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600字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898577 上传时间:2021-01-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6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6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6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6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600字(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600字 目的 分析并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检测的不同临床标本。其中2010年11月2012年11月为一组, 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为一组。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 根据操作规则检测结果, 并进行总结分析。 毕业结果 2010年11月2012年11月临床标本检验阳性率为28.18%(1105/3921), 其中, 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率为35.55%(758/2132), 血培养标本检验阳性率为7.67%(53/691), 大便标本检验阳性率为0.97%(2/2

2、06), 其他非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率为32.74%(292/892)。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临床标本检验阳性率为24.70%(1310/5304), 其中, 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率为31.04%(825/2658), 血培养标本检验阳性率为9.77%(104/1065), 大便标本检验阳性率为1.09%(3/274), 其他非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率为28.92%(378/1307)。2010年11月2012年11月临床标本阳性率以及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明显高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P0.05)。结论 分析并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特点, 对于临床检验和诊断有重要

3、意义。 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率;流行病学DOI:10.14163/ki.11-5547/r.2016.15.028一直以来,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指导作用愈发具有专业及可信性1。但据统计数据显示, 微生物检验准确性尤其是不同种临床标本的阳性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标本采集、标本保存及标本检测过程中均可能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标本检验的阳性率2。要想改善并提高标本检验的阳性率, 首先应该明确本地或本院不同标本流行病学特点, 针对可能存在问题进行逐一解决, 从而提高标本微生物检验准确性, 为临床提供

4、更详细、准确的标本资料3。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检测的不同临床标本, 分析并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特点,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检测的不同临床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年11月2012年11月为一组, 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为一组。标本有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包括血液、胸腹水和脑脊液)、大便标本以及其他非呼吸道标本(包括穿刺、中段尿、伤口分泌物)。两个时间段临床标本具体资料见表1。1. 2 实验方法 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 根据操作规则检测结果, 并进行总结

5、分析4。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010年11月2012年11月临床标本检验阳性率为28.18%(1105/3921), 其中, 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率为35.55%(758/2132), 血培养标本检验阳性率为7.67%(53/691), 大便标本检验阳性率为0.97%(2/206), 其他非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率为32.74%(292/892)。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临床标本检验阳性率为24.70%(1310/5304), 其中, 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率为31.04%(8

6、25/2658), 血培养标本检验阳性率为9.77%(104/1065), 大便标本检验阳性率为1.09%(3/274), 其他非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率为28.92%(378/1307)。2010年11月2012年11月临床标本阳性率以及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明显高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P0.05)。见表2。3 讨论从本次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分析, 2010年11月2012年11月临床标本阳性率以及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明显高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文章显示, 标本采集、标本保存及标本检测过程中均可能存在可以影响标本检验阳性率的因素5。而且, 曾

7、有文献报道, 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占造成标本检验阳性率中的较大份额, 超过50%6。而标本采集涉及的范围不仅是采集标本, 还包括申请检验的过程, 患者被检的准备及标本运送过程。整个过程涉及的细节较多, 且常不受重视, 最终造成纰漏发生7。所以, 从申请检验直至标本运送的全部过程应该有统一严格的操作制度执行标准, 而操作人员则按规定执行, 同时, 要求操作人员了解不同种类临床标本的基本采集注意事项8, 防止在运送之前的标本已经无法送检, 这样不仅会使标本信息丢失, 甚至造成错误诊断结果, 从而延误被检患者治疗9。不仅操作医务人员需要注意, 患者本人也需要注意, 部分标本检测(如尿检等)均需要

8、患者采集后送至护理人员处10,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应该普及到位, 避免因采集失误造成标本的浪费。在微生物标本保存至检验过程中, 需要保持其内部原有微生物的正常存活, 同时禁止其他非标本内病原体污染标本11。针对标本不同, 所注意的保存及运送细节也相应有所不同。如氧气依赖性微生物需要在氧气存在下才能正常存活, 如果在保存过程中处于无氧状态, 则会造成原有微生物的死亡及厌氧微生物的繁殖, 影响检验结果12。而如果是厌氧性微生物, 则不应使其暴露于空气中, 导致兼性厌氧菌的不正常繁殖。根据不同种菌种选择合适的保存条件是十分必要的13, 所以医护操作人员应该熟悉不同微生物标本, 使其最大

9、程度保持标本原有性。 除了上述检验前的过程中已出现造成检验阳性率下降的误差外, 在检验过程中也存在操作等问题14。现在微生物检验技术主要依赖于生化反应, 而在生化反应过程中, 无时无刻不需要操作者的试验手法及判断能力。所以, 检验操作者的相关微生物生化知识则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要注重检验操作人员的基础知识及试验技能的双重培训及考核, 这样才能提高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15。同时, 可以在检验室中放置有关基本微生物检验的若干种试验及生化反应等基本操作步骤, 不但可以起到时刻提醒检验人员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思维的干扰。综上所述, 分析并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

10、行病学特点, 对于临床检验和诊断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 何梦林. 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z1):347-348.2 张新秀.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5):396-397.3 苏建荣. 重视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后实验室质量管理.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5(4):293-295.4 杨柳, 郭清莲, 申及, 等. 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14):1573-1574.5 王淑媛, 柯培锋, 庄浩林, 等. 微生物检验

11、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20): 2738-2739.6 顾海彤, 黄艳飞, 孙宇峰, 等. 不同种类微生物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的临床意义探讨.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11):1882-1884.7 尹秀云, 陈建魁, 曾利军, 等. 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解决对策.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20):2499-2501.8 戴莉.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3):105-107.9 黄军垣, 郑利平. 加强住院患者临床微生物检验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观察.四川医学,

12、 2013, 34(4):563-564.10 王文, 赵自云. 呼吸道标本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分布及耐药性.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3, 12(2):117-119.11 杨安芳.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 中国医药异刊, 2013, 15(11):1893.12 袁锦屏, 杨灵, 邱桂霞, 等. 呼吸道苛养菌对头孢妥仑匹酯等1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监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1, 10(4): 289-291.13 舒玲, 郭靓, 罗岚, 等. 华西医院不合格微生物标本的特点分析及对策.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12):2360-2364.14 王欣茹, 陈凤华. 不同类型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培养方法与临床应用.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7(2):159-160.15 Teppei Y, Kiyoshi I, Ayaho M. A novel weighted cumulative delta-check method for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specimen mix-up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Clin Chem Lab Med, 2013, 51(4):781-789.:2016-01-0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