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希望的种子教案

上传人:hh****5 文档编号:19900518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2.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希望的种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3年希望的种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3年希望的种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2023年希望的种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希望的种子教案(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希望的种子教案 希望的种子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希望的种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希望的种子教案1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播撒希望的种子,是研究“植物的一生”的起始课。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搜集并认识种子”、“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播种”、“观察种子破土而出”4个活动。学生的研究兴趣是否浓郁、种子的萌发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的开展后面的研究活动。因此,本课也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本课通过搜集种子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多样性;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使学生了解种子

2、的共同特征;通过实验了解种子的萌发条件和过程;并对种子的结构能发育成植物的哪一部分进行预测。, 学情分析 1.本课重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那么教师就应该注重指导,要活而有序。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四年级学生在科学课上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还只停留在表面现象。 3学生认知障碍点:对于本课要观察的种子内部构造,看似很简单问题,但要观察清楚说清楚很难,在学生的心里很模糊,了解的也不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种子的多样性。 2.了解种子的结构特征。 3.知道种子的萌发条件。 4.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 (二)方法与途径: 1、能够有序认真观察种子的构造并做好记录。 2、预测种子

3、内部的每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植物的哪一部分 (三)情感与评价: 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种植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用观察、记录的方法研究种子的结构。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持久的观察兴趣。 希望的种子教案2 师:从播下种子到长出大西瓜要过好几个月的时间,爷爷却把一个滚圆的大西瓜搬到地里,这是什么原因呢?和我的举动有什么关系呢? 1默读课文,思考: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 交流、媒体出示句子: (1)那个下午,我不知跑了多少趟瓜地,也不知浇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变成了一片泥浆。 (2)干了半天,什么也没得到!我几乎要泄气了,“爷爷,我都等了整整

4、一下午,还得等多久?” (3)咦!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正瞅着我笑呢!我兴奋极了我种了世界上最大的西瓜! 2指名读句子、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 板书:急切 泄气 兴奋 3当我跑了无数趟瓜地浇了无数次水,却发现什么也没得到,这是,我会怎么想? (1)说话练习:忙了老半天,什么也没得到,我想:。 (2)指导朗读句子(1)(2),读出“我”的心情由原来的急切转为泄气。 挑战读,男女生比赛读 4当我看到地里的那个大西瓜,我回兴奋地对爷爷说什么? (1)说话练习,当我看到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时,我说:“。” (2)指导朗读句子,读出“兴奋”的语气 小组比赛读,找好朋友读 5那爷爷听了我的话之后,又

5、会怎么样呢?请你发挥想象,选择下面一题完成。 爷爷说:“”。 爷爷说,地说:“。” 6现在你知道爷爷为什么要把西瓜搬到地里了吗? 小组交流。 引读: 7.师:许多年过去了,我渐渐大了,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地里的。 生:。 展开想象说一说:当我知道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来的时候,会和爷爷有一番怎么样的对话?与同桌说一说,演一演。 8.爷爷再孩子心中播下的“希望的种子”以后会结出什么果实呢? 五.感情朗读,再次质疑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总结全文 希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希望的种子,让它在你的心中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相信: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教学效果的反馈读课

6、文,提出问题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的确,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产生疑问大胆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在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说说自己想知道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来听课文找答案,有些问题一时找不到答案仍然保存着,再读课文后,让学生继续学着提问题,这时孩子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的,他们可能会针对标点,词语,句子,课文内容等各方面进行提问,作为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的提问对不同的提问作出不同的处理与评价,有些简单的可以让学生们来解答,有的可适当点拨一下,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还有的当面不作答,对于好的提问应给予充分肯定与表扬,鼓励学生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在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将这些

7、问题加以归纳,借用学生的提问引导他们发现其中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是有区别的,适时加以小结,提问可以从字词,句子,课文内容等方面入手。 在有感情地朗读完课文以后,让学生再想想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处的提问设计让学生初步学会了提问,培养了问题意识,教师激烈性的语言更会让学生善于提问,乐于提问。 27、一颗希望的种子教案 27、一颗希望的种子 学习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 2、激发提问的兴趣,学习抓住关键词、重点词、以及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付出总会有收获,激发他们劳动和创造的

8、欲望。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出示“种子”,请学生读,强调“种”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三声。 2、出示完整课题,读好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听老师读课文,学生思考故事发生在哪?发生在什么季节。 (设计意图: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学生理解后文爷爷答应孙子在夏天播种,其实是给他一次体验劳动过程的用心良苦作铺垫。) 2、学生交流,回答问题。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引导学生试着提提问题。(设计意图:落实单元目标) 3、自由读课文,找一找爷爷的农场为什么那么吸引“我”? 4、交流,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好这些优美的句子。 学习生字“垛”,字义理解,字形换部首记忆。 流连忘返;学生字“返”,笔顺强化,

9、组词。 5、区别句子 (1)爷爷,我长大了也要来农场种庄稼。 (2)爷爷,我长大了也要来农场种庄稼! 观察句子不同,结合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来,思考,哪个标点更合适? (设计意图:贯彻课程统整理念,在教学中复习标点符号表达的不同语气和含义,并揉和课文内容有机地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明白标点的突出也是读好句子的好方法。) 6、学习“兴致勃勃”,释义,“致”笔顺。 7、齐读第二小节。 三、重点学习祖孙对话 1、自由读,思考爷爷回答孙子的话的标点,能否由“!”换成“。” 2、学习“籽”,整体认读音节,植物的种子。 3、自由读,并提出问题。 4、学习课文第7小节,找一找“我”是怎样等待的? 品味句子,“不

10、知跑了多少趟”换成“跑了很多趟”好不好?为什么?(设计意图:贯彻课程统整理念,品味句式转换以后语气的不同。) 5、指导朗读,读出焦急的语气。 6、学习第8,9小节,读出“泄气”的语气。 四、学习课文结尾 1、自由读,故事结尾发生了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我”兴奋的心情。 3师引读最后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五、总结 原来爷爷早知道夏天是种不出西瓜的,但为了给自己的小孙子一次体验劳动,享受收获的过程,而特意安排了这一切,使孩子体会到了通过劳动得来成果的快乐。 小小的希望 金波老先生写的小小的希望这篇文章我很喜欢,我喜欢这样简约干净的文字,透着灵气和美好,和孩子们一起与这样美的文字对话,是

11、一件享受的事情。对文字或对人我有些挑剔。 尤其喜欢课文的最后一段: 我要和小鸟飞到自由的树林里。我躺在林中的草地上,望着头顶上绿叶间的小鸟。我们是一对朋友,交谈着春天、树林、花朵和越来越多的花园。 这是一个孩子小小的希望,这是一个美好的心愿,透过文字我触摸到一个孩子纯真透明的心灵。这颗心赤诚、火热、淳朴。 教学时我和孩子一起站在作者的视角去看,去听,去思考,去体验文字的脉搏和心跳。 音乐声响起来的时候,孩子们的声音中揉进了善良、融入了自己的感悟,一颗心变得柔软起来,语文承载的美感显现出来。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读着读着我们的心与作者的心靠近了,我们的心和鸟儿的心紧紧相连。 归纳梳理前两段段意的时

12、候,我板书:与鸟儿对话,意思是作者把鸟儿当成了自己的伙伴、自己的朋友,希望和鸟儿沟通交流。板书结束后写下一个句型训练: 小作者不希望鸟儿()。 孩子们举手回答,进行补充。于是就有了下文中的一首小诗。孩子们彼此启发,彼此感动,我们在课上陶醉。我想课堂之美,在于生成,在于流动。峰回路转,我们不知道在哪个环节,老师和学生的思维就会碰撞出灵感的花火,课堂充满激情和浪漫的诗情。 一首小诗的雏形就在四四方方的黑板上呈现。接着我再次启发孩子们进行抒情训练: 鸟儿啊!我想对你说()。 给孩子的情感一个释放的空间,给一首小诗一个完美的结语。 更多的孩子举起手来,他们的灵感如汩汩的清泉冒出来,心曲如歌在课堂荡漾回

13、旋。 最后一首稚嫩的小诗留在黑板上,下课铃声响起来了,孩子们对课堂似乎有些不舍,下课了还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地说:老师,我还想对小鸟说瞧!这就是孩童,他们纯真、善良、是天生的诗人和艺术家。 金波的文字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自然,和谐,共生。这位充满童心和爱心的儿童文学作家值得我们敬佩! 播种希望的日子 花卉播种 播种方法基本上都是相通的,无非是土,水,光照,温度的管理。根据种子的大小,还有自己的设施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播种方法。 1、花卉播种一般在保护地区进行,至少应遮雨或适当遮光降温等基础设施,才能达到各种品种出芽所需要的条件,保证其出芽率。 2、选择疏松透气的土壤(一般选用细粒的泥炭,

14、草炭或腐叶土)。装入花盆或播种盘里。 3、将土壤浇透水(水里配点多菌灵或托布津或百菌清达到土壤消毒的目的,往往配八百倍液),把种子均匀的洒在土层上。 4、细粒种子(如百里香,矮牵牛,瓜叶菊,海棠种子等)播种,不需要盖土,但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用细嘴喷壶喷雾状水来保湿。大水流的话易把种子冲走或者冲到土层深处,细小种子不易顶土出芽。大粒种子则要盖土厚度为种子大小的2-3倍。另外,覆土的多少,还跟种子出芽的好光性与嫌光性有关,如矮牵牛属好光性种子,播后可不覆土。而三色堇等嫌光性种子,播后必须覆土并不得露出种子。如果种子在未发芽之前,因其它原因,露出土面,则还要补土,直到看不到种子。花种播种后,必须保

15、持土壤潮湿,但不要渍水,在出芽之前不得干水,这对于细粒种子尤其重要。 5、大多数种子的发芽适温在20-25度。需要要注意的是,有的种子必须在低温条件下才能发芽。如花毛茛,飞燕草。大多数香草和秋冬播的种子,温度不要高于25度。春夏播种子不要低于于20度,如果达不到温度,用保鲜膜提高温度,保鲜膜同时还具有保湿作用。夏季的时候,所有的种子都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要遮阴遮雨。冬季则要注意保暖与防霜冻。种子发芽前还没有长根,需要人为补充水分来维持生命,土壤要保持湿度,但不能渍水。 6、如果盖有保鲜膜,待种子发芽后,要及时去掉,及时将花盆搬到有散射光的地方,见光。并且,种子发芽后要及时施一些液肥,比如磷酸二氢

16、钾,肥的浓度在200倍左右,浓度不要太高。等长大些后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施肥。 7、等种子长到2-3片叶时,可以移栽。5-6片叶时及时定植。定植前盆度放一点缓释颗粒肥(比如复合肥)和腐熟的有机肥。 8、如果想植株将来丰满一些,可以打尖或摘心。同时也起到矮化的作用。但鸡冠花不能打尖。 希望戒指 希望戒指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贫穷的农夫,他常上山打柴。一天,他路过一片树林,不小心撞到一棵树上。这时,从树顶上掉下来一个鸟窝,里面有两个鸟蛋。两个鸟蛋在地上滚了几滚,便破裂了,一个鸟蛋里钻出了一只小鹰,另一个鸟蛋里滚出了一枚金戒指。那只小鹰拍了拍翅膀,对农夫说:你把我从魔法中拯救了出来,我要报答你。拿着这

17、枚希望戒指吧!当你想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只要把它戴在手指上转一圈,大声说出你的希望就可以了。但是你千万要记住,这枚希望戒指只能使用一次。说完,便飞走了。 农夫拿起戒指兴高采烈地往回走。傍晚时,他路过一个珠宝商店。农夫走进去,向珠宝商讲了希望戒指的秘密。珠宝商起了贪念,想把它据为己有。于是他用丰盛的晚餐款待农夫,把他灌得酩酊大醉,然后用一只看上去一模一样的普通戒指,把希望戒指换了过来。 农夫走后,珠宝商赶紧转动希望戒指,大叫:我要一百万枚金币!话音刚落,金币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把他砸倒在地。等一百万枚金币落完,珠宝商已经被砸死了。 农夫回到家中给妻子看了那枚戒指,说:现在我们不用担心忍饥挨饿了。这

18、是一枚希望戒指,我们希望什么,它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但它只能使用一次,我们得仔细考虑考虑。他的妻子问他,是否可以再得到一亩土地。农夫回答说:不,如果我们辛勤耕作一年,我们就可以再买一亩土地。夫妻俩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好收成。秋收后,他们又添了一亩土地,并且还余下了一些钱。 农夫的妻子又说:现在,让戒指给我们带来一头牛和一匹马吧!农夫对妻子说:怎么能让希望戒指的魔力浪费在这样的小事上呢?过不多久,我们就可以攒够钱来买了。到了年底,他们攒了一笔钱,买回一头牛和一匹马。农夫髙兴地说:瞧,我们把希望留到了明年,而我们仍然得到了我们需要的东西。 他们辛勤劳动,加上风调雨顺,连续几年都获得大丰收。农夫成了富翁

19、,过着舒适的生活。农夫的妻子时常建议丈夫向戒指提出希望,可每次丈夫都劝她别着急。农夫几乎每天都把戒指拿出来看一看,但他总是小心谨慎,不让自己脱口说出任何希望来。后来,农夫和妻子都老了,头发也白了,他们愉快地度过了幸福的晚年。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迈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新希望。 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点。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首先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

20、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条缕清楚、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建议在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资料,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到: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海洋的神秘莫测、绚丽多姿,定会使学生们遐想联翩,激发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不要仅局限在教材知识上,建议课后带领学生查阅、搜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资料,写读后感或制作摘记小卡片,激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愫。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你见过海洋吗?你了解他吗?(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畅谈对海洋的认识,体会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出

21、示图片或播放录像,观看美丽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灾难,加深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体会。 二、合作学文。 1、过渡: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千百年来,面对喜怒无常的海洋,人们既爱又敬畏。不过,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不用再“望洋兴叹”了!是什么原因呢? 2、读第四自然段,揭示原因,并体会本段在课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讨论:科学家从哪些方面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 4、小组汇报,展示资料,交流体会: (1)开发矿产资源。 (2)索取高蛋白食品。 (3)利用水力发电。 (4)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5)建设海底城市。 5、你知

22、道海洋还有哪些资源可利用吗? 6、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段,感悟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 7、原来海洋有这么多的资源可供我们开发、利用,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各谈感想,总结:海洋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我们要保护好海洋,珍惜这些海洋资源。) 8、齐读第三段。 9、观看录像,了解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现状,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愫。 三、总结全文。 海洋真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大宝藏,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就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练习设计: 1、说一说:结合课文内容及你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说一说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写一写:查阅有关海洋的

23、书籍、资料,调查了解海洋目前被污染、资源被破坏的现状,写一份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海洋的现况,呼吁人们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3、小建议:对保护海洋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提出你的想法,提供具体措施。 科学的种子 1、科学的种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拿出几颗种子,说出这些种子的名字,老师还带来一些“科学的种子”,科学的种子是什么呢?它是不是也能生根发芽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不丢字,不加字。) 2、指名读。(纠正学生的字音,能够读出自己的语气。)。 3、小组互相读一读。 4、个别生读一读。 (二)学习生字。 1、谁愿

24、意把认识的生词朋友读给大家共同分享。 2、在预习中,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起来有困难?自由发言。 3、指导“乘”和“将”的书写。 4、试着把本课的生字都写一写,着重练习写“乘”和“将”。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辨析形近字。(投影出示) 枪()杆()驰()探() 抢()竿()池()深() 生:认读形近字。 指名读,并组词。 三、练习朗读:多种形式读(自由读、小组读) 自选段落与大家共同分享。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及词语,选择一个造句。 3、听写。 板书设计:1、科学的种子 乘牧探 枪()杆(

25、)驰()探() 抢()竿()池()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 3、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讲给小伙伴听,对科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我”想像的美好,并且能够展开想像的翅膀,大胆地去奇思妙想。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感悟“我”的想象是“科学的种子”,而且种子已经萌芽。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科学的种子这篇课文。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那么“我”的奇思妙想是什么?读课文,自己在书中画画,说说。(用自

26、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爸爸为什么说我爱奇思妙想,妈妈为什么说我胆子太大?(结合课文理解,小组讨论交流。) 3、对于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的奇思妙想有可能实现吗?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指导:重点指导朗读。 4、谁愿意读读这首诗?要读出自己的语气。(指名读,评读,自由体会读,同桌对读。) 5、试着背诵课文。 四、启发想象,口语表达。 1、想想你的奇思妙想是什么? 2、小组交流。 3、汇报:自由发言。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把收获说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1、科学的种子 爸爸:木枪耍妈妈:布娃娃 我:奇思妙想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

27、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会认14个字。自主积累词汇。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识字。 2、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幻灯片,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引发质疑。 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疑。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相互解疑。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重点注意蒲、荚这两个字的读音。 (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28、读音。 (5)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细读课文,感悟“小伞兵”情感变化,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自由轻声读,思考:小伞兵在找家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感受到的? (2)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感悟。 第二自然自然段,体会小伞兵害怕、惶恐的心情。 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小伞兵放松的心情。 第五、六自然段感受小伞兵高兴的心情。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扩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板书设计 3蒲公英的种子 吹上了天害怕 小伞兵飞呀飞放松 躺在地上高兴 资料提供者:zn 种子的梦课文 在一个

29、冰冷冰冷的世纪, 我藏身进褐色的土地, 像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 潜身在潜身在碧绿的海底。 鱼儿大海里自由来去, 我却憩睡在母亲怀里: 让水分滋润着铁躯壳, 让梦儿孕育在我的心底。 梦儿伴着我甜蜜的叹息, 根须帮助我轻轻地吮吸, 为了冲破那土层的压力, 我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 我思念那明媚的阳光, 我思念那辽阔的大地, 我想他们也同样思念着我, 于是:降下了相思的雨滴 我会长出两片绿油油的叶子, 去迎接春风悄悄的絮语; 我缓缓地伸展腰枝, 好慢慢地挤碎冰雪的妒嫉。 然后我要开出鲜艳的花朵, 每一个花瓣都娇嫩而又稚气; 蜜蜂会绕着我不倦地飞, 说我比世上的一切都美丽。 我愿意相信它的盟誓, 醉心

30、于它忙碌的许诺里, 我把爱情倾心交付, 把生活酿造成金色黎明的蜜。 风将摇落我的果实, 把它送到另一片土地。 于是我溶化在母亲的怀抱, 并且相信: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 蒲公英的种子_语文教案 师:落在沙漠中的种子渴死了,落在河水里的种子淹死了,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一年后,落在泥土里的蒲公英种子已长成蒲公英妈妈了,她的孩子们也即将飞向四面八方,她会怎样嘱咐自己的孩子呢? 生:如果我是蒲公英妈妈,我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能落在沙漠里,不能落在河流中,也不能落在房子上。 教材中的太阳公公只是嘱咐蒲公英种子不能落在沙漠里,不能落在河流中,而这位学生却能想到不能落在房子上。这说明他在理解文

31、本的基础上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如果教者捕捉住这一精彩瞬间,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你真不错,真是一个细心的妈妈,不仅嘱咐自己的孩子不能落在沙漠里,不能落在河流中,还嘱咐孩子不能落在房子上。是啊,还有很多的地方和沙漠、小河一样不适合蒲公英生长,请你们都来帮蒲公英妈妈想想,哪些地方不能去?这样,教师及时发现的这颗石子就会激起无数可爱的、跳跃的浪花。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引领学生跳出文本,更好地理解了文本。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对于文本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因而,课堂上会有众多声音,教师既要听出杂音,分辨对错,也要听出高音分清认识水平

32、的高低,还要听出奇音觉察见解的独特与新颖。 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课堂上美的生成要从学生出发,相信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是创造课堂的有生力量。教者应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并能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奇音,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上演出更多无法预约的精彩。 31希望戒指 31希望戒指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会认字,会写6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分析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而明白获得幸福生活的真正途径。 4.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并明白获得幸福生活的真正途径。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33、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疑。 1.板书课题,指导写“戒”。 2.激疑: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希望戒指有什么用处?希望戒指是怎么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交流:解决心中的疑问。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农夫从蛋壳中救出小鹰,小鹰送给农夫一枚戒指报答他,用它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只能使用一次,贪婪的珠宝商骗得这枚戒指却被金币砸死,勤劳的农夫劝服妻子靠自己的勤劳和坚定的信念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4.分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订正字音。 三、理清线索,讲述故事。 1.快速读课文。 思考: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

34、怎样的? 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农夫从蛋壳里救出小鹰,小鹰为了报答农夫,送给农夫希望戒指。) 第2至5自然段:讲述故事的经过。(珠宝商骗到希望戒指后却被金币砸死,农夫却劝服妻子保存戒指,靠自己的双手用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 第6自然段:讲述故事发展的结果。(农夫和妻子辛勤劳动,成了富翁,过着舒适的生活,始终没用希望戒指。) 2.合作: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把这个故事讲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 (1)要求:说的同学语言流畅,内容完整,不一定要按课文的原话说。 (2)要求听的同学要仔细听,听完说出评价意见。 (3)评价:从语言、仪表、内容(完整、准确)、感情(是否投入)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四、学习生

35、字词。 1.认读:文中的生字词,同学们在读课文时,已经跟它们见了多次面,现在,老师把它们单独请出来,大家是否认识它们呢?指名认,开火车认,齐读。 一枚戒指添加攒钱破裂 忍饥挨饿晚餐灌醉一亩地 2.识记: 师: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可以进行生字与生字,生字与熟字的比较记忆。 3.书写。 注意:“耕”字左边不能丢笔画。 “裂”字上下结构,不要写得太长。 4.评价。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把故事说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词。 戒指破裂一亩地耕作忍饥挨饿 2.复述故事。 二、细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自主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36、围绕这枚希望戒指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具有什么特点?你比较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2)画出相关语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学生汇报,在汇报中老师适时指导学生讨论交流,并适时指导朗读。 (1)研读描写农夫的语句。 A.农夫没有使用希望戒指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为什么?(农夫有勤劳、本分的品质,他是靠勤劳致富的。) B.假如农夫听了妻子的建议,动用希望戒指,他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吗?(农夫不光勤劳本分,更有坚定的信念,长远的眼光。) C.指导读:农夫:“不,如果我们辛勤耕作一年,我们就可以再买一亩土地。”(用坚定的语气读出农夫的自信。) (2)研读描写珠宝商的语句。 A.你觉得珠宝商是一个

37、怎样的人?假如他没有被砸死,他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吗?(珠宝商具有贪婪的本性,不劳而获的幸福是短暂的,它更会腐蚀人,堕落人,最终毁灭人。) B.指导读,珠宝商:“我要一百万枚金币!”(读出他贪婪、霸道的语气。) (3)研读描写农夫妻子的语句。 A.你怎么看农夫的妻子?(希望利用“希望戒指”解决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眼光相对农夫而言比较短浅,但不贪婪。) B.指导读:农夫的妻子:“现在,让戒指给我们带来一头牛和一匹马吧!”(读出妻子犹豫不决的心理) 三、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组合,自选角色表演读课文。 (1)指导学生把握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

38、语言。 (2)在小组内表演。 (3)指名表演、评议。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读了这个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只有靠勤劳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盲目依靠外力而不付出实际行动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造成严重后果。)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阅读相关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3.续编故事或改写课文。 板书设计: 希望戒指 商人:贪得无厌贪婪致死 农夫:勤劳勤劳致富 农夫的妻子:立场不够坚定 我真希望_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

39、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投影插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会认12个生字。 重点难点: 背诵课文,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希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我真希望。 二、初读课文,认知生字 1、师:借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圈出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在一块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小黑板出示)。 小老师领读(有注音),想领读哪个就读哪个。 集体读(有注音)。 开火车读(无注音)。 抢读

40、(无注音,打乱顺序)。 3、学生自由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同桌听。 三、朗读感悟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并找出问题,四人小组带着问题边读边讨论。 2、小组交流并讨论: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希望?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我的心情?屏幕上随机出现相应的画面内容。 3、全班汇报,朗读感悟。 4、感情朗读 学生自由读全诗。 男女生分读全诗。 教师引读:我真希望 不是 而是 四、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会写8个字。 重点难点: 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课文,导入 1、读生词卡片; 2、

41、背诵课文。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深入调查了周围的环境,你有什么收获吗? 二、交流调查结果,拓展延伸 1、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2、谈自己的感受。 师:做了这么细致的调查,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新的希望吗?该为环境保护做点什么呢? 3、语言实践,拓展延伸。 师:请大家模仿课文中诗歌的表达形式,用上我真希望的开头,把自己对改变环境的愿望写一写,可以写一段,也可以写二至三段。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三、巩固课文,加强语言文字的练习 1、出示问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洁白的()芬芳的()动听的() 2、指导我会写的字 出示我会写的字,引导观察。 学生试写感悟,

42、交流体会。 根据书写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学生再练。 3、采集本课中表达环境美的词语。 四、总结 师:学了这一课,让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母亲,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五、作业 生字各写一行。 板书设计: 我真希望 飘出来 烟囱喷出来 吐出来 树更绿 地球花更红 小鸟的歌声更动听更悠扬 蒲公英的种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奇妙。 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毛茸茸、微风、飞”这五个词语。 3、学会“公、种、朵、到”这四个字。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 2、学会本课4个生字,

43、能正确认读文中5个新词。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毛茸茸、微风”的词义。 2、体会“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从想象练说中理解本句中“哪儿”的意思。 四、教学时间:1.5课时 五、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奇妙。 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毛茸茸、微风、飞”这五个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天 (二)引入新课 (三)解析小诗: 1、反馈交流问题(1):植物妈妈是谁? 2、反馈交流问题(2):蒲公英的种子宝宝告诉我们,它是怎么离开妈妈的呢? 你从哪些句子中找到答案的? 朗读训练。 3、演示课件,学生练说:飞呀

44、,飞呀,飞到(),()就是我的家。 老师小结:“哪儿”的意思。 朗读训练。 4、齐读小诗。 (四)背诵小诗 (五)积累词语 1、老师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划出新词。 2、认读新词。 (六)生字正音 (七)课堂小结: 1、采用交流形式进行互动小结。 2、老师小结。 板书:(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并学会正确书写“公、种、朵、到”四个生字。 二、教学过程:(略) 希望的种子教案 希望的种子教案3 师:从播下种子到长出大西瓜要过好几个月的时间,爷爷却把一个滚圆的大西瓜搬到地里,这是什么原因呢?和我的举动有什么关系呢? 1默读课文,思考: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 交流、媒体出示句子

45、: (1)那个下午,我不知跑了多少趟瓜地,也不知浇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变成了一片泥浆。 (2)干了半天,什么也没得到!我几乎要泄气了,“爷爷,我都等了整整一下午,还得等多久?” (3)咦!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正瞅着我笑呢!我兴奋极了我种了世界上最大的西瓜! 2指名读句子、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 板书:急切 泄气 兴奋 3当我跑了无数趟瓜地浇了无数次水,却发现什么也没得到,这是,我会怎么想? (1)说话练习:忙了老半天,什么也没得到,我想:。 (2)指导朗读句子(1)(2),读出“我”的心情由原来的急切转为泄气。 挑战读,男女生比赛读 4当我看到地里的那个大西瓜,我回兴奋地对爷爷说什么? (1

46、)说话练习,当我看到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时,我说:“。” (2)指导朗读句子,读出“兴奋”的语气 小组比赛读,找好朋友读 5那爷爷听了我的话之后,又会怎么样呢?请你发挥想象,选择下面一题完成。 爷爷说:“”。 爷爷说,地说:“。” 6现在你知道爷爷为什么要把西瓜搬到地里了吗? 小组交流。 引读: 7.师:许多年过去了,我渐渐大了,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地里的。 生:。 展开想象说一说:当我知道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来的时候,会和爷爷有一番怎么样的对话?与同桌说一说,演一演。 8.爷爷再孩子心中播下的“希望的种子”以后会结出什么果实呢? 五.感情朗读,再次质疑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47、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总结全文 希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希望的种子,让它在你的心中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相信: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教学效果的反馈读课文,提出问题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的确,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产生疑问大胆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在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说说自己想知道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来听课文找答案,有些问题一时找不到答案仍然保存着,再读课文后,让学生继续学着提问题,这时孩子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的,他们可能会针对标点,词语,句子,课文内容等各方面进行提问,作为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的提问对不同的提问作出不同的处理与评价,有些简单的可以让学生们来解答,有的

48、可适当点拨一下,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还有的当面不作答,对于好的提问应给予充分肯定与表扬,鼓励学生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在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将这些问题加以归纳,借用学生的提问引导他们发现其中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是有区别的,适时加以小结,提问可以从字词,句子,课文内容等方面入手。 在有感情地朗读完课文以后,让学生再想想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处的提问设计让学生初步学会了提问,培养了问题意识,教师激烈性的语言更会让学生善于提问,乐于提问。 编辑推荐 一颗小豌豆相关知识 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它们都是绿的,因此它们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事实也正是

49、这样!豆荚在生长,豆粒也在生长。它们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雨把它洗得透明。这儿是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有亮,晚间黑暗,这本是必然的规律。豌豆粒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同时也越变得沉思起来,因为它们多少得做点事情呀。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么?它们问。我只愿老这样坐下去,不要变得僵硬起来。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许多星期过去了。这几粒豌豆变黄了,豆荚也变黄了。 整个世界都在变黄啦!它们说。它们也可以这样说。 忽然它们觉得豆荚震动了一下。它被摘下来了,落到人的手上,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在一起,溜到一件马甲的口袋里去。 我们不久就要被打

50、开了!它们说。于是它们就等待这件事情的到来。 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最小的一粒豆说。是的,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最大的那一粒说。 啪!豆荚裂开来了。那五粒豆子全都滚到太阳光里来了。它们躺在一个孩子的手中。这个孩子紧紧地捏着它们,说它们正好可以当作豆枪的子弹用。他马上安一粒进去,把它射出来。 现在我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那么就请你来吧!于是它就飞走了。 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个豆荚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 于是它就飞走了。 我们到了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睡,其余的两粒说。 不过我们仍得向前滚。因此它们在没有到达豆枪以前,

51、就先在地上滚起来。但是它们终于被装进去了。我们才会射得最远呢!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最后的那一粒说。它射到空中去了。它射到顶楼窗子下面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霉菌的裂缝里去。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不见了,可是我们的上帝并没忘记它。 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它说。 在这个小小的顶楼里住着一个穷苦的女人。她白天到外面去擦炉子,锯木材,并且做许多类似的粗活,因为她很强壮,而且也很勤俭,不过她仍然是很穷。她有一个发育不全的独生女儿,躺在这顶楼上的家里。她的身体非常虚弱。她在床上躺了一整年;看样子既活不下去,也死不了。 她快要到她亲爱的姐姐那儿去了!女人说。我只有两个孩子,但是养活她们两个人

52、是够困难的。善良的上帝分担我的愁苦,已经接走一个了。我现在把留下的这一个养着。不过我想他不会让她们分开的;她也会到她天上的姐姐那儿去的。可是这个病孩子并没有离开。她安静地、耐心地整天在家里躺着,她的母亲到外面去挣点生活的费用。这正是春天。一大早,当母亲正要出去工作的时候,太阳温和地、愉快地从那个小窗子射进来,一直射到地上。这个病孩子望着最低的那块窗玻璃。从窗玻璃旁边探出头来的那个绿东西是什么呢?它在风里摆动!母亲走到窗子那儿去,把窗打开一半。啊她说,我的天,这原来是一粒小豌豆。它还长出小叶子来了。它怎样钻进这个隙缝里去的?你现在可有一个小花园来供你欣赏了! 病孩子的床搬得更挨近窗子,好让她看到

53、这粒正在生长着的豌豆。于是母亲便出去做她的工作了。 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这个小姑娘在晚间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温暖的。这粒豆子长得好极了,我也会长得好的;我将爬起床来,走到温暖的太阳光中去。 愿上帝准我们这样!母亲说,但是她不相信事情就会这样。不过她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致被风吹断,因为它使她的女儿对生命起了愉快的想象。她从窗台上牵了一根线到窗框的上端去,使这粒豆可以盘绕着它向上长,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可以看到它在生长。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女人有一天早晨说。她现在开始希望和相信,她的病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自己也能爬

54、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高兴的眼光望着这一颗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这个病孩子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它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粉红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把它柔嫩的叶子轻轻地吻了一下。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我幸福的孩子,上帝亲自种下这颗豌豆,叫它长得枝叶茂盛,成为你我的希望和快乐!高兴的母亲说。她对这花儿微笑,好像它就是上帝送下来的一位善良的安琪儿。 但是其余的几粒豌豆呢?嗯,那一粒曾经飞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并且还说过如果你能捉住我,那末就请你来吧!它落到屋顶的水笕里去了,在一个鸽子的嗉囊里躺下来,正如约拿躺在鲸鱼肚中一样(注:据希伯莱人的神话,希伯莱的预言家约拿因为不听上帝的话,乘船逃遁,上帝因此吹起大风。船上的人把约拿抛到海里以求免于翻船之祸。约拿被大鱼所吞,在鱼腹中待了三天三夜。事见圣经旧约全书约拿书。)。那两粒懒惰的豆子也不过只走了这么远,因为它们也被鸽子吃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