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9879740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成绩 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 课 程 名 称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院 部 名 称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自动化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 1周 指 导 教 师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目录一、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3二、课程设计的目的3三、控制算法选择3四、控制参数整定3五、校正前后的特征根4 5.1校正前的特征根4 5.2校正后的特征根5六、 校正前后典型脉冲响应6 6.1校正前的单位脉冲响应6 6.2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7 6.3校正前的单位阶跃响应8 6.4校正后的单位阶跃响应9 6.5校正前的单位斜坡响应10 6.6校正后的单位斜坡响应1

2、1七、校正前后的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12八、校正前后的阶跃响应的根轨迹15九、校正前后的Bode图17十、 校正前后的Nyquist图19十一、心得体会21十二、参考文献21一、 课程设计题目要求: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使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相位裕度为,剪切频率。二、 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1、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2、学会使用MATLAB语言及Simulink动态仿真工

3、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三、控制算法选择 校正前相位裕量:53.5159 校正后要求相位裕量 期望校正角()-53.5159为负角度 所以选择滞后校正四、控制参数整定 1、因为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1,所以可令原传递函数中的K=6. 2、确定滞后装置的传递函数 Gc=(1+bTs)/(1+Ts)根据滞后校正装置的最大幅值和原系统在wc上的幅值相等条件,求出b值。在wc=wc处,从未校正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上求得 :20lg|G0(j wc)| =20dB再由20lg 1/b=19.4dB 计算出b=0.1 3、由 1/bT=1/5wc , 所以当wc0.09rad/s , a=0.1时,可求

4、得T=556s 。 4、将所求的a值和T值代入式得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Gc(s)=(1+55.6s)/(1+556s) 5、求出G=6/(s3+4s2+6s)* Gc(s) 伯德图 由图可知,因为函数中有振荡环节,情况特殊,完全不符合,b偏大,所以自己在图中进行调试,要相位裕度增大,可增大w1,取w1=1/8rad/s,对应w2=1/132rad/s,调试公式:g=tf(conv(6,8 1),conv(1 4 6,conv(1 0,132 1)对其进行验证,符合,则Gc(s)=(1+8s)/(1+132s)五、校正前后的特征根 1、校正前的特征根 由传递函数可求出闭环特征方 。程序代码如

5、下:num=6;den=1 4 6 0;G=tf(num,den);Gc=feedback(G,1);num,den=tfdata(Gc,v);r=roots(den);disp(r)输出 -2.5747 -0.7126 + 1.3500i -0.7126 - 1.3500i 校正前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实部皆小于0,所以系统是稳定。 2、校正后的特征根num=48,6den=132,529,796,6,0G=tf(num,den);Gc=feedback(G,1);num,den=tfdata(Gc,v);r=roots(den);disp(r)输出-1.9710 + 1.370

6、8i-1.9710 - 1.3708i-0.0328 + 0.0825i-0.0328 - 0.0825i 校正后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实部也皆小于0,所以校正后系统是稳定。六、 校正前后典型脉冲响应 1、校正前的单位脉冲响应程序代码如下: clearnum=6;den=1 4 6 0;G=tf(num,den);closys=feedback(G,1);impulse(closys); 校正前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图: 2、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程序代码如下: num=48,6;den=132,529,796,6,0;sys=tf(num,den);closys=feedback(sy

7、s,1);impulse(closys)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图: 3、校正前的单位阶跃响应:程序代码如下: clearnum=6;den=1 4 6 0;G=tf(num,den);closys=feedback(G,1);step(closys);校正前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4、校正后的单位阶跃响应:程序代码如下: num=48,6;den=132,529,796,6,0;sys=tf(num,den);closys=feedback(sys,1);step(closys)校正后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5、校正前的单位斜坡响应:程序代码如下: s=tf(s) ;num=6;den=1 4

8、6 0;G=tf(num,den);closys=feedback(G,1);g1=closys/s2;impulse(g1),grid; 输出:Transfer function: 6-s3 + 4 s2 + 6 s + 6校正前的单位斜坡响应曲线: 6、校正后的单位斜坡响应:程序代码如下: s=tf(s) ;num=48,6;den=132,529,796,6,0;sys=tf(num,den);closys=feedback(sys,1); G1=closys/s2;impulse(G1);校正后的单位斜坡响应曲线:七、 校正前后的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 1、校正前的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程序代

9、码如下:num=6;den=1 4 6 0;G1=tf(num,den);G2=feedback(G1,1);y,t=step(G2);C=dcgain(G2);max_y,k=max(y);tp=t(k) 输出 tp =2.7981求超调量 max_overshoot=100*(max_y-C)/C输出max_overshoot =15.2767 r1=1;while(y(r1)0.1*C)r1=r1+1;endr2=1;while(y(r2) s=length(t);while y(s)0.98*C&y(s)1.02*Cs=s-1;endts=t(s)输出 ts =5.7129校正前的稳态

10、误差s=tf(s) G=6/s/(s*s+4*s+6);Gc=feedback(G,1)输出校正前的闭环传递函数: 6-s3 + 4 s2 + 6 s + 6求稳态误差的程序代码:ess=1-dcgain(Gc)输出稳态误差:ess = 0。 2、校正后的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num=48,6den=132,529,796,6,0G1=tf(num,den);G2=feedback(G1,1);y,t=step(G2);C=dcgain(G2);max_y,k=max(y);tp=t(k)输出 tp =29.8233求超调量max_overshoot=100*(max_y-C)/C输出max_ov

11、ershoot = 37.9559r1=1;while(y(r1)0.1*C)r1=r1+1;endr2=1;while(y(r2)0.98*C&y(s)1.02*Cs=s-1;endts=t(s)输出ts = 116.6772校正后的稳态误差num=48,6den=132,529,796,6,0G1=tf(num,den);Gc=feedback(G1,1)Transfer function: 48 s + 6 -132 s4 + 529 s3 + 796 s2 + 54 s + 6稳态误差的程序代码如下:ess=1-dcgain(Gc)输出ess = 0从经过滞后网络校正前后的系统动态性能

12、指标中可看出,校正后的峰值时间tp、超调量%、上升时间tr、调节时间t等均有变化,反应出滞后校正是以牺牲快速性来换取稳定性和振荡性。八、校前正后的根轨迹1、校正前的根轨迹 num=1;den=1 4 6 0;rlocus(num,den);k,p=rlocfind(n,d)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输出选中的与虚轴交点的坐标及与其相对应的增益K:selected_point =0.0059 + 2.5155ik =4.2330p =-4.0621 0.0311 + 2.5003i 0.0311 - 2.5003i 2、校正后的根轨迹num=48,

13、6den=132,529,796,6,0rlocus(num,den);num =48 6den =132 529 796 6 0k,p=rlocfind(num,den)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输出选中的与虚轴交点的坐标及与其相对应的增益K:selected_point = -0.0201 + 2.3478ik =60.0254p =-3.8645 -0.0071 + 2.3400i-0.0071 - 2.3400i-0.1289 九、校正前后的Bode图 1、校正前bode图G=tf(6,1,4,6,0)margin(G)Gm,Pm,Wcg

14、,Wcp=margin(G)Gm =4.0000Pm =53.5159Wcg=2.4495Wcp=0.9444幅值裕量:4,相位裕量:53.5159,幅值穿越频率:0.9444 相位穿越频率: 2.4495。 2、校正后bode图num=48,6den=132,529,796,6,0G=tf(num,den)margin(G)Gm,Pm,Wcg,Wcp=margin(G)Gm =60.8243Pm =38.7585Wcg=2.3517Wcp=0.0979 幅值裕量:60.8243,相位裕量:38.7585,幅值穿越频率:0.0979 相位穿越频率:2.3517 十、校正前后的Nyquist图

15、1、系统校正前的Nyquist图num=6;den=1 4 6 0;sys=tf(num,den);nyquist(sys)系统校正前的Nyquist曲线图如下: 2、系统校正后的Nyquist图num=48,6den=132,529,796,6,0sys=tf(num,den);nyquist(sys)系统校正后的Nyquist曲线图如下:十一、 心得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会并熟练掌握了matlab软件的知识,以及一些重要的编程函数。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应用知识的能力,课程设计是比较接近于生产实际的,从中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了解了许多课外的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虽然在本次的设计中遇到的不少困难,通过查询资料和请教同学和老师,我还是能按时的完成了课程设计。十二、主要参考文献 1、程 鹏 .自动控制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徐薇莉. 自动控制理论与设计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3、欧阳黎明. MATLAB控制系统设计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