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教育精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9871909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5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教育精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教育精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教育精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教育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教育精(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华文版义务教育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授课教师:热沙来提汗第一单元第1课 正奇相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险中求稳,正奇相生”的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掌握“险中求稳,正奇相生”的书写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四个字的书写特点。【教学难点】:巧妙利用各种因素来取得平衡。左右部件和谐,结构严谨。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学法:观察、练习三、教学准备教师机、例字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概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2、检查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二、新授:(一)

2、讲解险中求稳,正奇相生”的书写方法。 1、板书课题。正奇相生2、指导学生阅读短文,老师示范书写,讲解笔顺和书写方法。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书写特点。分小组讨论。4、教师分析讲解:师边讲解边示范。(二)学生练习书写未,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三)练习书写。1、出示范字:未、佛、珥、节。2、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3、演示书写过程。4、学生练习书写31页练习,教师行间巡视。5、展示学生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三、辅助练习指导学生用硬笔尝试临摹“未、佛、珥、节”四个字,教师随机指导。四、书法常识指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故事梗概,知道王铎,明朝进士,欣赏他的行草书作品。五、小结本节课

3、有哪些收获?第2课 虚实得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虚实得宜”的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掌握“虚实得宜”的书写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四个字的书写特点。【教学难点】:处理结构关系和左右部件和谐。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学法:观察、练习三、教学准备教师机、例字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检查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二、新授:(一)讲解虚实得宜,结构才能匀称协调的书写方法。 1、板书课题。虚实得宜2、指导学生阅读短文,老师

4、示范书写,讲解笔顺和书写方法。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书写特点。分小组讨论。4、教师分析讲解:师边讲解边示范。(二)学生练习书写未,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三)例字讲解、示范。1、出示范字:孰、故、归、瞩。2、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3、演示书写过程。“孰”字左密右疏,“丸”字要喜写得粗一些。“故”字左右皆有舒展的笔画,“古”收敛以让右边发挥。“归”字右边部件要大于左边,于是用左重右轻来平衡。“瞩”字中“目”向上提升,让“属”字左撇伸展。(四) 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书写33页练习,教师行间巡视。 2、展示学生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三、辅助练习1、观察比较不同书法家的字,说

5、说怎么使这些字“虚实得宜”。2、指导学生用硬笔尝试临摹“孰、故、归、瞩”四个字,教师随机指导。四、书法常识指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故事梗概,知道邓石如(1743-1805)的篆书,欣赏他的篆书作品。五、小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第3课 参差互济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参差互济”的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掌握“参差互济”的书写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四个字的书写特点。【教学难点】:处理结构关系和左右部件和谐。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学法:观察、练习三、教学准备教师机、

6、例字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检查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二、新授:(一)讲解参差互济的书写方法。 1、板书课题。参差互济2、指导学生阅读短文,老师示范书写,讲解笔顺和书写方法。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书写特点。分小组讨论。4、教师分析讲解:师边讲解边示范。(二)学生练习书写未,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三)例字讲解、示范。1、出示范字:书、矗、羽、出。2、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3、演示书写过程。“书”字以横画为主。但横的长短、粗细、用笔方法各不相同。“矗”字是品字形结构,居于上部的“直”略扁,下面的“直”则一侧一正。“羽”字左右同形,为

7、并立结构,应左短右长,左收右放。“出”字的上部比下部窄。(五) 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书写35页练习,教师行间巡视。 2、展示学生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三、辅助练习1、观察比较不同书法家的字,说说怎么使这些字“参差互济”。2、指导学生用硬笔尝试临摹“书、矗、羽、出”四个字,教师随机指导。四、书法常识吴昌硕专攻石鼓指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故事梗概,知道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他专攻石鼓文书法,自成风格。欣赏他的作品。五、小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第4课 顾盼生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顾盼生姿”的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掌握“顾盼生姿”的书写风

8、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四个字的书写特点。【教学难点】:处理笔画与笔画、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彼此呼应关系。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学法:观察、练习三、教学准备教师机、例字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检查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二、新授:(一)讲解顾盼生姿的书写方法。 1、板书课题。顾盼生姿2、指导学生阅读短文,老师示范书写,讲解笔顺和书写方法。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书写特点。分小组讨论。4、教师分析讲解:师边讲解边示范。(二)学生练习书写未,师行间巡

9、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三)例字讲解、示范。1、出示范字:心、皇、以、前。2、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3、演示书写过程。“心”字中的三点水,形态各异,使其顾盼生姿,形散意不散。“皇”字虽然没有笔画连带,但字中的短横轻巧灵动顾盼有趣。“以”字虽为左右结构,但通过点画之间“笔断意连”的笔势关系。“前”字头上两点左右相连。“月”字末端短横写作提势。(六) 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书写37页练习,教师行间巡视。 2、展示学生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三、辅助练习1、观察比较不同书法家的字,说说怎么使这些字“顾盼生姿”。2、指导学生用硬笔尝试临摹“心、皇、以、前”四个字,教师随机指导。四、书法常识

10、书写中的礼仪(一)指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故事梗概,知道书信往来,有很多礼仪上的要求和习惯。五、小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第5课 进退有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进退有序”的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掌握“进退有序”的书写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四个字的书写特点。【教学难点】:处理笔画的进退有序和巧妙穿插。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学法:观察、练习三、教学准备教师机、例字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检查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二

11、、新授:(一)讲解进退有序的书写方法。 1、板书课题。进退有序2、指导学生阅读短文,老师示范书写,讲解笔顺和书写方法。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书写特点。分小组讨论。4、教师分析讲解:师边讲解边示范。(二)学生练习书写未,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三)例字讲解、示范。1、出示范字:妙、提、琳、頫。2、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3、演示书写过程。“妙”字中的“女”小而高,为“少”长撇的伸展预留了空间。“提”字的提画向上紧靠住横,为“是”留出穿插的空间。“琳”字左短右长,左让右,提、撇互相交错,巧妙穿插。“頫”字左侧“兆”竖弯钩收敛笔势,“页”字短撇伸止其下。(七) 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书

12、写39页练习,教师行间巡视。 2、展示学生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三、辅助练习1、观察比较不同书法家的字,说说怎么使这些字“进退有序”。2、指导学生用硬笔尝试临摹“妙、提、琳、頫”四个字,教师随机指导。四、书法常识书写中的礼仪(二)1、指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故事梗概,知道书信格式长行短行参差错落,带来别样的美感。有很多礼仪上的要求和习惯。 2、指导学生欣赏赵孟頫的作品。五、小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第6课 揖让如仪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揖让如仪”的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掌握“揖让如仪”的书写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

13、美、鉴赏美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四个字的书写特点。【教学难点】:处理部件之间的礼让关系。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学法:观察、练习三、教学准备教师机、例字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检查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二、新授:(一)讲解“揖让如仪”的书写方法。 1、板书课题。揖让如仪2、指导学生阅读短文,老师示范书写,讲解笔顺和书写方法。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书写特点。分小组讨论。4、教师分析讲解:师边讲解边示范。(二)学生练习书写未,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三)例字讲解、示范。1、出示范字:伟、集、骛、眼。2、带

14、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3、演示书写过程。“妙”字中的“女”小而高,为“少”长撇的伸展预留了空间。“提”字的提画向上紧靠住横,为“是”留出穿插的空间。“琳”字左短右长,左让右,提、撇互相交错,巧妙穿插。“頫”字左侧“兆”竖弯钩收敛笔势,“页”字短撇伸止其下。(八) 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书写39页练习,教师行间巡视。 2、展示学生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三、辅助练习1、观察比较不同书法家的字,说说怎么使这些字“进退有序”。2、指导学生用硬笔尝试临摹“妙、提、琳、頫”四个字,教师随机指导。四、书法常识书写中的礼仪(二)1、指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故事梗概,知道书信格式长行短行参差错落,带来别样的

15、美感。有很多礼仪上的要求和习惯。 2、指导学生欣赏赵孟頫的作品。五、小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第7课 集字练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掌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书写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作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书写特点。【教学难点】:处理单字部件之间的布局。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学法:观察、练习三、教学准备教师机、例字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检查

16、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二、新授:(一)讲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书写方法。 1、板书课题。集字练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指导学生阅读短文,老师示范书写,讲解笔顺和书写方法。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书写特点。分小组讨论。4、教师分析讲解:师边讲解边示范。(二)学生练习书写每个单字,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三)例字讲解、示范。1、出示范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3、演示书写过程。(1)“千”和“下”:体会点画间的相互关系。(2)“里”:横画之间的布白要匀称。(3)“之”和“足”:注意“捺”书写角度的变化。(4)“行”、“始”和“于”:平衡左右两部分向背

17、、高低关系,两部分之间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四)练习书写 学生练习书写43页练习,教师行间巡视。 三、辅助练习1、指导学生欣赏14页的书法作品,2、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位置要协调。落款与正文大小要合理搭配。四、小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第三单元 幅式与章法第8课 幅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书法幅式及知道每种幅式的比例大小。方法与过程: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找出生活中见到的书法幅式,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书法

18、幅式及知道每种幅式的比例大小。教学难点: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法:观察、比较、练习三、教学准备学生:硬笔书法纸。教师:各种各样幅式的书法作品。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接触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幅式和章法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8课幅式。二、知识介绍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书法作品常用的幅式有哪些?每种幅式的比例特点是什么?2、学生自读第15、16页关于幅式内容的介绍3、教师出示各种幅式的书法作品,学生说一说分别属于哪种幅式,这种幅式的比例特点。三、拓展学习1、除了上面学到的幅式,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

19、见到的书法常用的词语意思。了解“中堂”:对联”、“扇面”和“收卷”。2、在生活中随处能看到书法作品,说一说你在哪里见到过哪种幅式的作品。说一说找到的其他幅式。3、学生根据要求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作品。四、辅助练习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几种幅式,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幅式,写几张硬笔字。2、学生书写作品。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练习的字。五、总结:回顾一下常见的书法作品有哪些幅式。六、布置作业: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七、板书设计第8课幅式常见幅式:斗方、条幅、横幅、中堂、对联、局面和手卷等。 第第9课 章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章法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

20、的写字习惯。方法与过程: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落款的写法,认识引首章,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章法的基础知识,了解落款的写法,认识引首章。教学难点: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法:观察、比较、练习三、教学准备学生:硬笔书法纸。教师:各种各样幅式的书法作品。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章法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9课章法,了解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应该如何书写。二、知识介绍1、教师出示自学提

21、纲:、什么是章法?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至少应包括哪几部分? 、正文章法处理上有哪些要点?、落款有哪些要求?、印章分为哪几类?什么是“引首章”?2、学生自读第17页关于章法内容的介绍3、教师出示各种幅式的书法作品,学生分别指出哪里是引首章、上款、下款、姓名印、斋馆印。三、拓展学习1、刚才我们认识了落款,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落款又应该怎么写呢?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了解落款的写法。四、辅助练习1、刚才我们认识了印章,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引首章在什么位置?教师出示。18页的书法作品。学生找一找引首章。2、学生找出作品中的引首章。五、“我先试试”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章法的基础知识

22、,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章法知识。写几张硬笔字。2、学生书写作品。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六、总结:回顾一下书法作品的章法知识,你了解了哪些?七、布置作业: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板书设计】第2课章法章法:正文、落款和印章。第10课 折纸练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斗方、局面、和对联的折纸。过程与方法:了解界格,认识界格的作用,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折纸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了解界格。认识界格的作用。教学难点:学会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突破方法:讲解

23、、示范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法:观察、比较、练习三、教学准备:学生:宣纸,教师:宣纸。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人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章法的一般知识和要求。马上我们就要进入书写作品的阶段,在书写前我们要先学会折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学会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二、知识介绍1、学生自读第19页关于叠界格内容的介绍。2、教师逐个介绍指导学生叠界格。3、学生练习叠界格,教师巡视指导。三、拓展学习1、学生自学20页“书法知识”。2、学生回答什么是界格?什么是乌丝栏?四、辅助练习1、学生用折好的纸和没折好的纸分别写同一个内容,比比看有什么不同?2、指名学生说一说,体会界格的作用。五、

24、总结:回顾一下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你了解了哪些?六:板书设计第4课学会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斗方、扇面、对联界格 乌丝栏第四单元 横幅集字练习(一)一、教材分析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11课横幅集字练习,共有“出处和释义”:、 “设计幅式”、双钩提示”三个模块,其中“出处和释义”、“ 双钩提示”属于知识模块,“设计幅式”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本课集字示例的出处和释义,了解书法与文学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方法与过程: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4:1的白纸上,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

25、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4:1的白纸上。教学难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4:1的白纸上。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法:观察、比较、练习三、教学准备:学生:白纸。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的基础知识,大家一定跃跃欲试想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了,教师出示何绍基的横幅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的幅式。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练习集字作品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1课横幅集字练习(一,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二、知识介

26、绍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学然后知不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赵体集字示例。2、学生自读出处和释义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三、学习设计幅式1、教师出示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幅式设计要求。根据本课所提供的集字示例的大小,准备一张长宽比为4:1的普通白纸,在纸上画好正文和落款的位匿。把这6个字双钩到正文的位置上,用硬笔在落款的位置上写好自己的名字。双钩提示:正文的位置应该偏上一些,不要居中,更不要下坠。6个字需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要忽高忽低。2、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幅式,教师巡视指导。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设计的幅式。四、拓展学习1、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内容出自札记学记。很多的

27、书法作都是出自文学作品,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关系。自读“我知道了”了解书法与文学的关系。2、学生自读“书法常识”,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知识。六、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出处及幅式设计要求。七、布置作业:练习本课47页集字练习的几个字。八【板书设计】第5课横幅集字练习学然后知不足出自礼记学记4:1 偏上 同一水平线第12课横幅集字练习(二)一、教材分析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12课横幅集字练习(二),共有“书写提示”和“书法常识”两个模块,其中“书法常识”属于知识模块,“书写提示”属于能力模块。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

28、习惯。方法与过程: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作的书写。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作的书写。教学难点:掌握落款字的大小、位置高低要与正文的协调。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法:观察、比较、练习四、教学准备学生:宣纸、毛笔、墨汁、砚台。教师:本课赵体集字示例作品、毛笔、墨汁、宣纸、砚台 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的基础知识,大家一定跃跃欲

29、试想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练习集字作品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2课横幅集字练习(二),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二、学习“书写提示”: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学然后知不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赵体集字示例,试着完成这幅作品。2、学生自读“书写提示”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书写方面的要求。3、教师讲解并示范书写。4、根据上一节课的设计稿书写习作。教师巡视指导。5、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习作。三、学习“书法常识”1、通过上一节书法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书法与文学之间有着天然的关系。书法不仅与文学的关系密切,书法还与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2、学生自读“书法常识”,教师指

30、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知识。四、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书写提示。五、布置作业: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作的书写。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12课 横幅集字练习学然后知不足第13课 小中堂集字练习(一)一、教材分析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13课小中堂集字练习(一),共有“出处和释义”、“设计幅式”、双钩提示”三个模块,其中“出处和释义”、“双钩提示”属于知识模块,“设计幅式”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本课集字示例的出处和释义,了解书法与佛教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方法与过程:设计本课集字,并

31、双钩在3:2的白纸上,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3:2的白纸上。教学难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3:2的白纸上。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法:观察、比较、练习四、教学准备:学生:白纸。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导人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的基础知识,大家一定跃跃欲试想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了。教师出示刘墉的小中堂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的幅式。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练习集字作品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先学

32、习第13课小中堂集字练习(一),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二、知识介绍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赵体集字示例。2、学生自读出处和释义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三、学习设计幅式1、教师出示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幅式设计要求。根据本课所提供的集字示例的大小,准备一张长宽比为3:2的白纸,设计出整幅样式,包括正文的字距、落款的位置和内容。把这8个字双钩到白纸上设计好的位置。双钩提示每行4个字的中心要贯通,不要忽左忽右。每行相邻字的位置要协调,不要忽高忽低。落款的大小、位置高低应注意与正文协调。2、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幅式,教师巡视指导。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设计的幅式

33、。四、学习“书法常识”1、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内容出自庄子渔父,很多的书法作品都是出自文学作品,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关系,书法还受到佛教的影响。自读陆机平复贴了解书法与佛教的关系。2、学生自读“书法常识”,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知识。五、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出处及幅式设计要求。六、布置作业:练习本课集字练习的几个字。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9课 小中堂集字练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中心贯通位置协调第14课小中堂集字练习(二)一、教材分析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14课小中堂集字练习(二),共有“书写提示”和“书法常识”两个模块,其中“书法常识”属于知识模块、

34、“书写提示”属于能力模块。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方法与过程: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作的书写,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集字习作的书写。教学难点:掌握落款字的大小、位置高低要与正文的协调。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法:观察、比较、练习四、教学准备:学生:宣纸、毛笔、墨汁、砚台。教师:本课赵体集字示例作品、毛笔、墨汁、宣纸、砚台。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

35、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几种章法的书法作品,大家想再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4课小中堂集字练习(二),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二、学习“书写提示”。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赵体集字示例,试着完成这幅作品。2、学生自读“书写提示”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书写方面的要求。书写提示“精”字是左窄右宽结构,左偏旁笔画书写要稍细些。 “誠(诚)”字的“言”字旁写得比较长,“成”突出斜钩。 “至”字行书笔意较浓,书写要流畅。“金”字上部撇捺舒展。收笔处呈左低右高之势。此字注意上下两部分的重心要对正。“爲

36、(为)”字前两个横折要写紧凑,横折勾展开,四点各具姿态。“開(开)”字外框不可过大,应收敛些。“爲(为) 開(开)”二字取自三门记,其余取自妙严寺,书写作品时注意风格要统一。3、教师讲解并示范书写。4、根据上一节课的设计稿书写习作。教师巡视指导。5、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习作。三、学习“书法常识”1、通过前几书法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书法与文学、绘画、儒家、道家、佛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书法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曾经向多个国家传播,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书法传向日本的内容。2、学生自读“书法常识”,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知识。四、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书写提示。五、布置作业:完成“精诚

37、所至、金石为开”集字习作的书写。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14课 小中堂集字练习(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第15课 大中堂集字练习(一)一、教材分析: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15课大中堂集字练习(一),共有“出处和释义”、“设计幅式”、单钩提示”三个模块,其中“出处和释义”、“单钩提示”属于知识模块,设计幅式”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本课集字示例的出处和释义,了解书法与文学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方法与过程: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2:1的白纸上,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2:1的白纸上。教学难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2:1的白纸上。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法:观察、比较、练习四、教学准备学生:白纸。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导人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的基础知识,大家一定想再来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 教师出示吴昌硕的大中堂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的幅式。今天我们就来练习集字作品的创作,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大中堂集字练习(一),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二、知识介绍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登鹳雀楼。今

39、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赵体集字示例。2、学生自读出处和释义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三、学习设计幅式1、教师出示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幅式设计要求。根据本课所提供的集字示例的大小,准备一张长宽比为2:1的白纸,设计出整幅样式,包括正文的字距、落款的位置和内容。 把这20个字单钩到白纸上设计好的位置。单钩提示此诗“日”“黄”“入”“欲”“千”“目”“更“一”“層”(层)取自三门记,其他字分别取自胆巴碑和妙严寺等赵体字贴,单钩时注意彼此之间的差异,以便书写时统一风格。与小中堂的写法相同,设计为3行,每行8个字。最后一行留4个字的位置用来落款。2、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幅式。教师巡视指导。3、师生共同讲评

40、、展示学生设计的幅式。四、学习“书法常识”1、指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孙过庭(约646-691)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和理论家。2、欣赏他的作品书谱。五、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出处及幅式设计要求。六、布置作业:练习本课集字练习的几个字。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15课 大中堂集字练习登鹳雀楼2:1统一风格备课时间:2016.10.20 授课时间:2016. 备课人:热萨来提汗第1 6课 大中堂集字练习(二)一、教材分析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16课大中堂集字练习(二),共有“书写提示”和“书法常识”两个模块,其中“书法常识”属于知识模块,“书写提示”属于能力模块。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41、:了解故宫博物馆,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方法与过程: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登鹳雀楼”集字习作的书写。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登鹳雀楼”集字习作的书写。教学难点: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登鹳雀楼”集字习作的书写。突破方法:讲解、示范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法:观察、比较、练习四、教学准备:学生:宣纸、毛笔、墨汁、砚台。教师:本课赵体集字示例作品、毛笔、墨汁、宣纸、砚台。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导人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

42、了几种章法的书法作品,大家想再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6课大中堂集字练习(二),练习大中堂集字作品的创作。二、学习“书写提示”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赵体集字示例,试着完成这幅作品。2、学生自读“书写提示”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书写方面的要求。书写提示以三门记的风格为基调,点画、结构要协调。“海”字行书笔意浓厚,右部件的“每”字形倾斜,注意“斜中求正:“弱(穷)”字是上下结构j穴”写得要略宽些,下面是左右结构,左部“身”第一撇借上部“穴”的撇画。“楼”字呈左低右高的取势,重心平稳。整幅作品竖成行,横不一定成列,气韵贯通。3、教师讲解并示范书写。4、根据上一节课的设计稿书写习作。教师巡视指导。5、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习作。三、学习“书法常识”1、按照惯例,每节课我们都要了解一些书法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张旭的草、楷兼优。知道张旭(约675-759),他是唐朝杰出的书法家。今天来了解故宫博物馆。2、学生自读“书法常识”,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知识。四、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书写提示。五、布置作业:完成“登鹳雀楼”集字习作的书写。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16课 大中堂集字练习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