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无线指挥系统设计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911754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应急无线指挥系统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应急无线指挥系统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应急无线指挥系统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应急无线指挥系统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无线指挥系统设计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泰安供电公司无线应急指挥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目 录1前言11.1概述11.2项目介绍11.3客户需求22. 设计方案32.1 系统简介32.2应用技术42.3应急通讯无线宽带系统的应急通信指挥中心53.应急指挥通信车的设计方案63.1整车设计目标63.2结构和布局63.2.1内部结构设计63.2.2外部结构设计74.车载通信系统84.1回程网络94.2业务接入94.2.1 音视频接入94.2.2 办公数据接入104.2.3 变电站2M数据接入104.3 系统框图及业务接入系统10中心站系统组成示意图10远端站系统组成示意图114.4 无线传输设备介绍

2、124.4.1点对点无线宽带数据系统124.4.2无线传输基站134.4.3、无线传输基站无线点对点传输145接入设备155.1便携/固定式视频监视/摄像设备155.1.1 固定监控设备155.1.2 移动监控设备155.1.3固定式无线摄像设备165.1.4移动式无线摄像设备166 无线宽带数据系统的应用及其配置176.1应用场景176.2系统配置18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1前言1.1概述自07年我国的雪灾、“5.12”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严重自然灾害,我国对建立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在社会公共安全体系中,应急指挥通信系统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基

3、础保障,而应急指挥通信车凭借其移动灵活、部署快捷的优势,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顾名思义,应急通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应急,要求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迅速部署指挥通信系统;另一方面是通信,要求所构建的通信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灵活的通信手段,在指挥中心与事件现场之间实时交互语音、数据、视频等信息,保证指挥员不出办公室就能全面的了解事件现场状况、掌握势态发展,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布署。为了解决传统应急通信方案中单兵通信手段单一的缺陷,公司结合自身在宽带无线接入领域的技术优势,设计了新一代多媒体应急指挥通信车,在单兵语音调度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数据、视频等更加丰富的指挥调度功能,真

4、正实现了以单兵为工作单元的完善的指挥通信系统。本应急指挥通信车以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为依托,可以为单兵与指挥通信车之间提供带宽更高的无线接入能力,能够满足语音、数据、视频等宽带综合指挥调度服务的要求。系统采用标准IP接口,可以方便的与各种指挥通信设备对接,结合现有的微波传输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图象/视频采集处理技术、语音调度技术,可以组成一个功能更加完备的移动指挥中心,为指挥员与现场单兵提供视音频监控、语音联络、数据查询,等丰富的指挥调度功能,使指挥中心的决策人员如临其境,及时获得现场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实现事件现场和远地指挥中心联动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1.2项目介绍当今信息化建设

5、逐渐向语音、视频、数据“三网融合”发展,对网络数据通信在速率、接入方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常规通信无法满足要求的很多场合,需要应急通信系统使工作人员随时保持和外界的通信联系,应急通信系统需要高质量、安全可靠、机动性强的无线通信系统来支持各种临时应急业务。深圳键桥公司综合无线宽带接入系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端到端的无线解决方案,为工作人员提供视频监控、数据回传等业务的宽带数据应急通信方案,也可提供工作区域内的语音通信业务的语音应急通信方案。该套设备通过无线宽带技术解决了现场的视频、语音采集、回传,使现场数据真实、可靠、及时的反应给现场指挥车以及后方指挥人员,从而带动和促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适合公

6、安,军队、消防、电力等部门的无线覆盖应急通讯及现场救援应用。1.3客户需求根据目前泰安供电公司的实际需求情况,结合已经建立的无线应急指挥系统,按照“实用、高效、经济”的原则,将目前的应急指挥系统项目需求进行改进,以应对突发事故,临时建立通讯,并将现场的音视频等数据实时传输回局中心,以实现指挥中心与现场的可视通信指挥,以及灾害现场视频监控和调度,确保在突发事件中实现对电力设施的快速抢修。功能需求:1)以解决应急指挥为主,对原系统进行功能完善,重点解决末端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通信的快速、方便的应用。2)应急业务需求:将现场信息回传至调度中心:需要实现语音、视频、数据业务,将现场实时音视频传回调度中心

7、,以解决远程监控,并配合市局的调度指挥。3)中继通讯需求: 当调度中心与现场之间为非可视时,采用中继方案,通过就近的变电站有线系统或者无线方案解决,以解决各种应用环境的传输。4) 作为有线传输系统的备用通道:在有线传输系统出现故障以后,马上将变电站相关业务和数据通过应急指挥系统恢复传输。运行环境需求:1)通过应急指挥通信车快速到达现场,并且迅速构建传输通道,运行系统,执行相关功能。2)应急指挥车包括电源系统、天线升降系统、中继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等相关支撑系统。2. 设计方案2.1 系统简介移动应急多媒体通信系统(Mobile Emergency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8、 System)是一种在某个指定区域快速建立并能马上提供各种通信手段的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在紧急,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常规通信系统瘫痪或无法正常工作时它能及时有效的实现无线移动语音通话,视频监控,以及宽带数据等业务。MEMCS系统主要包括有- 应急通信指挥中心(ECCV)- 移动多媒体通信终端(单兵或车载)(MMCT)- 固定多媒体通信终端(FMCT)- 中央监控指挥中心,等该应急无线系统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点对多点非视距无线宽带系统,我们可以在目标地区迅速地建立起一个无线数据通信系统。该应急无线系统的实现目标是通过应急通讯中心实现无线覆盖,并通过变电站有线或者微波等无线传输方式将现场的各种应用数据

9、传回到变电站局监控中心。该方案可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移动视频图像传输,可有效提升电力信息化水平及应对灾难及突发情况的应急通讯处理能力。其实现框图如图一所示:2.2应用技术该系统是一套支持标准IP协议应用的无线宽带网络平台,支持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在内的各种应用。系统的基本特点:l 可以适应各种环境,综合利用各种通信手段迅速建立回传通道;l 可传输各种数据业务,具有很强的业务接入能力; l 低投资成本; l 使用便捷,反映迅速。 系统融合业界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实现了第一流的解决方案, 使使用者能轻松地进行配置、管理、认证和增容, 以满足日趋变化的广大客户的不断需求。2.3应急通

10、讯无线宽带系统的应急通信指挥中心应急通讯指挥中心系统构成如下:应急通信指挥中心通信设备天线系统供电系统无线宽带基站传输设备(卫星,微波,无线终端)控制设备天线升降杆天线系统电池组发电机无线终端设备有线接入设备(光纤,ADSL,卫星地面站)应急通信指挥车可以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在现场附近, 现场指挥官可以通过车载视频监控设备或工作人员手持的无线摄像机了解和掌握现场的实时情况, 及时准确地指挥和组织现场的工作。通信传输系统方面,我们利用先进的第四代无线传输设备,该设备具有超强的绕射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可以实现快速构建通信网络,实现远距传输,该无线设备能够实现大范

11、围的无线覆盖,能保证大范围的无线传输需求。但一种单一的通信方式是不能满足室外不同的环境和应用需要的,所以必须得综合利用各种有效而实用的通信传输手段来配合使用,以降低对单一通信的依赖,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应急通信车对各种应用场景的适应能力。我们选择通过成熟的公网方式建立数据回传通道,能实现视频及数据的回传,同时随着3G网络的逐渐完善,网络通道承担的数据传输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可以逐渐满足应急通信车大数据量的传输需求。如在公网或无线覆盖网络都不能覆盖的地区,我们可以通过卫星通道将数据回传回局中心。另外, 应急通信指挥车可以和最近的变电站相连, 通过无线接收设备与变电站有线网络相连,将现场得到的视频信号通

12、过有线网络送到总控制中心. 这样,最高指挥官在不用到达现场的情况下可以实时地了解现场情况。应急通讯系统可实现的功能:1、语音通话可以提供语音通话功能,实现现场和中心的对话。2、多媒体通信可视电话功能和视频会议功能3、视频监控功能无线固定式摄像机(目标区域监测)背负式(单兵)摄像机4、宽带数据宽带上网数据采集回传文件传递3.应急指挥通信车的设计方案应急指挥通信车的结构设计,公司将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的通信技术和应急手段,建立一个快速、高效、便捷的应急指挥通信系统。3.1整车设计目标应急指挥通信车的设计目标为: 设备运输:安全、快速;有良好的避震;适用于多种路况。 设备开通:操作简

13、单,准备时间短; 环境系统:系统密封良好,具有良好的防雨、防尘、隔热、保温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车内具有各种环境监控告警装置,保证人机正常工作; 防雷、接地、抗风措施:各主要接口均配备可靠的防雷设备,采用可靠接地方案和接地设备,确保车内人机安全,桅杆选用抗风能力强的天线桅杆; 电源系统:提供市电、高性能蓄电池、发电机等多种供电方式; 安全性:系统提供先进的安全告警和保护功能,保证人机安全。3.2结构和布局3.2.1内部结构设计考虑到车体较小,可根据人机工程原理、以及基本的系统配置要求,将车厢内部空间划分为两个区域:工作区、辅助设备区。其中工作区中主要安装设备机柜、操作人员的工作台等

14、,是操作人员日常工作的区域;辅助设备区中安装升降桅杆、发电机以及外接电源系统。辅助设备区,工作区与驾驶室间也可采用隔断隔离。通讯设备、网管、业务服务器及相关网络设备安装在工作区的机柜中,为保证车辆在运行中产生的震动不影响系统设备正常工作,对机柜进行减震处理。布局规范合理,并方便现场办公操作。配备现场无线覆盖网络,实现在现场直径约500m3km不等的范围内移动无线办公,无线视频传输,无线数据采集等。车厢前端装有车用顶置式空调,保证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车厢地板铺设防静电橡胶垫层;为了确保人员设备的安全,车厢内的接地铜条与车厢壁的接地栓相连,通过接地棒接入大地,保证与大地零电位。3.2.2外部结构设

15、计升降桅杆通过专用固定支架固定在底盘上,桅杆配有自锁装置,以保证天线升起后不产生重力沉降。馈线、控制线呈螺旋状环绕在桅杆上,桅杆升降时,通过顶升力、定型护套以及重力保证线缆随桅杆自动收放。桅杆顶部安装避雷针,工作时将天线支撑至竖直状态,可实现手动升降操作,并通过桅杆顶升到需要的高度,以建立现场与局端的无线数据回传通道,实现将现场数据的回传与数据交互。天线升起状态采用二级斜拉固定,以保证天线直立和稳定。电源接口箱安装在车辆后部里,使用时打开后门,方便操作。将所有的手持终端设备集中放置于一个工具箱内,工具箱采用防水抗压箱体,携带方便,以便于现场快速搭建视频监控点。外观效果图如下:4.车载通信系统传

16、统的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主要以通信车为工作单元,通过车载视音频监控终端、语音调度终端与指挥中心进行通信,但在通信车无法驶入的情况中(如窄巷和室内),需要工作人员离开通信车以单兵的方式进入事发现场时,受技术发展的限制,现场工作人员只能通过窄带语音的方式与通信车以及指挥中心进行沟通,无法将现场的全部信息反馈给指挥中心,妨碍指挥员作出准确的决策。应急指挥通信车在解决数据回传通讯的基础上增加了无线宽带覆盖,一方面保留传统指挥通信车的回程功能,同时通过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以通信车为中心,为周围的工作人员提供无线本地接入功能。无线本地接入网负责在视音频监控、笔记本/PDA、手机等单兵通信终端与通信车之间提供宽带无

17、线数据通道;通信车内的业务服务器负责收集并处理单兵通信终端回传的数据,与指挥中心业务服务器协同工作为单兵通信终端提供服务;通信车通过有线/无线回程网络访问指挥中心的业务服务器,并可将本地处理完毕的数据回传到中心数据库。应急指挥通信车的一个设计目标是:通过多种回程网络、宽带无线本地接入网构建一个随时在线的宽带无线承载网,并通过标准的接口/协议可以灵活的连接各种车载通信设备和业务服务器。宽带基站使用标准的以太网接口和TCP/IP协议,能够灵活的连接现有指挥业务服务器和回程网络设备,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增加相应通信设备和业务服务器,灵活的完成现有指挥通信车的升级。4.1无线传输通道设计为了实现无

18、线应急指挥车通过回程网络连接到指挥中心,保证应急指挥车将现场视频、数据等传回局中心。考虑到无线覆盖的特点,我们将无线覆盖分为覆盖区和盲区,并结合现场的情况和电力通信的特点,我们配备多种无线传输解决方案,以实现互补,以迅速建立与无线应急指挥车的无线传输链路。4.1.1 无线覆盖传输系统根据泰安市的地形,结合我们选择的第四代无线传输通讯系统的特点,我们选择将中心覆盖基站建设在泰山顶上的电力机房。由于泰山处于全市至高点,海拔1500多米,可对泰安全市进行15到50公里无线覆盖。在无线覆盖区域内,应急通信车通过无线接收终端都可以与中心基站建立传输通道,实现无线传输,将现场数据及视频信号回传回局中心。局

19、中心可以远程监控现场情况,并下达调度等指令,实现远程调度功能。该通讯传输方式的优点:1、 覆盖范围大,可以覆盖1550KM;2、 由于采用300400MHz的频段,并采用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抗多径衰落技术,绕射能力,抗干扰能力强;3、 一体化设计,具有音视频输入接口,可以方便音视频业务的接入;4、 具有高速移动能力,支持在300km/h的高速移动接收,以满足车载需求;5、 宽带传输,能承载2M的数据流,基本满足视频等大数据量的传输。缺点:1、 覆盖传输,但仍然会有很多盲区;2、 设备只能基站和从站成对使用,灵活性不强;3、 设备成本费用高;4、 带宽数据承载能力有限。无线覆盖图如下:无

20、线覆盖地形图如下: 4.1.2 点对点无线传输另外, 当现场和市局的距离超出中心基站的覆盖范围,或处于无线覆盖盲区时,应急通信指挥车可以和就近的变电站内有线通信系统相连, 通过无线接收设备与变电站有线网络相连,将现场的视频信号及数据信息通过有线网络送到总控制中心. 这样,最高指挥官在不用到达现场的情况下可以实时地了解现场情况. 对于目标覆盖区域,将应急通信车基站位置尽量选在地势最高的地点,然后将基站天线安装在一个12-18米高的天线升降杆;在用户端,将接收终端通过一个升降杆升高,可以实现10-15公里的覆盖。如果能将基站天线升高到30-50米高(比如高楼顶或山顶),其覆盖范围可以扩展到30公里

21、。优点:1、可以实现高带宽数据传输,可以达到30Mbps以上的数据传输量,可以承载大的数据量传输需求;2、数据接入业务类型丰富,可以方便支持各种IP业务,语音,视频等业务,也可以支持2M E1业务;3、通道可以实现VLAN等组网功能,组网灵活;4、具有严格的数据加密体系,数据传输安全可靠;5、传输距离远,可以实现50公里以上传输要求;确定:1、传输条件要求较高,需要无阻挡传输;2、点对点传输;3、只能固定传输,移动性能差。4.1.3 公网接入当处于无线覆盖盲区,同时又不能与就近的变电站或有线接入地构建点对点无线通信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成熟的公网接入方式建立数据回传通道,能实现视频及数据的回传。

22、现场视频监控设备或数据接入设备可以直接通过网线接C/G网上网模块,实现拨号上网,利用双卡无线路由器实现与公网的无线接入。该方式目前能达到100384kbps的数据传输能力,基本满足低速率视频及数据的传输要求。同时随着3G网络的逐渐完善,网络通道承担的数据传输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可以逐渐满足应急通信车高清视频接入等大数据量的传输需求。EDGE是GPRS的一种增强版本,它能够让现有GSM频谱容量和数据输出量翻三番,以最高384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高的网络容量支持包括视频流媒体、浏览网络和处理带附件的电子邮件等3G类型的服务。优点:1、公网网络覆盖范围大,网络成熟;2、接入便捷,有网络覆盖的地方

23、可快速接入网络;3、设备成本低。缺点:1、实际使用带宽较低,在100kbps左右,只能承载简单的视频及数据传输;2、需要支付流量费用。3、通讯受公网制约,网络延迟较大。4.1.4卫星回传通讯系统设计如果应急通信车既不在无线覆盖区域,又不能与就近有线接入建立连接,又没有公网信号覆盖的时候,我们就只能采用卫星回传的方式,利用卫星无缝全球覆盖的特点,迅速与局中心建立通信连接,将现场音视频数据回传回局中心。考虑到卫星通讯成本高,资费高的特点,并在应急的情况下使用,使用的情况比较少,我们选择只需按使用时间计费的海事卫星通讯方式。海事卫星电话ThraneThrane EXPLORER 727BGAN(Br

24、oadbandGlobalAreaNetwork)是具有宽带网络接入、移动实时视频直播、兼容3G等多种前卫通信能力的新一代Inmarsat全球卫星宽带局域网的简称。BGAN将对85的全球陆地面积提供无缝隙网络覆盖,最初将在欧洲、非洲、中东和亚洲投入使用。EXPLORER 727是移动卫星宽带通信技术的突破,作为移动宽带平台允许语音和数据接入。EXPLORER 727天线可简单安装在车顶上,可通过卫星自动建立宽带通讯链路。EXPLORER 727提供可靠快捷的移动通信解决方案,系统可自动寻找BGAN网络,作为移动通信枢纽用于野外偏远地区的业务接入。最大共享数据速率432kbps,可以支持电话、传

25、真、ISDN、IP接入等业务,支持视频传输可选择固定带宽128kbps或256kbps。海事卫星目前资费:固定电话0.98美金/分钟;移动电话1.3美金/分钟;视频专用带宽:128kbps 9.9美金/分钟;256kbps 18美金/分钟;流量计算:7.8美金/Mb EXPLORER 727的典型应用包括: 可同时实现语音和数据通讯; 语音邮件; 语音通道支持G3类传真; 支持64K ISDN 应用; 标准数据:电子邮件、基于安全VPN连接的互联网和局域网接入,共享信道最高速率432kbps ;短信:收发文本信息(最大160个字符); Streaming数据:保证的最高速率为256kbps ,

26、可根据应用需要选择传输速率; 现场直播、视频会议; 传统模拟和ISDN加密设备; IP加密; 监视 备份 数据采集器 无缝隙全球覆盖; 高品质的音频广播; 大文件传输; 语音IP电话( VoIP )。海事卫星传输优点:1、 无缝隙全球覆盖;2、 快速部署;3、 业务接入能力丰富;缺点:1、 成本较高;2、 流量资费高;3、 带宽低,业务承担能力有限。4.2业务接入4.2.1 音视频接入利用点对点无线宽带数据传输系统GOMOBILE,直接实现音视频的接入和传输。由于GOMOBILE具有音视频输入接口,所以可以直接接现场模拟音视频采集设备。另外可对摄像头采集的音视频数据,可以再结果接入编码服务器,

27、将现场模拟音视频数据转化为数字音视频格式,接入应急通信车上的IP网络,传回局中心。4.2.2 办公数据接入对于现场办公及其他IP数据,我们可以接入利用无线覆盖基站,点对点无线宽带数据系统,无线传输系统等无线传输系统组件的一个IP交换网络平台,实现与局端的数据传输和交互,方便现场办公。4.2.3 变电站2M数据接入对于变电站特殊的2M数据,我们可以利用协议转换器将2M数据转换为IP数据接入无线宽带网络传输回局中心,也可以直接利用带标准2M接口的无线传输设备将2M数据直接传输回局中心,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工业数据传输。 4.3 系统框图及业务接入系统4.3.1 系统框图中心站系统组成示意图远端站系统

28、组成示意图4.3.2 业务系统接入方案4.4 无线传输设备介绍4.4.1点对点无线宽带数据系统采用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抗多径衰落技术,该技术是OFDM技术的升级。时分双工上下行帧边界可以灵活调整,有利于动态分配传输资源,同时上下行频率共用,便于频谱规划。采用Turbo系列纠错编码,采用混合ARQ的差错控制机制,该方式可以使上行传输自动适配传输信道当前状态,保证信道的连通率,提高系统的吞吐率。采用300-400MHz 频段,具有绕射功能,非视距传输距离达15-50公里。绕射能力强:可在非视距环境下工作多径接收:采用了CDMA系统的RAKE接收技术,具有多径分集功能优

29、异的移动性能,移动速度可达300km/h,可适应机载、车载、舰载等各种高速移动的工作模式接收能力强:接收电平-100dBm时仍能保证误码率300km/h整机功耗35W传输延时10ms数据接口RJ45电源接口AC220V或DC 12V测试接口RJ45机箱尺寸430mm350mm45mm重量3Kg工作温度20oC 55 oC4.4.2、无线传输基站无线点对点传输无线传输基站无线点对点传输,实现超大带宽的数据传输,可以实现最远80公里左右的无线传输,并具有50M左右的接入带宽。可以完全满足大容量数据传输的要求。该设备可选2M和IP混合接入,方便将变电站2M数据可靠地传输回局中心。该系统是业内第一个公

30、认的,真正实现高性能、多功能平台的经济型设备,融合了无线接入以及骨干网连接的功能。系统可通过WEB 界面进行远程管理,易于安装维护。该系统的空中速率高达72Mbps,相当于以太网49Mbps 的单向速率。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将IP 和TDM 技术有机的结合,即可以支持IP 业务,也可以支持E1 业务,解决了用户在使用中对不同的业务需求在选择设备上的受限问题。目前,产品支持8 条E1 与IP 混合的方式,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部分E1(N*64),也可以选择整条E1 的方式,又可以选择纯IP 的方式。灵活的应用方式,即节约了设备的成本,又可以快速解决用户的需求。另一个显著的性能是:具有经得起考

31、验的非视距NLOS(non-line-of-sight)环境下的通信能力!以及天线声音对齐功能和自我诊断能力,有效地解决了无线网络安装中最困难的安装配置问题,使其安装和维护简便易行。与其它厂商产品不同的是该系统在配置的时候拥有9 个信道可选,借此使组网更加灵活,避免同一频段的干扰。该系统工作在免许可证的5.8 GHz UNII 频段,具有先进的抗邻区(inter-cell)互扰能力。该系统具有双向自适应调制能力,能够在8 种调制方法中(从BPSK 到64QAM)依次调节无线链路质量,不仅优化了频谱利用率,还解决了既定网络环境下的信号衰减问题,从而保证了最高的数据吞吐量,迎合环境的挑战。在点对点

32、(PTP)应用中,该系统配备了高增益窄波束(narrow-beam)定向天线(4.5 度,9度)。在视距LOS(line-of-sight)环境下通信距离可达80公里(50 英哩),在非视距NLOS(non-line-of-sight)环境下通信距离亦可高达10公里(6 英哩)!5接入设备5.1便携/固定式视频监视/摄像设备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用户端设备,我们可按功能分为视频采集(摄像头)和视频监控设备(视频显示器)划分。 另外从应用方面来分我们可定义为固定式和移动式终端设备。5.1.1 固定监控设备在应急指挥车上安装固定视频监控点,可以直接接入现有监控中心,将现场视频传输回局指挥中心。方便局中

33、心对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5.1.2 移动监控设备移动监控设备分为车载式和手持式无线监视器。利用便携触摸屏式笔记本电脑和无线宽带PCMICA卡,我们可实现车载式无线监控器。另外,利用无线宽带PCMICA卡和手持PDA终端,可以让现场指挥管移动办公,随时随地的监视和指挥现场工作。车载式无线监控器 5.1.3固定式无线摄像设备作为重要地点的现场监控,我们希望能采用灵活安装的固定式无线摄像设备。其中包括能够控制转动,变焦的高性能摄像机,另外集成为一体的无线宽带发送器和电池供电,可以将其以最快的速度安装好, 配有各种安装件,比如开扩地带的三脚架,电线杆固定件,墙体安装件,等等。5.1.4移

34、动式无线摄像设备移动式无线摄像设备可以是无线头盔式摄像机或手持式摄像机。另外,根据工作员在特殊环境中的实际需求,可选配防水、防爆、耐高温的夜视、红外摄像机。5.1.5 语音设备以SIP v2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version 2, RFC 3261)开放架构为基础,能够与各种支持SIP标准协议的通讯服务器、IP-PBX、以及其它以SIP为基础的标准客户端设备互通。 符合IEEE 802.11b无线网络标准的行动功能。 无线手机终端兼容于IEEE 802.11b无线网络标准,因此可以和任何现有的802.11b或802.11g无线网络基地台与网关器搭配。在一

35、般住家、或是办公室商务环境中,无线手机终端都可以当作无线电话手机使用;这款轻巧的手机十分容易携带,只要在安装有802.11无线网络基地台的公共环境中,就可以拨打VoIP电话。 音质理想、通讯费用低廉。无线手机终端具有标记(tagging)功能,可以支持服务供货商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方案,如ToS(Type of Service)与DiffServ等等,并且帮助网关器或机房设备辨识并排定语音与数据传输的优先级。此外,无线手机终端还支持G.711与G.729语音数据压缩技术,能降低语音通讯所占用的频宽。 延长待机和通话时间的加强省电设计。无线手机终端具备改进过的省电功能

36、,具有相当长的待机或通话时间。由于它在两次充电之间可拥有优异的电池寿命,所以在您需要的时候,无线手机终端都能让您畅谈无阻。硬件规格 TI OMAP 730 1.9 英寸, 176x220像素 TFT LCD 内置扬声器 130万像素 CMOS 摄像头 尺寸: 107 x 45 x 16 mm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 6.0GSM/GPRS 规格 四频: 850/900/1800/1900MHz GPRS Class 10 FTA/CTA/FCC/CE Certification 扩展支持 USB T-FLASH 存储卡GSM/WLAN 复合特性 GSM与VoWLAN同时待机 可同时

37、接听GSM和VoWLAN电话 自动或手动转换使用GSM/VoWLAN呼出电话 自动或手动转换使用GPRS/WLAN进行数据应用 统一的电话簿功能WLAN 规格 支持IEEE 802.11b/g 射频信道:美国: 11, ETSI: 13, 日本: 14 安全: WEP 64/128 bits, WPA, 802.1x 节电模式 接入点之间的快速漫游 快速搜寻及配置接入点VoIP 支持 SIP: IETF RFC 3261 语音编解码Codecs G.711, G729a/b 动态消抖 静音检测 回音消除FMC 支持 支持基于SIP协议的GSM/VoWLAN通话切换 支持领先的FMC合作伙伴服务

38、网络安全 支持VPN (IP Sec.) 支持 IP Sec/IKE NAT 穿越电源管理 1100 mAh锂电池: 通话时间:4小时 待机时间:100小时 (GSM 与 WLAN 同时待机)设备名称简要说明单位数 量备 注中心站GOMOBILE-PP2000A无线视频传输终端套1已配置(泰山顶)VOIP平台VOIP语音系统,实现多用户通话,具有调度功能,便于系统扩容套1Hp DL160 G5中心服务器,可以满足工业级需求,稳定可靠,运行系统所有的管理软件台1视频解码服务器将数字视频流转换成模拟信号链接到视频显示设备套1无线传输BWB-320无线宽带传输设备,可视距传输2050KM,带宽达到5

39、0M以上,满足各种业务的传输需求套2通讯车指挥系统GOMOBILE-PP2000 无线宽带基站设备,传输带宽2Mbps,1550公里非视距无线覆盖,发射功率2W,可以实现语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业务套1已配置GOMOBILE-PP2000BF单兵背负终端套1已配置无线覆盖基站BWB-210无线宽带接入设备,可以覆盖23KM,带宽达到50M以上,满足各种业务的传输接入需求套1DVS视频编码服务器,将模拟的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套1VOIP移动终端手机语音终端台3GPS定位系统,调整无线基站的辅助设备套1EDGE路由器公网无线接入设备套1海事卫星 探索者727海事卫星接入,可以支持128kbps视频专用带宽传输套1选配摄像头车载摄像机,带云台台1支架摄像机及设备支撑套若干支撑 系统电源系统电瓶等套2升降系统18米,可以根据需求手动调整到适当的高度套1变电站 接收端GOMOBILE-PP2000A2Mbps,1550公里非视距无线传输套1已配置升降系统18米,可以根据需求手动调整高度套1工具箱防水、抗压个16 无线宽带数据系统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