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害虫的主要类群

上传人:do****y1 文档编号:19910027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林木害虫的主要类群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林木害虫的主要类群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林木害虫的主要类群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林木害虫的主要类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害虫的主要类群(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林木害虫的主要类群一、直翅目 Othoptera后足善跳直翅目,前胸发达前翅复;雄鸣雌具产卵器,蝗虫蠡斯蟋蟀谱。通称为蝗虫、蟋蟀、蛾姑。口器咀嚼式,触角幺幺状,前翅狭长,为复翅,后足为跳跃 足或前足为开掘足:腹部一般11节,尾须一对,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呈剑状、刀状或 凿状,雄虫通常有听器或发音器。1. 蝗科俗称蝗虫或蚂蚱。触角税状或剑状,较体短,前胸背板发达,马鞍状;听器在腹部第 一节;产卵器短。2. 蟋蟀科体粗壮,色暗。触角比身体长,幺幺状;跑节3节,产卵器细长,针状或矛状;尾须长。3. 蠡蝴科体粗壮,触角比身体长,丝.状;跑节4节,产卵器刀状或剑状;尾须短。4. 蟆姑科触角较体短。前足

2、为典型的开掘足;产卵器不外露。二、等翅目 Isoptera害木白蚁等翅目,四翅相同角如珠;工兵王后专职化,同巢共居千万数。通称白蚁或蜜。体白色、淡黄或暗色。触角念珠状。II器咀嚼式。有翅型有二对翅, 膜翅,前后翅大小形状和脉序都很相似。白蚁为多型性营社会性的昆虫。按筑巢地点可分木栖性白蚊、土栖性白蚁和土木栖性白蚁3类。常见的有家白蚁(土木栖)、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土栖)。黑翅土白蚁三、同翅目Homoptera蝉蛎蛇虱同翅目,同翅革质或膜质;刺吸【I器后端生,五小害虫全占有。通称蝉、叶蝉、财、蛇、木虱、粉虱等。体微小到大型。触角刚毛状或丝状。II器刺 吸式,从头的后方伸出,喙通常3节;前翅革

3、质或膜质,后翅膜质。多数种类有分必蜡质 或介壳状覆盖物的腺体。植食性,可传播病毒或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1. 蝉科中至大型。触角刚毛状:头部具有3个单眼。雄虫具发音器,雌虫具发达的产卵器2. 叶蝉科又称浮尘子。触角刚毛状;后足胫节有12列短刺。叶蝉善跳,有横走习性。3. 木虱科体小,善跳。触角较长,末端有2条不等长的刚毛。4. 蚣总科体小型。触角3-6节。有翅型有翅两对。无翅型则无单眼。多数种类腹部第6节背侧 面有1对腹管。爪2个,生活史复杂,5. 蜡蝉科中至大型,体色美丽,额常向前延伸呈象鼻状,触角3节,基部2节膨大如球,鞭节刚毛状。6 .粉虱科体小型,触角7节,第二节膨大,翅膜质,被有蜡粉

4、,附节2节,幼虫、成虫腹末背 面有管状孔。7 .介总科小型昆虫,大多数介壳虫体表常盖有介壳或各种粉状、绵状等蜡质分泌物。雌成虫与 雄成虫的外形差别很大。(1) 绵蜘科Margarodidae:草履蚯和吹绵蚣等。(2) 粉蜘科Pseudococcidae:如康氏粉蛇(3) 蚣科(坚蛟、蜡蛇)Coccidae :朝鲜球坚蚣、日本龟蜡蛤等(4) 盾蜘科Diaspididae:蛟亚目中最大的科,如梨圆蜘、糠片盾蚣草履蜘日本龟蜡蛇吹绵扮朝鲜球坚蛇埃及吹绵介四、半翅目Hemiptera靖或靖象半翅目,前翅异翅臭腺孔;刺吸II器前端生,不全变态征水陆.通称靖或靖象。体小至大型,体略扁平,触角3巧节;I I器

5、刺吸式,喙通常4节,从 头部的前端伸出。前翅半鞘翅;后翅膜质。多数种类腹部有臭腺孔。1. 嬉科体小至中型。触角5节,小盾片发达,三角形至少超过爪片长度。前翅膜片上有许多 纵脉,多从一条基横脉上分出。如麻皮靖2. 荔嬉科体大型。与蟠科相似,主要区别在于触角仅有4节。如荔枝靖3. 缘蜻科中型至大型。触角4节;喙4节;小盾片三角形,不超过爪片的长度,膜片上许多平 行的脉。4 .网蜻科小型。头、前胸背板向两侧及向后延伸部分及前翅上有网状纹。前翅质地均一,不能 分出膜片。植食性。常见的有梨网靖和杜鹃冠网蜻等5眉蜻科体小型,稍扁平,触角4节,无单眼。喙4节,纵脉消失。植食性。五、缨翅目 Thysanopt

6、era钻花蓟马缨翅目,体小细长常翘腹;短角聚眼II器歪,缨毛围翅具泡足。通称蓟马。II器蚀吸式。翅两对,膜质,狭长形而翅脉少,翅缘密生缨毛(缨翅)。足跑 节端部有翻缩性“泡囊”,曾称泡足目。大多植食性,有的是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六、鞘翅目Coleoptera硬克甲虫鞘翅目,前翅角质背上覆;触角十一咀嚼式,幼虫寡足或无足。通称甲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目。触角形状多样,大多数种类不超过11节,有幼.状、 锤状、膝状、鲤叶状等。II器咀嚼式。前翅坚硬,角质称鞘翅。跑节数目变化很大。完全变态。幼虫寡足型或无足型。II器咀嚼式,蛹多为裸蛹。植食性、捕食性或腐食性。1. 步甲科(步行虫)头前II式,窄于前

7、胸,下额无能活动的钩齿,触角丝.状,位于上额基部与复眼之间, 触角间距离大于上唇宽度。2. 虎甲科头下II式,宽于前胸,下舞有一能活动的钩齿,触角幺幺状,位于两复眼之间。3. 吉丁甲(虫)科体长1.5-60mm;触角11节,多为短锯齿状;前胸与中胸相接紧密,不可活动;足细 长;前、中足基节球形,后足基节板状;附节5-5-5,腹部可见5节,第1、第2节一般愈 合。如松脊吉丁4. 叩甲科(叩头虫科)触角锯齿状、丝.状、栉状;前胸背板向后倾斜,与中胸连接不紧密,其后角尖锐;前 胸腹板前缘具半圆形叶片向前突出,腹后突尖锐,插入中胸腹板的凹窝中,形成弹跳和叩 头关节;后胸腹板中央无横缝;跑节5-5-5o

8、如丽叩甲。5. 瓢虫科体呈半球形或椭圆形,形似瓢而得名。头部位于前胸背板下,触角锤状。跑节似为3 节(隐4节)。6 .叶甲科体小至中型,又称“金花虫”。本科与天牛相似。触角丝状,一般短于体长之半。复眼 圆形。幼虫肥壮。植食性。7 .天牛科体长圆筒形。触角长,常超过体长,至少超过体长的一半。复眼环绕触角基部,呈肾 形。幼虫无足型。主要以幼虫钻蛀为害,为重要的蛀干害虫。8. 金龟子科体粗壮,触角蛆片状,末端35节呈叶片状。幼虫俗称蚣蟾,常成“C”形弯曲;具 有3对胸足。9. 象甲科通称象鼻虫。头部前方延长成象鼻状突起,末端着生咀嚼式II器;触角多为膝状。幼 虫无足型。成虫和幼虫均为植食性,有食叶、

9、钻茎、蛀根及种子等种类。10.小蠢科体长0.89mm,圆筒形,色暗。触角短而呈锤状。头后部为前胸背板所覆盖。前胸背 板大,常长于体长的旦与鞘翅等宽。足短粗,胫节强大。幼虫无足型。成虫和幼虫蛀 食树皮和木质部。七、鳞翅目Lepidoptera虹吸II器鳞翅目,四翅膜质鳞片覆;蝶舞花间蛾扑火,幼虫多足具趾钩。鳞翅目包括蝶类和蛾类。成虫翅展为3320mm,触角细长多节,有幺幺.状,栉状,羽毛 状,球杆状。口器虹吸式,许多蛾类成虫门器退化。翅一般2对,前后翅均为膜质,翅面覆盖鳞片。幼虫多足型,咀嚼式II器。一般有腹足5对,腹足端部常具趾钩。幼虫体表常具各种外被 物。蛹主要为被蛹。鳞翅目昆虫属于完全变态

10、,大多为植食性。1.螟蛾科幼虫体细长,多卷叶或缀叶危害。常见的有樟瘤螟、棉卷叶野螟、竹织叶野螟、绿翅 绢野螟、桑绢野螟等。2 .刺蛾科幼虫蜻蜿型,胸腹足退化,体常被枝刺。3. 袋蛾科又名蓑蛾科,雌雄异形,雄蛾具翅,雌蛾无翅,幼虫型。幼虫吐丝缀叶,造袋形巢隐 居其中,常见的有大袋蛾,回茶袋蛾等。4 .尺蛾科又名尺蛾科,幼虫只有2对腹足,静止时拟态树枝。常见的有油茶尺蛾、油桐尺蛾等。5 .枯叶蛾科中至大形幼虫多长毛,中后胸具毒毛带,常见的有栗黄枯叶蛾(绿黄毛虫)、马尾松毛虫等。6 .天蛾科成虫触角末端有钩。幼虫第8腹节背中央有一尾角。7. 毒蛾科幼虫生有毛瘤或毛刷,第6、7节背面各有1个翻缩腺,常

11、见的有古毒蛾、乌柏黄毒蛾8. 夜蛾科幼虫体粗壮。腹足35对,第1、2对腹足常退化或消失。如小地老虎,斜纹夜蛾9. 蝶类八、双翅目Diptera蚊螺虻蝇双翅目,后翅平衡五节跑;I器刺吸或舐吸,幼虫无足头有无。通称蚊、虻、蝇。触角线状,具芒状,环毛状等,I】器刺吸式,刮吸式或舐吸式等。翅一对,膜质,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幼虫无足型,围蛹(蝇)或被蛹(蚊)。完全变态,食 性复杂,有植食性腐食性捕食性和寄生性等。危害植物的有潜蝇科和实蝇科。九、膜翅目Hymenoptera后翅钩列膜翅目,蜂蚁细腰并胸腹;捕食寄生或授粉,害中幼虫为多足。通称蜂,蚊。体微小至大型,触角幺幺状,膝状等。II器咀嚼或嚼吸式。翅两对,膜质, 翅脉少。有的足特化为携粉足。腹部第1节常与后胸连接,胸腹间常形成细腰。根据腹部 基部是否缢缩变细,分为细腰亚目和广腰亚目。雌虫产卵器发达,幼虫多足型或无足型等。 捕食性或寄生性或植食性。叶蜂:幼虫具68对腹足,常见的有樟叶蜂、月季叶蜂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