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19871423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供水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供水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供水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供水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水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供水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一、 影响供水行业趋势的主要因素我国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水质污染有所减轻。供水行业整体上处于成熟期,提质增效降低漏损率、突破海水淡化技术以及推行智慧水务,是推动行业技术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中国水资源具有人均资源量短缺、分布不均匀等特点。根据202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公布的数据,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9,638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7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8,310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1957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3277亿立方米。从人均水资源量来看,随降雨量的波动,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有所波动,20172021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

2、在2,0002,300立方米之间,按照水资源稀缺程度标准1,属于轻度缺水。从时间空间上来看,整体水资源呈夏秋多、冬春少;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在宁夏、甘肃、陕西等西北地区,以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中部地区水资源量极为匮乏。水质方面,2021年,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类)断面比例为849%,与2020年相比上升15个百分点;丧失使用功能(劣)类断面比例为12%,均达到2021年水质目标要求。其中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类)断面比例为870%,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劣类断面比例为09%,同比下降08个百分

3、点。不同区域的水质亦有所分化,其中长江流域、西北和西南诸河、浙闽片河流及珠江流域水质为优;黄河、辽河和淮河流域水质良好;松花江和海河流域为轻度污染。近年来,国家颁布一系列措施强化水资源管理,改善用水质量。其中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即水十条,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举措,充分彰显了国家全面实施水治理战略的决心和信心;也是我国目前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内容包括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等。水十条实施以来,各省的地表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水体断面比例、丧失使用功能(劣于类)均达到国家下达的2020年中期目标;全国黑臭水体整

4、治监管平台的黑臭水体均已达到不黑不臭,治理初见成效。根据水十条,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水污染防治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长期重点工作之一。二、 供水行业需求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的需求和质量要求随之增加,2019年中国供水总量达60212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加了57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09%,2020年较2019年有所减少,2020年中国供水总量为58129亿立方米,较2019年减少了20830亿

5、立方米,同比减少346%。2020年中国地表水供水总量为47923亿立方米,较2019年减少了1902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总量为8925亿立方米,较2019年减少了417亿立方米;其他供水总量为1281亿立方米,较2019年增加了236亿立方米。2020年中国地表水供水总量占全国供水总量的8244%,较2019年减少了031%;地下水供水总量占全国供水总量的1535%,较2019年减少了016%;其他供水总量占全国供水总量的220%,较2019年增长了047%。数据显示,从2020年湖南省的供水总量排名来看,长沙市供水总量遥遥领先,达7074704万立方米,占全省比重的306%。株洲市和衡阳市

6、次之,各为1865665万立方米和176927万立方米,相差不大,但是仍远低于长沙市。排名末尾的韶山市,供水总量仅450万立方米,不及长沙市的零头。供水企业绿城水务2020年总资产为151274686万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25156335万元,同比增长1995%;净资产为43647762万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1683229万元,同比增长401%。2020年绿城水务营业收入为15430835万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201108万元,同比增长132%;营业成本为12872815万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421030万元,同比增长338%。2020年绿城水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477905

7、万元,相比2019年减少了147650万元,同比下降562%。每股收益为028元。按行业分类来看,2020年绿城水务主营业务总利润为612亿元,其中:供水实现营业利润为346亿元,毛利率为4571%;污水处理实现营业利润为256亿元,毛利率为3593%;工程施工实现营业利润为001亿元,毛利率为202%;其他(补充)实现营业利润为009亿元,毛利率为2583%。三、 供水行业基本风险特征(一)供水行业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属于市政公用行业,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相对较低。行业主要的客户为工业企业,企业用水量与经济周期呈正相关性。在经济发展扩张期,企业用水量随企业经营扩大而增加;在经济发展衰退期,则企

8、业用水量也会相应减少。(二)供水行业管理体制及政策变化风险近年来,我国水务行业逐步开始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目前我国水务行业正处于改革进程中,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行业管理体制和政策都可能出现变化,这些可能对行业的经营与发展带来影响。(三)供水行业技术风险随着水务行业的发展,客户对于用水的质量与工艺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未来不能及时采用新技术改良产品,产品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生产经营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四)供水行业政府对水价的管制风险我国水务行业采用政府定价模式,工业用水的价格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标准。政府定价模式在成本监控核算及水价调整具有不确定性和滞后性,政府对水价的调整政

9、策对经营及利润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四、 供水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城市供水行业是一个由政府和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重要行业,其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城市供水行业的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且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朗。2021年,全国降水量和水资源总量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多,大中型水库和湖泊蓄水总体稳定。全国用水总量比2020年有所增加,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用水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6916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多74%,比2020年减少21%。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9638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7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83105亿平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81

10、957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3277亿立方米。2021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202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为9094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54%;工业用水为10496亿立方米(其中火核电直流冷却水5074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77%;农业用水为36443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15%;人工生态环境补水为3169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54%。地表水源供水量为49281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832%;地下水源供水量为8538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145%;其他水源供水量为1383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23%。从水资源分区看,10个水资源一级区中有8个水资源一级区降水量比多年

11、平均值偏多,其中海河区、辽河区分别偏多591%和360%,海河区、黄河区、西北诸河区及松花江区中的局部地区甚至超过了100%;2个水资源一级区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其中珠江区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19%。与2020年比较,5个水资源一级区降水量增加,其中海河区、辽河区分别增加518%和232%:5个水资源一级区降水量减少,其中珠江区、长江区分别减少110%和101%。从行政分区看,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多,其中天津、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7个省(直辖市)分别偏多40%以上;广东、福建、云南、广西、宁夏、江西、西藏7个省(自治区)比多年平均值偏少,其中广东偏少2

12、0%以上。五、 供水行业政策分析在水十条的战略方向下,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治理水污染、保障水安全等方面的政策。2020年5月,水利部发布关于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以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科学确定生态流量,严格生态流量管理,强化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加快建立目标合理、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监督有效的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体系,加快解决水生态损害突出问题,不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发布了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计划到2025年,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套能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

13、升。近年来,各地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国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部分地区城乡面源污染逐步上升为制约水环境持续改善的主要矛盾,一些地方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等问题突出。为指导各地开展汛期污染强度分析,着力突破面源污染防治瓶颈,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开展汛期污染强度2分析推动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以汛期水质劣于类河流断面、劣于类饮用水水源地断面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汛期污染强度监测分析。同时,鼓励各地探索将汛期污染强度纳入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效推动上下游协同治理。2022年5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2022年汛期水环境监管工作

14、的通知,进一步要求各地要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强风险防范,避免汛期水质明显恶化,甚至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等情形,坚决守住水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同时,参考历年汛期水质数据,确定本行政区域汛期重点关注断面,指导有关地区分析断面汇水范围内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源,明确断面所在行政区域和排污单位主体责任,监督落实污染整治和防范措施。还要针对汛期控制断面水质反弹数量较多、治理难度较大的地区开展督导帮扶,指导推动解决突出问题。国家在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融资方面也颁布了相关政策支持。2021年4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推进生态环保重大工程项目融资的通知,明确以生态环境资金

15、项目储备库(以下简称项目库)为基础,加快推动实施包括水污染防治、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海湾综合治理、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各项环保重大项目和绿色产业促进、生态环境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等工作。针对金融资金支持特点,在项目库中补充建立金融支持生态环保项目储备库。2021年6月,为加强水污染防治资金使用管理,财政部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3,防治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包括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建设及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用于支持能力建设的资金数,不得超过防治资金下达数的5%;明确采

16、用因素法分配的其他防治资金以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集中式引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等任务量为因素分配,分配权重分别为30%、25%、30%、15%。目前我国水务行业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水务市场用水总量基本呈现平稳下降的态势,从2017年的6,04340亿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5,92020亿立方米。其中节水作为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的主要措施,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文件。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发布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到2035年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

17、格局。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要围绕提意识、严约束、补短板、强科技、健机制等五个方面部署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到2025年基本补齐节约用水基础设施短板和监管能力弱项,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共同印发了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该规划提出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国正在加快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在扩大供水服务范围、提高用水普及率的同时,降低了供水管网漏损,促进了城市节水。2017年

18、2021年,我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从7974万公里增加到10599万公里,相应地,用水普及率从9830%提高到9938%。尽管城市人口增长和用水普及率近年来的整体提升带动了用水需求的增加,但我国城市供水总量一直保持着低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节水工作的开展,用水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用水需求增加的压力。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供水漏损率从2017年1323%下降到2021年的1195%,取得较大突破;但随着行业技术成熟,国家亦对水务公司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2022年1月,住建部、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网压力调

19、控水平进一步提高,激励机制和建设改造、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从解决水资源不平衡问题来看,大力推进南水北调等引水工程是解决结构性缺水问题的主要渠道。南水北调系通过规划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建立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自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正式通水以来,截至2022年12月12日,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达586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重点解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

20、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沿线十几座大中城市提供生产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南水北调供水量持续快速增加,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了受水区和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六、 供水行业市场运行现状水务行业作为市政公用事业曾长期处在行政垄断之下,形成了低价+亏损+财政补贴的经营模式,并使其发展过程中存在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和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企业亏损等诸多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对水务行业实行私有化,水务行业由传统的福利性、公益性部门转化为具有合理商业利益的产业部门。在借鉴发达国家水务行业发展经验基础

21、上,我国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在各地水务系统试点探索和政府积极推动下进行。由于我国城市供水价格、污水处理费价格的定价水平仍偏低,并且行业内的一些企业尚未转变经营机制导致经营管理能力较低,所以目前我国水务行业内仍有很多企业出现亏损。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水价改革。伴随我国水价定价机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水务行业的盈利水平将逐步提高。城市供水行业在未来发展中也将出现新的趋势。首先,中国城市供水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供水设备的质量和效率,使其能够应对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其次,中国城市供水行业将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供水设备的水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后,中国城市供水行业还将加强安全管理,

22、防止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保障供水安全。七、 供水行业相关设备发展趋势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是与日中天,房地产的暴力吸引了社会很多的资源都投身这个行业里面,所以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内,中国建了很多的高楼大厦以顺应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而建这么多高楼大厦,这些高楼大厦必用的高楼供水设施就是供水设备,这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所以供水设备才能有这么长足的发展。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以及对城市老旧城区的全面改造,新的供水设施投入和老旧供水设施的改造都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伴随着三、四线城市的快速发展,建筑供水设备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乡村振兴局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水利部出台的全国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十四五期间,农村供水锚定乡村振兴发展需求,以建设稳定水源为基础,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工程标准化改造,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推行两手发力,激发市场活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