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教学设计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9881565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2.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采薇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采薇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采薇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采薇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薇教学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诗经采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过程与方法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2探究学习,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3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二、教学时间: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文学天地的源头清水,它

2、开阔、丰盈、简洁、生动。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从诗经中走来的男子历经沧桑,豁达坚毅,从诗经中流传出的故事飘渺悠长,哀婉凄美。今天我们就来接着学习诗经里的诗歌。(二)检查预习在讲解新课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的复习和预习情况。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游戏,文学常识抢答请听题: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主义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2,诗经共有多少首诗?-305首3,诗经共分为哪几个部分?-风、雅、颂4,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有哪三个?-赋、比、兴5,它所收录的诗歌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6,“风包括了多少个地方的民歌?又叫什么?”-15个,“十五国风”(三)初读课文老师:

3、大家都看完了吗?诗经大都是四言诗,朗读的时候采用“二二”式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大家根据这样的方法,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大家读得都不错,不过朗诵的感觉还是缺了一点,现在老师给大家放一段音频,听听看名家是如何朗诵的。(放音频)老师:大家都已经默读了,也一起朗读了这首诗,相信现在应该对这首诗一定有了初步的印象,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的翻译这首诗歌。就着课下注释,弄懂诗歌的意思,并将诗歌按照上节课所教的节奏朗读一遍。采薇菜呀采薇菜,薇菜茎叶变粗硬。说回家呀说回家,今年阳月又已临。王室公事无休止,不能片刻享安静。忧思在心真痛苦,我今远行难归省。评说:这三章

4、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归途中追忆思归之情,二是叙述难归的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复沓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诗以采薇起兴,采集薇菜果腹,表明戍边生活的艰苦,且“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循序渐进,除了刻画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还同“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眼见着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总是“曰归曰归”却总不能归,使我对能不能再见到家人由“忧心烈烈”到“忧心孔疚”。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后四句做了层层的说明:远离家园,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因为战事频频,以致音讯

5、难递;无暇休整,因为王差无穷。究其根本原因,即“玁狁之故”。恋家思亲的个人情结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相互交织着,它们虽然互相矛盾却同样真实。在诗的开始用重章复沓的形式反复咏叹,形成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朗诵这三章。感受诗经重章复沓的章法所带来的音乐美。诗经的这种结构来自于民歌,劳动者的歌声此起彼伏,自然而然形成叠章,它能一层一层增强情感的抒发, 受到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使诗歌充满音乐的节奏美。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士 卒们在采食薇菜时,思念家乡的叹息声此起彼伏。就像后代的诗人所写的那样:“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夫望乡。”、解读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

6、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翻译:那是什么花盛开?棠棣烂漫一丛丛。那是谁乘坐的高头大马?那是将帅所专用。驾御的兵车已起行,四马壮硕气势雄。不敢安居战事频,一月三次捷报送。 驾起四马驱车行,四马强壮神采奕奕。将帅乘车作指挥,士卒靠车作掩护。四马步子多整齐,弓饰以象牙,鱼服箭袋。怎能不每天警戒?玁狁侵扰势紧急。评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而我远离家乡,共赴国难。可是久久不能归家且乡音渺渺,这使我内心备受煎熬。而这一切都由于玁狁的入侵,就让我们奋力赶走他们,好早日回到那日思夜想的家乡。因而接下来的这两章就很自然地追述行军

7、作战的紧张生活,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之感。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感。让他们自豪地是什么呢?自然是威武的军容“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象弭鱼服”、高昂的士气、训练有素的作战“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和频传的捷报“一月三捷”。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朗诵这两章,读出激昂、自豪之情。、解读第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翻译: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

8、满野。道 路长远慢慢行,又渴又饥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评说: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了 更深的悲哀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既是写景更是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却看不到生活的价值。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命的流逝与生活的虚耗。后人读此四句仍不禁黯然伤怀,也只因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之感。“行道迟迟”,归路漫漫,“载饥载渴”,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而且,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知,当此之际,又产生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

9、人”的忧惧心理。这种种的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朗诵这一章,感受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叠字“依依”、“霏霏”、“迟迟”,它们不论在写景抒情还是拟声状物上都产生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感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带来的深切的生命流逝的凄凉与感伤。(四)细读文章如果把这首诗歌当成是一个剧本,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导演,你会拍摄几个场景来反映这首诗歌呢?板书:悲伤喜悦悲伤老师:大家理解的都很好,那么现在来提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帮我来解答一下。结合文下的注释,具体的来翻译一下这首诗文章一共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又都说了些什么

10、?既然这是一首思乡诗,那么最能表现战士思乡的又是哪些诗句呢?为什么战士们即将归乡了,诗歌不是喜悦的而却显得如此悲伤?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晋人谢玄把这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你觉得这四句好不好,为什么??,(重点分析)板书:悲伤喜悦-悲伤1-3节:悲一开篇,我们就感受到浓重的悲伤,我们不由得思考,此时这位战士身在何方,又为何而悲? 身处何时:莫阳身在何方:驻地边的旷野(说具体些“我戍未定”说明是在驻地边上)为何而悲:思乡厌战仇恨如何表现: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意象 薇(如何用薇来表情达意呢?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考虑)重章叠唱: 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

11、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对深化意境,强化感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比 兴:作柔刚 比喻时间流逝朗 读4-5节:壮战士的情感发生变化.此时他又身在何方?为何而壮?身处何时:春季身在何方: 战场(戎车既驾)为何而壮: 打胜仗(一月三捷)(侧面描写写军容之壮、必胜信心)(“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写战马的高大强壮,步伐整齐,“象弭鱼服”写精良的装备, “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举,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如何表现:1. 侧面烘托2.借景抒情意象 棠棣花(有没有借助什么意象?)比兴: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军容之盛及声势

12、之壮。至此,全诗气势为之一振.朗 读6节:悲身处何时:冬季身在何方:归途(昔来,是来征战;今往,是往家乡。)?,“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怯字写出了归乡时的千万种感受。(2)“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所以这位战士唱道“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来时,还何乐而有呢?归家的喜悦因为对家人自身命运的担忧都变得沉重起来。所以他说”莫知我哀”,莫是没有人

13、,没有人知道我的哀伤.5,1本诗借景抒情。诗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2本诗借助杨柳意象来抒情的。自诗经始,杨柳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开了借杨柳怀人的先河,在后世的诗词之中,青青杨柳枝成为牵绊游子、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植物。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每当古人送别离人时,杨

14、柳便出现在渡口、驿站、城外,杨柳多情,似要挽留行人。每当古人怀人思亲时,杨柳出现在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似乎解人意。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还因为柳与留谐音,柳者即留也,挽留之意。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古人喜借柳来抒怀。(五)拓展阅读老师:在我们中国浩瀚的诗歌世界里,想采薇这样的诗还有很多,老师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首十五从军行(教师朗读,可有配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如,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

15、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六)结语,布置作业无论是采薇,或是十五从军行,都把战士那种思乡的急迫心情写得动人婉转,但是他们却没有写到战士们具体是在思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战士,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古战场,眺望远方的家乡,你会想些什么?请大家把自己会想到的用三百字来描述一下,语言请尽量的优美。篇二:采薇教学设计一、 导入:爱情、战争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话题。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以爱情为主题的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采薇是一首以战争为主题的诗。二、 参看字幕上的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岁亦莫(m)止 玁狁(xin yn )之故 不遑(hung)启居载(zi)饥载渴 靡使归聘(pn) 王事靡盬(g)维常之

16、华(hu) 彼路斯何(l) 四牡(m)騤騤(ku)小人所腓(fi) 象弭(m)鱼服 雨(y)雪霏霏三、 指定学生诵读:四、 讲解重要词句:1、 古今异义词:孔 君子 小人2、词类活用:岂不日戒 雨雪霏霏3、通假现象: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 玁狁孔棘4、重要文言实、虚词:五、诗文结构:思归: 第一章:离家远戍在外的原因。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战事: 第四、五章:写战事。归途: 第六章:对比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第二节一、精析全诗:1、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诗文的词句的意思,那么采薇这首诗主要写了什 么内容呢?这是一位戍边战士在归家途中所赋之诗,诗中叙述了军旅生活之苦,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

17、情。2、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3、那么这首诗表达的是不是只有思乡之情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进一 步探究这首诗。a、这首诗从“采薇”写起,“采薇”是什么意思呀?“采薇”:采集野生的薇菜b、采薇菜有什么作用呀?边地粮食不续的时候,士兵只好以它充饥。c、这说明边地战士的生活怎么样啊?边地战士的生活非常艰苦。d、我们来看看诗的前三节在章法上采用了什么手法呢?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

18、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e、前三章一共三次写到薇菜,那么所写的“薇”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呢?第一章“薇亦作止”:薇菜刚刚冒出地面,绽出嫩绿的芽尖,这应该是春天的薇菜;第二章“薇亦柔止”:薇菜的叶片肥嫩,夏天;第三章“薇亦刚止”:薇菜的茎叶变老了,秋天。f、那么将士们看到这些会有怎样的心情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写薇菜 的变化是属于什么变现手法?思念家乡薇菜由嫩变老,季节从春到秋,说明时光无情的流逝了,一年将尽,随着 戍边时间的延长,战士的思乡之情也日益深重。比兴手法。g、可见运用重章叠句有什么表达效果?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

19、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h、士兵戍边,他们却顾不上家室,甚至连一封家书都不能带到家,这是为何呢?在原文中找答案。“不遑启居,玁狁之故”。“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王事靡盬,不遑启处”i、四、五两章具体描写了边关战事。那么四、五两章都写了与战斗有关的哪些情况呢?(请大家联系具体的诗句来描述一下)“彼路斯何,君子之车”、“君子所依,小人所腓”战车高大威武;“君子所依”将帅指挥若定;“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战马雄健整齐;“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士兵纪律严整、训练有素、装备精良。j、战马雄健整齐,战车高大威

20、武,出征的军容强大壮盛,可以说是雄纠纠气昂昂,那么身处这样的队伍中的战士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会为军队的强大壮盛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流露出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k、四、五两章描写边关战事,是由什么引起的?“彼尔维何,维常之华”以开得很繁盛的棠棣花起兴,边关战事引出。l、大家结合诗句,说一说战士们是以怎样的态度戍守边防的呢?“岂敢定居” 部队南北转战,不敢安居;“岂不日戒,玁狁孔棘”他们时刻警戒,不敢松懈。说明玁狁的进犯十分猖獗,局势紧张,战斗频繁。战士们意识到是玁狁入侵造成了自己国家的不安定,所以他们认真戍守边防,积极对待战争,在战斗中同仇敌忾。m、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如此认真积极呢?

21、因为他们有一腔爱国的热忱。n、认真戍守边疆就不能回家了,这与前几章表达的浓浓的乡愁不矛盾吗?不矛盾。虽然戍边生活紧张艰辛危险,战斗频繁,还要忍受思乡之苦,但为了抵御玁狁的侵扰,为了实现边境早日安定,战士们还是坚守了下来,恰当地处理了个人思乡之苦与保卫疆土的矛盾。o、那么最后战争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胜利了。也就是说主人公终于踏上了归途。p、主人公踏上了归途,心情怎样?悲凉。q、“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是经典的寓情于景的句子,那么这四句诗是如何体现哀伤之情的呢?四句诗描绘出两幅画面,主人公的复杂情思就蕴含在这两幅对比强烈的画面之中:一幅明媚,画的是暖春柳条飘拂的美丽景象

22、,表明主人公当初离家奔疆场时心情是轻松的,因为要去保卫国家了,满怀着爱国的热情;一幅阴冷,画的是寒冬雪花纷飞的凄清景色,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非常沉重。 这位士卒经历常年的征战,如今可以回家了,心情应该是“乐”的,为什么会沉重呢?因为他已与家人音信断绝好久了,他对家里一直牵肠挂肚,担心家里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怕回到家中可能会看到庭院荒芜,怕魂牵梦绕的亲人已化作累累坟冢的情景。所以这位士卒此时可以说是百感交集!二、拓展提高:1、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什么特点?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

23、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2、 再读全文,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战士什么样的情感?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对父母妻儿的担忧。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古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篇三:采薇教案采薇教案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

24、养自己的精神世界。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过程与方法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2探究学习,通过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之比较,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3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2在更广阔的阅读视野中,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二、教学重点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2培养独立

25、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3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三、教学难点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讲义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布置学生独立预习,完成学习过程评价表。项目叙述或回答归纳整理1学习本板块时,你有哪些字不会读?积累了哪些词语?2你了解哪些有关诗经和“荷马史诗”的文学常识?3你能背出采薇最后一节吗?4标画出诗中体现“古典的乡愁“的句子,写出你自己的感受。 思考感悟1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2

26、奥德赛通过哪些描写烘托了奥德修斯回归故里的决心? 发现创新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2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 评价:课前检查与反馈:1字音玁狁(xin yn)不遑( hung )不来( li )孔疚( ji )靡盬(m g )喧嚣( xiao )寰宇( hun)神裔( y )肴馔(yo zhun)宅邸( d )逃遁( dn )象弭( m )归聘( pn )四牡( m )骙骙( ku )小人所腓( fi )雨雪霏霏( y f?i )载渴载饥( zi )整饬( ch )2字形靡(靡

27、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弥(弥漫)饬(整饬)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弭(消弭)伤(伤感)3解释加点字靡室靡家(无)不遑启居(空闲)载饥载渴(又)靡使归聘(问候)岁亦阳止(农历十月)忧心孔疚(很,非常)戎车既驾(已经)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雨雪霏霏(下雪)我行不来(慰劳,劝勉)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维棠之华( 同“花” )彼路斯何(同“辂”,大车)岁亦莫止(同“暮”,年底)4文学常识填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共收入诗歌 篇,又称“诗三百”,分为“ ”、“ ”、“ ”三部分。“ ”即

28、国风,就是各国土乐;“ ”是周朝王畿之乐;“ ”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这本诗集的主要表现手法有“ ”、“ ”、“ ”三种。相传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为 (国籍)盲诗人 (人名)所作。5翻译下列句子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君子所依,小人所腓:6默写填空, 。 , 。 ,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二)新课导入(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这是台湾诗

29、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三)整体感悟1自主学习采薇。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2全班交流,师生评点。 诵读(鼓励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并由学生去比较和评点,促进提高。)(有条件的可利用多媒体录音作示范,供学生比较学习) 翻译(学生翻译,尽量由学生补充、订正,教师适时加以启发、指点。)(鼓励学生课前翻译全诗。) 了解作品主旨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表现了普通士

30、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问: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答:“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当堂成诵3、自主学习奥德赛。整体感知节选部分的结构、内容以及表现手法。结构分为五个小节:一、思乡之苦,遵旨放行;二、奥德修斯的疑虑;三、神女证实;四、宴席上的再次挽留;五、返乡的坚定决心。内容节选部分表现了奥德修斯的思乡的愁苦和返乡的坚定决心。表现手法问:奥德赛通过哪些描写烘托了奥德修斯回归故里的决心?答:通过场景、

31、动作、对话的描写来烘托表现奥德修斯回归故里的决心。(四)合作探究比较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探讨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1分组讨论:前后座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先让学生找出两首诗歌中乡愁出现的不同场景,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最后再联系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揣摩乡思情结的内涵。)2全班交流:由每一个讨论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再由学生自已汇总补充修正。 乡愁出现的不同场景: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奥德赛写的是将领奥德修斯凯旋途中抵拒女神的场景中的乡愁。 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乡思情结的内涵:(师评:故乡是

32、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乡常常被赋予的意义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五)比较鉴赏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1再读采薇,围绕问题讨论:(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允许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读去看。答错了不批评。然后再分小组讨论发言,进行交流汇总。) 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分三个层次:1-3章为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4-5章为二层,直接写战争。6章为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

33、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从4-5章来看,你又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

34、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资料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资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师评: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

35、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六)交流延伸1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2将你的诗先在小组交流、修订后,再在全班交流。3课后搜集更多的表现乡情的诗歌散文作品,将你最感动的一篇拿到班上与同学分享感受。篇四:优秀采薇教学设计优秀采薇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11-08-24 浏览:9888 人次更多采薇相关资源>>采薇教学设计:张飞【教学目标】熟读成诵,归纳诗歌的章法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以及本诗深刻的思想内容【教学重点】疏通课文,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教学难点】疏通诗句,体会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教

36、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的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2、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历史的年轮,并不总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不管你对它怀有什么样的情感,战争这个巨大的幽灵,一直伴随人类成长的历史于是,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现在,我们来学习小雅

37、采薇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含辛茹苦的咀嚼,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复杂的人生百味二、整体感知1、检测预习(1)字音玁狁(xinyn) 不遑(hung) 孔疚(ji) 靡盬(mg ) 四牡(m) 骙骙( ku ) 小人所腓(fi) 象弭(m) 雨(y)雪 霏(fi)霏 载(zi)渴载饥 维常之华(hu)(2)通假字岁亦莫止 莫暮 m彼尔维何玁狁孔棘 棘急j2、诵读感知(1)结合注释,自由诵读提示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2)放录音,听读课文(3)齐读或点名个读3、疏通诗句,理清思路(1)结合注释,疏通诗句重

38、点字词不遑启居 遑,闲暇忧心孔疚 孔,很 疚,痛苦君子之车 君子,指将帅小人所腓 小人,指士兵 腓,遮蔽疏通诗句,体会情感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

39、回胜!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三、文本探究诗歌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它用语言在我们的意念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传达一种内在的情感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有凝练的语言激发读者无限的想像力采薇这首诗一共六章,这六章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镜头和画面,下面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三个画面我们把13段写成一个镜头,4和5段写成一个镜头,第6分单独写一个镜头并注意体会原诗所采用

40、的艺术技巧【教学预设】镜头一:采薇思归深秋,夕阳如血,一位满面尘土与愁容的士兵,坐在军营不远处的旷野中,远眺着故乡的方向,干裂的嘴唇喃喃地唱着故乡的小调,内心涌动着浓浓的乡愁画外音:又是一年岁末了,薇菜柔嫩的叶子也逐渐变得枯硬,家乡的柳树又长高了吧!战争何时才是个尽头?贪婪的猃狁何时才肯罢手?我的思念像一盆烈火,烧灼着五脏六腑柳条新发之时,我能否嗅到故乡的气息呢?感情提问:如果你作为这部电影主角,你应该如何把握每个镜头的情感? 镜头一:忧伤(家园之思:军旅生活之劳苦,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艺术手法提问:同学们的镜头设计很不错,有景物、有神态、有心理几位同学的镜头设计中

41、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薇”,为什么大家都关注到了它?(都没有提到薇,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呢?)薇,菜名,又名野豌豆; 又名“大巢菜”指贫者所吃的食物(1)比兴提问:三个小节的开头都是用了同样的话,这叫什么手法? 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都是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氓的比兴手法也是有声有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来起兴,同时用来比喻氓之妻岁月容颜的改变)提问:用来起兴的事物往往跟下文的正题又有一定的联系,同学们请思考一下,三处采薇,略有变化,这有什么深意吗?由“薇亦作止”采薇刚刚冒出薇芽,到“薇亦柔止”,薇菜长出柔软的茎叶到“薇亦刚止

42、”,薇菜长得高大坚硬“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戍期漫长、归家无期之悲所以此处的“薇”不仅是起兴,还有作比,因为叫作比兴(2)重章叠唱提问:同样的话在诗中重复出现,这又叫什么手法?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重

43、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镜头二:疆场思归军旗在十月的风中猎猎飘扬,战场上烟尘滚滚将帅乘着四匹高大雄壮的马驾着的马车,昂首而来,士兵们向着军旗的方向,呐喊着,奋勇杀敌看!英勇的战马,整齐的军队,精良的武器,无不让猃狁人胆战心惊敌营人叫马嘶,我们所向披靡!感情提问:这个镜头的情感应该如何把握?镜头二:自豪(爱国之心: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提示:(1)“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句中的叠词写战马的高大强

44、壮,步伐整齐,加以精良的装备,显示出赫赫军威,“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2)“象弭鱼服”这种精良的武器足以笑傲猃狁这些游牧部落恐怕只有简陋的弯弓,而我们却有“象牙镶饰的弓和鲨鱼皮作的箭袋”,这是农耕文明的骄傲,也是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艺术手法提问:这两个章节中也有一处用到了比兴,请把它找出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这是指棠棣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队车马服饰之盛及声势之壮镜头三:归家之哀冬雪霏霏,战士终于踏上了归途风尘满面,又饥又渴画外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我离开故乡,杨柳依依惜别“今我来思,

45、雨雪霏霏”,现在我踏上归途,只有漫天的飞雪,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安在?家人安在?家园安在?提问:这个镜头的情感应该如何把握?镜头三:悲痛(为什么回家途中还会悲伤呢?)提示:(1)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怯字写出了归乡时的千万种感受和情感(2)“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几十年的征战物是人非,几十年的征战沧海桑田,几十年的征战亲人还在,爱人还在吗?(3)“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来时,还何乐而有呢?除了深深感慨,那从薇菜初生时节开始的归家向往,那一次次的念叨,每一个朝夕的苦苦盼望,都在这一归途中,因为对家

46、人命运和自身前景的担忧都不得不沉重起来艺术手法提问:最后一节中你最喜欢哪一句?末章之美清人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时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故日?莫知我哀?、不然,凯旋生还,乐矣,何哀之有邪?”“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晋人谢玄把这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好在哪里?1借景抒情诗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

47、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2.以哀情写乐景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春风杨柳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风雪交交严酷寒冬衬凯旋之乐3.对比: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着冰冷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走过千山万水,走

48、不出魂牵梦萦的故乡,故乡的种子埋藏在游子的心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缓缓的吟唱超越了时空的隧道,依旧向我们诉说着人类那亘古不变的思乡愁绪小结:采薇一诗,在题材上可称为边塞诗的鼻祖,征人思乡,是后代边塞诗的重要主题,这首诗能以最真实的词句、最自然的艺术,挑动了人们的某一根心弦,准准地说中了人们心里千变万化的情绪,历经数前千年而不倒,愈久弥芳四、课堂小结:采薇不像一般的战争诗那样简单地表现人物情感,而是力求表现出人的深层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细微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残酷的战争毕竟与人类文明正常价值趋向相悖,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它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采薇正是为保家卫国而出

49、征玁狁的士兵所唱出的心声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充分说明其所怨恨的是玁狁而非周天子,诗人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又对久战不休充满厌倦总之,战士们的情感深处,交织着重重矛盾:对敌人的痛恨与对家乡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其实,人类有一种很普遍的矛盾心理:大丈夫有仗剑远行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又有低头思乡胸怀亲人的回归意识这里的戍边战士心中的矛盾,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人类共有的,也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矛盾心理所以,诗中表现的这种情感矛盾,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篇五:采薇教案设计采薇教案 第一课时授课班级:财

50、一3 授课教师:邓智容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了解作品内容与情感;2、 把握诗歌的思想主旨,理解诗歌意思;3、通过教师引导能够较好地多角度鉴赏最后一个章节之美。(二)能力目标:1、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2、通过学习能够熟练的背诵诗歌;(三)情感目标:在诗歌的整体理解和诵读中,让学生体会诗中戍卒家园之思与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二、教学重点:1、通过教师点拨,借助注释,提炼内容,把握课文内容;2、立足于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3、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基本

51、能够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三、教学难点:立足于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理解主人公对家园之思的深切之情。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三分钟演讲(二)导入由学生盼望放假回家导入采薇,一个回家的故事。(三)整体感知诗歌1、听课文录音,并齐读课文,了解课前预习情况2、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明确:读罢此诗,我们仿佛看见主人公慢慢走向画面深处,走向雨雪浓重的远方,只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这位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3、全诗

52、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明确:采薇这首诗一共六章,这六章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镜头和画面,下面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三个画面我们把1-3章写成一个镜头,4和5章写成一个镜头,第6章单独写一个镜头并注意体会原诗所采用的艺术技巧。(1)解读13章:(读一遍)翻译: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已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发芽。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

53、。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提问:前三章诗句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明确:a.戍边时长、生活艰苦、音讯不通;b.思乡思亲之愁苦(2)解读45章:(读一遍)翻译:路边何花争娇艳?白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提问:四五两章表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明确:a.战马肥壮、战备精良、一月三捷;b.克敌卫国之豪迈(3)解读第6章。(读一遍)翻译: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

54、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四)通过镜头感提炼文本(教学预设)镜头一:采薇思归(1)情感提问:如果你作为这部电影主角,你应该如何把握每个镜头的情感?镜头一:忧伤提示:家园之思:军旅生活之劳苦,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2)艺术手法提问:有同学的镜头设计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薇”,为什么大家都关注到了它?(都没有提到薇,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呢?)明确:薇:菜名,又名野豌豆;又名“大巢菜”指贫者所吃的食物(3)比兴提问:三个小节的开头都是用了同样的话,这叫什么手法?明确: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雎中的

5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都是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提问:用来起兴的事物往往跟下文的正题又有一定的联系,同学们请思考一下,三处采薇,略有变化,这有什么深意吗?明确:由“薇亦作止”采薇刚刚冒出薇芽,到“薇亦柔止”,薇菜长出柔软的茎叶到“薇亦刚止”,薇菜长得高大坚硬“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戍期漫长、归家无期之悲。所以此处的“薇”不仅是起兴,还有作比,因为叫作比兴。(4)重章叠唱提问:同样的话在诗中重复出现,这又叫什么手法?明确: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

56、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镜头二:疆场思归感情提问:这个镜头的情感应该如何把握?镜头二:自豪(爱国之心: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提示:(1)“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句中的叠词写战马的高大强壮,步伐整齐,加以精良的装备,显示出赫赫军威,“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2)“象弭鱼服”这种精良的武器足以笑傲猃狁这些游牧部落恐怕只有简陋的弯弓,而我们却有“象牙

57、镶饰的弓和鲨鱼皮作的箭袋”,这是农耕文明的骄傲,也是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艺术手法提问:这两个章节中也有一处用到了比兴,请把它找出来。明确:是“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这是指棠棣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队车马服饰之盛及声势之壮。镜头三:归家之哀提问:这个镜头的情感应该如何把握?镜头三:悲痛(为什么回家途中还会悲伤呢?)提示:(1)“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几十年的征战物是人非,几十年的征战沧海桑田,几十年的征战亲人还在,爱人还在吗?(2)“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来时,还何乐而有呢?除了深深感慨,那从薇菜初生时节开始的归家向往,那

58、一次次的念叨,每一个朝夕的苦苦盼望,都在这一归途中,因为对家人命运和自身前景的担忧都不得不沉重起来。艺术手法提问:最后一节中你最喜欢哪一句?(鉴赏末章之美)明确: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五)品味第六章节1、借景抒情诗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2、以哀情写乐景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

59、,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春风杨柳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风雪交交严酷寒冬衬凯旋之乐3、对比: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着冰冷。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六)小结采薇通过一个士兵在归途中的回顾和自述,描绘了军旅生涯的艰难困苦,反映了服役士兵思家与卫国的矛盾心理;体现了士兵为国舍家、舍生报国的高尚情操;揭示出在反抗异族侵犯的正义战争中,士兵们的牺牲精神。(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及练习册;2、背诵这首诗歌;3、 思考:诗歌中出现了一个词语“杨柳”,这种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那么,在古人心中,“柳”到底有着哪些含义呢?你知道多少?请下来之后查一查“中国诗人对柳的情结”,作为下次补充作业查询词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