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98537496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儿童体格生长发育体格评价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1、身长(length)身长为头部、脊柱与下肢骨骼长度的总和。新生儿出生时仅50厘米。06个月 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生后第2年身长共增长10厘米 左右,以后儿童身高(height)每年增长值波动在57.5厘米左右。接近青春期儿童身高每年增长达8 厘米左右,女童较男童略早开始2年。身高估算公式:210岁儿童身高(厘米)=年龄X 7 + 702、体重(weight)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3公斤,6个月内婴儿体重每月平均增长600克700克,612个月体重每月平均增长250克300克,之后儿童体重每年增长约2

2、公斤。接近青春期儿童体重每 年增长可达6公斤左右。体重估算公式:小于6月婴儿体重=出生体重(公斤)+月龄x 0.7712月婴儿体重=6 (公斤)+月龄x 0.25110岁儿童体重(公斤)二年龄X 2 + 7(或8)3、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新生儿出生时头围34厘米,1岁内增长迅速,上半年8厘米,下半 年4厘米,1岁时达46厘米。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48厘米。若有头小畸形,提示脑发育不良;若 头围过大,则要怀疑脑积水。4、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胸廓与肺的发育可以用胸围测量。胸围在第一年发育最快,11 岁半超过头围,第二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平均

3、增长3厘米,以后每年平均增加约1厘米。5、上臂围(arm circumference)测量上臂围可以筛选营养不良儿童。15岁儿童上臂围多在12.5 13.5厘米间,13.5厘米示营养良好,12.5厘米为营养不良。6、坐高(sitting height)坐高指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坐高可显示躯干的生长。儿童1岁后 身高增加主要是下肢增长,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随年龄而降低。一般出生时为66%,4岁时60%,10岁时54%。 当儿童患克汀病、软骨发育不良时,坐高占身高百分比明显增大。7、前囟(anterior fontanel)新生儿出生时头顶部有两个骨性间隙,额骨与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 称前囟,顶骨与

4、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称后囟。前囟出生时约1.52厘米,数月内随头围的增长而变化, 6个月后则逐渐骨化缩小,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后囟出生时很小,12个月即闭合。囟门闭合情况反 映颅骨骨化过程。若囟门闭合早,则要警惕头小畸形;囟门闭合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克汀病等。 同时囟门也是观察婴儿颅内疾病的一个窗口,当小儿患脑炎、脑膜炎而颅压升高时,前囟会变得饱满,而 婴儿因腹泻致脱水时,会出现前囟凹陷。8、牙齿 人有两副牙齿,即乳牙(terminent teeth)和恒牙(permanent teeth)。乳牙共20颗。婴 儿出生时无牙,一般在46个月左右萌出,全副乳牙2岁半出齐。自6岁左右,儿童

5、开始换牙。在全副乳 牙之后长出第一颗恒牙(第一磨牙),即出现24颗牙齿。然后基本按从前至后的顺序逐个替换同位乳牙。 12岁长出第二磨牙,18岁以后出现第三磨牙(智齿),但也有人终生不长此牙。二、体格生长的及总规律1. 头尾规律 儿童体格生长呈头部领先、躯干次之、最后四肢的生长规律。2个月的胎儿头长为身 长的1/2。随年龄增长,头长占身长的比例逐渐缩小,出生时为1/4, 6岁时为1/6,成人仅1/8。2. 连续性 整个儿童期生长都在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例如体重和身长, 在婴儿期生长速度最快,以后减慢,到青春期又加快,从而形成两个体格增长高峰值。3. 各系统生长模式不一致神经

6、系统在生后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发育最晚,淋巴系统发育至一定高 峰后又逐渐退化,而全身体格生长总趋势则呈一条逐渐上升的双峰曲线。4. 个体存在差异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规律,但每个人的生长轨道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相当大的 差异。因此,儿童生长发育正常值包括一定的范围。三、儿童体格生长趋势与增长模式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和民族、不同性别儿童体格生长增长值不相同,但生长的趋势基本 相同。随年龄的增加,儿童体格生长指标的变化都有一定的模式,如身高、体重、心率、肺活量等。儿童 体格的增长常用生长速率表达,即指单位时间内生长增长的数值,各儿童期生长速率是不相同的。四、体格生长的评价体格生长评价(asses

7、sment of physical growth)是以正常儿童体格测量数据为标准,评价个体儿童 或群体儿童体格生长所处水平及其偏离标准值的程度。对个体儿童而言,除判断其生长、营养状况外,还 可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对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肥胖症、侏儒症、巨人症等进行筛选 与诊断。对群体儿童而言,可以研究其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从预防角度早期发现某一群组儿童偏离正 常生长模式的倾向,寻找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一)生长评价标准生长评价标准(growth standards)是通过一定参照人群(reference population)的横断面调查数 据制订的。由于参照人群不同,所制

8、订评价标准也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两类:1. 理想标准理想标准选择的参照人群是生活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的儿童,即这些儿童的喂养、膳食 安排合理,能得到足够营养素,有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可以得到及时、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即在适宜 环境中,这些儿童的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体格生长较理想。椐此制订出的生长评价参考标准为“理 想标准”。我国自1996年以来普遍采用的理想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 心(NCHS)参照人群值制订的标准。2. 现状标准制订现状标准时不严格限制参照人群的条件,代表某一国家或地区儿童生长发育的一 般水平。我国目前应用的是中国儿科工作者在1975、1985

9、、1995年分别于中国九大城市获得的儿童生长 发育衡量数值而制订的标准。(二)生长评价方法体格生长的评价,包括体格生长水平、生长速度和身体匀称程度三方面。常用评价方法有离差法、 百分位数法、指数法、曲线图法。1. 均值离差法(deviation method)均值离差法又称标准差法(Standard Deviation Units),即将个体儿童的体格测量数值与生长评价标 准中的均值(Mean,X)及标准差比较,根据实测数值在均值上下所处位置,确定和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情 况。此方法适用于评价正态分布状况。但儿童体重、身高等体格测量数值并不完全呈正态分布,因此在实 际应用时常以中位数(M)代替均值

10、。根据离差范围的不同,常将X+1SD和X2SD作为界值点,评价分为六等级、五等级和三等级。均值 离差法分级标准见图2-6-1。常用评价指标有以下三种:(1)按年龄的体重(weight/age, W/A);(2)按年龄的身高(height/age, H/A);(3)按身高的体重(weight/height, W/H)。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为正常范围,任何一种指标评价为“下”者,均为营养不良。如:W/A评价为“下” 称体重低下;H/A评价为“下”称生长迟缓;W/H评价为“下”称消瘦。2. 中位数百分位法这是近年来常用的体格生长评价方法,适用于正态分布,也适用于偏态分布。百分位法是将参照人 群体格测量

11、值按大小顺序排列,求出与某些百分位相对应的值。以第50百分位(P50)为中位数,其余百 分位数为离散距,以此来划分儿童体格生长的等级。常用百分位数等级有第3、10、25、50、75、90、97 百分位,也有用第3、20、50、80、97百分位划分者。其中P50相当于离差法中的均值,P3相当于离差法 中的均值减2个标准差,P97相当于离差法中的均值加2个标准差。P3P97包括了全部样本的95%,属正 常范围。百分位法数值分布较均值离差法精细,更能准确分级评价。在评价儿童体格生长状况的同时,常对其营养状况也作出判断。目前通常采用WHO推荐的评价儿童 营养状况的三项主要指标,可以综合反映儿童近期和远

12、期营养状况。此评价以低于P20为“低”,P20P80为“中”,高于P80为“高”。三项指标综合评价表按身高按年龄按年龄评价意义的体重 的身高 的体重 肥胖+目前营养好,有营养过度倾向 目前营养好,过去营养不良 高个子,营养正常营养正常过去营养不良,目前营养正常 瘦高体型,目前轻度营养不良 目前营养不良+目前营养不良+高高高中中中低低低低中低高中低高中高高高中高中低中低低身高胸围指数胸围(cm)X 100身高(cm)通过胸围与身高的 比例,反映人的体型、 胸廓发育和营养状况。随儿童月龄增加先 增大,后减小,转折点 在23个月。青春期突 增高峰时降至最低点, 然后随年龄增长上升, 成人期稳定。偏正

13、优肥瘦1213.5出生62常15.5181岁120良15202岁138胖206岁1603. 身体指数法(body build index method)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及性别的群体,体格生长中所存在的某些差别用单项指标很难反映,如果用某 些相对值将这些差别突出,使不同对象间形成某种可比性,就能更清楚地进行比较分析。因此,派生出身 体指数法。此法是根据人体各部位间的比例关系,借助一定数学公式,将两项及两项以上指标结合成指数, 以评价儿童营养、体型等状况。表2 常用的身体指数名称体块指数(Kaup指数)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Quetelet Index (BMI)体重(kg

14、)体重(kg)公式 X 104X 1000身高(cm)2身高(cm)含义单位面积中所含每厘米身高的体体重数,与皮脂厚度关重数,反映人体的密 系密切,常用于衡量营 度与充实度。养状况和肥胖程度。正常范围分级 BMI随儿童年龄增长营养不良12而呈规律性增加:4. 曲线图法儿童生长监测图,是根据同性别、各年龄组儿童体重的数值(均值离差法或百分位法)标在座标纸 上而绘制的图,它能直观地观察儿童体重生长水平、速度和趋势,可早期发现生长迟缓。儿童生长监测图 的横坐标是年龄,每月一格。纵坐标是体重。图中有2条及2条以上参考曲线,一般最上端一条为第97 百分位,最下端一条是第3百分位。若小儿体重在上下两条参考

15、曲线间,且生长曲线与参考曲线走向平行, 说明生长水平在正常范围。如果儿童生长曲线与参考曲线不呈平行走向,而与横坐标平行,为体重不增。 儿童生长曲线与参考曲线走向相反,即本次体重与上次体重之差为负数,示体重下降。若本次体重减上次 体重虽为正数,但其增长值低于该月龄增长的最低值,即为体重低偏。5. 骨龄评价法骨龄(bone age)是指生长过程中的钙化成熟度。长骨生长主要由骺端软骨逐步骨化形成,骨化从 胎儿期开始,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加多,至成人期完成。通常采用X线检查儿童某部位骨化中心的多少及干 骼端融合情况来测定骨龄。最常检查的部位是腕骨,多通过计数儿童手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和骨骺愈合数目, 与各年龄

16、儿童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得出。七、影响儿童体格生长的因素1、遗传因素:种族、民族和家族对儿童体格生长的影响很深。一般来说,西方人比东方人身材高大, 父母的体型、脸型特征、性成熟的迟早等都制约着儿童的生长。性别也影响着生长的速度和限度,青春期 后,男童的体重和身高均高于女童。2、营养:营养是影响儿童生长最重要的因素。营养素是儿童体格生长的物质基础,如果由于某种原 因造成胎儿宫内营养不良,则会出现出生低体重,即出生时就体格生长迟缓。生后如果未及时提供足量、 比例合适的营养素,儿童体格生长的指标很快就会显示低下。3、疾病:疾病对儿童的体格生长也有十分明显的阻碍作用。急性感染常引起体重不增和下降,慢性 疾

17、病不仅影响体重,还将影响身高的增长。尤其是垂体性侏儒症、克汀病等内分泌病,对生长发育影响更 突出。4、环境因素:儿童居住、生活的环境也会对儿童的体格生长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居住环境(如阳 光充足、空气新鲜、无污染、无噪音等)、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规律的生活制度、符合年龄的体格锻炼 等,能促进儿童体格生长达最佳状态。研究生班讲义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王惠珊)一、感知觉发育感知(sensation and perception)在婴儿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感知是一个基本的心理过程。照顾婴儿的行为本身就对婴儿的视、听、嗅、味和触觉提供了刺激,所有这些刺激在婴儿的认知发育中起重 要作用。视觉刺激在儿童与

18、其环境联系中可提供重要信息,学习过程中约70%的信息来源于视觉。因此视感知 的发展在婴儿早期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新生儿出生时鼓室没有空气,所以听力低下,听觉阈限高于成人10 20分贝。生后37天听觉敏锐度有很大提高。婴儿视听感知发展程序见表2-2-1。正常儿童的听觉强度 为020分贝。如果听觉强度在2040分贝为轻度听觉障碍,4060分贝为中度听觉障碍,6080分贝 为重度听觉障碍,大于80分贝为极重度听觉障碍。应早期发现儿童先天和后天性听觉障碍,并及时进行 听力语言康复。表1婴儿视听感知发展程序月龄视感知发展听感知发展1月短暂注视对铃声有反应2月目光跟随物体移动90区别笛声和铃声4月目光跟随物

19、体移动180听悦耳声音时微笑6月目光跟随落地物体对母亲语音有反应9月长时间看远处人物的移动可迅速、直接地寻找声源12月偏爱注视小物品听懂自己的名字,对声音的反应可以控制新生儿的触觉有高度灵敏性,小婴儿就能对接触身体的襁褓或被褥任何不舒服的刺激表示强烈反应。 特别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眼帘等处。例如物体接触嘴唇时,会引起新生儿口部动作;物体 接触手掌时,他立刻就会抓握。大腿、前臂、躯干则比较迟钝。随动作发育,婴儿的手逐渐在触觉发育中 占主导地位。二、运动发育运动(motor)在儿童早期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运动发育也是婴儿心理发育的重要基础。儿童运动 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即不同年龄阶段出现

20、不同的运动行为,而且运动的发育还遵循着如下规律:(1) 从泛化到集中:婴儿最初的动作为全身性、且欠精确,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精确动作,也由 不协调到协调。(2) 从上到下:儿童动作发育是自头端向足端。(3) 从近到远:即儿童动作发育是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育越早,然后逐渐向远 端发育。(4) 先正后反:即儿童正面动作先于反面动作。大运动(gross motor)儿童的姿势或全身活动称大运动,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 跃等。婴儿23个月俯卧抬头4590,4个月俯卧抬胸,竖头稳定。46个月会翻身,拉坐时头不 滞后,扶站自动跳跃。8个月独坐稳,会爬行。10个月会扶栏杆横走,

21、12个月从一个物体到另一物体能 走几步。1215个月的幼儿学习独自走路,练习爬上台阶,15个月应该走得稳。1824个月的幼儿会拉 玩具倒退行走,自己扶栏上、下台阶。2岁会跑、双脚跳、扔球和踢球。3岁能两脚交替上下楼梯,会骑 小三轮车。精细动作(fine motor)儿童手和手指的运动和手眼协调操作物体的能力称为精细动作。如抓饼干、 捏小米花、握笔绘画、使用剪子等。精细动作多为小肌肉运动,在全身大肌肉发育后迅速发育。而且随着 精细动作水平的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愈来愈占重要地位,并贯穿于精细动作中。新生婴儿不会主动抓握, 45个月的婴儿开始伸出双臂抓取面前的物品。最初用手掌尺侧,6个月用全掌,8个月

22、发展到桡掌或桡 指抓握,10个月为拇食指对指抓握,12个月能灵巧地捏起小丸,并且会轻轻地抛球。精细动作随着儿 童年龄增长,双侧肢体的配合性动作愈来愈多。如:12岁儿童可一手扶瓶子,一手捡豆粒放入瓶中,双 手折纸、玩橡皮泥;23岁儿童会画画、穿珠子、系纽扣等。而且,随着精细动作水平的提高,手眼协调 能力愈来愈占重要地位。应给儿童提供各种活动机会,帮助提高儿童精细动作技能,开发其创造性潜能。三、语言发育语言(language)为人类所特有。正常儿童语言发育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述三方面。1岁以前的婴儿 主要是咿呀作声和初步理解,4个月会出声笑,大声叫,68个月叫名字开始有反应,10个月会招手“再 见”

23、或拍手“欢迎”,12个月能听懂几样物品的名称。1岁以后幼儿开始学说话,18个月能说1020个 词,2124个月能将23个词组合起来。2岁会用代词“我”、“你”,2岁半能说歌谣,3岁会回答简 单问题。13岁是口语发育的关键期,先说单词,然后组成句子,逐步完善。表2儿童发育简明程序表年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 言2月抬头45两手轻握拳发出元音4月抬胸两手胸前相握大声笑6月坐伸手够物发唇音8月爬两手传递模仿拍手10月扶站拇食指捏小丸咿呀学语12月扶走轻抛球有意识叫人15月走得好放小丸入瓶指身体部位2岁跑、双脚跳正确握笔用代词“我”3岁上下楼梯一步一级穿珠子回答简单问题4岁独脚跳使用剪子会讲小故事四、神经心

24、理发育的测量与评价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水平表现在感知、运动、语言、能力、性格等方面,对这些能力及特征的检查统称 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即用一定的实验手段,用量化的方法,观察人的心理发育。儿童心理测验主要用于检 查智力低下、行为异常、情绪紊乱,可协助临床判断是否有心理障碍,并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一)智力测验的目的1.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发育上有问题的儿童,以便早期矫治;2. 评价儿童智力低下的程度;3. 对一些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患是否伴有心理发育异常提供依据;4. 在治疗疾病或智力发育干预过程中进行效果评价;5. 为科研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手段;6. 发现和确定超常儿。(二) 智力测验的分类1.

25、 按年龄分:新生儿测验、婴幼儿测验、学龄前儿童测验、学龄儿童测验;2. 按测验对象分:个别测验与集体测验;3. 按测验范围分:单项能力测验与综合能力测验;4. 按测验精度分:筛查性测验与诊断性测验。智力测验的种类较多,目前从儿科实用角度多采用筛查法与诊断法的分类。表4筛查法与诊断法比较筛查法诊断法测查特点 测查目的测查时间测查结果缺点应用对象常用量表0-4岁4-7岁7-16 岁方法简单、快速将智力发育可能有问题的小 儿筛选出来5-15分钟正常或不正常只能定性,不能算智商1、正常儿2、高危儿3、可能有问题的小儿DDST绘人试验50项量表PPVT绘人试验学习成绩方法详细、复杂对智力发育有问题的小儿

26、作出全 面评价1-2小时IQ 或 DQ测验费时间,测查员需专门培训1、筛查结果有问题的小儿2、需进行智力干预的小儿3、科研所需对象Gesell发育诊断量表Bayley婴儿智力量表儿-心量表WPPSIStanford-BinetWISCStanford-Binet(三) 儿童智力测验1. 筛查测验(1)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DDST)该量表是由美国丹佛学 者Frankenberg和Dodds为06岁儿童设计的DDST筛查量表由104个项目组成,分布在个人-社交能区、 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语言能区和大运动四个能区。结果异常和

27、可疑者应进一步作诊断性测验。(2) 绘人试验适用于412岁。测验时只需让小儿画一个人,无需任何指导语言,然后根据评分 标准对儿童所画的小人进行评价。儿童在绘画中表现出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 空间知觉和方位知觉,体现出儿童的智力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亦可看出儿童绘画技能和 手眼协调等精细动作的能力。2. 诊断测验(1) Gesell发展诊断测验 是美国儿科医生格塞尔(A.Gesell)为4周6岁儿童设计的,为国际公 认的经典发展诊断量表。该量表共有588个检测项目,测验内容分五个领域:适应性行为;大运动; 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量表03岁部分有18个年龄组

28、,其中4周、16周、28周、52周、 18月、24月和36月为关键年龄。量表46岁部分为42月、48月、54月、60月和72月5个年龄组。测 验结果以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 DQ)表示。Gesell发展诊断量表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制定一 个新的婴幼儿智力量表经常以它作为效标量表。(2) 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测验(WPPSI)适用于46.5岁儿童。韦氏智力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克 斯勒(D.Wechsler)制定的。量表分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两部分,每部分有56个分测验。每一分测验 从规定的起点开始,详细记录项目得分,并记录项目完成时间。测验采用的是离差智商,测验完毕后将每 一分测验的分值输入计算机,即可按实际年龄得到言语、操作和总的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 可客观地反映儿童智力水平。(3) 韦氏学龄儿童智力量表(WISC) 适用于616岁的儿童。内容与评分方法同WPPSIo(四) 适应性行为测验儿童智力低下的诊断必须结合适应性行为测验结果。目前国内常采用日本“婴儿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 能力量表”对儿童进行适应性行为评定。该方法适用于6个月至15的岁儿童,包括6种行为能力:独 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该量表既可用于儿童智力低 下的诊断,又可用于儿童社会能力的筛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