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9875228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针 灸 学 复 习 题 及 答 案一、名词解释1. 经络答案: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路径,是人体内运 行气血的通道。2. 运针答案:运针:毫针进针后,为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 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亦称“行针”。3. 一夫法答案:一夫法:是当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骨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 寸,此法又称“横指同身寸”。4. 腧穴答案:腧穴:人体脏腑经脉之气在运行过程中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5. 八会穴答案:八会穴:人体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汇聚之处。6. 骨度分寸法答案:骨度分寸法:

2、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来测量身体各部的长短,并以该尺寸按比例折算,作 为定穴的标准。7. 一源三歧答案:一源三歧:八脉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8. 得气答案:得气:亦称“针感,。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使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谓之得气。9. 横指同身寸:答案:横指同身寸:是当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骨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此法又称“一夫法”。10. 间接灸:答案: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柱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二、填空题1. 擅长矫正胎位的是、治痰要穴是。答案:至阴、丰隆2.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分

3、布,纵观全身,其中六条阴经分布于、。答案:四肢的内侧、胸腹3. 行针的基本手法包括、。答案:提插法、捻转法4. 针灸治疗的作用包括疏通经络、。答案:调和阴阳、扶正祛邪5. 悬灸按其操作可分为温和灸、。答案:回旋灸、雀啄灸6. 退热要穴为 穴;去湿要穴为 穴。答案:大椎;阴陵泉7. 肝经与肺经的终止穴分别为 穴、穴。答案:期门;少商8. 针灸治疗原则中清热温寒具体操作原则为 和。答案:热则疾之、寒则留之9. 治疗中风闭证宜选 穴、 穴和十二井穴、太冲、劳宫。答案:丰隆;水沟10. 六腑下合穴中大肠、小肠下合于经,三焦下合于 经。答案:胃经、膀胱经11. 腧穴分为、三大类。答案:经穴、奇穴、阿是穴

4、12. 依据本经子母补泻法,喘咳实证取 穴,虚证取 。答案:尺泽;太渊13. 退热要穴是、通乳要穴是、祛湿要穴是。答案:大椎、少泽、阴陵泉14.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分布,纵贯全身,其中六条阳经主要分布 于、和躯干。答案:四肢的外侧、头面三、判断改错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并改正)1. 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交会穴,其滋阴作用较强,因此阴虚 火旺,胎动不安者,可以用其滋阴降火。()改错:答案:X可以f不可2. 三棱针点刺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病症。()改错:答案:X点刺一散刺3. 内关位于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改错:答案:X 3寸

5、一2寸4. 头部腧穴常采用平刺的方法,其要求针身与皮肤表面呈5左右。()改错:答案:X 5f 155. 原络配穴属于表里经配穴法。()改错:答案:V6. 孕妇牙痛时可取合谷、内庭、地仓、颊车等穴。()改错:答案:X删去“合谷”7. 商阳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改错:答案:X 商阳一少商,或将拇指一食指8. 针刺下关穴时,宜取张口位。()改错:答案:X张口位一闭口位9. 对于顽固性疼痛或痉挛性病症,留针可达数小时。()改错:答案:V10. 提捏进针法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改错:答案:X皮肤松弛一皮肉浅薄,或提捏进针一舒张进针11. 血海穴位于髌底外侧端上2寸。()改正:答

6、案:X 外侧f内侧12. 通乳要穴是少冲。()改正:答案:X 少冲f少泽13.十四经发挥为滑寿所着,他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改正:答案:14.针刺风池穴,针尖微上,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改正:答案:X 上f下15.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可用隔姜灸。()改正:答案:X隔姜灸f隔蒜灸16. 足三阴经在下肢的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改正:答案:X下肢f下肢内踝上八寸以下17. 晕针时应将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垫高头部,改正:答案:X垫高头部f头低脚高18. 凡新病,阳证宜浅刺,而久病,阴证宜深刺。(改正:答案:V三、单项选择题1.适于取头的一侧、面颊及

7、耳前后腧穴的最佳体位是少阴在后。()松开衣带。()。A.仰卧位 答案:E2. 隔物灸中具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的是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答案:C3.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部按前、中、后的排列顺序是:(A.太阳、阳明、少阳D.阳明、少阳、太阳 答案:D4. 下列腧穴归经错误的(B.侧卧位 C.俯卧位D.仰靠坐位E.侧伏坐位)。D.隔药饼灸E.雷火神针B.阳明、太阳、少阳E.少阳、太阳、阳明)。C.太阳、少阳、阳明)。A.太溪-肾经B.少商-大肠经C.下关-胃经 经 答案:B5. 下列具有保健作用的腧穴是(A.内关B.神门答案:C6. 擅长治疗“湿邪为患”的腧穴是(A.涌泉B.阳陵泉D

8、.少泽-小肠经E.申脉一-膀胱)。C.关兀D.太冲E.合谷答案:D)。C.三阴交B.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D.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C.肝经脾经胃经D.阴陵泉E.环跳D.梁门E.天枢C.胃经脾经7. 中极穴的定位正确的是()。A.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寸C.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5寸 寸E.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答案:B8. 十二经脉中经脉循行到达头部的是()。A.胃经胆经肝经B.胃经脾经肾经D. 胃经肝经肾经E.脾经肝经肾经答案:A9. 八会穴中“筋会”是()。A.阳陵泉B.合谷C.肩f禺答案:A10. 位于神阙穴旁开2寸的腧穴是(

9、)。A.大横B.带脉C.归来答案:E11. 下列十二经脉循行走向错误的是()。A.肺经-大肠经B.三焦经-胆经D.小肠经-膀胱经E.肾经-心经 答案:E12. 下列腧穴归经错误的()。A.列缺一肺经B.委中一膀胱经C.天枢一胃经D.太冲一胆经E.曲池一大肠经答案:D13. 下列不归属任脉的腧穴是()。A.中极B.关元 C.气海 D.中脘 E.水沟答案:E14. 下列灸法中不属于艾条灸的是()。A.温和灸 B.回旋灸 C.无瘢痕灸 D.雀啄灸 E.实按灸 答案:C15. 取环跳穴最佳体位是()。A.平卧,双下肢平伸 B.侧卧,屈上腿伸下腿C.侧卧,双下肢弯曲D.侧卧,屈下腿伸上腿E.侧卧,双下肢

10、平伸答案:B16. 适宜取前头部、颜面和颈前部位腧穴最佳的体位是()。A.仰卧位 B.侧卧位 C.仰靠坐位 D.俯卧位E.侧伏坐位答案:C17. 足三阴经在小腿下部及足背部按前、中、后的排列顺序应是()。A.太阴、厥阴、少阴 B.厥阴、太阴、少阴 C.厥阴、少阴、太阴D.太阴、少阴、厥阴 E.少阴、厥阴、太阴答案:B18. 下列具有心胃同治特点的腧穴是()。A.内关 B.神门C.外关 D.足三里 E.中脘答案:A19. 特定穴中,治疗急性病症应首选()。A.原穴B.俞穴 八会穴D.郄穴答案:D20. 横刺法要求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呈角度为()。A .15B.30C. 45 D .60E.络穴E .

11、90答案:A21.“ 一夫法”又称为()。A.拇指同身寸B.食指同身寸C.中指同身寸D.横指同身寸E.小指同身寸答案:D22. 华佗夹脊穴位于()。A. 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B. 第一胸椎至第四腰椎棘突下两侧,C. 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D. 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E. 第一胸椎至第五骶椎棘突下两侧,答案:D23. 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顺序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C.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答案:B24. 取环跳穴最好的体位是A.侧卧,双下肢平伸D. 侧卧,屈下腿伸上腿答案:E25. 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后正中线旁开1.5寸

12、 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后正中线旁开0.5寸 后正中线旁开0.5寸 后正中线旁开0.5寸少阴在后太阴在后厥阴在后()。B.侧卧,E.侧卧,A.偏历 答案:C26. 针刺风府最宜采用(A.仰卧位 B.俯卧位 答案:D27. 下列腧穴归经错误的是(A.公孙一脾经B.行间一肝经 答案:C28. 位于中脘穴旁开2寸的腧穴是A.水道B.日月答案:D29. 提插补泻法的补法是A.轻插重提,C.重插轻提,E.轻插重提, 答案:C30.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灸法的是A.太乙神针B.雷火神针B.飞扬幅度小,幅度小,幅度小,)。)。()。频率快频率慢频率慢)。B.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D.少阴在前、太阴在中、

13、厥阴在后双下肢弯曲屈上腿伸下腿C.俯卧,双卜肢伸直)。C.列缺D.丰隆E.大钟C.侧卧位D.俯伏坐位E.仰靠坐位C.听会一小肠经D.下关一胃经E.委中一膀胱经()。C.天枢D.梁门E.归来B.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D.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慢C.)。烧山火D.温针灸E.隔物灸答案:C32.常用于治疗虚脱的灸法是()。A.隔姜灸B.隔盐灸答案:B33.原络配穴法是()。C.隔附子灸D.隔时灸E.白芥子灸A.前后配穴B.表里经配穴答案:B34.痛经治疗中选取次髎穴是(C.上下配穴)。D.左右配穴E.本经配穴A.近部取穴B.远部取穴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腧穴一般分为()。C.辨证取穴D.对症取

14、穴E.辨经取穴A.经穴B.五输穴答案:ACE2.治疗外感头痛的基本处方是(C.奇穴)。D.络穴E.阿是穴A.百会B.太阳答案:ABDE3.骨度分寸法中距离为12寸的是C.内庭()。D.风池E.列缺A.前发际正中到后发际正中B.歧骨至脐中C.前额两发际D.腋前纹头至肘横纹E.肘横纹至腕横纹答案:AE4. 灸法的主要作用是()。A.防病保健 B.温经散寒 C.扶阳固脱 D.引热外行 E.消瘀散结 答案:ABCDE5. 下列关于晕针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C.给予温开水或糖水E. 严重者可刺水沟、素髎、内关等穴 答案:ACDE6. 行针的基本手法包括()。A.提插法 B.循

15、法 C.捻转法答案:AC7. 针灸治疗的主要作用有()。)。B. 使患者平卧,垫高头部,松开衣带D.注意保暖D.飞法 E.摇法A.活血化瘀 B.调和阴阳C.疏通经络 D.消肿止痛 E.扶正祛邪答案:BCE8. 下列属于特定穴的是()。A.原穴 B.络穴 C.奇穴 D.募穴.八会穴 答案:ABDE9. 骨度分寸法中两点间距离为9寸的是()。A.前发际正中到后发际正中B.歧骨至脐中C.前额两发际D.腋前纹头至肘横纹E.肘横纹至腕横纹答案:CD10. 下列关于晕针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B.使患者平卧,垫高头部,松开衣带C. 给予温开水或糖水D.注意保暖E.严重者可刺水

16、沟、素髎、内关等穴 答案:ACDE11. 头面部的腧穴中应张口取穴的是()。A.耳门 B.听宫C.听会D.下关E.迎香答案:ABC12. 根据骨度分寸,其中间距3寸的有()。A.前发际至印堂穴B.后发际至大椎穴 C.外踝高点至悬钟穴D. 内踝高点至三阴交穴 E.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 答案:ABCDE13. 选择体位的原则有()。A.尽可能采取卧位B.方便医生施术 C.尽可能采取坐位D.尽量采取一种体位而暴露针刺处方所选的穴位 E.患者感到舒适并能持久 答案:ABDE14. 十四经穴的特点有()。A.有固定的名称B.有固定的位置C.有固定的归经D.有相对固定的主治功能E.具有主治本经病候的共同作

17、用答案:ABCDE 2.3. 4.ABCE 5.15. 发生晕针时以下哪些处理是正确的:A.立即停止进针,将针全部起出B.使患者平卧 C.垫高头部D.注意保暖,松开衣带E.给饮温开水或糖水答案:ABDE16. 针刺的深浅应根据哪些情况作综合考虑()。A.年龄 B.体质 C.部位 D.病情 E.时令 答案:ABCDE17. 治疗中风闭证的基本处方由以下哪些穴组成()。A.劳宫、水沟 B.丰隆 C.尺泽 D.太冲、十二井 E.委中 答案:ABD 五、简答题1. 简述曲池、照海、至阴、神门、水沟的归经和定位。答案:曲池归手阳明大肠经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头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照海归足少阴

18、肾经定位:内踝尖正下方凹陷处。至阴归足太阳膀胱经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神门归手少阴心经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水沟归督脉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 /3交点处。2. 何谓得气,得气的标志有哪些?答案:得气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 气”感应。患者针刺部位出现酸胀、麻重或热、凉、痒、痛等感觉,或沿一定方向传导、扩散现象。医生针下出现沉紧、滞涩或针体颤动等反应。3. 针灸配穴处方中其选穴原则有哪些,并举例说明。答案:(1)近部选穴,举例说明略。(2) 远部取穴,举例说明略。(3) 辨证选穴,举例说明略。(4)

19、 对症选穴,举例说明略。4. 双手进针法有哪些?并简述其应用特点。答案:(1)指切进针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2) 夹持进针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3) 舒张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4) 体念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5. 简述合谷、丰隆、后溪、阳陵泉、涌泉的归经和定位。答案:合谷 归手阳明大肠经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丰隆归足阳明胃经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约二横指后溪归手太阳小肠经定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阳陵泉归足少阳胆经定位: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涌泉归足少阴肾经定位:

20、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端与足跟连线的 前1/3与后2/3交点上。6. 试举出四种隔物灸法的名称及其功效。答案:(1)隔姜灸:温中、散寒、止呕、解表;(2) 隔蒜灸:消肿、拔毒、散结、止痛;(3) 隔盐灸:回阳、救逆、固脱;(4) 隔附子灸:温肾助阳。7. 腧穴的主治特点有哪些?并举例说明。答案:(1)近治作用,举例说明略(2) 远治作用,举例说明略(3) 双性良性调节作用,举例说明略(4) 相对特异治疗作用,举例说明略8. 针灸配穴处方中其配穴方法有哪些?答案:(1)按部配穴:下配穴;前后配穴;左右配穴。(2 )按经配穴: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2. 哑门、肩井穴

21、的刺灸方法及注意事项。答案:哑门: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5-1.0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 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肩井:直刺0.5-0.8寸。内有肺尖,慎不可深刺;孕妇禁针。9. 简述晕针的表现、出现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答案: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沉细,严重 者会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原因:多见于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大汗、 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适,以及施术手法过重。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迅速取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

22、轻者静卧片刻,予热荼、温糖水饮用。重者可选取水沟、素髎、内关、涌泉、太冲等穴指压 或针刺,亦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可配合其他治 疗及急救措施。预防措施:对于初次接受针灸治疗及精神紧张者,应做好解释工作。体质虚弱的患者, 选择舒适自然且能持久的体位,尽量采取卧位。取穴数量不宜过多,手法宜轻,医者注意力 集中,密切观察患者神态变化,询问其感觉,对于过饥、过度疲劳、大汗、大泻、大出血的 患者,宜在体力恢复、病情允许的前提下针刺。10. 何谓经络?经络的作用有哪些?答案: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的作用有: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

23、阳;抗御病邪,反映证候;传 导感应,调整虚实。11. 何谓间接灸?请列举几种间接灸法。答案: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柱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1) 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为23cm,厚约0.20.3cm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 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部位,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可易炷再灸。(2) 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 放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3) 隔盐灸:用纯净干燥的精制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也可 于盐上放置姜片后再施灸。(4) 隔药饼灸:将附子研成粉

24、末,以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 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腧穴或患处,点燃施灸。七、病例分析1. 王某,男,30岁,司机。初诊时间为2008年12月10日,主诉:2天前外出运输时,夜 间睡在车上,睡眠醒来时,突然感觉一侧面部肌肉板滞,耳后乳突部疼痛,口角向右侧歪斜。 检查见患者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左侧眼睑不能闭合并流泪,左侧额纹消 失,鼻唇沟变浅,舌淡苔薄白,脉弦紧。要求:写出诊断、辨证分型、治法、处方、方义及操作方法 答案:诊断:中风。辨证:中脏腑闭证。治法:平肝熄风,醒脑开窍。处方:水沟、十二井穴、太冲、丰隆、劳宫方义:本方可奏平肝熄风

25、、清火豁痰、开窍启闭之功。闭证乃由肝阳暴张,气血上逆, 故取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和泻水沟,具开闭泻热、醒脑开窍的作用。肝脉上巅,泻太冲降肝经 逆气以平熄肝阳。脾胃为生痰之源,痰浊壅遏,气机失宣,取足阳明的别络丰隆,以宣通脾 胃经之气机,蠲化浊痰。“荥主身热”,手厥阴心包荥穴劳宫清心泻热。操作方法:水沟向上方斜刺,十二井点刺放血,太冲、丰隆、劳宫用泻法。2. 王某,男,30岁,司机。初诊时间为2008年12月10日,主诉:2天前外出运输时,夜 间睡在车上,睡眠醒来时,突然感觉一侧面部肌肉板滞,耳后乳突部疼痛,口角向右侧歪斜。 检查见患者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左侧眼睑不能闭合并流泪,左侧

26、额纹消 失,鼻唇沟变浅,舌淡苔薄白,脉弦紧。要求:写出诊断、辨证分型、治法、处方、方义及操作方法 答案:诊断:面瘫。辨证分型:风寒证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取手足阳明经和手足太阳经为主。处方:阳白、四白、颊车、地仓、迎香、风池、翳风、合谷、内庭方义:本病为风寒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故取风池有疏散风邪之效;翳风可祛风止 痛,适用于初病耳后乳突痛;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迎香疏调局部筋络气血,活 血通络;合谷、内庭为循经远取法,合谷善治头面诸疾。操作方法:面部穴位行平补平泻手法,手法宜轻,针刺宜浅;合谷、内庭行泻法且手法 宜重。3. 张某,男,36岁,工人。2013年4月16日初诊。主诉:牙齿疼痛2天。患者两天前因食用辛辣食物后,夜间出现牙齿疼痛。来诊时患者 牙痛剧烈,牙龈红肿伴出血,遇热加剧,喜冷饮,伴口臭、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 数。要求:诊断、辨证、治法、处方、方义及操作方法。答案:诊断:牙痛辨证:胃火牙痛治法:清泄胃热,消肿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处方:颊车、下关、合谷、内庭、劳宫方义:颊车、下关通络止痛;合谷、内庭、劳宫清胃泻火、通络止痛。操作方法:毫针刺,用泻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