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总结(2篇).doc

上传人:xia****ng 文档编号:19882755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总结(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总结(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总结(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总结(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总结(2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总结一、基本情况我校九年级_个班级,_多名学生,_个楼梯口。如果遇到火灾、地震等_,学生惊慌失措蜂拥而至,很容易发生拥挤、踩踏、坍塌等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演练目的:模拟情景,培养学生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服从指挥、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旨在培养教师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正确指挥的能力。三、演练安排:1、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2)紧急疏散演练、(3)消防演练2、对象。全体师生。3、时间:_年_月_日大课间四、演练要求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4、年级组、班级严密_,认真对

2、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五、演练信号:离下课_分钟时拉响警报(王涛老师负责)六、_机构1、安全演练领导小组。总指挥。李维强副总指挥:王利朝及学校中层指挥员:各班主任老师及课任教师2、疏散路线一楼:要小跑,迅速撤二楼西:1401、1402、1403二楼东:1404、1405、14063、岗位安排:楼层指挥:二楼东:_班上课教师二楼西:_班上课教师一楼东:_班上课教师一楼西:_班上课教师职责:(1)参与教师到楼梯拐弯、走廊拐角等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地方。教师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2)“地震警报”(一长哨声)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3、(正确姿势)(3)“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操场指挥:组长:李维强王利朝史晓峰及各班主任组员:孙炳森(计时)(从发出警报开始到全体师生集合完毕)职责:_师生在指定位置集合稳定师生情绪、维护秩序,减少不必要的伤害,确定师生人数摄影:佘国延1_班及西楼道程龙6-_班及东楼道七、演练程序(一)启动程序:王涛老师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老师们,全体同学,武安市第九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1、信号员王涛发出“地震警报”信号。2、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

4、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_分钟。3、一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4、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三)紧急疏散演练1、信号员发出“紧急疏散”信号。2、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出门。(两队撤离)3、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升旗地点)整队。4、没有课教师迅速赶到升旗地点协同班主任_和清点人数5

5、、学生撤离操场后,各班体育委员整理队伍,体委和出勤委员检查人数报班主任,班主任向各年级主任报告,各年级主任将情况报告李校长。6、疏散演练完毕。7、李校长做总结8、王涛老师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八、演练要求1.按规定的疏散路线与秩序向规定的地方迅速撤离,撤离过程中要有序。2.提醒学生门口、楼道、楼梯等通道较窄的地方不要拥挤、推撞,有序排队迅速通过。3、演练过程中,速度不要太快,根据情况而定,不要推拉前面的同学,以防撞倒前面的同学。4、下楼梯时绝对不能打闹开玩笑,保持安静。5.不要拣拾疏散过程中掉下的物品,防止人倒地发生踩踏。6.一定要听从指挥,不得随意乱窜,更不要从高处往下跳。7.听到学校发出的哨

6、音声后,全体师生放下手中所有工作,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上课教师立即停止讲课指挥学生撤离,其他教师立即_冲向教室或者制定区域指挥学生撤离。8.各班上课教师或离教室前后门最近的学生,迅速到教室门口扶好门,保障门口畅通。9.发挥班干部作用,照顾身体残疾或者体弱、当天有疾病的学生。10、班主任老师事先向学生讲清此次活动的意义、活动方式及活动注意事项,以免演练时引起学生恐慌。震、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总结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这就使得我们这次防踩踏、防地震应急演练更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利用间操时间,开展一次校园_紧急疏散地震演练活动,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保

7、护意识,提高面对_的应变能力,增强在紧急状态下的心理承受力,提高全体师生自救、自护的能力。这次活动全校共有_多名师生参加。伴随着急骤的防空警报的响起,各班学生都能在老师的认真指挥下按照指定的安全出口,迅速并且有秩序地离开教室,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在演练过程中保持了安全良好的秩序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本次_紧急疏散、地震演练有效地增强了我们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我们在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及时疏散逃生、自救互救的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虽然无力对灾难说些什么,但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当自然灾害来临时,给生命留下更大的生存时空。天灾虽不可避免,但历史却不该让它重复

8、。这场演练是我们学校安全教育重要的一课,这对我们这样一所规模较大、学生较多的学校显得尤为重要。以后,我校每月至少要进行一次这样的安全疏散演练,希望全体师生以这次紧急疏散大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各项安全工作。让我们用知识守护生命,用爱护卫心灵,牢记安全教育,学会应急避险的常识和技巧,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前郭县长龙乡中心小学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总结(二)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今天我们学校举行全校性的紧急疏散演练,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面对_的应变能力,增强在紧急状态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全体师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今天的演练,大家能

9、熟悉逃生疏散线路,一旦遭遇_,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逃生自救。这次疏散演练比以往要具有挑战性,是在老师同学不知道在具体时间情况下发生了危害,考验我们老师学生的应变能力。但大家临危不惧,当广播中响起警报时,全体人员能严格按照_应急预案,进入各自岗位进行及时疏散,各班学生在老师指挥下按照指定的安全出口,有序地离开事故现场,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全部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了安全地带。从信号发出到第一个学生到达集合地,历时_秒钟,全体学生撤离完毕共花_秒钟时间,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撤离队伍一个接着一个,安全、迅速地到达集合地点,经过实地点名,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悉数到达指定位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在演练过程中

10、保持了安全良好的秩序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本次演练活动共有_名学生和部分老师参加,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通过演练发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能把演练当作一次实战演习,在疏散的过程中紧张程度不够,撤离速度不够快慢。这次演练虽然结束了,但安全工作没有止境。各班级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手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责任制度,确保校园安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灾难来临时,虽然我们无力对灾难说些什么,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防患于未然,知道当自然灾害来临时,如何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留下更大的生存时空。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_省安县桑枣中学全校_多名师生能死离逃生俱缘于他

11、们每学期进行一次的疏散演习。桑枣中学_学生逃生避险自救的能力,为我们树立了生命教育的榜样,也让我们回忆并懂得了_年中央电视台新年开学第一课如何用知识来守护生命的深刻含义。血的教训提醒我们要有备无患、临危不惧、坚持不懈。天灾虽不可避免,但历史却不该让它重复。今天的这场疏散演练给我们学校的安全教育上了生动现实的一课,这对我们这样一所规模较大、正在发展中的学校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希望全体师生能以这次紧急疏散大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各项安全工作,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让我们用知识守护生命,用爱护卫心灵,牢记安全教育,学会应急避险的常识和技巧,努力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祥和的校园环境。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