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名词解释)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98880012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名词解释)(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蓝移:由化合物结构改变或溶剂效应等引起的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 蓝移(紫移)红移:由化合物结构改变或溶剂效应等引起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 红移(长移)R带:是由n-n*跃迁引起的吸收带,是杂原子的不饱基团的特征。其特点是吸收峰处于 较长波长范围(250500nm ),吸收强度弱。K带:是由共轭双键中n-n *跃迁引起的吸收带,吸收峰出现在200nm以上,吸收强度大。吸光度:透过光与入射光之比再取负对数,与吸光系数、透光率成正比。荧光发射:1. 总离子强度;在某种情况下,这种高浓度电解质溶液中还有含有 PH 缓冲剂和 干扰的配位剂。2. 程序升温;在同一分析周期没,柱温按预定的加热

2、速度,随时间作线性非线性 的变化3. 梯度洗脱;在一个分析周期内程序控制,连续改变流动相的现象电泳淌度:口 ep是单位电场强度下,带电粒子的电泳速度。4. 电渗现象;当在溶液了两段施加电压时,就会发生液体相对于固体表面的移动, 这种溶液体相对于固体表面的一定能过现象5. 洛伦兹变宽;被测元素的原子与蒸汽中其它原子或分子等碰撞而引起的谱线轮 廓变宽6. 可逆电对;一个微小的电流以相反的方向通过电极时,电极反应为原子的逆反 应,具有此性质的电极称可逆电极,或可逆电对7. 不可逆电对;在微小电流条件下,只能在阳极发生氧化,而在阴极不能同时还 原,所以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这样的电极称不可逆电极或不可逆

3、点对 8多普勒变宽;是由于原子的无规律热运动所引起的谱线变宽,又称温度变宽 9指示电极;是指电极电位随待测组分活度改变而变化,其大小可以指示待测 组分活度变化的电极10.参比电极:电极电位在一定条件下恒定不变,仅提供电位测量参考的电极 离子选择电极:由基于离子交换和扩散,由对待测离子敏感的膜制成的膜电极。 不对称电位;如果玻璃膜两侧氢离子活度相同,则膜电位应等于零,但实际上并 不为零,而是有几毫伏的电位存在碱差:在较强的碱性溶液中,玻璃电极对Na+等碱金属离子也有响应,结果由电 极电位反映出来的H+活度高于真实值,即PH低于真实值,产生负误差。称碱差 或钠差。13酸差: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PH

4、的测定值高于真实值,产生正误差。称为酸差。14振动弛豫;在溶液中,激发态分子通过与溶剂分子的碰撞而将部分振动能量 传递给溶剂分子,其电子返回到同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过程称振动弛 豫15荧光发射:无论分子最初处于哪一个激发单线态,通过内转换和振动弛豫, 均可返回到第一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再以辐射形式向外发射光量子 而返回到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上的过程称为荧光发射。16共振吸收线:如果吸收的辐射能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所 产生的吸收谱线。17. 峰值吸收:峰值吸收系数法的简称,是直接测量吸收线中心频率所对应的峰值吸收系数K0来确定待测的原子浓度的方法。18. 振动自由

5、度:是指分子基本振动的数目,即分子的独立振动数。19. 特征浓度/质量;是指产生 1%吸收或 吸光度是,所应用待测元素的浓度或质 量20振动耦合;当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分子中靠的很近或共用一个原子时,其相应 的特征峰常发生分裂,形成两个峰,这种现象称21. 费米共振;当倍频峰出现在某强度的基频峰附近时,弱的倍频峰的吸收强度 常常被增强,甚至发生分裂这种倍频峰与基频峰之间的振动耦合现象称22. 封尾;为尽量减少残余硅醇基,一般在键和反应后,用三甲基氯硅烷或六甲 基二硅烷进行钝化处理23溶剂空白;在测定入射光的波长下,溶液中R有被测组分对光有吸收,而显色剂或其他组分对光没有吸收或虽有少许吸收,但所引起

6、的测定误差在允许范围 内,此种情况下可溶液做空白溶液24试剂空白;在相同条件下只是不加试样,而依次加入各种试剂和溶液所得到 的空白溶液25试样空白;在于显色反应同样条件下去同样试样溶液,只是不加显色剂所制 备的空白溶液26荧光效率;物质激发态分子发射荧光的光子数与基态分子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27.不饱和度;有机分子中碳原子的不饱和程度28拖尾因子;又叫对称因子,用于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29特征区;习惯上将红外光谱中 4000-1250cm-1 区间称为特征区30指纹区;红外光谱中1250-600 cm-1的区间31.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平衡浓度的比值32. 分

7、配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分配平衡时,组分在两相中的质量比33. 死体积;指色谱柱内固定相颗粒间的间隙体积,色谱仪中连接管道,接头及 检测的内部体积的总和34固定相;是将某种溶剂涂布在多孔微粒的表面或低纤维上,形成的一层液膜35. 分离度;相邻两组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只差与两峰宽度之和一半的比值36. 电渗流;点渗现象中真题移动着的液体37. 发色光谱;是指勾陈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受到辐射能、热能、电能或化 学能的激发、跃迁到激发态后,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辐射的方式释放能量,而产 生的光谱38. 光谱干扰:由于分析元素的吸收线与其他吸收线的辐射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 的干扰39. 物理干扰:指式样在

8、转移蒸发和原子化过程中,由于式样各种物理特性的变化而引起的原子吸收下降的效应。是一种非选择性干扰40. 化学干扰:为选择性干扰,是由待测元素与其他组分之间的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干扰效应,主要影响到待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41. 电离干扰:待测元素在原子化过程中发生电离而引起的干扰效应42. 死时间:不被固定相吸收或溶解的组分从进样开始到出现峰极大值所需要的 时间43. 覆盖度:指参与反应的硅醇基数目占硅胶表面硅醇基总数的比例44. 显色反应;是指选用适当的试剂与被测物质定量反应生成有白色的物质在进 行测定的分析方法45. 空白溶液;又叫参比溶液,可用于校正仪器透光率 100%或吸光度为零 电泳淌度;是

9、单位强度下,带点粒子的电泳淌度46. 吸附等温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一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达到平衡 时,一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CS为纵坐标,以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Cm为横坐Sm标得到的曲线。47. 正相分配色谱;其固定相的机型大于流动相,即以强极性溶剂作为固定相, 以强极性的有机溶剂作为固定相48. 反相分配色谱;其固定液具有较小的极性,而流动相的极性较大49比移值:在薄层色谱法中,Rf定义原点至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至溶剂前沿 的距离之比。50边缘效应:指同一物质的色谱斑点在同一薄层板上出现的两边边缘部分的Rf 值大于中间部分的Rf值的现象。(由于色谱缸内溶剂蒸汽未达到饱和,造成展 开剂

10、的蒸发速率不等)51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参比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 待测组分和参比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52化学键合相:是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表面上形 成的固定相。53离子对色谱法:在流动相中加入与组分分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对试剂,分离 分析型或可离子化的化合物的方法。54保留时间:为组分在色谱柱内滞留的时间。紫外影响吸收带的因素:位阻效应,跨环效应,溶剂效应,体系PH的影响紫外中显色反应的要求:定量关系确定,灵敏度高,显色产物稳定性好,显色剂 测定波长无干扰,选择性好显色条件的选择:显色剂的用量,溶液的酸度,显色时间,温度,溶剂

11、 测量条件的选择:控制酸度,选择适当的掩蔽剂,利用生成惰性配合物,选择适 当的测量波长,选择适宜的空白溶液分光光度计: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检测器名称: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定性方法:比较吸收光谱,比较吸收光谱的特征数据,比较吸光度比值 结构分析:从吸收光谱中初步判断官能团,判断顺反异构,判断互变异构体 定量分析:(1)单组份分析。标准曲线法,标准对照法,吸收系数法Q)多组 分分析。解线性方程组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导数光谱法荧光荧光的产生:振动弛豫,内部能量转换,荧光发射,外部能量转换,体系间跨越, 磷光发射荧光光谱的特征: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

12、关,光谱与激发光谱的镜像关系 产生的必备条件:分子必须有强的紫夕卜可见吸收和一定的荧光效率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1 )内部因素。共轭效应,刚性和共平面性效应,取代 基效应(2)温度,溶剂,PH的影响,荧光猝灭剂的影响,散射光的干扰 原子谱线变宽的影响因素:自然宽度,多普勒变宽,压力变宽,自吸变宽,其他变宽 分光光度计的组成:锐线光源,原子化系统,单色器,检测器火焰化原子化器特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较广,火焰稳定,精密度较好, 基体效应及记忆效应较小;原子化效率低,原子停留时间短,只能测定液体样品 石墨炉原子化器:原子化效率高,原子停留时间长,灵敏度高,原子化温度高, 进样量少,可用固体式

13、样;精密度较差,基体效应及记忆效应较大,仪器装置较 复杂干扰及抑制:光谱干扰及抑制,物理干扰及抑制,化学干扰及抑制,电离干扰及 抑制,北京干扰及抑制定量分析的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内标法红外与紫外的比较:(1)起源不同。紫外属于电子能级的跃迁,波长短,频率高, 红外波长大,能量小,只能引起振转动能级的跃迁(2)适用范围不同。紫外使 用芳香族,具有共轭结构的化合物和某些无机物的分析,不使用于饱和有机物, 而红外几乎适用于所有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的分析(3)特征性不同。紫外为n 何n电子能级的跃迁,光谱简单,特征性较差,主要用于含量测定,坚定化合物 类别等,而红外,一个官能团有几种振动形式,

14、光谱复杂,特征性强,主要用于 定性鉴别,分子结构解析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辐射能等于振动跃迁所需要的能量,振动前后偶极矩产生 变化影响吸收峰的峰位的因素:(1)内部因素。诱导效应,共轭效应,氢键效应, 空间位阻,杂化影响,振动耦合效应(2)外部因素。溶剂的种类,溶液的温度, 测定时的温度特征区的特点:吸收峰的数目少,有鲜明特征,易鉴别,可用于坚定官能团 指纹区的特点:吸收峰密集,峰位,峰强以及形状对分子结构的变化十分敏感, 只要在化学结构上存在细小的差异,在指纹区就有明显的反映,因而指纹区能够 识别不同的化合物色谱法分类:(1)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状态分类。以流动相分,有气相色谱法,液相 色谱法,

15、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按固定相的状态不同,气相色谱法又分为气固色 谱法,气 液色谱法(2)按分离机制分类。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键合相色 谱法,空间排阻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色谱法(3) 按操作形式分。柱色谱法,平面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 4)按使用 目的分类。分析用色谱仪,制备用色谱仪,流程色谱仪经典液相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方法:薄层板的制备,点样,展开高效液相仪器组成: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分离系统,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 梯度洗脱一在同一个分析周期内程序控制,连续改变流动相的组成。用于组分数 目多,组分k值差异较小的复杂样品。以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分离度,

16、改善峰形, 提高灵敏度;但常常引起基线漂移,重现性较差影响柱内展宽的因素:涡流扩散项A,纵向扩散项B/u,流动的流动相的传质阻 力项CmU,静态流动相的传质阻力项CsmU,固定相的传质阻力CsU 对流动相的要求:(1)用作流动相的溶剂应与固定相互不相溶,并能保持色谱 柱的稳定性;所用溶剂应有高纯度,以防所含微量杂质在柱中的积累,引起柱性能的改变,保证分析结果的重现性(2)选用的溶剂性能应与所使用的检测器相匹配(3)选用的统计应对样品有足够的溶解能力,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精密 度(4)选用的溶剂应有较低的粘度和适当低的沸点(5)应尽量避免使用具有显 著毒性的溶剂,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电位法和电泳法

17、指示电极的条件:电极电位与待测组分活(浓)度间符合Nernet方程的关系, 对所测组分影响快,重现性好,简单耐用参比电极的要求:可逆性好,电极电位稳定,重现性好,简单耐用气相1. 气相色谱仪一般由五部分组成:载气系统.分离系统.检测和记录系统.进样系统. 温控系统2.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分离效能高、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应用广泛.直接分析的有机物约占全部有机物的 20左右16h 2Jn= 5 .54t )2 -11 )2R1 = 16Reff丿I W丿4.有效塔板数N(t_ )R/ 、 tRI W /2=5 .543. 柱效方程:nu为流动相线速度Bju 涡Cu扩散系数。B分子扩散系

18、数。C传质阻力系数。 H表示单位柱长引起的分子的离散程度(谱峰展宽)6. 对固定液的要求:在操作温度下应呈液态,且蒸气压应很低对样品中各组 分应具有足够的溶解能力对各组分的分配系数应有较大差别稳定性要好 粘度要小,凝固点要低对载体具有良好的浸润性7. 固定液的分类:非极性固定液(适用于非极性和弱极性的化合物分析)中 等极性固定液(适用于弱极性和中等极性化合物的分析)强极性固定液(适用 于极性化合物的分析)氢键型固定液(适用于分析含F,N,O等的化合物)8. 固定液的选择:相似性原则按被分离组分的极性或官能团玉固定液相似的 原则来选择1)非极性组分应首先选择非极性固定液(2)中等记性组分可首选中

19、等极性的固定液(3)强极性组分首选极性固定液(4)能形成氢键的式样,选用极性或氢 键型固定液9. 载体是化学惰性的多孔性微粒,对载体的要求是:(1)比表面积大(2)表面 没有吸附性能(或很弱)(3)不与被分离物质或固定液起化学反应(4)热稳定 性好,粒度均匀,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等10. 对检测器性能的要求: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噪声低,线性范围宽,死体积 小,响应快11. 热导检测器。特点: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线性范围宽,而且不破坏样品, 但灵敏度较低。注意事项:(1)桥电流越高,灵敏度越低。灵敏度足够时,桥 电流尽可能低。开机时,先通载气,再加桥流,关机时,先关桥流,在关载气( 2) 波长差越大

20、,灵敏度越高,选用波长大的做载气(3)池的温度越小,池体与热 丝温差越大,灵敏度越大。保证检测器的温度大于柱的温度,以免造成检测器污 染(4)浓度型检测器,以A定量,应保持U 定12. 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特点:死体积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响应快,线性 范围宽,适合于痕量有机物的分析,但样品被破坏,无法进行收集,不能检测永 久性气体以及水,硫化氢等。注意事项:(1)气体与流量的关系。氮气:氢气: 空气=1:1:10 (2)极化温度在120度以上(3)极化电压在100300V(4)质量 检测器,以 h 定量,应保持 U 恒定13. 电子捕获检测器。特点:对含卤素,硫,氧,羰基,氨基和共轭双键体系

21、等 的化合物有很高的响应,但对负电性的物质几乎无响应,其线性范围窄,易受操 作条件的影响而导致分析重现性较差。注意事项:(1)载气纯度与流量,使用 高纯度的氢气或氮气,流速常为40100ml/m (2)为了防止放射性污染,监测器 出口一定要用管道接到室外通风出口(3)为了保持ECD池洁净,不受柱固定相 污染,应尽量选择低配比的耐高温或交联固定相14. 程序升温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柱温按预定的加热速度,随时间作线性或 非线性的变化。特点:能缩短分析周期,改善峰形,提高检测灵敏度,但有时会 引起基线漂移15. 气相色谱法的分析方法:(一)利用保留值定性。与标准品对照定性,利用 文献值对照进行定性,双

22、柱定性(二)利用两普连用定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仪,气相色谱 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仪16. 归一化法特点: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定量样重复性无关,操作条件略有 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 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它不适用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17. 内标法,对内标物的要求:(1)内标物是原样品中不含有的成分,否则会使 峰重叠而无法准确测量内标物的峰面积(2)内标物的保留时间应与待测组分相 近(3)内标物必须是纯度合乎要求的纯物质。特点:(1)在进样量不超限的范 围内,定量结果与色谱条件的微小变化特别是进样量的重复性无关。(2)只要 待测组分及内标物出峰,且分离度合乎要求就可定量,与其他组分是否出峰无关。(3)很适用于微量组分的分析(4)样品配制比较麻烦,内标物不以寻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