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恒压源电路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98887110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7.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控恒压源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数控恒压源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数控恒压源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数控恒压源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恒压源电路(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直流稳压电源的应用非常的广泛,质量优良的直流稳压电源,才能满足各种 电子线路的要求。所以,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颇为重要,特别是数控制流稳压电 源。本文主要介绍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对其中涉及的D/A转换、A/D转换、 单片机等也有详细介绍。将单片机数字控制技术,有机地融入直流稳压电源的设 计中,就能设计出一款高性价比的多功能数字化通用直流稳压电源。关键词直流稳压电源,单片机,数字控制AbstractImplementation of direct current stabilized voltage power source is extensive. Direct current stabi

2、lized voltage power source that is supenrior in quality,is able to satisfy with the require of all kinds of electron circuit.So,the design of direct current stabilized voltage power source is very important, especially numerical contol direct current stabilized voltage power source.The text mostly i

3、ntroduce design of a numerical contol direct current stabilized voltage power source, versus thereinto touch on D / Aconversion, SCM wait too have got detail introduce. The DESign middle of the should SCM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organically molten greet direct current regulator,thought out one

4、entertain high sexual valence specific multifunction digitalization currency direct current regulator.Keywordsregulated power supply of direct current; single2ch ip m icrocomputer,digital control摘要1Abstract2目录3绪论1第一章直流稳压电源原理21.1整流电路21.1.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21.2滤波电路31.2.1电容滤波电路 31.2.2电感滤波电路 51.3稳压电路6第二章数控恒压源的实

5、现方案72.1设计目标72.2实现框图7第三章 供电和稳压输出部分 83.1 稳压输出部分仿真图 83.2供电和稳压输出电路图8第四章数字控制部分104.1单片机部分104.2 D/A转换部分104.3 A/D转换部分 114.4 绘制 PCB 134.5总电路软件实现流程图14第五章电源测试结果155.1电压测试155.2性能测试16结论17谢辞18参考文献19附录20绪 论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稳定的直流电源,因此直流稳压电源的应用非常 的广泛。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形式有很多种,有串联型、开关型、集成电路、稳 压管直流稳压电源等等。在电子设备中,直流稳压电源的故障率是最高的(长期 工作在大

6、电流和大电压下,电子元器件很容易损坏)但在直流稳压电源中,通过 整流、滤波电路所获得的直流电源的电压往往是不稳定的。输出电压在电网电压 波动或负载电流变化时也会随之有所改变。电子设备电源电压的不稳定,将会引 起很多问题,比如:测量仪器的准确度降低,交流放大器的噪声增大,直流放大 器的零点漂移等等。设计出质量优良的直流稳压电源,才能满足各种电子线路的 要求。因此,直流稳压电源的研究就颇为重要。目前产生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法大 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模拟方法,另一种是数字方法。前者的电路均采用模拟电路 控制,而后者则是通过数字电路进行自动控制。直流稳压电源朝着数字化方向发 展。因此对于数控恒压源的研究是必

7、要的。目前,国外直流稳压电源已朝着多功 能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M atthew等提出了采用多路DOA分别设定多路输出电 压,以及以多路人。进行输出检测的微机数控电源。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 电源可靠性、输出精度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利用D/A转换器的高分辨率和单 片机的自动检测技术设计程控电源就显示出其优越性。程控电源既能方便输入和 选择预设电压值又具有较高精度和稳定性,而且还可程控实现对电源的可编程监 控,如模拟电压跌落、间断或起伏等情况,即可编程电源也可以看作一种功率型 的低频信号发生器。程控电源可以任意设定输出电压或电流,所有功能由面板上 的键盘或通过RS-232C串口连接的上位微机实

8、现,给电路实验带来极大的方便, 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一章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在电子电路中,通常都需要电压稳压的直流电源供电。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将 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形成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直流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 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等四部分组成。交流电源T变压器整流电路瑟忠!L7稳压电路卜I负载图i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电源变压器是将交流电网220V的电压变为所需要的电压值,然后通过整流 电路将交流电压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由于此脉动的直流电压还含有较大的纹 波,必须通过滤波电路加以滤除,从而得到平滑的直流电压。但这样的电压还随 电网电压波动(一般10%左右的波动)、负载和温度的变化而

9、变化。因而在整流、 滤波电路之后,还需接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作用是当电网电压波动、负载和温 度变化时,维持输出直流电压稳定。1.1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任务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完成这一任务主要靠二级管的单 向导电作用。因此二极管是构成整流电路的关键元件。常见的几种整流电路有单 相半波、全波、桥式和倍压整流。我主要研究了单项桥式整流电路。1.1.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图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图2中Tr为电源变压器,它的作用事将交流电网电压变成整流电路要求的 交流电压。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是由四个二极管接成电桥的形式构成的。设电源变 压器二次侧电压U=Usinwt(v),在U的正半周,极性为上正下负,此时二极

10、管D1、 D3承受正向电压而导通,D2、D4反向截止,电流i的通路是a D1 RL D3 b。 负载RL上又得到半波电压。在U的负半周,极性为上正下负,此时二极管D2、 D4导通,D1、D3反向截止,电流i的通路是b D2 RL D4 a。负载RL上 又得到半波电压。RL上得到的电压U是单方向全波脉动(图3)。图3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波形图要使之接近于理想的直流电压,在整流之后需加滤波电路,将单向脉动电压 中的交流分量尽量多地滤掉。1.2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一般由电抗元件组成,如在负载 电阻两端并联电容器C,或与负载串联电感器L,以及由电容、电感组合而成的 各种复式滤

11、波电路。滤波电路的形式有很多,分为电容输入式和电感输入式。1.2.1电容滤波电路采用一只容量较大的电解质电容器,所以要注意其极性,其正极要接电路高 电位端,负端要接电路低电位端。若极性接反,过高的反向电压可能击穿电容器。图4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图5交流电压U的波形如图4,由于电容C1并联在负载电阻R1上,所以电容C1两端的电压。就 是负载的电压U,交流电压U的波形(如图5);假设,电路接通时,恰恰在 电压U由负到正过零的时刻,这时二极管开始导通,电压U通过二极管向电容 C1充电,由于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很小,所以充电时间常数很小,电压U。将随 着电压U按正弦规律逐渐升高,当U增大到最大值时,Uc

12、也随之上升到最大值。 然后u开始下降,Uc也开始下降,但他们按不同规律下降,U按正弦规律下降, 而电容C1则通过负载R1放电,电容端电压Uc按指数规律下降,由于放电时间 常数较大,Uc下降缓慢。除了刚过最小值的一小段时间内,仍有Uu的关 系外,之后就出现uU c的情况,二极管承受反向电压,处于截止状态。电压Uc按指数规律缓慢下降到wt=2以后,虽然电压U又为正值,但由于UUC以后,二极管才又导通,电容ci由放电状态重 新变为充电状态,U又随着u上升。如此继续下去,电压UC也就是负载电压 U就变得平滑了,因而负载电压的平均值也有所增大了。如果电容滤波电路接 L于桥式整流电路,则在交流电压的一个周

13、期内,电容C1有两次充、放电,其放 电时间比上述半波整流后所接电容滤波电路要短,故输出电压更为平滑。电容滤 波使整流输出电压波形变得平直的原因,还可以从电容C1对脉动电流中的交流 成分具有旁路作用来理解。由于电容C1与负载电阻R1并联,C1的容量愈大, 整流后所得的脉动电流交流分量的频率愈高,则电容C1的荣康、容抗愈小,而 电阻R1的阻值与频率无关,因此,脉动电流中的交流成分主要通过电容C1而 被旁路,R1上的电流和电压便较为平直了。1.2.2电感滤波电路图6电感滤波电路如图6是电感滤波电路,它是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和负载电阻R之间串联 一个电感线圈。电感中流过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中要产生自感

14、电动势阻碍电 流的变化。当电流增加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自感电动势阻碍 电流的增加,同时将能量储存起来,使电流增加缓慢。反之,当电流减小时,自 感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同,自感电动势阻止电流的减小,同时将能量释 放出来,使电流减小缓慢,因而使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脉动大为减小。如果要求输出电流较大,输出电压脉动很小时,可在电感滤波电路之后再接 电容C。组成LC滤波电路。电感滤波之后,利用电容再一次滤掉交流分量,这 样,便可得到更为平直的直流输出电压。上面讨论的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压已 较平滑,但却不稳定,当用一个不稳定的电压对负载供电时,会引起负载工作不 稳定,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15、为了得到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在整流滤波电路之后, 需要增加稳压电路。1.3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用的比较多的稳压电路是硅稳压管稳压电路。如图7是硅稳压管稳 压电路,由稳压管D2和调整电阻R1组成,稳压管在电路中应为反向联接,它与 负载电阻R1并联后,再与调整电阻串联。下面分析一下稳压原理。图7硅稳压管稳压电路1)负载电阻R1不变,交流电源电压波动时的稳压情况:当负载电阻不变, 支流电源电压增加时,整流滤波电路的电压U随之增加,负载电压七也将增 加,而U L就是稳压管两端的反向电压。当U L稍有增加,稳压管的电流I就 会显著增加,因此电阻R1上的压降增加,从而使增大了的负载电压七的数值 有所减小。如果

16、电阻R1的阻值选择适当,最终可使UL基本上保持不变。同理 如果交流电压降低,使U 减小,则UL也减小,I也随着减小,则U.也减小, 仍保持负载电压UL近似不变。2)电源电压不变、负载电流变化时的稳压情况:假设交流电源电压不变, 由于负载电阻变化而使负载电流增大,则电阻R1上的电压降增大,负载电阻R1 上的端电压U L因而下降,U L下降一点,稳压管的电流I显著减小,使已经 降低的负载电压U回升,与原来数值比较可基本保持不变。当负载电流减小时, 稳压过程相反。经半波最好是全波整流,再由稳压电路最终送给负载的电压就是比较稳定的 支流电了。由以上几部分电路就组成了直流稳压电源,它将广泛地应用到实践中

17、。第二章数控恒压源的实现方案传统的直流稳压电源输出是通过粗调波段开关及细调电位器来调节的,并由 电位表指示电压值的大小。这种直流稳压电源存在读数不直观、电位器易磨损、 稳压精度不高、不易调准、电位构成复杂、体积大等缺点,而基于单片机控制的 数控直流电源不但实现了直流稳压的功能,而且没有上述的缺点。2.1设计目标1)电源输出电压范围0.0V-15.0V,步长0.06V,输出电压值由液晶显示器显示。2)用户对数控恒压源的控制,通过按键进行控制。3)整机由自制稳压电源供电,输入交流220V,输出直流+5V。2.2实现框图整个电源(如图10)分成三个主要部分:供电部分、稳压输出部分和数控部分。图8稳压

18、直流电源总框图第三章供电和稳压输出部分供电部分简单,不做详细论述。3.1稳压输出部分仿真图10M图9模拟部分中的稳压电路稳定性验证图一般的直流稳压电源是用可变电阻来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那么要在直流稳 压电源的基础上实现数字控制的话,实际上很简单,我们只要将可变电阻换成数 字控制部分来代替,就能实现数控恒压源这一课题。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选 择合适的稳压输出电路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仿真。如图9,很容易就验证了此稳 压输出电路的可靠。3.2供电和稳压输出部分电路图这部分将数控部分送来的电压控制字转换成稳定电压输出,电路主要由供 电、整流滤波、稳压输出、过流保护和延时启动等几部分组成。(如图10)D

19、/A转换部分的输出电压作为稳压输出电路的参考电压。稳压输出电路的输 出与参考电压成比例。稳压输出电路采用的是串联式反馈稳压电路(如图9), 在电路中,Q1TIP122为调整管,U6ALM358为比较放大器,R19、R22组成反 馈网络。D/A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DAOUT接到U6A的同向端,稳压电源的输出 经R19、R22组成的取样电路分压后送到运放U6A的反向端,经运放比较放大后, 驱动调整管Q1。当电路平衡时,D/A电路的输出电压Vdaout与取样后的电压Vref 相等。稳压输出部分的过流保护电路由R21和Q2组成。设Im为保护动作电流,则 当电源输出电流I增加到0时,R21上的压降七*R2

20、1使得Q2管导通,分掉了 Q1 上的基极电流,使输出I不再增加,起到了过流保护作用。i|冒,2 1记图10供电和稳压输出部分第四章数字控制部分4.1单片机部分PIEPISJiaPISPlf780JO1-2 -J j345.了 了.y19JDF10VCCriLPOOP01P03P1JP05POIHITJOST05ILE5ETPOZP30EWVPB3LAL功H33P33P迥TB3+MSP25P3T/EIIP2+P2331P2232P21GHDP2D图11单片机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是系统整机协调工作和智能化管理的核心部分,采用89C52单片机 实现控制功能是其关键,采用单片机不但方便监控,并且大大减少硬

21、件设计。I10,I9属微调,步长为0.0586V,I10加,I9减;I8,I7属粗调,步长为 0.9961V,I8 加,I9 减。4.2 D/A转换部分系统设置A/D、D/A转换接口,采用美国TI公司的高速串行8位模数转换 器TLC549和四通道串行数模转换器TLC5620O4MC140356ZL+5V(S1TOWIREFALDACREFBDACAELEFCDACE:REFDDACC&ATADACTCLKLUMU11TLC562i:i+W y is Gim-I211L0-DA OTTTP15P13图12 D/A转换部分D/A转换部分的输出电压作为稳压输出电路的参考电压。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与 参

22、考电压成比例。8位字长的D/A转换器具有256种状态。当电压控制字从0,1, 2,到256时,电源输出电压为0.0,0.06,15.0。TLC5620是八位的串行输入四路电压输出的数模转换器。其时序图如图13:* LOAD 图13 TLC5620数模转换时序图Clk为时钟端,Data为输入数据,LOAD为输入控制信号。每路电压输出值的计算:data -V = REF x - x 2REF为参考电压,data为输入8位的比特数据;我们这里用的REF=2.5v;4.3 A/D转换部分图14 A/D转换部分TLC549是采用LinCMOSTM技术,以开关电容逐次逼近原理工作的8位串行A/D 芯片。单

23、电源3V6V供电范围,控制口线少,时序简单,转换速度快,功耗低, 价格便宜,适用于低功耗的袖珍仪器上的单路A/D采样,也可将多个器件并联使 用。TLC549是8位串行A/D转换器芯片,可与通用微处理器、控制器通过I/O CLOCK、 CS、DATA OUT三条口线进行串行接口。具有4MHz片内系统时钟和软、硬件控制 电路,转换时间最长17us,TLC549允许的最高转换速率为40 000次/s。总失调 误差最大为0.5LSB,典型功耗值为6mW。采用差分参考电压高阻输入,抗干扰, 可按比例量程校准转换范围,V接地,V -V N1V,可用于较小信号的采样。REF-REF+ REF-TLC549的

24、极限参数如下:电源电压:6.5V;输入电压范围:0.3VV +0.3V;CC输出电压范围:0.3VV +0.3V;CC峰值输入电流(任一输入端): 10mA;总峰值输入电流(所有输入端):30mA;工作温度:TLC549C: 0C70CTLC549:40C85CTLC549M:-55C125CTLC549片型小,采样速度快,功耗低,价格便宜,控制简单。适用于低功耗的 袖珍仪器上的单路A/D或多路并联采样。TLC549均有片内系统时钟,该时钟与I/O CLOCK是独立工作的,无须特殊的速 度或相位匹配。当CS为高时,数据输出(DATA OUT)端处于高阻状态,此时I/O CLOCK不起 作用。这

25、种CS控制作用允许在同时使用多片TLC548、TLC549时,共用I/O CLOCK, 以减少多路(片)A/D并用时的I/O控制端口。一组通常的控制时序为:(1) 将CS置低。内部电路在测得CS下降沿后,再等待两个内部时钟上升沿 和一个下降沿后,然后确认这一变化,最后自动将前一次转换结果的最高位(D7) 位输出到DATA OUT端上。(2) 前四个I/O CLOCK周期的下降沿依次移出第2、3、4和第5个位(D6、 D5、D4、D3),片上采样保持电路在第4个I/O CLOCK 下降沿开始采样模拟输入。(3) 接下来的3个I/O CLOCK周期的下降沿移出第6、7、8(D2、D1、D0)个 转

26、换位,(4) 最后,片上采样保持电路在第8个I/O CLOCK周期的下降沿将移出第6、 7、8(D2、D1、D0)个转换位。保持功能将持续4个内部时钟周期,然后开始进行 32个内部时钟周期的A/D转换。第8个I/O CLOCK后,CS必须为高,或I/O CLOCK 保持低电平,这种状态需要维持36个内部系统时钟周期以等待保持和转换工作的完成。如果CS为低时I/O CLOCK 上出现一个有效干扰脉冲,则微处理器/控制 器将与器件的I/O时序失去同步;若CS为高时出现一次有效低电平,则将使引 脚重新初始化,从而脱离原转换过程。在36个内部系统时钟周期结束之前,实施步骤(1) (4),可重新启动一次

27、 新的A/D转换,与此同时,正在进行的转换终止,此时的输出是前一次的转换结 果而不是正在进行的转换结果。若要在特定的时刻采样模拟信号,应使第8个I/O CLOCK时钟的下降沿与该 时刻对应,因为芯片虽在第4个I/O CLOCK时钟下降沿开始采样,却在第8个 I/O CLOCK的下降沿开始保存。本设计中A/D的采样电压是稳压输出电路的取样电压V 。V 与输出电压V的REF REFo(4-1)关系:V 19VREF R + R o因此可以通过一定的比例调整来得到输出电压Vo的数字显示值。4.4绘制PCB图15总电路的PCB4.5总电路软件实现流程图厂改变输出I电压值图16总流程图程序见后面附录。第

28、五章电源测试结果5.1电压测试预置电压(V)显示电压(V)测量电压(V)0.0580.0580.0590.1750.1750.1760.2920.2920.2940.4100.4100.4110.5850.5850.5870.8200.8200.8210.9960.9960.9951.9921.9921.9902.9983.0462.984.9805.0384.976.9727.0306.959.96010.0779.9412.94813.12412.9214.9414.9414.735.2性能测试性能指标测量条件测量结果测量仪表全程输出电压0-15VDM-311型数 字万用表负载电流V 二5

29、V,七二10Q506mA短路电流V 二15V=1.73A过流保护 1.4A用单片机控制电源时,输出直流0-15V,液晶显示器显示清晰正确,误差极 小,完美的实现了数控恒压源这一课题。但在功能上还不够强大,如没有开机的电压预置功能,没有电流过流时的报 警指示功能等等,还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结论本文先对直流稳压电源原理进行了论述,主要是对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 路等几部分功能进行了论述;然后通过仿真进行稳压输出电路可行性研究,最终 确定了数控恒压源的方案。绘制PCB版,制作完成硬件部分,然后对硬件进行了 测试;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软件部分;通过对整个数控衡压源的调试完善,最终 实现了数控恒压源的

30、制作,实现了数字控制稳定电压输出的功能。但在制作上还 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如开机预置电压输出,过流保护警报指示等等。致谢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想这四年有苦有甜。在最后的毕业设计过程中,我得 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也学到了很多平时在学习中无法学到的东西。在此, 我要感谢所有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和关心过我的同学,是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 给予了我足够的帮助。本文能够顺利的完成,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殷奎喜老师的 关怀和教导;还有我的同学蔡红雷在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电子器件的选择上给了我 很多的意见,潘应云同学在单片机的编程上给了我特别多的帮助,使我能够顺利 完成毕业设计。参考文献1 7040072416康华

31、光 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 10005013(2001)04037105 AT89C51单片机数控多路直流稳压电源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第22卷第4期2001年10月3 10028743 (2004)02005505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仿真分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第2期4 高稳定度稳压电源(GWE-1)的研制西南石油学院学报第17卷第3期1年8月5 16711041(2003)01001302基于TL431的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设计师笔记6 基于单片机的高品质直流电源电子产品世界2005,1/下半月7 基于先进集成电路多输出线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中文核心期刊微计算机信息(测控自动化

32、)2005年第21卷第1期8 16730062(2005)006304数字可调式高压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9卷2005年9月9 用单片机制作的直流稳压可调电源电子世界2005年第11期10 刘华毅,李霞,徐景德 电力电子技术第35卷第六期2001年12月11 7-81012-969-4何立民单片机中级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2 7-115-13713-7陈小忠、黄宁、赵小侠单片机接口技术实用子程序 人民 邮电出版社13 Matthew R, Robin T. M icrop rocessor controlled pow er supplyJ .ElectronicWorldW -irelessWorld, 1994,95 (1 639) : 52452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