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的进展及发展方向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917077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生儿重症监护的进展及发展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生儿重症监护的进展及发展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生儿重症监护的进展及发展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重症监护的进展及发展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重症监护的进展及发展方向(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生儿重症监护的进展及发展方向新生儿重症监护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综合性多学科的救治模式,是对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新生儿给予持续护理、复杂的外科处置、连续的呼吸支持和其他较强的干预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in2tensivecareunit,NICU)是对危重新生儿进行集中监护、治疗的病室。自从建立以NICU为中心的地区性新生儿救护网和转运系统以来,危重新生儿得到了合理的诊治,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1001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可达80%90%,5011000g小早产儿的存活率可提高到30%50%1。本文就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1 NICU的常

2、规建设111 主要收治对象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低出生体重儿;重度窒息、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重症休克;某些外科手术前后;其他:换血、重度黄疸、多脏器功能衰竭、需要全静脉营养等。112 规模及配置NICU是人员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的单元,通常医生数与病儿数之比为1:2,护士数与病儿数之比是215:12。同时具备生命信息监护和生命支持的系统,每一抢救床位应配备暖箱或辐射保暖床、多导监护仪器(心肺、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暂停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复苏囊、输液泵和生命岛。生命岛是指放在抢救床旁有架子的大柜,患儿所需物品全部集中并定点、定位放在柜内,包括

3、各种监护仪和护理用品,柜下有电源插座1020个、氧气源2个、压缩空气源2个、负压吸引源2或3个。另外还应配备一些床旁检测仪器,如血糖仪、微量血气分析仪、胆红素仪、血细胞压积分析仪、床旁X线机、床旁B超机等。由于建立NICU的投资大、标准高、技术要求高,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并非每一家医院都要建立,应该选择有条件的医院建立区域性NICU及高效的转运手段,使危重新生儿在发病现场、转运途中和NICU均得到适当的监护。2 NICU的工作重点211 全面监测是NICU的基础工作通过各种无创和有创的监测得到客观、准确的数据,能更好地了解患儿的整体情况、病情发展过程以及现处于哪个阶段,加强对病理生理变化的深入了

4、解,从而提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入NICU的患儿都要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预防合并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危重患儿给予无创持续心率、呼吸、血压监测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对于病情极危重的患儿可采取侵入式外周动脉或脐动脉插管持续监测血压和血流动力学。采取不同措施,确保患儿平均动脉压稳定,维持重要器官功能3。同时亦包括一般的监测,如每日测体重、记出入量、测体温、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212 维持重要器官功能是NICU的重要治疗在进行病因治疗的同时必须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为赢得抢救时间,可行呼吸机治疗替代肺功能,血液透析替代肾功能,全静脉营养替代

5、胃肠功能等。21211 加强呼吸管理:积极纠正呼吸衰竭(呼衰):对于I型呼衰,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可以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给氧(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此方法经济、方便、并发症少,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治疗,使大多数极低出生体重儿度过呼吸关,而不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3。减少早产儿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retrolentalfibro2plasia,ROF)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2monarydysplasia,BPD)的发生:ROF和BPD是新生儿应用呼吸机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已经

6、成为NICU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ROF的预防主要是对早产儿注意降低吸氧浓度,监测血氧分压,避免高氧血症的发生。BPD的预防主要对早产儿合理用氧,吸入氧浓度要低,维持P02在61679133kPa,合理掌握机械通气的指征,采用低峰压、低潮气量通气,预防医源性感染,限制液体入量,对于有症状的动脉导管未闭者及早关闭动脉导管,补充维生素A等4。PS的应用:PS主要用于治疗新生儿的严重肺部疾病,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2tresssyndrome,ARDS)、胎粪

7、吸入综合征、遗传性PS缺乏、肺部感染及先天性膈疝等。PS在治疗NRDS时强调早期应用,早期给药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对于胎龄和体重都很低的早产儿(胎龄30周,体重1200g),出生后立即给予PS预防治疗。对于已发生NRDS的患儿,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呻吟的症状立即给药,不要等到X线胸片出现典型的表现5。特殊呼吸治疗技术:包括高频通气、一氧化氮(NO)吸入、液体通气及体外膜肺治疗。常规呼吸机治疗失败的患儿可以用高频通气(highfrequencyventilation,HFV)。HFV以呼吸频率高(3001500/min)、潮气量低、小于或等于解剖死腔为特征,在较低的气道压力下能维持适当的气体交换,从

8、而减少常规呼吸机治疗可能发生的气压伤和容量伤。NO吸入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新生儿医学呼吸技术理论的重要突破,主要用于新生儿低氧性呼衰和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pulmonaryhypertensionofthenewborn,PPHN)6。因NO选择性舒张肺血管,使肺部血液由非通气区流向通气区,减少了由右向左的分流,改善通气血流比值,提高氧合指数,降低肺动脉压7。对于肺部疾病可逆,但氧合指数40并持续4小时以上的呼衰,可采用体外膜氧合作用(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2tion,ECMO,简称膜肺)。ECMO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在体外完成静

9、脉血的氧合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替代肺功能。但因其侵袭性大、费用昂贵,限制了临床应用。目前HFV联合应用PS、NO吸入已成功用于治疗NRDS、PPHN重症患儿,部分取代ECMO治疗肺发育不良所致重症呼衰。21212 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2RT)。CRRT是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缓慢连续超滤等,是近年发展的一项新的生命支持技术,可用于各种血液内环境紊乱的治疗。21213 保证营养供给:胃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相结合。目前主张对于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在无胃肠道并发症

10、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小量胃肠道喂养,以母乳为主,以维持肠道功能,促进胃肠激素分泌。乳糖不耐受者可给予静脉营养,补充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电解质、微量元素等,保证热量及营养物质的摄入。21214 注意脑功能的保护:危重新生儿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脑功能,保证脑灌注,稳定期后给予营养脑细胞治疗,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建立随访制度,对于高危儿定期检查,早期发现生长发育、智力、听力、视力障碍,早期干预,提高生命质量。213 减少医院内感染是NICU质量的重要保障抗生素的滥用与细菌的耐药是整个医疗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而NICU由于收治病人重,有创检查多,是院内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NICU必须严格坚持

11、消毒隔离制度,进入工作区必须穿工作服,配戴帽子、口罩,穿拖鞋,最好设有空气层流装置。洗手是控制院内感染的最重要措施,工作人员在检查、护理、治疗操作前后以及接触污染物后必须洗净双手8。此外,严格限制抗生素的使用,设立一、二、三线抗生素,杜绝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加强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合理选择抗生素。3 NICU的发展方向311 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遵照循证医学原则,探索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将新的技术、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从而使监护水平和治疗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312 将监护向出生前延伸加强产科与儿科的合作,新生儿专科医师进入产房,参与高危产妇的分娩工作,共同讨论分娩结果,作好窒息复苏的抢救准备工作,使小儿在胚胎期、分娩期、新生儿期均得到全程监护,提高生命质量。313 加强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若有危重新生儿需要转运时,由新生儿科高年资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以及训练有素的护士组成转运梯队,配备转运暖箱及一系列抢救器材,院前先将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再护送转运,确保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