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减速器拆装与检查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9909888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9.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主减速器拆装与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主减速器拆装与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主减速器拆装与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主减速器拆装与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减速器拆装与检查(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差谨器轴祇支承螺牡頭片颉紧螺母止摊毎阍图!一162分解后的主减速器总成主动锥窗轮前轴用懈 圭动制啮轮前轴承隔莊主减速器和差速器一课程要求及其目标1. 主减速器总成零部件认识和作用。2. 掌握主减速器的拆装步骤。3 熟练地检查和调整主减速器。4.差速器的检查与调整。二教学过程。1汽车减速器工作原理:主减速器是在传动系中起降低转速,增大转矩 作用的主要部件,当发动机纵置时还具有改变转矩旋转方向的作用。它 是依靠齿数少的齿轮带齿数多的齿轮来实现减速的,采用圆锥齿轮传动 则可以改变转矩旋转方向。将主减速器布置在动力向驱动轮分流之前的 位置,有利于减小其前面的传动部件(如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 所传

2、递的转矩,从而减小这些部件的尺寸和质量。总括4小点(1)降 速增扭。(2)改变旋转方向90 度.(3)满足汽车转弯及在不平路面上行 驶时,在右驱动以不同转速旋转。(4)产生驱动力。下面为结构图。后轴瑕主动圆餓齿轮 油封库祐垫 油封座緊固蛭检连接凸隊2差速器是驱动轿的主件。(1)它的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 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 面的摩擦。汽车在拐弯时车轮的轨线是圆弧,如果汽车向左转弯,圆弧的中心点 在左侧,在相同的时间里,右侧轮子走的弧线比左侧轮子长,为了平衡这个差异, 就要左边轮子慢一点,右边轮子快一点,用不同的

3、转速来弥补距离的差异。发动 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行星轮架,再由行星轮带动左、右两条 半轴,分别驱动左、右车轮。差速器的设计要求满足:(左半轴转速)+(右半 轴转速)=2(行星轮架转速)。当汽车直行时,左、右车轮与行星轮架三者的转 速相等处于平衡状态,而在汽车转弯时三者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侧轮转速减小, 外侧轮转速增加。典型的差速器:单级主减速器结构,它采用一对准双曲面锥齿轮传动。图D C56(396) 差速器构造零件的分解1-轴承;2-左外壳;3-垫片;4-半轴齿轮;5-垫圈;6-行星齿轮; 7-从动齿轮8-右外壳;9-十字轴;10-螺栓目前国产轿车及其它类汽车基本都采用了对称

4、式锥齿轮普通差速器。对称式 锥齿轮差速器由行星齿轮、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轴(十字轴或一根直销轴)和差 速器壳等组成。(2)工作原理:行星齿轮的自转,差速器工作时,行星齿轮绕行星齿轮轴的旋转称为行星齿 轮的自转。行星齿轮的公转。差速器不工作时,行星齿轮绕半轴轴线的旋转称为 行星齿轮的公转。1. 汽车直线行驶时,主减速器的从动锥齿轮驱动差速器壳旋转,差速器差驱 动行星齿轮轴旋转,行星齿轮轴驱动行星齿轮公转,半轴齿轮在行星齿轮的夹持 下同速 同向旋转,此时,得得齿轮只公转,不自动,左右车轮和转速等于从动 锥齿轮的转速。2. 汽车转弯时,行星齿轮在公转的同时,产生了自转,即绕行星齿轮轴的旋 囚居,造成一

5、侧半轴齿轮转速的增加,而加一侧半轴齿轮转速的降低,两侧车轮 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些时一侧车轮增加的转速 等于加一侧车轮减少的转速。3. 当将两个驱动轮支起后,车轮离地,如果我们转一侧的车轮,另一侧车轮 反方向同速旋转,这时,差速器的行星齿轮只自转,不公转,两侧半轴齿轮以相 反的由于向旋转,从而带动两侧车轮反方向同速旋转。(3)差速器的拆装差速器的拆装要点。差速器维修时,首先从后桥上拆下减速器总成,然后分解减速器 主、被动齿轮(分别拆下差速器两边轴承盖,拿出调整螺母,将从动锥齿轮连同差速器总成 从减速器壳中取出),撬开差速器总成上的镇片,拆下螺母即可将左右壳分开,取出半轴齿 轮和行星齿轮等零件。清

6、洗差速器各零部件,并检查无磨损和损坏,必要时更换新件。装复时按上述相反顺 序进行,但注意原件的配合记号,尤其差速器左右壳体对准记号。螺母的拧紧力矩为137 157Nm,半轴齿轮支承端面与支承垫圈问的间隙应不大于o. 5mm再调整差速器轴承的预紧 度。正确的预紧度应当是用0. 983. 4Nm的力矩,能灵活转动差速器总成为宜。最后用 锁片将螺栓锁紧。行星齿轮的安装。将复合式止推垫片涂上薄层齿轮油,装入差速器壳。在 半轴齿轮装上螺纹套后装入差速器壳,再装入行星齿轮,并用六角螺栓拧紧。将两个小行星 齿轮错开 180。转动半轴,使行星齿轮、止推垫片和差速器罩壳对正。推人行星齿轮轴,用 锁销或弹性挡圈锁

7、紧。检查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的啮合间隙(正确值为 0.05O.20mm), 或检查半轴齿轮差速器壳之间的间隙(正确值为01100. 20mm)。从动锥齿轮的安装。将从 动齿轮(盆形齿轮)加热到100C左右,用定心销导向,迅速安装到差速器壳上,然后用匹配 的螺栓以对角方式逐渐将其旋紧。旋紧力矩为70Nm安装后应检验从动齿轮的翘曲摆差不 应超过 0.05m。3. 检查和调整主减速器。(1)检查1主减速器的检查,有无裂纹,螺纹损伤不得多于2 牙。主从动锥齿 轮不庆有裂纹,不 得有明显斑点,损伤脱落,主动锥齿轮花键与槽配合侧隙不 得大于0.2MM从动锥齿轮圆动 公差为0.1MM。2从动齿轮轴承预紧度的检

8、测,经验检 查:即用手转动从动锥齿轮,应该转动自如,且轴 向推动无间隙。也可用弹簧称钩在从动锥齿轮紧固 螺栓上测量时的切向拉力为11.3-25.9N。3主减速器啮合间隙的检测(如右图)测量方 法:用磁性百分表固定在减速器壳的凸缘上,百分表的触 头应垂直于从动锥齿轮牙齿大端的凸面,用手把住主动锥 齿轮,然后轻轻往复摆转从动锥齿轮,观测百分表指针摆动的读数。正确的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0.15-0.40mm。4主从动圆锥齿轮齿合印痕:一般检查方法是采有两面涂色法,可在从动齿 轮 35 个齿的工作面上正反两面均匀涂上一层红丹没,然后转动主坳锥齿轮。正 转工作时逆转工作时正常印痕(其位置在齿的中偏小端

9、,离小端2 7MM,齿髙方 向的接触痕迹应不小开有效齿髙的50%, 般应离齿顶0.8 1.6MM。)(2)调整一般顺序:主从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含差速器轴承预紧度的调整),主从动圆锥齿轮齿合印痕,最后齿合间隙的调整。1主从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通过调整两轴承间的垫片来调整。调整前先 检查从动锥齿轮背面的端面圆跳动不得超过0.05M M,最大极限值为0 .IM M。慢慢拧 动两端的调整螺母,调整差速器轴承的预紧度。用手转动从动锥齿轮,应该转动自 如,且轴向推动无间隙或用弹簧称检查并符合标准。原则:如轴承预紧度过紧两端 的调整螺母往外拧。如轴承预紧度过松,两端的调整螺母往里拧。2螺旋

10、锥型主从动圆锥齿轮齿合印痕调整:主动圆锥齿轮轴向位移通过改变轴承座 与减速器外壳端面之间间隙垫片厚度来调整,从动圆锥齿轮轴向位移在不改变减速 器壳左右轴承盖下的垫片总厚度情况下,通过把垫片从一边移到另外一边来调。总 的口决大进从,小出从,顶进主,根出主。若两齿轮的啮合印痕偏向于大端齿面, 啮合间隙的调整方法是:先调整被动齿轮的位置,使其更接近于主动齿轮,再调整主 动齿轮的位置,以获得最佳啮合印痕;若两齿轮的啮合印痕偏向于小端齿面,啮合 间隙的调整方法是:先调整被动齿轮的位置,使其远离主动齿轮,再调整主动齿轮 的位置,以获得最佳啮合印痕;若两齿轮的啮合印痕过于接近齿顶,啮合间隙的调 整方法是:先调整主动齿轮的位置,使其更接近于被动齿轮,再调整被动齿轮的位 置,以获得最佳啮合印痕;若两齿轮的啮合印痕过于接近齿根,啮合间隙的调整方 法是:先调整主动齿轮的位置,使其远离被动齿轮,再调整被动齿轮的位置,以获 得最佳啮合印痕。3啮合间隙的检查:(1)将塞尺插入齿合着的主从坳锥齿轮间测量齿隙。(2)不 解体检查,可有百分表触针抵在主动锥齿轮凸缘上转动量出。(3)用百分表角针抵在从动 锥齿轮的轮齿边缘上测量。齿合间隙为XXX。注意:齿合间隙调整与齿合印痕调整配合进行, 进行调整时,不能改变预紧度,所以两边调整垫片总厚度不能改变,当发生矛盾时,就以齿 合印痕为主。页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