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9857032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4.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缓和曲线)计算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缓和曲线)计算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缓和曲线)计算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缓和曲线)计算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缓和曲线)计算公式(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速公路的线路(缓和曲线)计算公式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圆曲线的半径:R 缓和曲线的长度:10 转向角系数:K(1或一1) 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a缓和曲线终点k0+050(圆曲线起点)圆曲线交点类型2缓和曲线交点类型4缓和曲线交点圆心缓和曲线终点k0+150.0类型3缓和曲线起点k0+100.0 (圆曲线终点)缓和曲线起点K0+0000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6RL 336 职心一工+ T40RE 3456R1:叫=arctg + n 180 XoI4S= J或 +y*5jo1 = a. +O-90|6JS1= ScosC7yi =

2、 SsindiIBJx = X1 + Xl1引?=为+耳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a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xZ,yZ为点HZ的坐标&二二切线角计算公式:职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圆曲线的半径:R 缓和曲线的长度:10 转向角系数:K(1或一1) 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a 点ZH的坐标:xZ,yZ计算过程:项_ 9。(21-10)睥24R 2688R32 240Re 34560R|4JSo = R(l-coSaO+p

3、K5y0 = RsinCl J+mEi% = arctg + n-180KoS= M+y*旧% = %+90|9S1= Scosd,的巴二 SsinCWk = Xx+ XiI2y = y1+yI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a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xZ,yZ为点HZ的坐标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媛曲段任意点转角值:E = 2Rlo曲线段任意点转角值:E =里里第一缓曲段总转角值:=2R 第二缓曲段总转角值:= A2R成第一曲线顺移童:m】=业-工 +2 240R 3456

4、0第二曲线顺移重:mw =虫+-2240R34560R第一曲线平移童:由=s24R 2688R3成第二曲线平移童:功=业-里24R 2688R(9)第一切线长顼1 =生专+ j(pi + pz + 2K)tg? +皿0 第二切线长,Tz =空号 + : (pi + 如 + 2R)t g ? + *(ID曲线全长度:L=Ra + |(i1 + i2)偏圆曲线长度:Lo = Rt-(li + 12)2 E 2R1R21?陶曲线段长度:1=一=竺些日Fj + F s zx cn 翊偏离缰曲。的边缘曲线长度:1=A1 + Dp公式中各符号说明: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

5、 1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 1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 1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R圆曲线半径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a曲线转角值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已知: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一”) 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一”) 变坡点桩号:SZ 变坡点高程:HZ 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 待求点桩号:S计算过程IIJl=S-S/带有符号)iE_iiBH 二压 + -14 E” =阳=次4五、超高缓和过渡段的横坡计算第一横坡:i1第二横坡:i2过渡段长度:L待求处离第二横坡点(过渡段终点)的距离:x求:待求处的横坡:i解:d=x/Li=(

6、i2-i1)(1-3d2+2d3)+il六、匝道坐标计算已知:待求点桩号:K 曲线起点桩号:K0 曲线终点桩号:K1 曲线起点坐标:x0, y0 曲线起点切线方位角:a0 曲线起点处曲率:P0(左转为“一”,右转为+”) 曲线终点处曲率:P1(左转为“一”,右转为+”)求:线路匝道上点的坐标:x,y待求点的切线方位角:麻计算过程:S=K-K0|当已二巳二。时:X=Xo+ScOS 口小 y=yo+SsinC当巳二巳壬0时:Ck=SPMx= +(3111- sin(X) /Fy=yo-(cos Cl.-cos d) /Px当已工已时:N=SGN(P1-PO)ls=Kz-KoL NLPo/tPx-Po)1=L + SNC =2(1+1,)/2/C T-Nl/SC A=(i)-H + 740CE 3456C4r i5-i; iT-i: r-ir6C 336C5 42240C6 x=xo + NAcosT 一 BsinT y=y0 + NAsinT + Bcos OtJ+CU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