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时代临床药师的机遇与挑战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9890219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准医疗时代临床药师的机遇与挑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准医疗时代临床药师的机遇与挑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准医疗时代临床药师的机遇与挑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精准医疗时代临床药师的机遇与挑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医疗时代临床药师的机遇与挑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准医疗时代临床药师的机遇与挑战牛晓方 【摘要】精准医疗是根据基因组、蛋白质组学、生物标志物和社会心理学等个人 ”信息实施个体化诊断、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最小毒副作用的医疗模式.随着相关 技术、理论、观念的发展和更新,医疗模式已进入精准医疗时代.临床药师走向临床, 参与诊断疾病、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实施以基因检测、药物浓度监测为依据的个体 化治疗.精准医疗将改变现有诊断和传统治疗模式,给临床药师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 供了机遇.【期刊名称】药学研究 【年(卷),期】2017(036)010 【总页数】4页(P614-617) 【关键词】精准医疗;临床药师;个体化;基因组;生物标志物 【作者】牛晓

2、方【作者单位】荷泽市立医院临床药学科,山东荷泽274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12011年,美国医学界首次提出精准医学”的概念,奥巴马在2015年又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2016年,中国科技 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PM)位列国家 重点研发计划首位。精准医疗是一种基于个人”的定制医疗模式,以个体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 代谢组学为基础,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 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断,最终制定出针对个体的预防、治 疗方案1。临床药师可进行

3、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检测和治疗药物浓 度监测,并依据相关数据、信息实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全方位、药学特点突 出、高技术含量的药学服务,以提高医疗质量,优化卫生资源,促进精准医疗的健 康发展。精准医疗指以疾病易感或药物相关基因、生物标记物为基础,利用分子医学、临床 诊断学和药物治疗学、医学信息学等学科理论和技术,综合考虑环境、生活模式、 同患疾病及诊疗方式等因素,搜集全方位、可量化、有前瞻性和时效性的病患个体 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设计出针对个体的最佳治疗方案2。2015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精准医疗计划”同时 也明确了精准医疗的目标。短期目标为癌症研究

4、成果的运用,如设立抗癌登月计 划”特别小组,全面掌握癌症研究的现状,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议,寻找有效可行的 治疗手段3,从而实现对癌症发生机制的探讨及早期诊断、治疗。长期目标为建 立可用于人类健康、疾病长期、全程监测的数据库,积累丰富临床疾病机制、分类、 诊断、预后、风险评估的可靠、准确的统计学数据,为实现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 有效信息4。2015年3月,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牵头成立了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启动了精准 医疗计划,并准备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的发展基金。目前,我国在精准医疗 领域,面临基因检测技术、数据、生物样本分享技术落后以及政策支持层面缺失等 主要问题5 - 6。据美国医学研究机

5、构分析估算,美国每年医疗费用造成的浪费高达7 500亿美元, 至少有30%的费用为不必要治疗或无效治疗7 - 8。而在我国无效治疗耗费则更 为严重。精准医疗模式可为患者获取最大利益,可实现医疗资源合理的配置,符合 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通用原则,将对社会产生深远和广泛的影响。精准医疗模式下的药学服务,也可称之为精准药学服务,是充分利用药学知识为疾 病的诊断、预防、治疗提供服务。临床药师具备扎实的药学、药物治疗学、药物代 谢动力学知识,以及熟练的药物分析技术,有助于获取药物浓度、个体基因组、代 谢表型或蛋白质组信息,并用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修饰、调整,使得精准医 学真正达到精确、准时、个体

6、化的目标。2.1治疗药物监测(TDM)导向的精准用药TDM采用酶免、色谱、质谱技术,测定 用药后患者体液浓度,根据药物浓度调整用药剂量。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达到治 疗效果的最大化和毒副反应的最小化,也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 依据。治疗药物监测适用于浓度与效应相关、治疗终点难以确定、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窄 等情形,如抗癫痫药、抗心律失常药、抗排异药等。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先进仪器如 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 MS)的广泛应用,极大拓宽了 TDM范围。治疗药物监测浓度数据是代谢酶、转运体综合作用的直接体现,大多

7、数情形浓度与 交攵应呈正比,即浓度越高,效应越强9 -10。但亦有例外,即效应与细胞内浓度、 作用部位浓度有关,而与血浓度无关或较少相关。临床药师需对浓度数据做出合理 地解释、并根据患者药物浓度数据做出相应方案调整。此外,药物浓度数据的应用 和治疗方案的调整存在滞后性11,患者机体已有药物暴露,已产生相应治疗效应 或不期望效应,即患者已接受一定时间的不恰当药物治疗。因此,临床药师要掌握 常规需进行TDM的药物种类并根据患者体内药物浓度及时作出针对个人的治疗方 案。2.2基因检测导向的精准用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基因检测技术 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如果药物代谢、转运,或作用靶点存在变异,

8、接受药物治疗前, 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确定患者的遗传学差异,作为选择药物、预测剂量或效应的依 据,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或改换其他药物,实施精准药物治疗12 -13。转运体、代谢酶遗传多态性可影响药物代谢、转运,导致药物浓度变化,造成药物 疗效和副反应的差异。而药物作用靶点的变异,可导致药物效应的强弱变化。华法 林效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其他药物、食物及代谢酶CYP2C9基因和作用靶 点(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VKORC1)基因多态性等,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且由 于华法林安全范围较窄,剂量过大极易引起出血,而剂量不足则极易导致血栓形成。 因此,接受华法林治疗患者,应进行相关基因检测14。2005年,

9、美国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华法林使用说明书建议进行CYP2C9、VKORC1基因检测15。国际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协会综合患者基因组学、体表面积、年龄等信息建立 了华法林个体化给药剂量预测模型,用于华法林维持剂量选择和抗凝治疗方案制定16。因此,临床药师掌握常规需进行基因检测的药物可对临床患者用药方案调整 提出建设性意见。基因组学理论和基因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新药开发带来新的契机。伊马替尼 为Bcr- Ab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采用靶向开发模式,仅针对Bcr- Abi融合基因 阳性和C - kit特定基因型患者,临床研究规模小,时间短,投资少。其开发模式、 临床意义被誉为靶向制剂开

10、发的里程碑,为2001年世界科技十大突破之一17- 18。通过基因检测手段,临床药师可为特定基因型患者提供靶向药物治疗。2.3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精准医疗代谢组学是生命科学中现代分子检测技术的新 兴领域。采用高分辨质谱、核磁等分析技术进行机体体液或组织代谢物的高通量分 析,结合模式识别模型,筛选反映机体当前差异性生理、病理状态的标志物,用于 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机体差异性标志物的变化与饮食、遗传背景、肠道菌 群、生活方式及地域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相关,有助于整体深度透析疾病的病理学机 理,监测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为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19。代谢组学研究可通过肿瘤代谢标志物的寻找和肿瘤细胞代

11、谢通路最佳干预靶点的分 析,用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肿瘤的发生、发展伴随机体代谢产物的变化, 表现在与正常个体间代谢谱的差异,代谢组学可以对肿瘤引起的代谢谱的差异做出 整体评价,筛选出有价值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卵巢癌患者血清神经酰胺和溶血磷脂 含量改变,酮体含量上升,丙氨酸、缬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下降20 - 22。晚期卵巢癌患者,即使接受减瘤手术和辅助化疗,仍有约65%在2年内复发23, 相比而言,1期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大部分仅通过手术即可治愈24。此外,乳腺癌组织甘油磷酸胆碱和葡萄糖含量下降,而总胆碱含量升高25 -27;乳腺癌细胞中氨基酸类,如谷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

12、和谷胱甘肽,短链 脂肪酸,如异丁酸、B-羟基丁酸、核苷酸,如ADP、ATP、UDP -葡萄糖、 UDP -葡萄糖醛酸,含量升高28 - 29,这些差异性组分促进了对癌症发生机理 的认识及癌症初发征兆的预测。因此,发现癌症的代谢标志物,有助于癌症诊断、 治疗效果的综合评价。临床药师在明确肿瘤药物治疗发生、发展过程及生长、增殖 及转移相关的异常通路的基础上,发现肿瘤发生及转移过程中关键代谢产物,并监 测其变化与肿瘤转归的关系,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可最大限度实现肿瘤的靶向或 个体化治疗。医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改变自己,努力适应药品零差价的实施、医药分家、药房 托管等医改新政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精准医

13、疗时代为医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提供 了一个展示自己、服务临床的平台。精准医疗是对疾病的分类、预防、诊断、治疗、 预后的革命性转变30,影响临床诊疗的同时也对临床药学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血药浓度监测、基因检测和代谢组学检测生物标志物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精准药学 服务已常规开展并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临床药师借助血药浓度监测、基因检测 和代谢组学检测技术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使医院药学服务更加具有循证性、科学性和精准性,使得药物治疗更具有针对性,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相关文献】1 MIRNEZAMI R,M.R C S,NICHOLSON J,et al.Preparing for Prec

14、ision MedicineJ.N Engl J Med,2012,366(6):489 - 491.2 DE BONO J S.A New Initiative on Precision MedicineJ.N Engl J Med , 2015 , 372(9):793 - 795.3 ROYCHOWDHURY S , CHINNAIYAN A M.Advancing Precision Medicine for Prostate Cancer through GenomicsJ.J Clin Oncol , 2013 , 31(15):1866 - 1873.4 JAMESON J L

15、, LONGO D L.Precision Medicine - Personalized , Problematic , and PromisingJ.N Engl J Med , 2015 , 372(23):2229 - 2234.5 ABRAMS J , CONLEY B , MOONEY M , et al.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s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s for the new 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NetworkJ.Am Soc Clin Oncol Educ Book , 2014(3

16、4):71 - 76.6 BAYER R , GALEA S.Public Health in the Precision - Medicine EraJ.New Eng J Med , 2015 , 373(6):499.7 CIARDIELLO F , ARNOLD D , CASALI P G , et al.Delivering precision medicine in oncology today and in future - the promise and challenges of personalised cancer medicine:a position paper b

17、y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J.Ann Oncol , 2014,25(9):1673 - 1678.8 RAPHAEL B J , DOBSON J R , OESPER L , et al.Identifying driver mutations in sequenced cancer genomes: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to enable precision medicineJ.Genome Med , 2014,6(1):5.9 WILLIAMS , ANDREW M , KNOX ,

18、ERIN D.When to Prescribe Antidepressants to Treat Comorbid Depression and Pain Disorders?J.Curr Psychiatry , 2017 , 16(1):55 - 58.10 GENG C , LI P , ZHANG R , et al.LC - MS/MS and Nanoparticle Immunoassay for determination of 5 - fluorouracil:method comparison , relative analysis and clinical applic

19、ationsJ.Lat Am J Pharm , 2017 , 36(3):508 - 514.11 GENG C , GUO X , LIU J , et al.LC - MS/M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our WaterSoluble Vitamins:Method Development , Validation and Comparison to EC MethodJ.Chromatographia , 2017(80):259 - 264.12 PETERSON T A , DOUGHTY E , KANN M G.Towards precision

20、medicine:advances in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for the analysis of human variantsJ.J Mol Biol , 2013 , 425(21):4047 - 4063.13 ARONSON S J , REHM H L.Building the foundation for genomics in precision medicineJ.Nature , 2015 , 526(7573):336 - 342.14 SCOTT S A , LUBITZ S A.Warfarin pharmacogenetic trial

21、s:is there a future for pharmacogenetic - guided dosing?J.Pharmacogenomics , 2017 , 15(6):719 - 722.15 RUANNO G, THOMPSON P D , VILLAGRA D , et al.High carrier prevalence of combinatorial CYP2C9 and VKORC1 genotypes affecting warfarin dosingJ.Pers Med , 2008 , 5(3):225 - 232.16 ZAMBON C F , PENGO V

22、, PADRINI R , et al.VKORC1 , CYP2C9 and CYP4F2 genetic - based algorithm for warfarin dosing:an Italian retrospective studyJ.Pharmacogenomics , 2016,12(1):15-25.17 FUJISAWA S , MIZUTA S , AKIYAMA H , et al.Phase II study of imatinib - based chemotherapy for newly diagnosed BCR - ABL - positive acute

23、 lymphoblastic leukemiaJ.Am J Hematol , 2017 , 92(4):367 - 374.18 FIEHN O.Metabolomics - the link between genotypes and phenotypesJ.Plant Mol Biol,2002,48(1):155-171.19 DETTMER K , ARONOV P A , HAMMOCK B D.Mass spectrometry - based metabolomicsJ.Mass Spectrom Rev , 2007 , 26(1):51 - 78.20 TURKOGLU O

24、 , ZEB A , GRAHAM S , et al.Metabolomics of biomarker discovery in ovarian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J.Metabolomics , 2016 , 12(4):60.21 周颖群,狄文.卵巢癌相关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 , 39(4):356 - 359.22 DEETTE W L , BENIGNO B B , HAMPTON C Y , et al.O-varian cancer detection from me

25、tabolomic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data by support vector machinesJ.BMC Bioinformatics , 2009(10):259.23 ZHANG T , WU X , KE C , et al.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ovarian cancer by urinary metabolomic profilingJ.J Proteome Res , 2013 , 12(1):505 - 512.24 GAUL D A , MEZE

26、NCEV R , LONG T Q , et al.Highly - accurate metabolomic detection of early - stage ovarian cancerJ.Sci Rep , 2015(5):16351.25 CLAUDINO W M , QUATTRONE A , BIGANZOLI L , et al.Metabolomics:available results , current research projects in breast cancer , and future applicationsJ.J Clin Oncol , 2007 ,

27、25(19):2840 - 2846.26 NAM H , CHUNG B C , KIM Y , et al.Combining Tissue Transcriptomics and Urine Metabolomics for Breast Cancer Biomarker IdentificationJ.Bioinformatics , 2009 , 25(23):3151.27 BUDCZIES J , DENKERT C ,MULLER B M, et al.Remodeling of central metabolism in invasive breast cancer comp

28、ared to normal breast tissue - a GC - TOFMS based metabolomicsstudyJ.BMC Genomics , 2012 , 13(1):334.28 DENKERT C , BUCHER E , HILVO M , et al.Metabolomics of human breast cancer:new approaches for tumor typing and biomarker discoveryJ.Genome Med , 2012 , 4(4):37.29 QIU Y , ZHOU B , SU M , et al.Mass Spectrometry - Based Quantitative MetabolomicsRevealed a DistinctLipid Profil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Int J Mol Sci , 2013 ,14(4):8047 - 8061.30 CHEN R , SNYDER M.Promise of personalized omics to precision medicineJ.Wiley Interdiscip Rev Syst Biol Med , 2013 , 5(1):73 - 8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