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电子模块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上传人:陈****2 文档编号:19888453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汽车智能电子模块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汽车智能电子模块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汽车智能电子模块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汽车智能电子模块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智能电子模块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汽车智能电子模块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一、 汽车零部件供应模式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整车行业的上游。当前汽车供应链模式下,整车厂完成外覆盖件冲压、整车焊装及喷涂,再将其他所有白车身、座椅、悬架结构件的冲压环节和组件焊接环节交由零部件供应商生产。整车厂将零部件厂生产的白车身组件,再与厂内自产的外覆盖件一起焊装为白车身,而后喷涂、总装,完成整车制造流程。零部件厂商与整车厂一般采取逐级供应的方式进行配套,一级供应商为整车厂商配套,二、三级供应商为一级供应商配套。一级供应商主要供应系统总成或模块化零部件,如发动机总成、变速器总成、座椅系统等,可能是整车厂商的子公司或参股公司,如华域汽车、东风科技

2、,也可能是独立供应商,如云内动力、京威股份,二、三级供应商主要为一级供应商配套单个产品,如变速器齿轮等,一般都是独立供应商,如精锻科技、拓普集团等。在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上,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4925%,但占据了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汽车电子、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领域,外资厂商的市占率高达90%。因此,汽车零部件各个环节(发动机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电子系统、底盘系统、内饰件等)深度市场空间十分广阔。动力总成系统中的东安动力、潍柴动力、精锻科技、飞龙股份等;传动系统万里扬、中马传动和长春东等;汽车电子环节的科博达、星宇股份、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和德赛西威等;底盘系统中的拓

3、普集团等;电器设备中的均胜电子;内外饰系统中的华域汽车、福耀玻璃、岱美股份和华阳集团等。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发展趋势下,汽车零部件行业同样面临产品、技术、制造方式等领域的大变革。随着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持续发展,汽车零部件厂商配套产品发生巨大变化。汽车零部件品类将不断扩张,相关部件渗透率将逐渐增加,带动汽车电子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产业价值链面临重构。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拥有巨大的潜力。长期来看,细分领域龙头具备成本管控、商务开拓维系等中国2B制造业的核心优势,由此带来产品品类扩张、外资替代、进军海外等多成长途径,进而对冲行业景气波动,保持高于汽车行业终端增速成长。未来随着国内自

4、主汽车品牌厂商的崛起,以及国产零部件厂商技术的积累,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二、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一)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逐步恢复,优势企业数量增多零部件行业的波动与整车产业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近年来,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的调整到位以及疫情的有效防控,汽车市场企稳并快速恢复。2021年,国内汽车市场扭转下滑趋势,实现了超过3%的增长。据中汽协预测,未来五年汽车产业整体将稳定增长,2025年国内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在整车销售的带动下,汽车零部件的市场规模也将持续回暖。同时,消费升级以及车型更新换代将带来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大范围推广应用,可以提高单车配套价值,扩大市场产

5、值。在支持优势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引导下,行业资源将会通过市场手段不断进行整合优化。截至2021年末,按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划分的汽车制造业企业共有160家,其中零部件制造相关企业有133家,而在2009年时,汽车零部件企业不到30家。资本市场的助力巩固了一批头部企业的优势地位,也促进了市场各方面资源的有效聚集,加快了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的进程,为更多优秀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的持续成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二)汽车零部件技术升级加快,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如今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汽车行业正受到来自新兴产业的深刻影响。汽车正从单纯的机械电气化交通工具逐渐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性设备和全新的生活空间,而汽

6、车零部件产品也在整体消费市场升级的推动下,加快了技术革新和产品迭代。在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电动化、自动化的零部件产品可以更好地配合采用电池、电机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实现其各项功能。而以高强度塑料、碳纤维等轻量化新材料代替原先金属制品,则可以更好地降低车身重量,实现节能目标。伴随着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成熟以及车用精密设备的应用,汽车的智能化已经能够实现,诸如自动雨刷、智能大灯、智能照明、辅助驾驶、防撞系统、道路识别等智能功能,均已经应用在了部分中高端车型上,为驾乘人员提供了更多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在5G、Wifi等移动互联技术广泛应用的同时,以物联技术、车联技术为核心的零部件

7、产品网联化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实现人与车、设备与车、车与车之间的多模式互联通讯,并在智能系统和感知设备的配合下从被动交互逐渐向主动交互过渡。从整体趋势来看,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推陈出新主要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个性化、轻量化等方向发展。而当前的进步并不仅是简单的产品更新换代,更是对传统汽车零部件架构的一次重新定义,全新的智能座舱、智能底盘、智能动力系统等体系概念应运而生,相应的新技术、新产品也将逐步从中高端车型开始应用,并不断向下延伸扩展至整个汽车产业。(三)汽车零部件服务内容升级,产业协作加深汽车产业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导致越来越多的零部件模块生产任务以发包的方式向上游转移,汽车整车的质量

8、高低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的好坏。因而,供应商的长期稳定供货对于整车企业至关重要,是持续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零部件供应商尤其是优秀企业产业地位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近年来,国内自主汽车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的数量激增,为零部件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但这些新兴车企起步相对较晚,研发制造等环节的核心技术基础薄弱,亟需成熟的配套供应商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同时,出于提高车型开发速度、降低开发成本的考虑,整车企业逐渐将零部件的设计开发任务下沉到供应商处,即对零部件同步开发服务的需求增多。因此,供应商们相比以往需要在研发环节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并跟随行业发展及客户需求的变动不断转变和提升服务观念

9、。除了同步开发服务的扩大,当下智能化、个性化的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同样催生了更多数字化、多元化的高端配套服务需求,这将促使零部件供应商打破原有的单一合作关系,加深与软件、通信、互联网、交通等产业企业的交叉协作,充分高效利用外部技术成果完成零部件产品的跨越式迭代和服务内容的全面升级,共同塑造崭新的汽车生态体系。三、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随着各大跨国汽车公司生产经营由传统的纵向一体化、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逐步转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整车制造公司大幅降低了零部件自制率,与外部零部件制造企业建立了配套供应关系,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模式,这大幅推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国

10、际较为成熟的汽车工业市场通常具备成熟的配套零部件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整合,成熟的汽车零部件市场具有产业集中的特点,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及日本,这些企业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能够引导世界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在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2021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营业收入前5名分别是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爱信精机。日本企业在百强中数量最多为22家,其次是美国21家和德国18家,上榜的100家企业中有96家企业的营收超过10亿美元,24家企业的营收超过100亿美元。全球汽车零部件工业近年

11、来通过持续创新和升级实现了与整车同步、稳健发展态势。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围绕整车市场布局,近30年来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汽车工业崛起,凭借巨大的市场和成本优势,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大规模向亚太地区转移。中日韩三国均以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之一,培育了一大批本土零部件企业,另一方面欧美汽车整车厂商产能也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携同原有汽车零部件供应厂商共同在亚太地区投资建厂。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中心。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起步阶段,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技术水平较为薄弱,对整车厂商的依赖性较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市场迅速扩张,为我国汽

12、车零部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配套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国汽配市场的巨大潜力和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末,国内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数量超过14万家,总产值达到363万亿元。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的数据显示,2020年度,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为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为2,69316亿元,同比增长133%,占汽车制造业的比重达529%。整车和零部件比例接近1:1,相较汽车工业发达国家1:17

13、的整零比例,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本土零部件厂商已经具备整车零部件系统、零部件及子系统的产业化能力,全面覆盖发动机、底盘(传动、制动、转向、悬架系统等)、车身及附件、电子系统和安全系统等组件。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平台建设,通过企业自主研发、合资合作和技术引进的方式在较多关键零部件领域均已经实现技术突破,已经成功融入全球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中国有十家企业入围百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通常以整车厂为核心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近年来,吉林长春、湖北十堰、安徽芜湖、广东花都、京津冀环渤海、江苏扬州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迅速

14、崛起,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包括:以上海、江苏省和浙江省为核心的长三角产业集群,以重庆、四川省为核心的西南产业集群,以广东省为核心的珠三角产业集群,以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为核心的东北产业集群,以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为核心的中部产业集群,以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为核心的环渤海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上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我国汽车整车生产所选择的引进消化吸收路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和制造能力始终处在追赶整车制造能力的过程中,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从生产规模、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品牌效应等多方面与

15、整车产业需求和国际竞争对手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竞争实力亟待加强。(一)汽车整车厂零部件外购趋势明显汽车一般由发动机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等组成,各系统又有多个零部件构成,汽车整车组装涉及的零部件种类众多,且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规格和类型也各不相同,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标准化的生产。汽车整车厂作为行业内的主导者,为提升其生产效率、盈利水平,同时降低其资金压力,逐步将各类零部件剥离出来,交由上游零部件厂商进行配套生产。(二)汽车零部件行业分工明确,呈现专业化、规模化特征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多层级分工特点,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主要按照零件、部件、系统总成的金字塔式架构,具体划分为一、二、三级供

16、应商。一级供应商具备参与整车厂联合研发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二、三级供应商一般专注于材料、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等方面,二、三级供应商竞争激烈,需要通过加大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等方式摆脱同质化竞争。随着整车制造商角色从大而全的一体化生产、装配模式逐步转变为专注整车项目研发设计,汽车零部件厂商角色逐步从单纯制造商延伸至与整车厂商联合开发,根据整车厂的要求开发生产。在专业化分工背景下,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三)汽车零部件趋向于向轻量化发展1、节能减排使车身轻量化成为传统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各国纷纷出台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法规。根据国家工信部规

17、定,我国乘用车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标准将从2015年的69L/100km降到2020年的5L/100km,降幅高达275%;欧盟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取代自愿性的CO2减排协议,在欧盟范围内推行汽车燃料消耗量和CO2限值要求和标示制度;美国发布了轻型汽车燃料经济性及温室气体排放规定,要求2025年美国轻型汽车的平均燃料经济性达到562mpg。根据国际铝业协会的相关数据,燃油车的重量与耗油量大致呈正相关关系,汽车质量每降低100kg,每百公里可节省约06L燃油,减排800-900g的CO2,传统汽车车身轻量化是目前主要的节能减排方法之一,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推动轻量化技

18、术进一步应用随着电动车的产销快速上升,续航里程目前仍然是制约电动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国际铝业协会的相关数据,电动车的重量与耗电量呈正相关关系。除去动力电池能量和密度因素外,整车重量是影响电动车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纯电动汽车整车重量若降低10kg,续驶里程则可增加25km。因此,新形势下电动车的发展对轻量化的需求显得十分迫切。3、铝合金综合性价比突出,是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实现轻量化主要有使用轻量化材料、进行轻量化设计和轻量化制造三个主要途径,从材料方面看,轻量化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和高强度钢等。从减重效果看,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呈现减重效果递增的态势;从成本方面

19、看,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呈现成本递增的态势。在汽车轻量化材料中,铝合金材料综合性价比要高于钢、镁、塑料和复合材料,无论应用技术还是运行安全性及循环再生利用都具有比较优势。据赛瑞研究的数据,2020年在轻量化材料市场中,铝合金占比为64%,是目前最主要的轻量化材料。四、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汽车零部件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行业初期,零部件的生产与整车制造联系紧密,主要零部件往往是由整车企业自行制造,零部件的外部采购需求较小。随着经济全球化、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以及工业技术、质量的进步,促进了外部供应商向专业化、规模化、高技术方向发展,促使汽车行业形成了

20、基于市场的零部件横向配套供应体系,使得零部件市场规模大幅增加。根据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显示,全球前十大零部件供应商保持稳定,博世、电装和采埃孚位列前三名。榜单中,有22家企业超过100亿美元,有62家企业位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有8家中国企业上榜。近二十多年来,伴随着汽车产业进一步开放,在国家政策和整车行业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国内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的企业数量达到14,678家。200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年营业收入总额只有27316亿

21、元。到2021年,国内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已经达到407万亿元,二十年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69%。在这一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形成了一大批颇具实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凭借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加强,形成了自主开发能力,可以与整车制造企业进行同步研发,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逐步进入跨国企业的全球采购网络,融入了汽车产业的全球分工体系。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的出口交货值约为2,85155亿元,相比2011年增长了近一倍,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99%。但总体来看,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本土汽车零部

22、件企业仍存在规模较小、技术积累不足、人才短缺、研发参与度低、议价能力薄弱等问题。这些企业大量集中在二级、三级供应商体系中,呈现小而分散的特点,普遍实行多对少、多对一的供货模式,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五、 汽车零部件主要行业壁垒(一)汽车零部件质量体系认证及供应商评审壁垒汽车零部件行业长期实行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目前主流的认证体系为IATF16949:2016,由国际汽车工作组于2016年发布。国内外各大整车制造企业基本都要求其供应商执行该项认证,以保证在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的较高水平。该质量认证体系评估内容多,要求严格,具有较高门槛,为进入主流零部件供应体系的必要条件。同时,各大整车制造企业还实

23、行独立的供应商评审体系,对新增供应商的同步研发设计能力、生产能力、生产规模、质量管控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审并持续管理,只有通过评审的企业才能进入各大整车制造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名录。而由于整车企业严格的供应商遴选机制,一旦建立起供销关系,整车企业便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即使在推出新车型时,也往往优先考虑由现有供应商进行设计和生产供货。因此,多数通过评审的供应商均能够与整车制造企业维持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对外部竞争对手形成明显的资格优势,而新进入企业必须花费较多精力和成本来满足市场准入和资格认证的各项要求。(二)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及人才壁垒汽车零部件对汽车整车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起到关键的作用,

24、所以一个合格的零部件在材料筛选、生产制造以及质量检测等环节均需要有充分的技术支持,没有技术基础的企业往往只能进行初级产品的生产,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容易被市场淘汰。随着汽车行业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汽车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汽车的高科技属性日益强化,这也迫使原有的设计制造工艺需要不断通过研发来实现技术进步以适应新设备、新产品和新环境。同时,整车制造企业出于控制开发成本的考虑,越来越多地将研发环节下沉到零部件企业,通过发挥供应商的研发能力以完成部分零部件产品的设计以及工装和模具的开发。这就要求如今的零部件企业必须具有充分、持续的同步研发设计能力,才能够快速适应整车制造企业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建立

25、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所有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创新都离不开人才的发挥,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起步较晚、积累较少,导致相关行业人才数量稀缺。因此,可以留住并持续培养优秀人才的企业才能够在行业内长久发展。(三)汽车零部件资金壁垒为了满足整车制造企业较高的评审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必须投入较多的资金对生产、管理、供应链、研发等各个环节进行提升,包括采购先进精密设备,引入高端人才,设立配套实验试制设施,建立自动化智能管理体系等等,因此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资金需求往往较大。同时,考虑到整车制造企业的评审时间一般较长,零部件企业前期投入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足够的经济效益,所以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资本支撑正常运营。六、 中国

26、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在低端市场中存在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起初中小企业能够凭借成本价格优势获得一定利润空间,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被逐步压缩,众多小型供应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但行业内规模型大厂商则能持续发挥自主创新优势,凭借高端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中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加快并购重组步伐,整合产业链,并持续向海外市场扩张。整体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有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趋势。随着我国零部件产业逐步实现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由2015年的12,090家增长至2020年的14,018家,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总计36,3106

27、5亿元,2010年至2017年,行业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58%,整体行业都处于高速增长状态。2018年由于行业整体不景气,当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有所下降,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以及汽车行业的内需扩展,2019年和2020年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都有所增长,同比上年分别增长598%和155%,逆转了之前的下降趋势。此外,在汽车产业链全球化配置的趋势的影响下,我国汽车零件部件及配件出口市场也呈现增长趋势。2017年至202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出口金额从2,10112亿人民币增长至2,27703亿人民币。2020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受新冠疫情影响,同比上年有略微下降,但是下降幅度较

28、整车行业下降幅度不大,主要原因系海外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供应商供应能力不足,海外对国内汽车零部件的进口需求依然旺盛,且国内在汽车保有量较大的情况下,售后需求稳步上升。由于我国汽车零件部件行业经多年的竞争发展与经验积累,企业生产规模、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近年来,由于国三淘汰、国六排放新标和治理前期不合规车辆等政策的影响,带动了车辆的阶段性集中采购和置换,市场需求释放。其次,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浙江、广东等多省推出的区域性的汽车产业发展计划等多项政策的推动指引,进一步促进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技术升级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对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产品加大投入,积极进行布局。

29、此外,国内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部分企业无论在服务上还是技术上,都已经初步具备了与国外厂商竞争的实力。随着汽车产业布局的不断完善,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产业链转移与采购全球化的窗口,深入参与到国际汽车产业链中去。我国已经逐步成为零部件巨头企业布局的重要地区,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稳步增长。随着产业集中度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逐渐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形成了汽车整车制造、零配件制造等汽车全产业链的集群效应,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有助于放大规模优势,为汽车行业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奠定良好基础。集合了整车制造商和配套产业园的六大产业集群分别位于长三角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均衡分布于全国各地区,既临近消费市场,又具备出口海外的地理位置优势。这一布局有助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逐步过渡到集中化、专业化的成熟市场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