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9891142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8.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徽省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导则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年8月目录1总则12术语23生态网络功能与构成 53.1生态网络功能3.2生态网络特性3.3生态网络构成4规划编制内容84.1生态要素识别4.2生态安全评价4.3市域生态网络建构4.4市区生态网络建构4.5生态网络管控4.6规划实施引导5规划成果要求195.1规划文本5.2规划图纸5.3规划附件6附录221总则1.0.1为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指导城市科学构建生态网络, 加强生态用地管控,提升生态综合效益,促进城市绿色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及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安徽省设区的市城市生态网络规划

2、的编制与实施管理工作,不设区的市以及县可参照执行。1.0.3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编制应当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发展理念,立足底线思维,遵循“整体保护、连通连续、刚弹结合、时空整合、 功能耦合”原则,积极构建系统、开放、多元、高效、共生的生态网络空间体 系,明确分类、分级管控的措施及要求,推进城市生态综合效益的全面增长。1.0.4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编制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致。1.0.5城市生态网络规划还应符合国家以及安徽省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1.0.6本导则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与解释。2术语2.0.1城市生态网络以自然生态用地以及具有生态意义的人工绿地为载体,

3、以保障城市生态安 全、维护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生态格局、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发展生态游憩活 动等为整体性目的的,具有高度连接与交叉结构特征的网络状城市生态空间体 系。2.0.2生态敏感性指生态系统对区域内自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敏感程度,它反映区域生态 系统在遇到干扰时,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并用来表 征外界影响可能造成的后果。2.0.3生态干扰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它导 致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或破坏,进而促进或阻碍生态系统 的演替以及景观格局的变化。2.0.4生态风险指生态系统所承受的风险,既在一定区域内因不确定性事故

4、或灾害可能导致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损伤后果的可能性的大小,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 康。2.0.5生态安全格局指一定区域内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能够为 人类生存和发展持续提供良好生态服务的多层次、连续完整的生态系统空间格 局。2.0.6生态安全型网络城市生态网络内对城市生存与发展需求环境具有安全保障功能的生态空间, 包括用于城市雨洪管理、灾害防治、通风廊道等功能的生态空间。2.0.7生境保育型网络城市生态网络内对生物物种生存环境具有保育功能的生态空间,包括生物栖 息地、动植物迁徙廊道等。2.0.8缓冲防护型网络城市生态网络内对建设用地具有缓冲作用或对建设项目具有防护

5、功能的生态空间,包括环城绿带、道路交通防护带、基础设施防护带、其他设施防护带等。2.0.9风景游憩型网络城市生态网络内具有景观和游憩功能的生态空间,包括风景名胜区、郊野公 园、城市公园、人文景点、游憩绿道等。2.0.10农业生产型网络城市生态网络内具有农业生产功能的生态空间,包括耕地、林地、园地等。2.0.11永久性城市绿带城市生态网络内,与城市开发边界相一致,具有防止城市蔓延扩展等作用的 需实施永久性保护的环状连续的生态化区域。2.0.12核心保护区城市生态网络内,对网络功能与结构均具有核心意义,需要实施最严格管控 的生态化区域。2.0.13外围缓冲区城市生态网络内,位于核心保护区与边缘交融

6、区之外的,对城市建设发展具 有缓冲作用的生态化区域。城市生态网络内,位于规划建设用地与永久性城市绿带外围的,对整体生态格局与城市空间发展起渗透、融合作用的生态化区域。2.0.15连接性建构通过空间联接、邻近等空间布局手段,形成连续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确保 生态过程顺利进行的一种生态网络建构方式。2.0.16渗透性建构通过空间蔓延、渗透等空间布局手段,形成融合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增强 生态系统与城市系统交融耦合的一种生态网络建构方式。2.0.17均衡性建构通过疏密合宜、集散科学等空间布局手段,形成均衡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 促进生态空间分布合理适宜的一种生态网络建构方式。3生态网络功能与构成3.1

7、生态网络功能城市生态网络功能应包括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维护城市生境系统、优化城市 空间格局、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促进城市休闲游憩等方面。3.1.1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城市生态网络是维系城市生态环境和自然生命支撑 系统的关键性格局,具有维护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 节气候、防治内涝、降解废物、防灾避难等功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安 全的前提与保障。3.1.2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网络通过建构网络化的生态空间系统,为 城市提供有利于动植物生存、繁衍、迁移、传播的栖息地与连续、安全的自然 迁徙通道,维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3.1.3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城市生态空间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形

8、态及其结构的 形成、发展与变迁,动态引导健康、有机的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格局的形成。3.1.4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城市生态网络通过净化空气、清洁水源、改良土 壤,有效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温度、湿度;同时通过生态景观强化城市风貌 特色,提升生活环境品质,营造出具有吸引力的人类生存环境。3.1.5促进城市休闲游憩。城市生态网络通过开放空间体系,提供给城市居民 充足的户外休闲游憩和交往空间,拉近人类与自然距离,促进社会交往,强化 文化氛围,推动城市游憩以及旅游业,激发区域活力与吸引力。3.2生态网络特性城市生态网络特性包括结构性、功能性、系统性。3.2.1结构性。城市生态网络具备网络化的结构特性。既体现

9、于空间的高度联接5与交叉上,其中,“联接”所形成的生态廊道为网络空间中的生态过程及生物运 动提供了多种途径与通道,“交叉”所形成的生态斑块及节点又为网络空间塑 造了多样的生物栖所环境。3.2.2功能性。城市生态网络具备多元复合的功能特性。既具有确保城市生态安 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过程完整等核心功能,又具有优化城市空间格 局、提升景观品质、发展游憩活动等综合功能,体现于气候调节、环境净化、 雨洪调节、灾害避难、休闲娱乐、遗产保护、文化展示以及经济消费等方面。3.2.3系统性。城市生态网络具备功能-结构双重复合的系统特性。在结构上表 现为生态网络自身空间的连通、连续,及其与外界空间的交融渗

10、透,在功能上表 现为生态网络各要素在自然生态过程中的关联、影响及相互作用。3.3生态网络构成城市生态网络构成包括用地组成以及结构构成、功能构成、空间构成。3.3.1生态网络用地组成城市生态网络由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两大类用地所组成。其中非建设用地 包括水域、农林生态用地、风景名胜区及各类保护区、各类生态公园以及其他生 态用地等,建设用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其他用地等。3.3.2生态网络结构构成城市生态网络由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生态基质三个结构要素在空间上系统 建构而成。3.3.3生态网络功能构成依据空间结构以及功能用途,将城市生态网络细分为生态安全型网络、生境 保育型网络、缓冲

11、防护型网络、风景游憩型网络以及农业生产型网络共五种类型 的功能性子网络。各子网络分别承担不同的生态功能,在空间布局上存在着交叉和重叠。3.3.4生态网络空间构成依据生态安全格局,从生态与城市的空间关系角度将城市生态网络划分为永 久性城市绿带、核心保护区、外围缓冲区、边缘交融区四个生态空间区域。4规划编制内容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编制主要包括生态要素识别、生态安全评价、市域生态网 络建构、市区生态网络建构、生态网络管控以及规划实施引导等内容。4.1生态要素识别4.1.1生态空间资源基于城市生态区位分析的前提,识别现状生态空间资源,包括非建设用地中 的水域、农林生态用地、风景名胜及保护区、生态公园、其他

12、生态用地等,以及 建设用地中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等(详见附表1)。4.1.2生态空间要素依据受人类干扰程度,将现状生态空间资源进一步划分为基础型要素、利用 型要素、威胁型要素三种生态空间要素类型(详见表4-Do(1)基础型要素。生态空间资源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少的,对区域生态发 展起最基础作用的自然生态要素。基础型要素为生态网络空间中的核心生态要 素,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水库、河流、湖 泊、湿地、滩涂等。(2)利用型要素。生态空间资源中因人类发展的需求而发生改变或改造, 具有潜在生态、景观、游憩功能的半自然生态要素。利用型要素与人类生存与生 活

13、紧密相连,包括城市公园绿地、地质公园、旅游景区、文化遗产地及遗产廊道、 各种防护性生态廊道、游憩通道等。(3)威胁型要素。生态空间资源中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不合理 利用超出了生态自修复极限,从而造成自然环境难以逆转的毁灭性破坏,形成不 适宜动植物及人类生存的要素空间;或是部分因自然力的作用(如地质断层等) 形成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要素空间。威胁型要素属于已破坏和待恢复要素, 包括水土流失区、地质灾害区、矿产开采区以及污染弃置地等。表4-1生态空间主要构成要素一览表序号要素类型生态空间构成要素主要主管部门1基础型要素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风景名胜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水源保护区水源保

14、护区主管部门森林公园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水库、河流、湖泊水、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湿地、滩涂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他基础型生态用地.2利用型要素公园绿地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地质公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旅游景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文化遗产地、遗产廊道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防护廊道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游憩通道旅游、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其他利用型生态用地.3威胁型要素水土流失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地质灾害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矿产开采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污染弃置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其他威胁型生态用地.4.2生态安全评价通过对市域现状生态空间资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与生态干扰评价的叠合分析,得出市域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形成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空

15、间分布。4.2.1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应首先构建评价体系并选取生态敏感性因子,明确评价模型 及方法,确定评价标准并最终明确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详见附表2)。(1)评价体系与因子提取选取地形地貌、水文资源、生态资源、自然灾害等生态敏感性主因素,并结 合各市生态与地域特征细化为生态敏感因子,如高程、坡度等地形地貌因子,河 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湿地滩涂、坑塘水面、沟渠等水文资源因子,资 源类型、郁闭度等生态资源因子,洪水淹没、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因子等,并构 建由主因素与单因子所构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其中,城市生态敏感性具有 其他特殊性的,可增加其他因子类型。(2)评价模型与方法

16、结合各生态敏感性因子开展单因子专项评价,并采用综合叠加分析法,结合 因子权重进行加权叠合,得出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其中,因子权重(N)及敏 感性评价值(M)应依据评价区的生态及地域特征具体确定。(3)评价标准及分区依据生态及地域特征,对综合评价数值结果进行合理的区间划分,将评价区 划分为生态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以及不敏感区,并形成生 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详见附表3)。4.2.2生态干扰评价生态干扰评价应首先构建评价体系并选取生态干扰因子,明确评价模型及方 法,确定评价标准并最终明确生态干扰的空间分布(详见附表4)。(1)评价体系与因子提取选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土地利用、人工

17、灾害等以人类活动为主的生态干 扰主因素,并结合各市生态与地域特征细化为生态干扰因子,如铁路、高速公路、 国道、省道等道路交通因子,高压廊道、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因子,用地类型等 土地利用因子,矿产废置、污染弃置等人工灾害因子等,并构建由主因素与单因 子所构成的生态干扰评价体系。其中,城市生态干扰具有其他特殊性的,可增加 其他因子类型。(2)评价模型与方法结合各生态干扰因子开展单因子专项评价,并采用综合叠加分析法,结合因 子权重进行加权叠合,得出综合生态干扰评价。其中,因子权重(X)及干扰评 价值(Y)应依据评价区的生态及地域特征具体确定。城市生态干扰具有其他特 殊性的,可增加其他因子类型。(3)

18、评价标准及分区依据生态及地域特征,对综合评价数值结果进行合理的区间划分,将评价区 划分为生态高干扰区、较高干扰区、中干扰区、较低干扰区、低干扰区,并形成 生态干扰状况的空间分布(详见附表5)。4.2.3生态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应明确评价模型及方法,确定评价标准并明确生态风险的空间 分布(详见附表6)。(1)评价模型与方法采用矩阵分析法,针对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干扰评价展开关联叠合分析, 得出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其中,生态敏感性评价值(A)及生态干扰评价值(B) 应依据评价区具体状况合理确定。(2)评价标准及分区依据生态及地域特征,对综合评价数值结果进行合理的区间划分,将评价区 划分为生态高风险区

19、、较高风险区、中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以及低风险区,形成 生态风险状况的空间分布(详见附表7)。4.2.4生态安全格局基于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分析,结合生态空间格局与生态系统过程,将区域划 分为生态低安全区、较低安全区、中安全区、较高安全区以及高安全区,形成生 态安全的宏观格局,并为生态网络的空间建构提供基本框架。4.3市域生态网络建构基于生态要素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提出市域生态网络结构与市域生态网络 规划。4.3.1市域生态网络结构明确核心林地、核心水域、核心生物栖息地等核心生态区域;明确生态发展 轴、生态走廊等核心生态廊带;明确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生态节点。4.3.2市域生态网络规划依据市域生态网络

20、结构,结合城市空间规划整合各类土地资源,以生态连接 为核心手段,建立市域生态资源的空间联系,形成由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生态 基质等空间要素共同构建的网络化生态空间体系。4.4市区生态网络建构基于生态分析评估及市域基本生态空间架构,提出市区生态网络建构方法,明确市区生态网络功能建构与空间建构内容。4.4.1市区生态网络建构方法结合城市空间规划整合各类土地资源,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土地、资源、生 态保护及城乡发展需要,建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系统稳定的城市生态空间格 局,引导健康、高效的生态空间体系。市区生态网络建构主要有连接性建构、渗 透性建构、均衡性建构三种技术方法。(1)连接性建构。以生态连接

21、为核心手段,通过生态廊道的直接联接方式 加强各要素的空间连续,或是通过暂栖地、生态溪沟等间接联接方式提升空间邻 近程度,建立城市生态功能的有机联系,确保生态过程在不同生态要素间的顺利 进行。(2)渗透性建构。以生态空间镶嵌为核心手段,通过空间蔓延格局与镶嵌 形态等方式,加强生态向着其他空间类型的融合与渗入,促进生态系统与城市系 统的耦合与渗透,推进生态网络综合功能效益的提升。(3)均衡性建构。以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分布为核心手段,结合空间分 析及发展需求,通过调整并优化生态空间集散程度与疏密关系,增强生态网络面 向城市的整体功能效益,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性。4.4.2 市区生态网络功能建构按

22、照生态网络功能用途,分别建构生态安全型网络、生境保育型网络、缓冲 防护型网络、风景游憩型网络以及农业生产型网络五种类型的功能性子网络详 见表5-4)表5-4城市生态网络功能空间组成表序号子网络类型子网络功能空间组成1生态安全型网络雨洪管理体系灾害防治体系通风廊道2生境保育型网络生物栖息地生境廊道3缓冲防护型网络环城绿带道路交通防护带基础设施防护带河流防护带4风景游憩型网络自然公园体系人文游憩体系风景绿道5农业生产型网络水域林地园地耕地(1) 生态安全型网络。基于生态安全评价分别提出城市雨洪管理体系、灾 害防治体系以及城市通风廊道等。雨洪管理体系结合地形地貌开展水文分析,得出汇水区域及淹没风险区

23、域,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目标,选取城市绿地、水域等区域构建城市海绵体布局。灾害防治体系建立在现状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的基础上,包括水土流失区、地 质灾害区、矿产开采区以及污染废弃地等在内的区域,以生态修复为核心手段建 构生态防治体系,同时结合避难所、避难通道的设置规划城市防灾避难格局。通风廊道规划通过市区热岛强度与城市用地关系分析,寻找城市热源与热岛 链,结合风源、风频、风向,规划城市冷源、氧源绿地,结合城市道路、河流廊 道、基础设施廊道及其他带状生态空间设置缓解热岛效应的多级通风廊道,同时 提出用地管控措施。(2)生境保育型网络。基于生境系统格局明确生境源地、生境廊道等。生境源地布局综合考虑现状及规

24、划生态斑块的规模及其类型,由湿地生境源 地、山地生境源地、水域生境源地、郊野公园生境源地以及城市绿地生境源地等 所组成;生境廊道规划依据生物迁徙与物种传播的习惯,结合生境源地与其他生态空 间的分布,寻找各级生态裂点,借助于景观阻力评价、最小费用路径的分析方法, 借助生态廊道、垫脚石等生态连通措施并构建生物迁徙路径,进一步架构整体生 境网络布局。(3)缓冲防护型网络。基于生态与城市的缓冲过渡、防护隔离等功能,明 确环城绿带、道路交通防护带、基础设施防护带以及河流防护带等。环城绿带结合城市建成区外围的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以及林地、园地、耕地等农林生态用地共同组成,

25、作为城市以外 用于生态缓冲与限制建设的生态化区域,有效防治城市无序蔓延,并促进城乡空 间合理过渡。道路交通防护带结合城市交通及道路设施,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分别划定铁 路防护绿带、高速公路防护绿带、快速路防护绿带、公路连接线防护绿带、城市 道路绿带等,以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及交通安全。基础设施防护带结合城市特定的基础设施,依据相关规范要求,于基础设施 周边划定一定范围的防护隔离绿带,包括高压走廊,变电站、燃气管道、污水厂、 环卫设施等防护绿带,以保障城市环境及城市安全。河流防护带结合城市河流水系,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同时考虑防洪规划、绿 线规划等其他要求,划定河流两侧生态绿地,以保障河流生态环境以

26、及水利生态 安全。(4)风景游憩型网络。基于风景游憩资源整合以及游憩需求构建由自然公 园体系、人文游憩体系以及风景绿道等构成的风景游憩型网络体系。自然公园体系通过整合自然风景资源,构建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地质公园等在内的自然型游憩空间体系。人文游憩体系通过整合人文游憩资源,构建包括历史村落、传统街区、遗迹景点、城市公共绿地等在内的人文型游憩空间体系。风景绿道包括沿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以及可供 行人和骑行者进入的景观游憩廊道。(5)农业生产型网络。基于生态网络系统建构的需求明确农业生产型空间 体系。整合市区农业空间中对于城市生态网络

27、整体建构有必要纳入的农业生产型 用地,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各类水域、各类林地、园地、耕地等,构建 城郊农林复合生态系统。4.4.3市区生态网络空间建构依据生态安全格局,从生态与城市的空间关系角度划定永久性城市绿带、核 心保护区、外围缓冲区、边缘交融区共四个生态网络空间类型。(1)永久性城市绿带。依据生态网络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类型,将位于城市 集中建设区外围的,宽度N200m的环状连续与楔形嵌入相结合的生态空间纳入 城市永久性城市绿带,包含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 质公园以及农林生态空间等在内的,具有防止城市蔓延扩展和缓冲城市建设行为 等作用的生态绿化区域。永久性城市绿

28、带划定具有其他特殊性的,可增加其他区 域。(2)核心保护区。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区域、城市绿线范围内区域, 以及城市生态低安全区中对生态网络功能及结构均具有核心意义的生态化区域。(3)外围缓冲区。包括位于核心保护区与边缘交融区之外,能够有效缓冲 城市建设发展的生态化区域。(4)边缘交融区。包括位于规划建设用地与永久性城市绿带外围,融合生 态与城市发展的生态保护区域及其相兼容的生态建设区域。4.5生态网络管控以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塑造城市空间特色、发掘生态环境关联效益为目标, 按照功能引导、控用结合、刚弹结合原则,明确生态网络空间分级分类管控要求, 确定控制指标体系,提出相应的生态治理措施与生态

29、建设指引,提出保护、规划、 建设和管控的精细化要求与具体措施、途径。4.5.1永久性城市绿带管控(1) 控制要求遵循总量不减、占补平衡、生态功能不降原则,永久性城市绿带一经划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不得随意改变永久性城市绿带边界; 除国家、省级重大项目及民生类项目外,不得安排其他建设用地。(2) 建设指引永久性城市绿带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应参照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技术规范中的 管控要求进行建设控制。4.5.2核心保护区管控按照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原则,推进生态网络核心范 围内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以严格的准入制度有效遏制人工干预。其中:生态保护红线内区域应依据生态保

30、护红线相关技术规范执行,明确线内允许 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要求和已依法批准的已建、在建和尚未开工的项目处理处置 建议;城市绿线内区域应依据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执行,明确线内允许的建设活动类 型及要求;其他城市低生态安全区域参照生态保护红线的相关技术规范执行。4.5.3外围缓冲区管控外围缓冲区建控应依据自然保护区条例中的有关缓冲区管控要求执行,明确 区内禁止开发建设的要求以及允许开发建设的用地分类、用地规模、开发强度等 指标要求。4.5.4边缘交融区管控依据生态空间的用途需求,将边缘交融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域与生态建设区 域两大用途区,并分别针对两大用途区分别提出控制性指标与引导性指标,建立 管控指标体

31、系(详见附表8)。(1)建立管控指标体系控制性指标针对各类用途生态空间进行强制性规定,确保其生态主体性质不 变;引导性指标考虑各类用途空间的生态功能定位、关键生态物种、空间布局要 求以及产业发展方向等,保证生态结构的完整性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管控指标 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特定条件下引导性内容可上升为强制性内容。(2)明确生态保护区域管控指标控制性指标包括植被覆盖率、林地覆盖率、林地郁闭度、植被连通性、河岸 缓冲带宽度、滨水绿带宽度、堤防保护线比例、生态驳岸比例、滨水绿化覆盖率、 土壤入渗率等;引导性指标包括植被群落结构、生境类型丰富度、土壤环境质量、 大气环境质量等。(3)明确生态建设区域

32、管控指标指标分为土地利用类指标、建设管理类以及生态控制类三类指标。土地利用类的控制性指标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硬地率、建构筑物占地 比等。建设管理类的控制性指标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色建筑比例、 建筑退界距离、建筑节能率等;引导性指标包括建筑风格、建筑材质、建筑尺度、 建筑色彩、生态停车位等。生态控制类的控制性指标包括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林地郁闭度、人均公园 绿地、屋顶绿化率、生态绿地可达性、地表透水率、硬地率、生态驳岸比例、污 染物排放量等;引导性指标包括主要生境类型、中水回用率、绿色能源使用率、 大气环境质量、垃圾处理及管理、热岛强度与风环境、立体绿化率等。4.6规划实施引导

33、4.6.1行动计划。拟定城市生态网络建设行动计划,确定行动方案,明确总体 目标、建设标准、任务分解,提出组织架构、考核机制与保障体制等。4.6.2项目库。以近期建设项目为主,建立城市生态网络建设项目库,提出建 设时序安排与重点建设方向,科学谋划并实施项目。4.6.3规划衔接。根据生态网络规划内容,明确与城市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 划等相关规划以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的衔接要求,同时明确与生态 网络空间的详细规划、方案设计等相衔接的具体内容。5规划成果要求规划成果主要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集和规划附件,其中规划附件包括条文 说明和专题研究报告。5.1规划文本规划文本主要内容应包括:规划总则、识

34、别与评价、市域生态网络规划、市 区生态网络规划、生态网络建设管控、规划实施引导和附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规划总则应包括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规划意义与规 划期限等内容。(2)识别与评价应包括明确生态网络空间构成要素,开展生态安全评价,形成生态安全格局等内容。(3)市域生态网络规划应包括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市域生态网络结构以及 市域生态网络规划等内容。(4)市区生态网络规划应包括市区生态网络用地组成、市区生态网络结构 建构、市区生态网络功能建构、市区生态网络空间建构等规划内容。(5)生态网络管控应包括永久性城市绿带管控导则、核心保护区管控导则、 外围缓冲区管控导则以及边缘交融区管

35、控导则等内容。(6)规划实施引导应包括制定行动计划、确定行动方案,建立近期生态网 络建设项目库、落实项目用地以及与相关规划衔接等内容。(7)附表包括生态空间用地分类统计表、管控指标体系表及建设项目库表 等汇总表或统计表。5.2规划图纸规划图纸划分为市域部分与市区部分,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表达 分析、研究和规划内容的其他规划图纸。城市生态网络规划成果数据库应采用基 于GIS技术的空间矢量数据,提交数据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5.2.1市域部分(1)生态区位图(2)市域现状生态资源分布图(3)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图(4)市域生态网络结构图(5)市域生态网络规划图5.2.2 市区部

36、分(1)市区现状生态资源分布图(2)市区生态网络规划结构图(3)市区生态网络布局图(4)市区生态安全型网络规划图(5)市区生境保育型网络规划图(6)市区农业生产型网络规划图(7)市区缓冲防护型网络规划图(8)市区风景游憩型网络规划图(9)市区生态网络分区图(10)永久性城市绿带管理单元编号图(11)永久性城市绿带管理单元管控图则(12)边缘交融区管理单元编号图(13)边缘交融区管理单元管控图则5.3规划附件5.3.1条文说明根据需要对规划文本中的条文进行必要分析、解释和说明,是对文本内容的 细化和补充。5.3.2专题研究报告以文字报告形式表述对生态网络规划产生重大影响的专题研究成果。6附录附表

37、1:生态空间用地分类建议表大类别代 中类码类类别名称内容E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生态用地、风景名胜区及各类保护区、 各类生态公园、其他生态用地等在内的面积Q 2000m2 的非建设用地等。E1 %卜域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滩涂等。E11河流水(面寸 77T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河流常水位岸线之间的水面, 不包括被堤坝拦截后形成的水库水面。E12湖I旧刀(回指天然形成的集水区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E13水库水面人工拦截汇集而成的总库容不小于10万m3的水库正常 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E14湿地滩涂、5 E指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湿地、滩地;时令 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

38、常蓄水位 与最大洪水位间滩地;生长芦苇的土地。E15沼泽指经常积水或渍水,一般生长沼生、湿生植物的土地。E2农,阳&巳态用地指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设施农用地等用地。E21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等用地。E22C C园地HJ L山果园、茶园等用地。E23郡地包括水田、旱地、水浇地等用地。E24坑塘水面指水面面积Q2000m2,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蓄水量V 10万m3坑塘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E25沟渠指渠道宽度Q2.0m,堤旁绿带宽度Q10米的用于引、 排、灌的人工修建渠道。E26其他农林用地指空闲地、盐碱地、沙地、裸地、草地、设施农用地 等用地。E3风景名月主及保-护区包括风

39、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用地。E31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 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 动的地域。E32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 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 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E33水源保护区是指国家对某些特别重要的水体加以特殊保护而划定 的区域。E4生态公园指根据社会生态需求以及其他需求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公园,包括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野生动22植物公园等公园。E41森林公园是以大面积人工林或天然林为主体而建设的公

40、园。E42湿地公园指以水为主体的公园。E43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 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E44野生动植物公E寸旨以珍稀野生动植物科普博览、保护繁殖、观光旅游 如能为主的生态公园。E45其他公园对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 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其他公园。E5其他生态用地经过修复后具有潜在生态意义的用地,包括矿产开采 区、垃圾填埋区、污染弃置区等。H建设用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在内 的面积N2000m2的建设用地等。G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游憩设施和 服务设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减灾

41、等综合作用的 绿化用地。G11综合公园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 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G12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 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G13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包括 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 园、游乐公园等。G14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宽度 N15m的狭长形绿地。G15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面积2000四 的沿街绿化用地等。G2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 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 风林、城市

42、组团隔离带等。G3附属绿地各类城市建设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G4其他生态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 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其他生态绿地。附表2: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价建议表评价因素评价因子因子权重极敏感高敏感中敏感低敏感不敏感备注评价值M评价值M评价值M评价值M评价值M5地形地貌高程重N坡度重 N水文资源河流水面重 N湖泊水面重 N水库水面重 N5湿地滩涂重 N6坑塘水面重 N沟渠重 N生态资源资源类型重 N9林地 郁闭度重 N10重 N自然灾害洪水淹没重 N地

43、质灾害重 Ni+2重 N附表3:生态敏感性评价分区汇总表评价分区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不敏感区评价标准-面积(Ha)占比()附表4:生态干扰分析评价建议表评价 因素评价因子因子权重高干扰较高干扰中干扰较低干扰低干扰备注评价值Y i价值Y评价值Y评价值Y评价值Y道路交通铁路权重乂高速公路权重乂国道权重乂省道权重乂权重乂基础 设施220KV高压廊道:权重X,500KV高压廊道权重乂一 i+2800KV高压廊道权重乂: i+3燃气管道一权重乂i+4权重乂土地利用用地类型权重乂,权重乂k人工灾害矿产废置权重乂k+1污染弃置权重乂k+2权重乂附表5:生态干扰评价分区汇总表评价分区高干扰区较高干

44、扰区中干扰区较低干扰区低干扰区评价标准-面积(Ha)占比()附表6:生态风险分析评价建议表风险评价关联矩阵生态干扰高干扰较高干扰中干扰较低干扰低干扰评价赋值-评价值B 1评价值B2评价值B3评价值B4评价值B5极敏感评价值A1生态 敏感性高敏感评价值A2中敏感评价值A3低敏感评价值A4不敏感评价值A5附表7:生态风险评价分区汇总表评价分区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中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低风险区评价标准-面积(Ha)占比()附表8:边缘交融区管控指标体系建议表生态空间类型管控类型管控指标控制性指标引导性指标1整体控制可兼容用地性质建设用地边长与面积比 可兼容用地比例布局结构2分 区 控 制生态保护区域植被覆盖率林地覆盖率 林地郁闭度植被连通性 河岸缓冲带宽度 滨水绿带宽度 堤防保护线比例 生态驳岸比例 滨水绿化覆盖率土壤入渗率植被群落结构 生境类型丰富度 土壤环境质量 大气环境质量生态建设区域土地利用地块编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硬地率建、构筑物占地比建设管理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色建筑比例 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建筑节能率建筑风格建筑材质建筑尺度建筑色彩生态停车位生态控制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 林地郁闭度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屋顶绿化率 生态绿地可达性 地表透水率 硬地率 生态驳岸比例 污染物类型 污染物排放量主要生境类型 中水回用率 绿色能源使用率 大气环境质量 垃圾处理及管理 热岛强度与风环境立体绿化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