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理学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9894878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4.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园林植物病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园林植物病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园林植物病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病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病理学(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园林植物病理学园林植物病理学一、什么是园林植物病理学?简言之,就是关于园林植物病害的学问。是研究园林植物病害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防治的理论和方法。症状学、病原学、病理学、流行学和治理学。一、三、园林病害治理的必要性(重要性)九五期间,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都在1.1亿亩左右,造成损失达369.5亿元。其中直接损失60.9亿元。松材线虫萎蔫病:2003年统计,发病面积达8.1万公顷,3500多万棵松树死亡,给我国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榆树枯萎病:1930-1935 250万株榆树死亡,美国1971-1975 600 万株,英国四、园林病理学发展简史大略分为

2、6个时期1. 有文字记载的初期古希腊的有关文献中有各种病害的记载:疫病(blight)、瘟病(blast)、锈病(rust)、霜霉病(mildew)和黑粉病(smut)等。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很不发达,人们认为植物病害的发生是天神在发怒。2. 300B.CA.D500这一时期的哲学著作中有关于野生树不受病害侵袭,而栽培植物则大量发病的描述。(现代人口膨胀,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高度密植,单一纯种植物大面积栽培等是植物病害爆 发的根本原因)3. A.D5011700西方科学的黑暗时期,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4. 17011800工业革命推动了其他科学的发展。分类学时代。林奈创立双名法,植物分 类学得到较

3、快的发展,一些学者试图对植物病害进行分类。5. 18011900植物病理学形成时期(1) 1845-1847马铃薯晚疫病在欧洲流行,数十万人饿死和大量移民。这一事件刺激了植 物学家和真菌学家去研究植物病害问题,大大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2) De Bary植物病理学之父,德国人1853年阐明了禾谷类植物锈病和黑粉病的特征,而后确定了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确立了植物病害是由病原菌侵染引起的观点。这些划时代的工作为植物病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3) Julius kuhn 1858年编著出版作物病害原因和防治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

4、植物病理 学教科书,标志着植物病理学的诞生。6. 1901现代植物病理学时期(1) 植物病害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病毒和植原体被确认为植物病原。(2) 化学防治得到广泛应用1883年法国人Millardet确定了波尔多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20世纪3040年代有 机杀菌剂的合成和使用,推动了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迅猛发展。(3) 抗病品种成为重要的防治手段(4) 生物防治取得成功(5)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理论日趋完善(6) 寄主一病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的探讨正成为学科的热点(7) 计算机和卫星遥感技术将为植物病害的发生监测和预测预报提供重要手段第一章植物病害的概念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定义一

5、、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在环境因素的有害作用下,其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调节复原的程度, 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生长发育失常或受害,造成经济上或生态上 的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为了正确地理解这一概念,应明确如下几点:1. 病害是在环境因素地有害作用下引起的,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遗传性病害一般不列入植 物病理学的研究范围。如:玉米自交系的白苗病。2. 有病变过程,才称为病害。细胞的死亡、组织的坏死和形态的改变等不是瞬间完成,而 要经历一段时间。单纯的机械损伤不是病害。Plant disease : an illness or unhealthy condition

6、 caused by infect, a disorder etc., but not by an acci dent.Ill: not in good health, not well3. 有经济上或生态上的损失。有些病害没有经济上的损失,甚至对人类有益。如:杂色花瓣 的郁金香,受黑粉菌寄生形成的菱白。这些都不视为病害。因此,植物病害是一个带有人类好恶的概念,同时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二、病原和环境因素为了研究和描述的方便可将致病因素细分为病原和环境因素。1. 病原直接导致植物病害发生的因素。包括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病原。2. 环境因素除病原外,其他与植物发病密切相关的外界因素。三、寄生物、寄主、

7、病原物1. 寄生物和寄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上,并从中吸取食物(营养),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提供食物 的生物称为寄主。2. 病原物引起病害的寄生物称为病原物。四、传染病与非传染病1. 传染病由生物因素(病原物)引起的病害。2. 非传染病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五、病原、寄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病原、寄主和环境是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三个基本因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植物病 害的三角关系。六、植物病害的爆发流行大多是人类活动引起生态失调所造成的恶果病原、寄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加上人的因素,构成了植物病害的四角关系。这一概念在 环境因素中突出了人的作用。(一)成熟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自动平衡,使得寄

8、生物与寄主之间相对稳定共处,寄主种群 不致严重受害。1. 自然群落种物种多种多样,交杂混生,互为隔离,对寄生物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2. 寄主与寄生物长期共同进化,已发展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并且寄主群体具有异质性,整 个群体不致因寄生物的存在而严重受害。3. 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相生相克,关系错综复杂,存在其他物种对寄生物的寄生、捕食、 抗生和竞争,大大削弱了植物寄生物种群的发展。4. 环境中的理化因素未必完全适合植物寄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二)人类活动造成生态失调人工农林生态系统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生态系统,种间和种内的多样性减少,品种选育和推广 造成抗性单一化,带来遗传上的脆弱性。耕作和栽培措施

9、削弱了自然防病因素或为寄生物造 就了适生环境。因而生态环境被破坏,某些寄生物得以超常发展,酿成灾害。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症状一、病状植物生病后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肉眼或放大镜下可见的形态特征。如变色、坏死和 腐烂等二、病症是病原物在病株或病部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出现在病部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营养 体或繁殖体。如:白粉、小粒点等)三、症状包括病状和病症,是植物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病态。四、隐症有些病害在一定条件下,症状可以消失,这种现象成为隐症。五、病状大体分为5类(一)变色由于叶绿素的合成受阻或被破坏,其他色素形成过多,叶片表现出不正常的颜色1. 褪绿:叶片全部均匀或较均匀的变为浅绿或黄绿色。2. 黄化:

10、叶片全变成黄色3. 花叶:叶色浓绿和浅绿相间,呈镶嵌状4. 杂色或碎色:主要在花瓣上。(二)坏死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1. 斑点:是叶片、果实和种子等局部坏死的表现2. 腐烂:受害部位由于病菌酶和毒素的作用,致使组织分解离析3. 溃疡:病害深达形成层,其周围常位愈合组织包围稍隆起,中央组织坏死,凹陷并开裂(三)枯萎或萎蔫指病原物从植物的根部或干部侵入微管束,使水分输导受阻,导致整株植物枯萎的现象(四)畸形因植物细胞或组织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足引起1. 肿瘤:局部组织增生2. 丛枝:植物的主、侧枝顶芽被抑制,侧芽大量发生,枝条节间短、叶小,枝叶密集成扫帚 状3. 变形:指受害器官肿大,皱缩等,失去原来

11、的形状4. 疮痂:病变组织下层或四周有木栓增生,形成粗糙隆起的小疤,后期有时龟裂,下陷(五)流脂或流胶植物细胞分解为树脂或树胶,自树皮流出。常称为流脂病或流胶病。六、病症类型1. 粉、霉状物表面可见明显的白粉状物(白粉病)或霉层(其它真菌病害)2. 锈状物病部上黄褐色或铁锈色的点状、块状、毛状或花朵状物(锈病)3. 膜状物或线状物膏药状物或菌索4. 粒状物闭囊壳、菌核等5. 伞状物和马蹄状物担子菌的子实体6. 菌脓(溢脓)细菌病害特有,潮湿时病部出现的脓状粘液,干燥后成为胶质膜状、粒状或小块状物。第二章非传染病一温度异常低温高温1低温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冻害的表现:(1)不可见的生理失调:细胞膜

12、内可溶物渗漏;呼吸超过合成;乙醛、乙醇等有毒物质积累;蛋白分解加速;冷害导致水分吸收达不到蒸腾消耗;冰压、冰冻窒息、冰冻干燥、冰冻脱水(2)可见的冻害症状:叶子上的水浸状病斑;皮层、芽点等坏死呈黑褐色(如牡丹出现僵蕾和芽枯);多肉组织常在冻害后腐烂;树体破腹2高温伤害及防治:高温典型症状:卷叶顶端坏死幼叶发黑边缘锯裂灼伤防治措施:浇水遮荫二 水分失调土壤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1)旱:枝叶萎垂、黄化、落叶(2)涝:沤根、烂秧、湿斑、水肿;(3)湿度波动大:先干后湿容易组织开裂先湿后干容易发生蒂腐、脐腐、基腐等三光线、光照失调:弱光:黄化强光:日灼病、焦枯四营养失调:缺素症:土壤中存在的植物必需

13、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的总含量不足或有效态降低,致使植物所吸收的数量低于自身正常所需的最低水平,生理功能受到干扰而出现病状,成为缺素症(nutrition deficiency)中毒症: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过量导致对植物产生伤害称为中毒症。磷钾缺乏:影响糖运输,蛋白合成等,出现红色条纹或叶缘、叶尖坏死。钙缺乏:新生组织生长点如根尖和顶芽会畸形坏死镁、硫、铁、锰、铜缺乏:叶片褪绿、黄化,铁、铜缺乏症状先出现在幼叶,镁、硫、锰缺 乏症状出现在老叶居多,但有时也表现在中部或上部幼叶上。锌缺乏:双子叶植物节间缩短,生长矮化(簇生病),叶片明显变小(小叶病)钼缺乏:叶片明显缩小并呈不规则形状,即所谓鞭尾状硼缺乏

14、:生长点坏死,花粉发育不健全,肥害:花肥护花神观叶型营养液适用于发财树、绿萝、散尾葵、绿巨人、绿帝王、橡皮树、 万年青、变叶木等多种观叶植物,使用时如果随意加大用量,就会出现肥害:2-3天后先端 叶片从叶尖、叶缘出现灰白色,接着叶脉也褪为浅绿色至白色,整个叶片上的叶绿素逐渐褪 浅,形成分界不明显的半叶白半叶浅绿的情况。严重的整叶成为油渍状灰白色,叶片变成薄 纸状,略向上卷,不能进行光合作用,5-6天后叶片干枯脱落。五 空气、水源、土壤污染:A空气污染SO2来源:煤、石油燃烧 症状:豆类最为敏感 叶片褪绿、早期脱落HF主要来源:炼油厂烟囱,毒性较大症状:叶尖、叶缘水浸状,后变褐色,至落叶O3来源

15、:汽车尾气及其它内燃机废气O2+NO2紫外照射下光化反应毒性最高症状:叶面斑驳或褪绿斑B. 水源和土壤污染:铬:镉:硼:锰:砷:C. 药害桃树、碧桃、榆叶梅、红叶李等忌用铜素杀菌剂,否则会使叶片变红、落叶。百菌清对柿、梨、梅等易产生药害。溶解硫酸亚铁的水要用硫酸或米醋调成PH为4左右。六、非传染病的特点1. 只涉及病原和植物之间的二元关系2. 只有病状,没有病症3. 往往和特定的地理和环境条件相联系,发病均匀,没有发病中心和传染趋势。第三章侵染性病原第一节病原真菌一、真菌的作用二、真菌的特征1真核生物2营养体已菌丝或酵母(单细胞)的形式存在,菌丝呈顶端生长3有比较坚硬的细胞壁,其成分主要是几丁

16、质4没有叶绿素,为异养生物能分泌胞外酶,降解不能直接吸收的物资5以抱子进行繁殖三、真菌的营养体(一)菌丝和菌丝体菌丝:真菌的营养体呈丝状,称为菌丝。菌丝体:菌丝分枝交错缠绕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物,称为菌丝体。(二) 菌丝的种类1. 无隔菌丝2.有隔菌丝(三) 菌丝的变态类型1. 吸器(haustorium):植物上的专性寄生真菌在细胞间隙生长的菌丝伸入到细胞内部形成的特 殊的形态,吸取养分,这种特化的菌丝就是吸器。(霜霉菌吸器为丝状、白锈菌为小球状、 白粉菌为掌状)2. 假根(rhizoid):在菌丝的某一点上生出短的细分支,外表象根,可伸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 支撑上部菌体。这种根状菌丝称假根。(

17、根霉)3. 菌环(constricting ring):捕食性真菌为了获得养料捕捉线虫,在菌丝分支上由三个细胞组成 环状物,具柄,是捕食性真菌的捕食结构,具分泌能力。(捕虫霉属一一可用于生防)4. 菌网(networks loops):是由菌丝形成许多小环网眼组成的网状菌丝,能分泌粘性物质,也 是捕食结构。(节丛抱)5. 附着枝(hypophode):真菌在菌丝两旁生出耳状结构,以作攀附或吸养。这种耳状结构称附 着枝。(小煤炱目)6. 附着胞(appressorium):芽管或菌丝的顶端膨大,其上分泌粘质物以牢固地粘着在寄主表面, 此即附着胞。(四) 真菌的组织体菌组织疏丝组织(prosenc

18、hyma):较疏松,菌丝体大致相互平行排列,细胞长形。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ma).:较紧密,菌丝间不易区别,组织细胞也不易分离,由大致等径的薄壁细胞组成。1菌索(rhizomorph):由菌丝体平行排列形成的长条状或绳索状结构,由外皮、顶端生长点、 髓部组成。外皮非细胞结构,髓部由两种组织形成。生物学功能:加快营养运输;蔓延侵染;可休眠,或可生出繁殖体。2. 子座(stroma):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组成或由菌丝体与部分寄主组织结合形成的一种 垫状营养结构,可产生子实体和度过不良环境。真子座:由拟和疏组成假子座:由菌丝体和植物部分组织一起组成3. 菌核(sclerotiu

19、m):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一种坚硬的休眠体,既是营养贮藏器官, 又是度过不良环境条件的休眠体。真菌核:完全由菌丝组成假菌核:由菌丝和寄主组织组成四、真菌的繁殖体(一) 无性繁殖的抱子类型1. 无性繁殖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的繁殖方式.2. 子实体真菌产生抱子的结构体3. 抱子囊由菌丝或抱囊梗顶端膨大而形成的囊状物4. 抱子类型(1) 游动抱子:形成于游动抱子囊内,具有1-2根鞭毛的抱子(2) 抱囊抱子:抱子囊内原生质裂成小块,然后每一小块单独发育成一个球形的抱子(无鞭 毛)(3) 粉抱子(解抱子)菌丝细胞于分隔处收缩断裂而形成的近球形的链状抱子(4) 芽抱子:由营养细胞产生

20、小突起,细胞壁缢缩,最后从母体上脱落而形成的抱子(5) 分生抱子:由菌丝分化出特殊的产抱短枝分生抱子梗,在梗的顶端或侧面形成的抱 子(6) 厚垣抱子:菌丝或分生抱子细胞内的原生质浓缩变圆,细胞壁加厚而形成的细胞,是一 种休眠抱子,能抵御不良环境。(二) 有性繁殖的抱子类型1. 有性繁殖两性细胞经质配(plasmogamy N+N)双核阶段(N+N)核配(karyogamy 2N)减数分裂 (meiosis N),然后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与植物有一点差异)2. 抱子类型(1) 卵抱子:由两个配子囊(大多异形)接触后,雄器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移到藏卵器里经 质配和核配而形成的抱子(2) 接合抱子

21、:两个相互接触的配子囊(基本同形)之间的隔膜消失后,质与核各自相互配 合形成的二倍体抱子(3) 子囊抱子:子囊菌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两个异形配子囊相结合,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 分裂而形成的抱子(4) 担抱子:担子菌但自立的双核经核配和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外生在担子上的抱子五、真菌分类概说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50多年中,真菌的分类采用Martin的分类系统,认为真菌是植物界 的一个门。20世纪70年代初一80年代末,真菌的分类采用Ainsworth的分类系统,认为真菌不属于植 物界,而将真菌单独设立一个界一真菌界,下设粘菌门和真菌门。真菌界:粘菌门:营养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团,如变形虫状真菌门:鞭

22、毛菌亚门: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抱子和配子或者其中之一是可以游动的。接合菌亚门:营养体是菌丝体(典型的没有隔膜)有性生殖产生接合抱子,没有游动抱子。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有性生殖产生子囊抱子。担子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菌丝体,有性生殖产生担抱子。半知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菌丝体,没有发现有性阶段,但可能进行准性生殖。现代超微结构、分子水平、及生物化学研究表明,真菌是多元起源演化的,尤其是卵菌,它 的细胞壁主要成份是纤维素,游动抱子为二倍体且有茸鞭,和基因组DNA的G+C的含量 高于接合菌,因此卵菌不属于真菌,应归属另一个类群。原来的真菌是广义的真菌,应称 为菌物。现

23、在的真菌是狭义的真菌,为TRUE FUNGI INTRODUCTORY MYCOLOGY Alexopoulos & Mims 第 四 版, M 八版。已采用八界系统,将菌物归入真核生物中的3个界中,即:假菌界(chromista)、真菌界 (fungi)、类菌原生动物界(protozoa).取消了半知菌作为一个式样系统类群,并将其转移到子 囊菌核担子菌中,这些半知菌应属于不同的门(phyla),第八版主张用有丝分裂抱子真 菌(mitosporic fungi )来表示半知菌。原生动物界(Protozoa)集胞粘菌门(Acrasiomycotawys)网柱粘菌门(Dictyosteliomyc

24、ota)粘菌门(Myxomycota)根肿菌门(Plasmodiophoromycota假菌界/藻物界(Chromista)丝壶菌门(Hyphochytriomycota)网粘菌门(Labyrinthulomycota)卵菌门(Oomycota)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粘菌类:粘菌是一类具有如下特征的一类真菌:(1) 存在变形体、进行摄食异养,能运动;(2) 有时静止,胞壁含纤维素;(3) 也可以吸收异养,繁殖时产生抱子;六、鞭毛菌亚门根肿菌纲:游动抱子前端

25、有两根长短不一的尾鞭。卵菌纲:游动抱子有1根尾鞭和一根茸鞭。双鞭毛游动抱子,前生茸鞭和后生尾鞭二倍体营养体,减数分裂在配子囊内进行卵配生殖,产生卵抱子细胞壁由B-葡聚糖和纤维素组成,线粒体管状脊突赖氨酸合成途径,diaminopimelic卵菌纲中以霜霉目与园林植物病害关系最密切(一) 霜霉目的分类特征游动抱子为单游式,藏卵器中只形成一个卵抱子。(二) 霜霉目的分类1. 抱子囊单独发生在抱囊梗的顶端2抱囊梗生在植物表皮下,排列成层,抱子囊串生.白锈科3. 抱囊梗与营养菌丝差别甚微,为无限生长腐霉科4. 抱囊梗与营养菌丝不同,为有限生长霜霉科(三) 腐霉科分类1. 腐霉属(Pythium)抱子囊

26、萌发时长出泡囊,原生质转入泡囊,再形成游动抱子,抱子囊很少从抱囊梗上脱落。雄器与藏卵器为侧面接触接合,寄生性较弱。2. 疫霉属(Phytophthora)抱子囊萌发很少长出泡囊,游动抱子形成于抱子囊中,抱子囊常从抱囊梗上脱落。雄器与藏卵器的基部接触接合,寄生性较六、接合菌亚门多数为腐生菌,根霉属(Rhizopus)和毛霉属(Mucor )的少数种类可引起种实腐烂.七、子囊菌亚门子囊果的形态是重要的分类依据(一)子囊果的类型:子囊果是子囊菌有性世代的产抱结构,子囊果的类型是子囊菌分类的重要依据。1. 闭囊壳:封闭无孔口2. 子囊壳:呈瓶状或有开口的球壳3. 子囊盘:盘状,大量子囊平行着生于盘面上

27、4. 子囊腔(座):在子囊发育过程中子座组织消解形成的腔状结构。(二)主要类群1. 外囊菌目(Taphrinales)无子囊果,子囊棒状,裸生,并排地排列在寄主组织表面,仅一科一属。外囊菌属(Taphrina):全为寄生菌,引起桃缩叶病。2. 白粉菌目(Erysiphales)子囊果为闭囊壳,四周或顶端有各种形状的附属丝,全为专性寄生菌,产生吸器吸取植物营 养。初在植物体表呈一层白粉状,故称白粉病,后期产生黑色的球形小颗粒一一闭囊壳。(1)球针壳属(Phyllactinia)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顶端有可融解的帚状细胞,赤道部位有基部膨大、刚直的附属丝。榛 球针壳(P.corrylea)引起桑、

28、梨、柿、核桃的白粉病。(2)叉丝壳属(Microsphaera):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附属丝顶端有多回分支。M.alni为害栗树,M.yamadai为害核桃。(3)钩丝壳属(Uncinula):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附属丝顶端呈钩状或螺旋状。U.necator为害葡萄,U.mori为害桑树。3. 球壳目(Spaeriales)子囊果为子囊壳,通常暗色,子囊之间常有侧丝,子囊壁单层。(1)黑腐皮壳属(Valsa):子囊壳埋生于子囊基部,有长颈伸出子座,子囊抱子香肠性,单细胞V.mali引起苹果树腐 烂病。(2)长喙壳属(Ceratocystis)子囊壳有长颈,子囊壁早期溶解,子囊抱子单胞无色,多为

29、钢盔形,有的为扁圆形,成熟随 粘液从孔口流出,由昆虫传播。(3)赤霉属:(Gibberella)子囊壳单生或群生在肉质的子座上,子囊壳壁蓝色或紫色。子囊棒状有柄。子囊抱子多胞纺 缍形,无色。无性世代为镰刀菌属Fusarium。(4)小丛壳属(Glomerella)子囊壳小,球形,半埋生在子座内;子囊棍棒状,无侧丝;子囊抱子单抱无色,长椭圆形, 稍弯曲。有性世代在自然界很少发生,无性世代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苹果梨炭疽病G.cingulata(5)痂囊腔菌属(Elsinoe)子囊在子囊腔中不规则散生,每个子囊腔只有一个球形子囊,子囊抱子长圆筒形,3隔4胞、 无色。为害植物主

30、要是无性世代(痂圆抱属Sphaceloma)。我国有性世代未发现,主要无 性。代表:葡萄黑痘病。(6)黑星菌属(Venturia)假子囊壳很小,表面生有刚毛,埋生或表生。子囊抱子椭圆形,双胞大小不等,淡色,个别 褐色,可为害植物叶片和果实。无性黑星抱Fusicladium代表病害:梨黑星病V.pirina苹果黑星病V.inaequelis(7)核盘菌属 (Sclerotinia)菌丝体可以形成菌核,菌核萌发后可形成长柄子囊盘,子囊棍棒状,平行排列,有侧丝。子 囊抱子椭圆形或仿缍形,单胞无色。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32科160多种植物。代表:油菜、向日葵菌核病。八、担子菌亚门(一) 担子果的类型高

31、等担子菌的担子着生在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结构上形成子实层,这种担子菌的产抱结构叫担 子果(basidiocarp)0常见的各种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都是担子菌的担子果。担子果的发育类型有裸果型、半被果型和被果型三种。子实层从一开始就暴露的为裸果型;子实层最初有一定的包被,在担子成熟前开裂露出子实层的为半被果型,如伞菌;子实层包裹在子实体内,担子成熟时也不开裂,只有在担子果分解或遭受外力损伤时担抱子 才释放出来,为被果型,如马勃。(二) 担子菌的分类根据担子果的有无、担子果的发育类型,担子菌亚门分为3个纲,已知有16000多种。1. 冬抱菌纲(Teliomycetes ):没有担子果,在寄主上形

32、成分散或成堆的冬抱子。高等植物上 的寄生物。2. 层菌纲(Hymenomycetes ):有担子果,裸果型或半被果型。3. 腹菌纲(Gasteromycetes ):有担子果,被果型,担子形成子实层,担子是无隔担子(三) 冬抱菌纲冬抱子萌发产生的先菌丝分化为有隔或无隔担子,不形成子实层。菌丝体发达,有初生菌丝体,但主要是双核的次生菌丝体。冬抱菌纲分锈菌目(Uredinales )和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 )。1.锈菌目锈菌目真菌一般称作锈菌,在病斑表面往往形成称作锈状物的病征,所引起的病害一般称为 锈病。已知约6000个种。锈菌目的特征是:冬抱子萌发产生的先菌丝内产生横隔特化为担

33、子;担子有4个细胞,每个 细胞上产生1个小梗.小梗上着生单胞、无色的担抱子;担抱子释放时可以强力弹射。通常认为锈菌是专性寄生的,但是已有少数锈菌如小麦禾柄锈菌(Puccin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等10多种锈菌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1)锈菌的五种抱子类型0.性抱子(Pycniospore ):性抱子单细胞,单核,产生在性抱子器内,其作用是与受精丝进 行交配。性抱子器(pycnium )是由担抱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体侵染寄主形成的一种有孔 口、近球形的结构。I .锈抱子(aeciospore ):锈抱子双核,单细胞,产生在锈抱子器内。锈抱子器(aecium )和

34、 锈抱子是由性抱子器中的性抱子与受精丝交配后形成的双核菌丝体产生的,因此锈抱子器一 般是与性抱子器伴随产生。II. 夏抱子(urediospore ):夏抱子是双核菌丝体产生的成堆的双核抱子,夏抱子萌发形成 双核菌丝可以继续侵染寄主,作用与分生抱子相似,但两者性质不同。许多夏抱子聚生在一 起形成夏抱子堆(uredium )。III. 冬抱子(teliospore ):冬抱子是双核菌丝体产生的厚壁双核抱子,一般是在生长后期形 成的休眠抱子。冬抱子是锈菌双核进行核配的场所。许多冬抱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冬抱子堆(telium )。W.担抱子:冬抱子萌发形成先菌丝,先菌丝转化为有隔担子,担子的小梗上产生担

35、抱子。 锈菌的担抱子一般称作小抱子,是单核抱子。(2) 转主寄生指锈菌必须生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3) 锈菌的分类主要根据冬抱子的形态、排列和萌发的形式。锈菌目通常分为2个科。柄锈菌科(Pucciniaceae)的冬抱子有柄,冬抱子大多裸露子寄主体外。栅锈菌科(Melampsoraceae的冬抱子无柄,聚生子寄主体内。其他缺乏有性阶段的锈菌,即未见冬抱子的锈菌则简单地归子一类,即半知锈菌类。1.1 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冬抱子双细胞,有可以胶化的长柄。没有夏抱子阶段。梨锈病(G. haraeanum)冬抱子阶段在桧柏上,性抱子和锈抱子在梨树上引起梨锈

36、病。1.2 多胞锈菌属(Phragmidium )冬抱子3至多细胞,壁厚,表面光滑或有瘤状突起,柄的基部膨大。玫瑰多胞锈菌(P. rosae-multiflorae)引起玫瑰锈病1.3 层锈菌属(Phakopsora)冬抱子单细胞,无柄,不整齐地排列成数层;夏抱子表面有刺。枣层锈菌(P. ziziphi-vulgaris )引起枣树锈病。2. 黑粉菌目黑粉菌目真菌一般称作黑粉菌,特征是形成成堆黑色粉状的冬抱子(习惯称作厚垣抱子)。冬抱于萌发形成先菌丝和担抱子;担子无隔或有隔,但担子上无小梗,担抱子直接产生在担 子上,担抱子不能弹射。黑粉菌与锈菌的主要区别是,它的冬抱子是从双核菌丝体的中间细胞形

37、成的,担抱子直接着 生在先菌丝(没有小梗)的侧面或顶部,成熟后也不能弹出。黑粉菌大多为兼性寄生的,寄生 性较强。在自然界,只有在一定的寄主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黑粉菌属(Ustilago)抱子堆外面没有膜包围,冬抱子散生;冬抱子,萌发时产生有横隔的担子;担子侧生担抱子。小麦散黑粉菌(U.tritici)引起小麦散黑粉病。(四) 、层菌纲外担菌目(Exobasidiales )真菌都是高等植物上的寄生物,为害茎叶引起叶斑和肿瘤等。它们 没有担子果.担子在受害部的表面形成子实层。外担菌属(Exobasidium )的许多种可为害山 茶科、石楠科、樟科等常绿木本植物。胶膜菌目(Tulasnella

38、les )真菌形成铺展在基质表面的担子果。担子果有白色、褐色、灰色、 粉红色等。寄生的主要是为害植物靠近上面的部分,有些是兰科植物上的菌根真菌。其中亡 革菌属(Thanatephorus )中的瓜亡革菌(T.cucumeris ),为半知菌立枯丝该菌(Rhizoctonia solani ) 的有性阶段。蘑菇目(Agaricales )真菌的担子果是肉质的,为半被果型,典型的为伞状,由菌盖和菌柄两 部分组成;子实层着生在菌盖下面的菌褶上。少数蘑菇目真菌的子实层体呈孔状,如牛肝菌 属(Boletus )中的食用菌。蘑菇目真菌少数可引起树木和果树的根腐病,其中最主要的是蜜环菌(Armillaria

39、 mellea )。我 国著名药材天麻,就是蜜环菌和一种兰科植物共生形成的。九、半知菌亚门真菌Deuteromycotina半知菌中,有的是由于自然条件下其有性阶段很少见而未被发现,有的由于缺乏性亲和的相 对交配型,有的则可能完全丧失有性生殖能力。未发现有性阶段的鞭毛菌、接合菌以及未发现冬抱子的锈菌不完全锈菌)往往根据无性阶段 的特征就可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就不列入半知菌。已证明半知菌大多属于子囊菌,少数属于担子菌,因此半知菌与子囊菌的关系较为密切。(一) 半知菌的载抱体(子实体)类型:分生抱子梗、分生抱子梗束、分生抱子座、分生抱子盘、分生抱子器等。分生抱子梗束(synnema)是一束基部排

40、列较紧密、顶部分散的分生抱子梗,顶端或侧面产生分生抱子。分生抱子座(sporodochium )是由许多聚集成垫状的、很短的分生抱子梗形成,顶端产生分生抱子。分生抱子盘(acervulus )由菌组织构成的垫状或浅盘状、上面着生分生抱子梗和分生抱子的产抱机构。分生抱子器(pycnidium)由菌组织构成的一般有固定孔口的产生内生分生抱子的器官。分生抱子器可生在基质的表面、部分或整个埋生在基质或子座内。(二) 半知菌分类半知菌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无性阶段(分生抱子阶段)的形态特征,不同群体间不一定有相近的 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关系。因此,通常在它们的各级分类单元名称前加上形式两个字,如 形式亚门、形式

41、纲、形式目等,以表示半知菌分类单元的含义与其他真菌的不同。根据无性阶段建立的式样属和式样种等分类单元,并不反映系统发育的关系。例如无性阶段 属于同一个属的半知菌,根据有性阶段的特征可以划归不同的属。Ainsworth(1973)现代分类系统虽然也以形态学为基础,但更加注重真菌的产抱方式。是目前 真菌界比较公认的真菌分类系统,根据真菌形态和产抱方式将半知菌亚门分3个纲:1、芽抱纲(Blastomycetes ):营养体是单细胞或发育程度不同的菌丝体,产生芽抱子繁殖。 芽抱纲包括酵母菌和类似酵母的真菌。2、丝抱纲(HyPhomycetes):营养体是发达的菌丝体,分生抱子主要外生在分生抱子梗上,

42、不产生在分生抱盘或分生抱子器内。3、腔抱纲(Coelomycetes ):分生抱子产生在分生抱子盘或分生抱子器内。由于半知菌中包括许多子囊菌和担子菌的无性阶段,这些真菌的有性阶段分在于囊菌或担子 菌中,它们的无性阶段又分在半知菌中,因此,同一个真菌种就有两个学名。根据国际命名法规,每一个生物的种只能有一个合法的学名。就许多子囊菌和担子菌来说, 它们有性阶段的学名是正式的学名,但它们的分生抱子阶段的学名在应用上很方便。所以目 前在国际上也认为是合法的。(三) 丝抱纲丝抱纲分为4个目,已知有9000种左右。1. 无抱目(Agonomycetales )除厚垣抱子外,不产生其他分生抱子。2. 丝抱目

43、(Moniliales)分生抱子梗散生。3 .束梗孢目(Stilbellales )分生抱子梗聚生形成抱梗束。4.瘤座菌目(Tuberculariales )分生抱子梗着生在分生抱子座上。1.丝抱目(1).丛梗抱属(Monilia )分生抱子梗二叉状或不规则分枝,无色;芽生串抱型的分生抱子椭圆形至长卵圆形,单细胞,抱子链呈念珠状。仁果丛梗抱M.fructigena )引起苹果、梨等仁果类的果实褐腐病。2. 粉抱属(Oidium )菌丝体表生;分生抱子梗直立。顶部产生菌键型的分生节抱子(粉抱子)。分生抱子串生,单胞,无色。引起白粉病,为白粉菌的无性阶段橡胶粉抱(O.heveae )引起三叶橡胶树

44、的白粉病。3. 葡萄抱属(Botrytis )分生抱子梗无色,顶端细胞膨大成球形,上面有许多小梗;分生抱子单胞,无色,椭圆形,着生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状。灰葡萄抱(B.cinerea)引起多种植物灰霉病。4. 轮枝抱属(Verticillium )分生抱子梗轮状分枝,产抱细胞基部略膨大;分生抱子为内生芽殖型,单细胞,卵圆形至椭圆形,单生或聚生。黄萎轮枝抱引起黄萎病。5. 青霉属(Penicillium )?分生抱子梗直立,顶端一至多次分枝,形成扫帚状。?分枝顶端产生瓶状小梗,小梗顶端产生成串的分生抱子,?分生抱子球形、单抱。?指状青霉病菌(P.digitatum )引起柑桔绿霉病。6. 曲霉属(

45、Aspergillus )?分生抱子梗直立,顶端膨大成球形,上面着生12层放射状分布的瓶状小梗,分生抱子 聚集在分生抱子梗顶端呈头状。?分生抱子球形、单抱。?大多腐生,有些种可用于发酵,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7. 尾抱属(Cercospora )分生抱子梗褐色,顶生分生抱子,分生抱子脱落后,分生抱子梗继续生长,顶端又形成分生 抱子,故分生抱子梗呈曲膝状;分生抱子线形、鞭形至蠕虫形,多细胞.大叶黄杨褐斑病8. 链格抱属(Alternaria )分生抱子梗深色,顶端单生或串生淡褐色至深褐色、砖隔状的分生抱子。分生抱子倒棍棒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有喙状细胞。银杏叶斑病9. 黑星抱属(Fusiclad

46、ium )?分生抱子梗黑褐色,顶端着生分生抱子.?分生抱子脱落后有明显的抱子痕,分生抱子梗的生长尖上又可形成新的分生抱子?分生抱子广梭形,基部平截,l2个细胞,深褐色.?梨黑星抱(F. pyrinum )引起梨黑星病。无抱目1. 丝核菌属(Rhizoctonia )菌核褐色或黑色,形状不一,表面粗糙,菌核外表和内部的颜色相似;菌丝多为直角分枝,褐色,在分枝处有缢缩.立枯丝核菌(R. solani )引起幼苗的立枯病。2. 小核菌属(Sclerotium )菌核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或粗糙,外表褐色或黑色,内部浅色,组织紧密。齐整小核菌(S.rolfsii)引起花生等200多种植物白绢病。(三

47、) 腔抱纲1. 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分生抱子盘生在寄主表皮,有时生有褐色、具分隔的刚毛;分生抱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或新月形。胶抱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 )引起苹果、梨、葡萄、冬瓜、黄瓜、辣椒、茄子等的炭疽病。2. 痂圆抱属(Sphaaceloma)分生抱子梗极短,不分枝,紧密地排列在子座组织上;分生抱子单细胞、卵圆形或椭圆形。柑桔痂圆抱(S.fawcettii )引起柑桔疮痂病。3. 盘二抱属(Marssonina )分生抱子盘极小;分生抱子卵圆形成椭圆形,无色,双细胞大小不等,分隔处缢缩。苹果盘二抱(M.mali )引起苹果褐斑病。4. 茎点霉属

48、(Phoma)分生抱子梗极短;分生抱子单细胞,很小,卵形至椭圆形忝菜茎点霉(P. beta )引起忝菜蛇眼病。5. 大茎点菌属(Macrophoma )形态与茎点霉属相似。分生抱子较大,一般超过15pm。轮纹大茎点菌(M. kawatsukai )引起苹果、梨的轮纹病。6. 壳囊抱属(Cytospora)分生抱子器着生在瘤状或球状子座组织内;分生抱子器腔不规则地分为数室;分生抱子香蕉形。梨壳囊抱(C. carphosperma)引起梨树腐烂病。7. 色二抱属(Diplodia)分生抱子器散生或集生;分生抱子初时单细胞,无色,椭圆形或卯圆形,成熟后转变为双细胞,深褐色至黑色。松树枯梢病第二节植物

49、病原细菌一. 细菌的一般性状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具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1形态和大小:球状(双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杆状(棒杆菌/双歧杆菌)螺旋状(弧菌/螺菌/螺旋体)2基本结构:细胞壁(鞭毛、伞毛/性毛、荚膜/粘质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3细菌的革兰氏染色:19世纪80年代Christian Gram创立结晶紫初染一碘液媒染一酒精脱色一番红复染G+紫色(显示结晶紫的颜色)G-红色(显示番红的颜色)G+壁厚,产外毒素,对青霉素、链霉素敏感G-壁薄,产内毒素,对青霉素不敏感,对四环素、链霉素敏感二、细菌的分类:国际系统细菌学委员会(ICSB)伯杰细菌鉴定手册(Bergey

50、,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9th ed共 8 版,1994年第九版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teriology,1984第一版常见的细菌属:土壤杆菌属,1942年,种数4;棒形菌属,1984年,种数3;欧氏杆菌属,1920年,种数15;假单胞杆菌属,1902年,种数20;Xanthomonas黄单胞杆菌属,1939年,种树20;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属检索如下:1. 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棒杆菌属1. 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22. 鞭毛两端生32. 鞭毛周生43. 鞭毛数条,菌落白色,产生荧光假

51、单胞杆菌属3. 鞭毛一条,菌落黄色黄单胞杆菌属4. 引起植物组织增生和畸形症土壤杆菌属4. 引起植物组织崩解和腐烂欧氏杆菌属三、细菌病害特点:1初侵染源:初侵染的菌源主要来自带菌的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病残体、田边杂草、带 菌土壤和昆虫等。2侵入途径: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3营养方式:细菌为死体营养,侵入寄主后,通常先将细胞或组织致死,然后从死亡的组织 或细胞中吸取养分4症状表现:侵入后扩展部位不同,症状不同:薄壁细胞-叶斑、腐烂;维管束导管-萎 蔫;细胞分裂增生-畸形肿瘤5病害传播:传播靠水、雨、介体昆虫、线虫、人为。第三节植原体和其它原核生物病原:一、植原体菌原体(支原体/霉形体)(mycop

52、lasma)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简称 MLO)植原体(Phytoplasma)1967年,日本的土居养二在植物的韧皮部筛管细胞内发现植原体,证实了植原体对植物的 致病性。1植原体的基本特征:(1)菌体不具细胞壁,因此植原体对一些可以抑制细胞壁合成的青霉素等抗菌素或环丝氨 酸等不敏感,而对四环素类抗菌素高度敏感。植原体的外缘只有一层原生质膜。(2)形态多变:同一种植原体可以是杆状、球状或不规则形等,大小一般为80-800纳米。(3)菌落小,直径是0.1-1毫米,典型的菌落呈煎蛋形;(4)植原体的繁殖:二分裂法或 缢缩断裂法繁殖或芽殖。(5)大部分植原体在培

53、养基上必须提供甾醇才能生长。2植原体的分类:原核生物界软壁菌门软球菌纲(柔膜菌纲MOLLICUTES)菌原体目菌原体科植原体属(Phytoplasma3植原体病害:菌原体引起的病害近300种,我国已报道的菌原体病害约60种。黄化型症状:槟榔黄叶病、板栗黄化病、桃黄化病、椰子致死性黄化病、葡萄黄化病丛枝型或疯病型症状:山核桃丛簇病、柳树丛枝病、枣疯病、泡桐丛枝病、桃丛枝病、梣树丛枝病、刺槐丛枝病、 山茱萸丛枝病、檀香木簇顶病、胡桃丛簇病、丁香丛枝病花变叶型及花变绿型(花器返祖型)症状:月季绿瓣病、长春花变叶病、福录考变叶病、草莓绿萼病、八仙花绿瓣病、万寿菊变叶病、 三叶草变叶病植原体病害的特点:

54、(1)传播:嫁接、菟丝子、昆虫介体传病。介体终生带毒,但不经卵传播。(2)细胞内寄生全株性侵染。(3)病害防治:四环素家族: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脱甲基氯四环素、盐酸四环素等 4000倍液;使用方法:叶面喷洒(四环素族抗生素不溶于水,需要盐酸作溶媒、根部或枝 条浸渍法、树干灌注法二、植物螺原体病害:1螺原体(Spiroplasma) 一般特性:1)螺原体原核、无壁(三层单位膜)2)(对数生长期呈)螺旋状态并螺旋状运动,(3)革兰氏反应阳性。对青霉素不敏感,对四环素敏感。(4)多数能在固体培养基内和表面生长,并形成煎鸡蛋形菌落。菌落圆形,中间稠密为 黑色,周围透明。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丝状体。2

55、螺原体在原核生物界的分类位置:原核生物界软壁菌门软球菌纲菌原体目菌原体科螺原体属(Spiroplasma)3螺原体病害:柑橘僵化病、桃X病、梨衰退病、翠菊黄化病、辣根脆根病、长春花黄化病、马里兰花螺 原体病害、椰子螺原体病害、长春花螺原体病害。三、类立克次氏体(RLO)是一类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称难养细菌或类细菌)1972年,由美国青年医师H.T.Richetts在研究斑疹伤寒(斑点热)时发现。青年医师由于 不幸感染上这种病原物而牺牲于他所研究的事业。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种病原物命名 为 Richettsia-like organism 简称 RLO。1植物类立克次氏体的特

56、点:1菌体呈多形,而以棒形居多,具光滑或波纹状细胞壁。2类似细菌但难于培养。3传播:主要为昆虫介体和嫁接传播4分为韧皮部寄生和木质部寄生两大类。第四节植物病毒病害1898年,M.W.Beijerinck通过烟草花叶的研究工作,发现并命名了传染活液。导致滤过 性病原/传染活液的发现传染性确立1935年Stanley获得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晶1937年Bawden阐明烟草花叶病毒和其它植物病毒一病毒的基本性状:1病毒的形态学:1)长形/线状:有线状、分支线状。11-13X750 nm,最长可达2000 nm。(2)弹状/杆状/棒状:截棒状、弹状、杆菌状20-80X100-250 nm(3)球体:20面

57、体、球形、椭圆形、扁球形、水雷状2组成与结构:核蛋白蛋白质含量为60-95%,核酸为5-40%。分子量460万-7300万不等。蛋白质包围着核酸形成保护性的外壳叫壳粒。还可以具有由外膜脂蛋白(类脂或脂蛋白) 形成的包被(包膜)。衣壳蛋白、囊膜蛋白、非结构蛋白病毒的实质:病毒是由核酸和保护性蛋白衣壳构成的、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类非细胞生 物,又称作分子寄生物。3植物病毒的传播和侵入途径:微伤口侵染或随花粉落入胚珠而进入细胞。侵染性决定于核酸。(1)机械传播又称汁液传染(2)嫁接传染(3)介体传染:昆虫、线虫、真菌、螨类、花 粉。4病毒的增殖:病毒本身无能量遗传系统,需要依赖寄主细胞的

58、核糖体进行复制才能完成植物病毒的增殖、 遗传和变异。进入细胞一一到达细胞膜一一脱膜一一释放核酸穿膜进入细胞一一核酸再次穿越核膜进入 细胞核整合控制核代谢合成或与核同步转录、翻译核酸、衣壳蛋白一一重新组装 破壁释放再侵染。5植物病毒的扩散和分布: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长距离扩散靠韧皮部(筛管) 多造成系统侵染,全株分布。6病毒理化特性:(1)体外保毒期(也称体外存活期,Longevity in vitro LIV):榨出来的病毒汁液在20-22 度的体外环境下失去侵染力的时间或保持其侵染力的最长期限。(2)稀释限点(Dilution end point DEP):病毒汁液经若干倍数稀释后仍然保持其侵

59、染力的 最大稀释倍数。(3)失毒温度(Thermal inictivation point TIP):病毒汁液经恒温处理10分钟即丧失侵染力 的温度。二、植物病毒分类:2000年9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大会第七次报告3600个植物病毒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CTV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主要分类依据:(1)核酸性质是DNA还是RNA(2)核酸链的单双组成(3)脂蛋白外膜蛋白的有无3个目,62个科,226个属,3600个种。另外亚病毒感染因子下设卫星病毒、类病毒、肮病 毒。其中类病毒分为2个科、7个属。真病毒病毒 卫星病毒亚病

60、毒类病毒 肮病毒三、植物病毒病害:1病毒的致病作用:植物病毒病害主要不是由于消耗多少寄主的营养成分来合成病毒本身,而是由于病毒对寄主 代谢更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通过病毒诱发寄主合成新的蛋白质引起,而这些蛋白质 有些是能干扰寄主正常代谢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毒素、激素。2病毒病害的症状类型:变色(花叶、黄化、杂色)坏死(环斑)畸形(矮化、矮缩、肿瘤、僵果、肿枝、扁枝、耳突、卷叶、蕨叶、线叶、带化、扇叶 内部症状:内含体(包括无定型内含体和结晶状内含体)的主要成分是病毒与寄主蛋白的复 合体。结晶状内含体以病毒为主。3病毒病害的特点:(1)初侵染来源:(2)传播:(3)无病征:(4)系统侵染居

61、多;局部侵染引起局部枯斑。(5)有隐症和潜伏侵染(潜育期):第五节植物寄生线虫植物病原线虫概述线虫(nematdes)又称蠕虫(helminthes ),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 海水中,其中很多能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或简称植物线虫。植物受线虫危害后所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的病害症状相似,因此常称线虫病。习惯上都把寄 生线虫作为病原物来研究,所以它是植物病理学内容的一部分。一线虫的一般性状:1、形态学和解剖结构:植物线虫:线虫细长,有的呈纺锤形,横断面呈圆形有些线虫的雌虫成熟后膨大成柠檬形或 梨形。0.3-1 mm (长度不超过12mm,宽度约为3050um)。线虫结构:较简单,虫体 有体壁和体腔,体腔内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器官。线虫的体壁几乎是透明的,所以能看到它的内部结构。体腔是很原始的,其中充满了一种液体,即体腔液。体腔液湿润各个器官,并供给所需要的 营养物质和氧,可算是一种原始的血液,起着呼吸和循环系统的作用。线虫缺乏真正的呼吸 系统和循环系统。植物寄生线虫的口腔内有一个针刺状的器官称作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