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收藏需要防伪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901202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钱币收藏需要防伪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钱币收藏需要防伪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钱币收藏需要防伪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古钱币收藏需要防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钱币收藏需要防伪(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图为淳化元宝佛像供养花钱刘英杰古币里有一种特殊的钱币,它们和正用品货币具有相似的材质和形制,却不具备流通消费的功能,只供开炉、镇库、玩赏、祈福、馈赠、装饰之用,个别还具有富丽的图案和文字,故称之为“花钱”,又称民俗钱。花钱虽不能消费,却以其较高的艺术价值、丰富吉祥的内涵,以及和古钱千丝万缕的关系,构成了古民俗的一部分。花钱中丰富的内容,是各代民俗民风的缩影;吉祥的内涵,代表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是以历代铸造不绝。目前发现最早的花钱为西汉的“长毋相忘”上系下环钱形配饰,这类钱币在两汉出现不少,多数正面是“五铢钱”,背面为“长毋相忘”、“永通万国”之类的吉语,或者日月星辰、龟蛇瑞兽等图案,

2、更有趣味的是有的将“宜酒食”、“觞政”等酒令直接铸于花钱之上。不同朝代的花钱均有鲜明的特色和风俗,从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无所不在的强大渗透力。如果钱币史上少了花钱的点缀,只有形制规格类似的朝代更迭、年号变换,那便真的没有趣味了。唐宋时期的花钱最为富丽多姿,这时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都高度发展的时期,同时又吸收了邻国和国内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佛教、道教艺术也更臻完美。绘画、造型艺术亦由简率向繁复发展,图案都比较细腻。镂空花钱也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图案主要以花草、虫、鱼、蜂、蝶、龙、凤、麟、狮、鹿、马、人物故事为主。唐宋镂空花钱最为别致,主要是装饰服饰、马具、帘帐之用,镂空花钱与其说是钱,不

3、如说是装饰牌更为确切些。延至金元对唐宋以来的风格传承,同时糅进了草原民族的文化艺术,所以体现在明清花钱上的是一种集大成的艺术。明清时期镂空花钱很少见,只有少量黄铜质双龙钱和花草纹钱,形制较唐宋时期略厚,边廓较宽。实体类钱种数大大超过以前各代。主要有辟邪、吉语、生肖八卦、龙凤类钱。方寸之间,文图并著,实体花钱以圆形、圆穿为主,方穿次之,并有大量带钱冠者。诗牌、仙钱、酒令钱、打马格钱、棋钱多仿宋元时物。明清是花钱铸造的鼎盛时期,虽依然不作流通之用,却有点名副其实的“花钱”了,铸币局按其用途铸造古钱宫钱类、吉语类、宗教类、游戏类、特殊用途类等五大类花钱,想方设法让你掏腰包。其数量之巨,种类之多,超越

4、以往任何时期,而且花钱的铸造也形成固定的模式。由于历代对民间铸造花钱没有严格规定,所以除了官炉以外,民间铸造的花钱数量也为数不少,但因为材质、冶炼技术的限制,使得民间花钱中有许多颇为粗糙鄙陋的品种。官铸钱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民间铸造花钱可能已成为专门行业,花钱也已有了专门市场,百姓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随时到作坊或铸币局去选购,花钱的使用已成为民间往来活动的一项内容。在中外众多货币之中,花钱独树一帜。从用途上看,它们不具备任何货币的功能;从外观上看,它们却都被铸成钱币的形状;从收藏价值上看,部分品种的价格甚至已经超过了同档次收藏钱币,真可谓“虽是花钱不能花”、“不是钱币胜似钱币”!相关链接古钱币收藏

5、需要防伪韦桂琼在时下的集藏市场,古钱币已成为仅次于邮票的第二大藏品。和其他藏品一样,古钱作伪现象比较常见,令人防不胜防。特别是经验不够丰富的业余钱币收藏爱好者,在购买古钱时,更要严加辨伪。一是翻铸。取真钱中文字深峻精好、足径者作模,制作蜡型,经过修整,再用铜水浇铸,用翻铸出来的假钱冒充真钱。此外,还有依照钱币所处时代的文字制作,用木质或其它材料雕成一种特殊的模型,进行翻砂伪造。这种钱大多是历史上从未被发现的,是造伪者揣摩古钱收藏者求奇的心理有意制造出来的。这类伪钱制造技术较高,稍不留意,就容易上当。但如果仔细分辨,就会发现翻铸的伪钱大都文字呆滞,币身笨重,从神采和色泽上看,与真钱也不相同。二是

6、改刻。造伪者选择较厚的铜钱,磨去原有文字,改刻成另一种罕见的文字,使之成为珍稀品。改刻的伪钱大都有刀凿的遗痕,有时在钱径、重量和形制上与真品存在着差异,有时改刻的钱文与原来的不协调,也有的过分工整。只要见得多,并仔细审视,总会找出蛛丝马迹。三是挖补。将普通旧钱的文字挖出一半或全部,再取别的钱上的文字或是另用铜片打成文字来贴补。钱币学家郑家相先生曾见过一枚“天德通宝”,就是将“崇宁通宝”钱面的字挖去,另用铜片打成“天德通宝”四字补贴上去而制成的伪钱。四是拼合。即将两枚旧钱各取一半拼合。拼合的伪钱,如轻轻敲打一下,便会发出“啪啪”的声音,没有真品发出的声音清脆。用以上的方法制作伪钱,原坯做成之后,为了掩盖其真面目,还需要乔装打扮一番,使其色泽、品相与真品更加接近。真正的出土钱经过千百年的地下腐蚀,有的满身翠绿,有的呈红或蓝色,这叫“生坑锈”。传世的钱币则因长期摩挲把玩,油汗入表,钱体呈黑褐色,这叫“传世古”,也叫“黑漆古”。伪钱一般都要在其身上饰以假锈,称作“作旧”,主要是为取得“生坑”或“黑漆古”的表面效果。不过,不论造伪的技术多高超,作旧的古币与真正的古钱总会有差异,只要细心鉴别,就会发现破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