此我国纺织服装业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国际市场。我国和全球的纺织服装出口额不断上升,其中由于我国纺织服装品不受配额制的

24、约束,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单位不断增多,利润总额等均有了大幅提高。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2000年至2006年期间,我国的纺织品和成衣出口额高速增长,市场占有率也几乎翻一番,但此后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市场占有率也保持平稳的速度增长。从2011年开始,我国纺织服装业企业个数大幅下降,但主营业务等收入有缓慢的增长;2012年后,我国纺织服装占国际市场份额基本不变,市场趋于饱和。我国纺织制品外贸竞争力指数保持着缓速上升。而要改良调整产业的结构产业,优化各个方面的发展,往往在增长速度放缓时期进行,如此情况恰好有利于提升改善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结构和运营模式,因此我国必须抓住此次空挡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进行改善

25、。(三)浙江的出口现状分析1.浙江纺织服装业出口现状总量分析浙江省工业从基本的以低端价值链为主的加工生产开始发展,纺织服装业则是其中低附加值产业之一,但凭借着各种生产优势,成为浙江重要的优势产业之一。由下表1浙江在2011年至2017年期间主要纺织大类产品的生产产量所示,纱和布从整体看每年的生产量都有缓慢上升的趋势,没有太大幅度的增长和减少,基本上都平衡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上;化学纤维的生产量随着年份的增长有着明显的变化,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化学纤维宇纱的计量单位都为万吨可以相互比较,总的来看,化学纤维的产量有是纱的8倍。同计量单位的布、呢绒和丝织品可相互比较,布的总产量为1052.4亿米远超于呢

26、绒和丝织品,布产量约为呢绒和丝织品产量的只和的50倍左右,可见呢绒和丝织品的产量所占比重非常小。纺织品产量的多少可以反应出纺织品出口市场对于这类纺织品的需求。表1:2011-2017年浙江主要纺织大类产品产量年份纱(万吨)布(亿米)化学纤维(万吨)呢绒(亿米)丝织品(亿米)2011198.77146.131366.130.57571.982012231.23143.221677.270.6012.082013239.10153.471839.310.41882.202014229.98156.251987.970.85362.162015220.04152.762186.420.84632.1

27、52016215.80149.202106.420.71072.052017222.37151.372153.810.80022.36合计1557.291052.413317.334.806314.982.浙江纺织服装业结构性分析上世纪80年代,港台澳等地区的一些低附加值制造产业不断向北移。由于浙江靠近港台澳,加上国家的三来一补政策,使得一些低端的加工生产逐渐向浙江转移。浙江省地理位置港澳台为邻,且属沿海地区,有利于浙江省进行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外商的投资,经济飞速发展,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因此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浙江纺织服装工厂多以三来一补的模式进行贴

28、牌加工为主,以低劳动加工成本,具有较高的价格竞争优势。同时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配套基础设施、设备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浙江纺织服装行业虽然拥有过万家企业,但众多企业都以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贴牌代工生产模式发展为主,自主设计和拥有自主品牌的厂商只有少数。少数本土知名品牌如李宁、以纯、歌莉娅等近年在国内市场发展较快,虽然已在国际开扩部分市场,但难以和欧美日韩等国家竞争。浙江大部分中小型厂商仍处于OEM模式,代工贴牌生产赚取代工费,附加值不高,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大多数厂商缺少资金投入创新和自主设计,品牌建设也不够,对劳动力资源有较

29、大依赖,但我国平均劳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因此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目前浙江服装产业在生产销售上采用多个环节分离进行,这种模式往往容易产生牛鞭效应,容易导致压货。浙江的纺织服装制造行业中,分多个地区的产业集群。深圳纺织服装业主要生产女装。在东莞虎门主要生产紧贴时尚潮流的时尚服装服饰。惠州则以生产加工男装为主。中山市则主要生产运动休闲等服饰。在这些产业集群中,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优势,但也好比人类有一技之长罢了,并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全面发展的产业集群。但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改善,仍有很大的突破,每个地区拥有独特的优势,与其他地区的优势相结合,生产设计等方面上合作互补,将最大的竞争优势发挥出来,提升产业调整

30、升级,推动纺织服装业发展。产业集群专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不仅在区域内还处于各自的优势,从而使跨行业专业发展促进,收集到共同发展的优势将成为供应链网络的发展模式。3.浙江纺织服装业贸易方式分析浙江省纺织服装一直主要以OEM模式生产加工,主要营销战略是销售低价格低档次服装,薄利多销。浙江省大约80%的服装贸易订单是贴牌代工业务,独立设计的服装生产只有10%左右。而且其中70%的制造商主要是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 然而,这些中小企业大多没有意识到长期可持续发展才是经营之道,只追求眼前利益。正是这些中小企业大多关注追求短期利益,操作技巧精湛短,平,快,不利于品牌创造的长期管理。所以,尽管全省服装行业具有集群

31、特色,而原有的相关资源聚集也应有利于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实现最大效益。但事实上,浙江服装OEM工厂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疲软的状态没有改变,大多数省份仍缺乏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和发展先进的概念和意识,不愿冒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高风险,更愿意维持现状,继续依靠国际品牌的OEM订单,微薄的加工费用。因此,浙江的服装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几乎无法控制的弱势地位。三、浙江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分析(一)浙江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指数关于出口竞争力的指标,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本文主要选了三个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贸易竞争力TC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对浙江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1.

32、 浙江纺织服装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出口市场占有率(MS)是指一国(地区)所研究并销售货物的出口总规模与其全球同样研究并销售货物的出口总规模的比值。MS指数可以表现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所研究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位子跟强弱。如果MS值越是比较高,那么则证实竞争力越是比较强。出口市场占有率(MS)公式为:。表2:2011-2017年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单位:亿美元)年份浙江纺织服装出口额世界纺织服装出口额MS(%)2011 291.387134.308.452012285.447083.548.512013318.837637.488.812014332.767973.558.90201

33、5323.458320.589.202016329.088322.459.112017332.438442.329.32通过上表2可以看出,从2011年至2017年这七年间浙江省和世界织服装业的出口总额总的来说,显现出上升的势头,在2013年增长的尤其多,但在2015年二者的出口总额均有所下降。不过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上表现出不断缓慢上涨的态势,比例从2010年的8.20%增长到2015年的9.20%。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我省纺织服装行业在海外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一直都比较强劲。2.浙江纺织服装 TC 指数TC 全称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也称贸易

34、竞争力指数或者竞争优势指数。该指数是指出口国家(地区)减去进口额除以进出口贸易国家(地区)总额的百分比,使用公式代表的是TC =(出口 - 进口)/(进口 +出口),指数值在(1,1)范围内,指数接近1,则意味着行业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大; 指数接近1,表示行业国际竞争力薄弱,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什么时候为零表示产业内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水平。 表3:2011-2017年浙江纺织服装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贸易额TC2011602.46112.76620.880.952012598.08122.63619.770.932013672.51121.24697.980.9

35、12014709.64108.15733.350.922015686.83122.91709.780.932016625.61121.26646.870.932017633.64122.43765.340.94上表3反映的是在2011年至2017年间浙江纺织服装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的情况。通过此表可以看出,浙江省2011年至2017年的纺织品服装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位于0.92-0.94之间,虽然在七年间有所下滑,但并不是很明显,基本上都平衡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上,没有太大幅度的增长和减少。而且数值都超过了0.9,甚至在2011年将近达到0.95,非常接近于数值1,处在很高的水平上,就其原因是浙江纺

36、织服装业的进口较出口相比,有超过30倍的差距,所以能够更进一步证实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非常强。2. 浙江纺织服装 RCA 指数RCA 指数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它通过该产业在该国(地区)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该指标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国家(地区)的相对优势。当RCA指数0.8 时,表示该国(地区)该产业具有较弱的国际竞争力;0.8RCA1.25 时,表示该国(地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1.25RCA2.5 时,该国(地区)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表4:

37、2011-2017年浙江纺织服装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单位:亿美元)年份浙江纺织服装业出口额浙江外贸出口总额世界纺织服装业出口额世界货物出口总额RCA2011598.082163.607134.301825507.132012672.512245.707083.541840406.972013709.642488.047637.481878406.652014686.832733.547973.551899506.182015686.872766.607463.351648206.112016794.342884.347943.431649326.122017783.432837.2572

38、36.231693225.73由上表4可知,在2011到2017年这七年期间浙江省或世界纺织服装业和世界货物的出口总额均有所增减,但是浙江省外贸出口总额呈缓慢增长的势头。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RCA指数总体保持在6.6左右,上下波动,远高于2.5,这说明浙江纺织服装业在近几年具备极强的竞争力优势。然而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RCA指数从2011年开始至今出现持续的下滑,从7.13下降到5.73。这意味着优化升级这个产业的结构刻不容缓。(二)基于钻石模型的浙江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波特钻石模型又名为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1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

39、、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2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4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1.生产要素由于经济发展迅速而且浙江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生产模式,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人口密度不断上升,劳动力资源可谓相当丰富,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低。早期,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浙江省又以贴牌代工的加工生产为主,浙江纺织服装业在这些利好的环境下飞速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省内各方面水平得以提升,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也跟随上升。而浙江的纺织服装业又是依赖着劳动力成本低优势,因此,劳动力成本浙江省属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属于东

40、亚季风区。全年温度相对较高,拥有丰富的光、热和水资源,而棉花也主要产于这些地区,这些条件有利于浙江生产纺织服装原材料。浙江有较长的海岸线,珠三角地区临近香港,有利于浙江纺织服装对外贸易。2.需求条件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快速发展,电商平台也较多且较完善,间接扩大了国内的服装消费市场,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进行购买,而且购买力水平提高,这对纺织服装厂商无疑是个极好的商机。3.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浙江的纺织机械设备业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纺织机械制造工业企业少而且规模较小,因此整体生产能力有限,对行业的研发投入也将影响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其中提

41、到要做优纺织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打造东莞服装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此次规划意图发展高端时尚品牌服装,将浙江打造成高端服装市场产业集群基地。4.企业的战略和结构浙江省纺织服装企业主要为中小私营企业,且集中在同一区域,虽然高密集的产业群有利于推动产业的发展,但企业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当大不良的恶性竞争,主要表现为以价取胜,薄利多销。企业在创新和自主设计上仍然缺乏,且在环保生产上意识不高,因此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发展。争力继续再往上升,为此浙江省应当对服装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浙江省的纺织服装业人才缺乏,虽然在相关支持上得到一定的支持,但是企业自身发展缺乏绿色环保与品牌意识,因此企业

42、应该重视这些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做出改善。四、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出口未来发展建议(一)总结分析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劳动力低劳动力是浙江纺织服装业的主要竞争优势。香港的地理优势为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近年来,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竞争优势却一再受到国内纺织业大省和东南亚等新兴纺织业出口国家的威胁。而浙江纺织服装业出口产品的各方面要求都难以达到国际市场需求和服装趋势。根据上述所分析,经总结得出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四个点:第一,从近几年的要素状况来看,随着工人工资的上涨,浙江纺织服装行业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 虽然浙江有着数量较多的熟练技工,但浙江省缺乏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从事

43、人员多来自教育落后地区,使得整体素质很低。第二,从需求条件下,尽管2005年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欧洲和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不能以传统的方式使用配额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因此设置其他非配额贸易障碍,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等,因此,浙江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也有限。第三,从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上看,虽然在过去的纺织服装业发展中浙江省形成了不小规模的产业集群,然而集群中以中小企业为主,且无序的产业架构和集聚特色易导致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拉低浙江省整体的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第四,从科技创新上看,浙江纺织服装业仍处于简单的加工制造,贴牌加工模式。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创新和技术研发,尽管在政府和政策的推动下

44、,与纺织服装相关的机器设备制作产业不仅落后于全国水平行业规模还小,发展进度缓慢。(二)政策建议第一,要改善条件的要素,注意知识资源的开发。浙江纺织服装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行业人才素质提高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政府要积极为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和政策支持,为纺织服装行业建立良好的职业教育环境,从而提高整体行业从事人员的素质,为纺织服装市场增添创意与活力,才能创造高附加值的竞争优势。第二,推动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创新。虽然产业集群已比较成熟,但浙江仍然需要通过自主设计创新,才能创建和发展企业品牌和集群品牌,从而实现品牌化。企业间需加强良性互动与合作,集体积极创建集团品

45、牌,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根据地区需求开扩多元化的市场。在出口方面,浙江纺织服装企业除了稳固与欧美和日本等地区的贸易关系和贸易来往,还需在各大洲根据地域需求开拓多元市场。另外,浙江服装企业也可以通过并购新方式开展国际经营战略,不仅可以拓宽营销渠道,而且与当地企业形成联盟的利益减少贸易摩擦。第四,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注重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升品牌战略。企业和产业间都需要加大对自主设计投入,建立研发和设计中心。同时政府应对纺织服装设备制造业给予更多相关支持以促进推动其创新发展来保证纺织服装的质量与生产率,真正的技术创新才能使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转变。另外浙江纺织服装企业实行品牌战略,服

46、装产品增值。提升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实力,逐步缩小浙江,浙江等上海品牌企业之间的差距。在服装行业,应实行品牌战略,打造高质量的时尚名牌企业。第五,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支持帮助服饰行业服装产业渡过难关。政府应放眼未来,制定合理发展目标,对未来进行长期规划与布局,正确引导企业与产业。针对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与完善税收制度,应该合理进行收税才对企业和政府最有利。政府应该积极建设相关的纺织服装业公共平台和创建相关引导企业行业的市场调研机构和发展机构,为企业行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与技术支持。考虑到建立中小企业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基金,制定和实施,以支持鼓励服装业的措施,提高浙江纺织

47、服装行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五、结论本文主要研究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经分析得出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着较高的竞争力,且竞争力较显著,但竞争力在近几年并没有更高的突破。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为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其产业集群优势。而劣势主要为缺少自主设计、品牌度不高,高素质人力资源较缺乏。为此给浙江省纺织服装业提出几点建议:1.要改善条件的要素,注意知识资源的开发。2.推动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创新。3.要从需求的角度,寻求多元化的市场。4.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注重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升品牌品牌战略。5.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支持帮助服饰行业服装产业渡过难

48、关。 参考文献1凌海生.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45-48.2凌海生.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J.商业经济,2007(10):96-98.3郭慧敏. 开放经济下浙江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0.4凌海生. 浙江省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竞争力研究D.东南大学,2006.5张波. 浙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6潘慧明. 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7陈育钦. 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8井敏之. 基于产业集群浙江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9本报记者 李祖平 通讯员 王晓东. 劳动密集+先进适用技术N. 中国纺织报,2002-01-09(002).10叶瑞洪. 浙江兰溪:培育纺织业核心竞争力N. 中国经济导报,2013-07-06(A04).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