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98839078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A.一声B.最多2声C.3声D.4声【答案】 C 【解析】【解答】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甲在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引起水管振动发出声音声音沿三个途径传播,一是在空气中,一是在水中,一是铁管中,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铁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水中,最慢的是在空气中,所以,最先听到的一声是沿铁管传播来的,第二声是从水中传播来的,第三声是从空气中传播来的,故选C。【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2、是( ) A.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地面通信时利用的是声波B.声音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地面通信时利用的是电磁波,故A错误;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更快,故B错误;C、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就能听到声音,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且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导航利用的是电磁波;(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

3、播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物体发生振动;介质向外传声;良好的听觉器官;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有足够的响度;(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生活中存在多种形式的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D.手机在通话时既有声波又有电磁波【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A错误; 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实际上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如电

4、视信号,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如人通过说话交流,故C错误;D、手机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人用说话时发出声波,故D正确故选D【分析】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波是机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答案】A 【解析】【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故A正确;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

5、误;C、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A【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5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哨声是一种波C.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哨声不能传递能量【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

6、、哨声是一种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故B正确;C、声音碰到障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所以哨声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故C错误;D、哨声即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3)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4)声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6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答案】D 【解析】【解

7、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 B、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正确;D、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D【分析】(1)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噪声监测器不断检测噪声等级,此时噪声显示装置上的示数就表示此时的噪声,其单位是分贝7关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声”是指

8、声音的音调高B.“不敢高声语”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C.“恐惊天上人”表明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D.说话的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不敢高声语”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人说话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分析】(1)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人耳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声源处(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4)声音是由

9、物体的振动产生的8对以下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中,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乒乓球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乙图中,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C.丙图中,从上面倒水,下面无瓶盖时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乒乓球能上浮,说明只要有大气压的存在就不能产生浮力D.丁图中,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答案】 A 【解析】【解答】音叉发出声音时,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A符合题意;当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乒乓球下面的压强不变,乒乓

10、球下面的压强大于上面的压强,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B不符合题意;当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乒乓球下面的水向下流,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不为0,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所以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时,乒乓球浸没水中,乒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水对乒乓球产生了向上的压力差),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乒乓球将上浮,C不符合题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F浮

11、G ,下沉;F浮 G ,上浮;F浮=G ,悬浮或漂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9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间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这一现象不能说明()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空气能够传声【答案】 C 【解析】【解答】敲击右边音叉的时候,音叉因振动发声,声音由空气传到左边音叉,左边音叉由于振动把泡沫塑料球弹开,所以此实验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空气能够传声,但是不能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所以C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

12、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清洗牙齿等.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B.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决定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C.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等大、倒立的虚像D.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利用探头接收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答案】 D 【解析】【解答】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故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与平面镜的

13、大小、像到物的距离、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无关,B不符合题意;C.凸透镜成像时,u=2f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D.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可以探测地下油矿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vt.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2ffv2f像、物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像机u=2fv=2f像、物异侧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fu2f像、物异侧放大倒立

14、实像幻灯机投影仪20.下列关于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语言、声音和图象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B.在真空罩内只能听到很微弱的手机声是因为真空罩能屏蔽电磁波C.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电磁场D.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答案】B 【解析】【解答】解决本题需掌握电磁波的特点及光纤通讯、卫星通讯方面的知识。语言、声音和图象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交流形式,A不符合题意;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罩内只能听到很微弱的手机声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符合题意;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电磁场,C不符合题意;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

15、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语言、声音和图象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交流形式;(2)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电磁场;(4)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11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声源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的噪声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C.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D.每个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来防止上课时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答案】 C 【解析】【解答】A. 在噪声的产生处可以减弱噪声,物体只要振动就会发出

16、声音,不振动就不能工作,A不符合题意;B. 所有的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里不现实,B不符合题意;C.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可以在声音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办法可行,C符合题意;D. 每个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来防止上课时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也听不到讲课了,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将所有的噪声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是不现实的 .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是在声音的传播途径中减弱了噪声;戴防噪声耳罩可以减弱噪声,但同时会减弱有用的声音 . 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

17、的响度越大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利用“B超”进行体检,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答案】 A 【解析】【解答】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A符合题意;B. 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音调越高。B不符合题意;C. 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控噪声污染,但不能控制噪声污染。C不符合题意;D. 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所以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用于医疗观察,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声学的相关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响度取决于振幅大小和距发声体的距离;理解各知识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把一个装有少量水的杯子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按住

18、的底座,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使其发出声音下面关于水杯发声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杯中空气振动产生的;杯中水量越小,音调越低B.声音是由于杯中空气振动产生的;杯中水量越大,音调越低C.声音是由于杯和水振动产生的;杯中水量越小,音调越低D.声音是由于杯和水振动产生的;杯中水量越大,音调越低【答案】D 【解析】【解答】如图的实验中,当用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时,是杯子和水发生了振动,当水量越大时,杯子和水越难振动,因此可以得出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调越低,水量越小,音调越高 . 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分析】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杯和水振动产生的;物体质量和体积越大时,

19、越难振动,振动频率越低,声调越低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站在加速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B.测量体温前,用力向下甩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惯性使它回到玻璃泡内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体温计在使用之前,需要先用力向下甩,里面的水银随着体温计一起向下运动,当体温计停下时,水银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回到玻璃泡内了,故B正确;C、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同一

20、音叉时,力大时音叉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大,两次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D、起跳后在空中运动时,做曲线运动,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两个物体上;(2)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3)声音的特征是音色、音调和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4)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变;15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答案】 A 【解析】【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

21、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解答】因为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所以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这里的“轻声伴唱”是指声音小;因为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说男低音比女高音响度大故选A16将四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一样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B.丙音叉的音调比甲小C.丁音叉的响度与甲相同D.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乙波形【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为一个多的完整波形,而乙振动的不到一个波形,故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故A正确;B、甲和丙振动的频率是相

22、同的,音调相同,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甲的振幅大于丁的振幅,故丁音叉的响度与甲不相同,故C错误;D、音量降低,指的是减小响度,即减小振幅,甲乙不同的地方在于音调不同,故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不可能出现图乙波形,故D错误故选A【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频率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7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够传递能量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

23、,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D.乐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利用了声具有能量并且能够传递能量,故A正确; 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错误;C、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色,故C错误;D、乐音是由于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A【分析】(1)声音的利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2)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

24、s;(3)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也是声音1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A.B.C.D.【答案】 C 【解析】【解答】A. 敲击水瓶,水瓶会振动,所以会发出声音,不符合题意;B. 响铃的闹钟在振动,所以能够产生声音,不符合题意;C. 收音机没有打开,没有电流喇叭不振动,就没有声音,符合题意;D. 吹着哨子是哨子内的空气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条件可以知道:要想产生声音,发声体必须是振动的,如果物体没有振动就不会产生声音,1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碎

25、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色来控制电路的【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人们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击碎体内的结石,故A错误; B、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进行减弱的,故B正确;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响度来控制电路的,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声音;(2)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接收处进行(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控开关是控制声音的响度的

26、20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答案】 A 【解析】【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答案为:A 【分析】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应用了转换法.21依据你所学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利

27、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声音越洪亮,声音的响度越大,但在空气中的传播的快慢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分析】(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物体发生振动;介质向外传声;良好的听觉器官;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有足够的响度(2)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声音的音调、响度

28、和音色无关(3)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22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川”“冰”是由于水遇冷凝固形成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潭清疑水浅”一一“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冰”是液态水放热变成固态的凝固现象,故A正确; B、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高声”指说话的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

29、、“潭清疑水浅”的“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C正确;D、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形成的影其中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B【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

30、成固态叫凝华;(2)声音的响度指声音的大小;(3)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4)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一人是本人,其中另外两人是本人的影子,根据影的形成原因分析解答本题,注意光的直线传播可形成影,光的反射和折射可形成像2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声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住宅小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的音色相同【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

31、错误;C、住宅小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它们有不同的音色,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传播需要介质(2)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消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在耳朵处减弱隔声(4)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24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帮助实现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的是( ). A.声波B.超声波C.次声波D.微波【答案】 D 【解析】【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

32、有时要经过真空区,ABC不符合题意.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靠的是电磁波,即微波,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C.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的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A错误; B、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C、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包括手机上网,故C正确;D、此句中

33、的“高声语”意思是大声说话,应是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速和介质种类、介质温度都有关系,和声音的种类无关;(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4)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的26看电视时,调节音量的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答案】A 【解析】【解答】调节音量可以控制声音的大小,也就是声音的响度

34、,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响度用来描述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音色反映声音的特色.27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答案】 B 【解析】【解答】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这里的“高”“低”指声音的音调不同,是物体振动快慢不同所致。 故答案为:B。 【分析】(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28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与实际情况符合的是:( )(假设空气是均匀的)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不断减小B.声音的频率不断减小C.声音的振幅不断减小D.

35、声音的音调不断减小【答案】C 【解析】【解答】当空气均匀时,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声音的频率与声源的振动快慢有关,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会减小,B不符合题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越来越小,响度越来越小,所以振幅不断减小,C符合题意;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不变,所以音调也不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在传播时,速度不变,振动的频率不变,由于能量的损失,振幅会减小.29击鼓表演时,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答案】A 【解析】【解答】轻敲和重敲,鼓面的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就不一样 . 由于是敲击的同一个鼓,发出声音

36、的音调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A .【分析】响度与南声体的振幅有关,轻敲和重敲,鼓面的振幅不同;音调与地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敲同一面鼓时,振动频度是相同的;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轻敲和重敲不可能改变鼓的结构与材料;声音的速度与声音借以传播的介质、温度有关 .30对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上宇航员鼓掌相互间能听到掌声B.声音能靠固体和气体传播而不能靠液体传播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米秒D.巡道员一般是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答案】 D 【解析】【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解答】A、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宇航员鼓掌相互间不能听到掌声,故A错误;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B错误;C、在同种介质中,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超声波相同,故C错误;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能更早发现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故D正确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