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跑教学设计与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904494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跨栏跑教学设计与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跨栏跑教学设计与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跨栏跑教学设计与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跨栏跑教学设计与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栏跑教学设计与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内容:跨栏技术学习一、 指导思想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自主体验、愉快合作的学习氛围;提供让学生思考的空间,倡导学有所思、思而后学的教学过程,宣传刘翔夺冠对中国体育的伟大意义,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材分析: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径赛项目。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根据跨栏跑技术特点,结合教材,在进行跨栏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

2、,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但是高中学生上体育课无法全身心投入,尤其是跨栏跑这种技术性很强,且存在一定危险的项目,其练习的单调与乏味很难提起学生的锻炼热情。这样,既影响锻炼效果,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以跨栏跑中过栏技术为主,我想,如果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循序诱导对学生进行教学,并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跨栏跑知识,形成正确的过栏技术。在课的结构上,为:准备 诱导 练习 纠错 再练习 展示放松。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1)直观演示法、讲解示范法、观察法、讨论法、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2)循循善诱。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直观感式、诱导式进行教学。

3、(3)区别对待。设置不同的教学情景,如不同栏高、不同等距、体操垫等方式引导学生,丰富内容,增加自主性和趣味性,消除畏惧心理。(4)因材施教。加强跨栏跑自主学习的研究。(5)注意安全教育学生采用自己的身体情况的学练方法和手段,不要逆向跨栏练习。2、学法:(1)指导学生自行设计、规定本人的起跑线到第一栏的距离、栏间距、栏高等学练等条件,灵活教学,增强练习的乐趣和实际效果。(2)指导学生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改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3)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跨栏学练,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培养勇于拼搏、克服困难的品质。(4)引导学生重视跨栏跑学练与思想品质的培养。四、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跨栏

4、跑的相关知识,激发跨栏的学习兴趣,明确摆动腿与起跨腿的动作要点。2、技能目标:基本做出摆动腿抬伸攻栏、起跨腿展拉跨栏动作,80%以上学生能以正确动作跨越栏架,20%左右学生能以较快速度连续跨越4个低栏。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五、 重点与难点 重点:摆动腿的抬伸压、起跨腿的提拉送。难点:过栏快,上下肢协调配合过栏。六、教学流程:课的准备部分由老师组织活动来达到热身运动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练习;基本部分跨栏跑过栏技术的学习,打破传统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师生探究来学习过栏技术,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究学

5、习的兴趣,分层学习和成果展示使他们的个性再次得到张扬,他们之间合作更加密切,交流更加频繁,激发了他们练习的热情,同时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最后通过师生共同放松,使学生从兴奋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从而结束本课教学。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1)课前渲染:通过对刘翔跨栏比赛的讲述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 (2)宣布课的内容(二)准备部分:(1)慢跑和跨栏专门练习:提高身体兴奋性,防止受伤;做接近跨栏动作的跨越练习。四组栏架,学生称四路纵队沿四组栏架慢跑练习,大约300米之后,在体育教师的带领下做跑动中向前跨一大步的练习(起跨退不向前提拉,体会充分的起跨);在跑动中作完整的跨栏动

6、作模仿练习(要求充分起跨,停顿一下再向前提拉起跨退)使学生初步了解跨栏的技术特点,提高对跨栏技术的初步感觉。(2)柔韧性针对练习: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防止受伤。为跨栏学习打好基础。让学生坐在跑道上,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做分腿体前屈、分腿体前屈侧压腿、单腿折叠分腿体前屈侧压腿。在提高学生柔韧性的同时也对起跨腿和提拉腿动作做了练习准备。(三)基本部分:(1)教师示范讲解通过教师完整的跨栏技术示范使学生建立初步的跨栏技术动作表象,以便于学生模仿练习。(2)采用图板展示采用图板展示跨栏的动作要领及其图解,目的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借助视频更直观详细透彻

7、的了解跨栏的技术组成。(3)学生尝试练习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有些学生学跨栏技术时都会出现心理障碍不敢跨怕摔倒。我让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先从低难度起跨越,降低难度的跨越障碍(跨越0.6米高的小垫子),同时练习正确的跨栏动作,这样即消除了心理障碍有练习了正确的技术动作。 (3)起跨腿和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通过起跨腿和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分别强化起跨和栏上动作是学生尽快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完整的栏上动作练习(跨越体操垫跨越用松紧带代替栏板的栏架 跨越栏架通过由易到难的跨栏技术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内练习正确的跨栏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和身体素质。(四)放松及小结1、跨栏柔韧性练习通过跨栏柔韧性练

8、习放松学生紧张疲劳的肌肉。2、小结3、安排学生收拾器材,下课。跨栏教案班级:20 星期:一 人数:40人 授课教师:教学内容跨栏跑:跨栏技术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跨栏跑的相关知识,激发跨栏的学习兴趣,明确摆动腿与起跨腿的动作要点。技能目标:基本做出起跨腿提、拉、送跨栏动作,摆动腿抬、伸、压攻栏,学生基本能以正确动作跨越栏架,部分学生能以较快速度连续跨越4个低栏。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摆动腿的抬伸压、起跨腿的提拉送教学难点过栏快,上下肢协调配合过栏教学流程教学内容组 织教学过程和要求时间次数(一)准备部分(10)一、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9、二、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四、1、慢跑 沿栏架S形和方形慢跑,随音乐做跳跃、侧身跑、后踢腿、高抬腿动作。2、跨栏柔韧及模仿练习(1)分腿坐体转(2)分腿坐体前屈(3)跨栏坐练习四列横队(图示一)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图示二)一、 教法:教师执行规则,学生练习要求:快、静、齐 二、教与学的过程1、教师分节讲解示范:2、学生练习教法:1、教师领做,学生跟做。2、教师统一口令,学生练习。要求:节奏感强、动作到位。 3 7次 (二)基本部分(30)(三)结束部分(5)一、跨栏技术学习1、教师示范,学生分组看

10、图片探讨跨栏技术并尝试练习。(感到有难度可以先练习跨越体操垫)2、教师总结,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技术。二、跨栏技术练习1、起跨腿栏侧过栏 师生共同评价2、摆动腿栏侧过栏师生共同评价3、跨越低栏练习4、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练习:(1)跨越用橡皮条代替栏板的栏架(2)跨越栏架(3)逐渐加大栏高、增大栏距三、学生展示,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1)学生展示(2)学生自评与互评(3)教师总评四、游戏:接力根据教师提供障碍物(高栏、低栏、体操垫)和游戏规则自行设计放置顺序与间距,进行接力。技术讲解:组织:分四组(图示三)要求:1、跨完后从两侧返回2、间距适当,前面跨完后面再跨3、每次做完将栏摆好,不能垮反栏4

11、、每人做3-4次要求:1、注意安全2、按教师提出的要求快速设置障碍物3、遵守游戏规则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 2、教师抓住典型,并示范;学生练习时教师在同学间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要求:1、配合摆臂2、上下肢体要协调3、注意安全练习 要求:认真练习动作标准教法:要求起跨充分,下压快教法:教师讲明游戏规则对于做的好的组给予表扬,做的稍慢的组给予鼓励。及时纠正游戏中学生所犯的错误。6 15 45次一、放松练习二、总结(1)用提问方式 (2)课堂表现三、解散,回收器材。队形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一、教学过程1、学生模仿教师放松;2、教师用语言提示二、要求1、心情放松;2、及时回收器材32 或次场地器材小体操垫6块,、跨栏架16个、橡皮条若干、音响一个平均心率:145次分钟练习密度:40% 次 授课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