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3篇).doc

上传人:xu****iu 文档编号:19910420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23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3篇).doc(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今年_月_日是我国九个“防灾减灾日”,为了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_,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促进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岗巴县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的高度,以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_。一、充分认识做好防灾减灾日工作的重要意义我县是自然灾害较多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灾害形势愈加严峻。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_,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我县

2、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站在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的高度,把做好“防灾减灾日”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管理精心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活动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明确各部门工作部署和重点任务,将“保民生、促发展、构建和谐岗巴”为主题的实践载体,主题突出,切实可行。三、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围绕“防灾减灾日”积极开展活动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通过开设专栏专题、_

3、街头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提高宣传效率,扩大舆论影响。_了以民政为牵头,科技局、团县委、消防支队、水利、发改委、卫生、农牧等单位的街头宣传队伍。以藏汉双语形式共发放灾害防范资料_余份,张贴宣传海报_余张,横幅_余条,宣传栏_个,受教育干部群众_余人次。各乡镇也积极的开展了防灾减灾专题讲座_场,张贴海报_张、横幅_条,受教育群众_人次。深入分析了我县自然灾害形势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灾减灾工作理念,全面介绍了国家和地方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防范处置自然灾害能力的重大

4、政策措施和重要工作进展,重点普及防灾减灾有关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为“防灾减灾日”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舆论保障。四、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的教育主题活动_在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一次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通过主题班会、应急演练、板报等方式,讲授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课堂、进书本工作,切实提高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县中学、小学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也积极集中开展灾害预防专题讲座_场,处急演练_场。1、学校共同努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的氛围,让全体师生明确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利用主题班会宣传安全教育防灾的重要性,各班以安全教育课活动课为阵地

5、,向学生讲授防灾救灾知识,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活动。2、各班利用板报,展出防灾减灾图片、防灾减灾科普挂图等,制作了各种防灾减灾知识板报、手抄报,以“关爱生命,防灾减灾”为题,专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五、善于总结,做好建档工作结合“防灾减灾日”活动,进一步做好当前防灾备灾各项工作,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订落实整改方案,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2023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二)南邵小学“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总结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_文件精神,继续加强对师生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拓宽其更广的知识面,掌握一定的防震减灾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促进全民防震减灾意识的

6、深度提高,结合实际,在防震减灾宣传周开展了以下活动,现总结如下:一、学校重视,演练活动_到位为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灾害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学校于_月_日上午举行了防震逃生演练。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二、以教育讲座宣传,学习防灾减灾知识1、学校共同努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的氛围,让全体师生明确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安全教育防灾的重要性,各班以安全教育课为阵地,向学生讲授防灾救灾知识,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活动。2、_全体教师及学生听“防震减灾”安全知识讲座,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增加知识。四、

7、以宣传教育为体验平台,掌握防灾减灾的技能为进一步提高全园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次宣传教育、知识讲座、实际演练活动既是对我校师生的应急避险的一次检验,也是师生的一次生命体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师生应付_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师生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_增强师生防震、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_的能力。上口镇南邵小学_.5防震减灾知识讲座俗话说。人生自古多磨难。在地球上,自然灾害种类多,且频繁发生。人的一生中,都有可能遭

8、遇到某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深受地震灾害的影响,像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人们至今无法忘记。前段时间_雅安又发生了地震。在大量的事实目前,以及无数的惨痛教训,我们再也不能漠视地震灾害了,要赶快行动起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这样才有可能把地震灾害所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那么,如何进行防震呢。一、防震准备1、了解地震知识地震一般指岩石圈的天然震动。按其成因主要有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其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一旦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

9、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地震前常有不少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叫做地震前兆。如地下水的异常变化、动物的异常反应、小震频繁、地壳形变等。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但目前人类对地震的认识尚处于摸索阶段,还不能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2、要有防震意识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有_万次,几秒钟就有一次。给人们造成破坏的地震每年约有_次,大约每天有_次。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_世纪以来,我国地震_人数约占全球地震_人数的_%。由于地震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等特点,加上地震预测的难度,以及建筑物抗震性能的迅速提高,这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做得到的,因此防灾意识

10、应成为做好减灾工作的前提。3、制定应急预案这里包括家庭应急预案、单位应急预案和政府应急预案。对于学生而言,家庭、学校的应急预案更为现实和重要。主要内容有:熟悉室内、室外环境;明确疏散线路和避难地点;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积极参与防震演练等。以日本为例,地震发生时常备物品有:小型软垫(保护头部)、手套、替换衣服、手电筒、微型收音机、军用水壶(两周换一次)、罐头和开罐头用具、干面包、急救药、绳索、粉笔、印鉴、地图和贵重物品等。二、如何避震1、当机立断地震发生时,人们能感觉到纵波和横波两种地震波。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首先到达的是纵波,这时在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

11、又变成前后、左右摇晃。人们从开始感到晃动到房屋倒塌的时间,一般有十二秒的时间,这被称为“黄金_秒预警时间”。人从感觉到晃动到明白过来是地震需要3_秒钟,然后以百米速度躲避的时间也只有7_秒钟。这时,特别需要的是冷静,在_秒内要因时因地地做出瞬间避险抉择“跑”还是“躲”,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伤亡。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2、避震要点在学校正在课堂上课时,不能乱跑,更不能跳楼,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上或室外时,可

12、原地不动,双手保护头部,但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返回教室;震后,应有_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在家里可暂躲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旁,或躲在楼房卫生间等小开间内。同时,随手用柔软的物品护头和捂住口鼻,以免被碰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家庭成员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熄灭和断电,以防烫伤、触电和火情。若遇到燃气泄露时,要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不可使用明火,不要开关电器,注意防止金属物体之间的撞击;若遇火灾时,应趴在地下,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逆风匍匐转移至安全地带。在公共场所在影剧院、体育馆、候车室等处:因人口稠密、出口狭窄,若秩序混乱,极易出现相互挤压而造成死亡。因此,地震时务必要保持

13、清醒的头脑,利用有利的条件,就地躲避,千万不要乱跑,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在排椅下。同时,要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保护头部;等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_地撤离。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的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住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后再下车。在户外或野外在山区,尽量转移到所在地的最高点,若来不及,可寻找山坡隆岗,暂避其背后。注意观察山崩和滚石情况,不要顺滚石方向往山下

14、跑,而应垂直滚石方向跑到高处。在林区,应立即钻进较茂密的树林中,不要停留在树林边或树林内的小空地上,避免被震倒的树木砸伤。树木越密集的地方越安全。在桥上,应立即离开桥身,停留在桥上或躲避于桥下都十分危险,因为大桥随时都有可能被震塌坠落河中。在街上,因两边楼房林立,有通讯、电力等设施,还有广告牌等,故地震发生时要远离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应注意保护头部,可以用书包、书刊杂志、衣物或双手护住头部,以防从上面飞落下来的物体砸伤头面部。三、自救互救1、自救震后,特别是强震后,房屋坍塌严重,一旦被埋在废墟下,一定要沉着冷静,树立生存的信心,要有挑战生命极限的准备,同时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首先,要保持自己

15、的呼吸道畅通。在恶劣的环境里、有限的空间内,要设法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使自己轻松呼吸,若闻到煤气、毒气时,要用湿衣服等物品捂住口鼻,以防中毒;其次,拓展生存空间。要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上方不结实的坍塌物掉落下来,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一片空间。再次,设法脱离险境。在无法逃生的情况下,不要恐慌、急躁,更不要大喊大叫,尽量保存体力,可用石块敲击其他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以待营救;在救援人员未到的情况下,若受伤了,先要想法处理好伤口,以避免_过多;食品和水要尽量去寻找,并节约使用,以延长生命,争取生存的机会。2、互救震后,受灾者_%都是在最初的_小时内得救的,故有“黄金_小时

16、”之称。当然,此时间之外,也不乏有生命奇迹的出现。脱险后,不要再回去拿东西,以免余震的发生,要及时与家庭、学校联系,然后到指定的避震地点。在身体无大碍情况下,积极参与到互救行动中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互救时,要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多,后救少;先救“生”,后救“人”;注意倾听被困人员所发出的声音,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科学施救,不要乱挖、乱刨,以防意外伤亡。地震无情,人有情。面对多震的生存环境,我们要勇于对待,敢于抗争,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而努力。防震顺口溜: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底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2

17、023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三)靖-_成校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小结我校在接到_做好_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后,领导十分重视,立即安排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传达文件精神,部署此次防灾减灾日的各项宣传和活动工作。现小结如下:一、倡导开展“四个一”活动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我校利用多媒体设备_学生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各班主任在班会课上_学生发表观后感。学生发言踊跃,感触颇多,受益匪浅。此外,学校还布置学生一项开展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的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_防灾减灾。二、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学校在宣传橱窗张贴了有关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海报,并通过国旗下讲话、课外活动课、校园广播等各种形式对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的基本常识进行广泛的宣传。学生处要求各班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促进防灾减灾知识在学生中的深入。三、全面排查整治灾害隐患为确保教育教学环境安全,结合“校安工程”,我校_安全小组开展了灾害隐患的排查活动,并对校内存在灾害隐患的细节进行了整改。四、认真_防灾减灾演练为更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我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素养,增强师生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根据学校学生处的计划,我校于_月_日(周四)即全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_了全校性的突发事故应急逃生演练。第10页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