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患沟通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9853749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儿科医患沟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儿科医患沟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儿科医患沟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儿科医患沟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医患沟通(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儿科医患沟通一、儿科疾病特征和患者身心特点(一)疾病特征1. 起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年幼儿患感染性疾病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缺乏局限能力,容易 发展成为败血症,原发感染灶反而不易被发现。儿童患急性传染病时,常起病 急、来势凶,并常伴有呼吸、循环衰竭,水、电解质紊乱或中毒性 脑病。儿 童,特别是婴幼儿患急性肺炎常易并发心力衰竭;婴幼儿患腹泻病时易发生 水、电解质紊乱;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易并发循环衰竭,以致出现弥漫性 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危及生命。新生儿 及体弱儿严重感染时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仅表现为反应低下,而

2、无典型症状 和体征,例如,新生儿败血症时易发生化脓性脑膜炎,而缺少典型临床表现, 易造成漏诊。2. 病情易反复且变化多端小儿处于不断生长过程中,生命力旺盛,组织修复能力强,患病时虽然 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但只要诊断及时、处理得当,不少病情很重患儿,经 及时诊断、治疗后迅速转危为安,直至痊愈;也有某些病儿特别是新生儿、体弱 儿,虽然起病时较轻,但由于病原体毒力较强、自身抵抗力较弱等原因,病情骤 然加重,共至突然死亡。3. 各年龄阶段儿童患病种类不同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小儿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均各有其特 点,他们患病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并且,相同临床症状在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病 因也各不相同。以

3、小儿惊厥为例,不同年龄阶段发病原因不同:新生儿期多与 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或先天异常有关;6个月以内应考虑有无婴儿手足搐搦 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6个月至3岁以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性 大;3岁以上年长儿,如无热惊厥则以癫痫为多见。又如1、3岁小儿容易患水 痘、猩红热等传染性疾病,很少患风湿热;而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自身免疫性 疾病(如风湿热、急性肾炎、过敏性紫瘢等)就相对多见了。4. 与成人疾病种类有很大不同儿童一般以急性感染性疾病、先天性或遗传代谢性疾病为多见;这些 病在成人则少见。例如,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小儿以先天性心脏病为多见,成 人则以冠心病多见;肿瘤中小儿多见急性白血病、神经

4、母细胞瘤等,而成人则 以肺癌、鼻咽癌、食管癌等多见。5. 小儿对致病因素所致病理反应与成人不同由于小儿发育不够成熟,所接触病原体种类较少,对病原体反应往往 与成人迥异,如肺炎链球菌所致肺部感染,婴儿病理变化常表现为支气管肺 炎,而年长儿与成人则表现为大叶性肺炎;维生素D缺乏时婴儿患佝偻病,而 成人则患骨软化症。6. 免疫系统功能未完善,防御疾病能力差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系统、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因子等免疫功能随年 龄增长而完善,各器官发育未成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较差,白细胞 吞噬能力等也较低,其他体液因子如补体、趋化因子、调理素等活性较低,因 而抵抗力及防御疾病能力差。由于母体I IS不能

5、通过胎盘,新生儿体内I酬量 很低,易受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婴幼儿体内IgA特别是分泌型I胡水平较 低,易患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二)患儿及家长身心特点1患儿身心特点(1)自我表达能力差:婴幼儿患病不会通过语言来表达其不适和要 求,有时年长儿也不能完整、准确地自我表达病情,常靠家长代述,因此,家 长对病情陈述往往是病史关键部分,但其可靠性差异很大。如婴幼儿腹泻后, 其大便次数、性质、持续时间、其它伴随症状等均由母亲或家人告诉医 生。乂如有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腹痛不能准确地讲清楚疼痛部位。(2)情感控制能力低:儿童病人心理活动大多随诊疗情景而迅速变化。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认识事物时常以自我为中心,情

6、绪变化快,情感控制 能力较成人明显低下。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更是缺乏理解能力及对因果关系 判断辨别能力,缺乏对情感控制能力。如婴幼儿患者在候诊时,一旦被抱上诊 疗床,看见穿白大褂医生,往往马上精神紧张、哭闹不安。(3)对疾病耐受力低,反应性强:3岁以内婴幼儿,由于处于生长发育 初期,其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善,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强,容易泛化。由于不能很好 地表达自己意愿并向大人倾诉,稍有不适和疼痛,就表现出烦躁 和哭闹不安。 如婴儿生病时,表现为长时间啼哭,并且不吃不喝,一般措施不能使哭闹停止。(4)患病后心理变化大:患儿常常表现出恐惧、愤怒、惊骇、烦闷、不 安等情感,有病儿甚至发生夜惊、尿床等现象。

7、学龄期儿童患病后常常会考虑 到学习和功课,表现出抑郁、沉默、孤独、不快、饮食不佳、睡眠不宁等。害怕 打针、吃药,害怕与穿白大褂医务人员接触。尤其是有过看病、吃药、打针体验 患儿,面对医务人员会害怕而哭,面对打针、吃药更会产生莫名紧张或恐惧,在 复诊时,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5)检查及治疗时不易合作:儿童注意力相对不集中、转移较快,容 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有些孩子生性好动,医务人员询问病史时常很难控制与 他们谈话,做体格检查、治疗时部分患儿表现出不合作。因此医务人员必须要 有足够耐心,有时共至需反复多次才能获得正确检查结果。(6)自尊心强与心理承受能力不相适应: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独立性和 主动性

8、也逐渐增强,学龄期儿童患病后不愿别人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待,喜欢表 现自己能力,有时会表现出勇敢、合作、忍耐、肯吃苦、无所畏惧气概,对限制 自己活动要求有抵触和反抗情绪。同时,他们心理承受能力 有限,特别是在疾 病和治疗所产生痛苦面前常常会将自身弱点暴露出来,并且缺乏应对能力。(7)患病后依恋及依赖性增强:小儿一旦得了病,就诊时儿乎都由父母 或其他家属陪同前来。住院期间离开了家庭,脱离学校、社会环境,病儿(尤其 是独生子女)突然面对一个陌生环境,心理上会有一个不适应过程,对家属依 恋及依赖性增强。2.家长身心待点(1)焦虑和紧张(anxiety and tension):家长普遍对疾病缺乏认识,医

9、疗 知识知之其少,一旦孩子患病,家长就会非常担忧。目前在我国,儿童患者大多 是独生子女,孩子是整个家庭中心,孩子患病后,父母紧张、焦虑就在所难免。 对于住院患儿家长更是如此,他们除了要为孩子健康担忧外,还会由环境陌生 感而产生紧张和焦虑,同时对于医生医疗技术水平、一些侵袭性检查、药物治 疗副作用以及住院后加重经济负担等等产生担忧也会接踵而来。(2)家长对患儿过分照顾和溺爱:“尊老爱幼”历来是中国人传统美德, 由于孩子年幼无知,缺乏对自身保护,在现实生活中,“尊老爱幼”天平往往 又会更多地向孩子“倾斜”。孩子一旦患病家长会过分照顾和溺 爱,甚至夸大 病情,以期医生重视,这样,非但不利于孩子疾病诊

10、治,而且对于一些慢性病患 儿以后教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3) 家长对患儿不正确行为容忍和支持:对患儿不正确行为容忍和支持 是许多家长共同表现。他们往往认为孩子生病是自己照顾不周造成,对孩子有 欠疚感,或迁怒于某个家庭成员,于是对孩子病中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其至 许多错误行为如打骂医护人员也不加管教;特别是一些绝症患儿家长对患儿在 吃、穿、玩等方面不合理索要和故意毁坏物品不加以制止,并对工作人员制止 表示不满。此时,家长心理状态对患儿产生了较多负面影响。(4) 怀疑和不信任:家长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 等千差万别,部分家长对疾病不了解从而对治疗方案怀疑,表现为拒绝配合医 护进行

11、治疗;对部分医务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 引起不满,进而演化为对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信任;对医院医疗设施和治疗环 境造成治疗能力和条件局限不理解等等,在怀疑和不信任心理影响下,往往造 成家长对医院和医护人员过分挑剔。此时医务人员对他们及时沟通和心理疏导 就显得尤为重要。(三) 社会因素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影响人类健康社会因素”是指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 中那些引发疾病“原因根源”,包括贫穷、歧视、缺医少药等。根据卫生组织研 究,当今时代,社会因素越来越决定了人类健康。就社会因素之一贫困问题来 说,最贫穷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达30%,而发达国 家则仅为0. 3%o卫生 条

12、件差等因素是引起儿童传染性疾病及营养疾患直接原因。而营养过剩引起营 养性疾病及意外事故,则是发达国家影响儿童健康突出问题。社会经济状况也 间接通过影响文化教育水平卫生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儿童健康水平。1. 家庭环境与儿童健康(1)家庭结构与类型:从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发现,健全和谐核心家庭有 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睦三代同堂大家庭也无明显弊端。而破裂家庭、父 母常常争吵不和谐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对儿童身心健康均明显不利,儿童出现 躯体疾病及心理障碍者均较高。(2)父母文化、经济条件及性格行为:1)父母文化水平,特别是母亲文化 水平对儿童身心发育有一定影响。在中国,只要不是极度贫困家庭,由于其他条 件

13、相互影响,经济水平对儿童身心发育影响没有明显差异。2)父母性格行为对儿 童影响极大,如过于冷淡、忽视或粗暴家庭环境,常常忽视了儿童躯体疾病,也 对儿童心理发育造成严重扭曲,易于出现孤独、冷漠、粗暴、说谎、离家出走等 不良性格。而过分溺爱,会使儿童出现多种心身症状,如无病呻吟、依赖、脆 弱、任性霸道等问题。3)家庭及夫妻关系是否和谐父母对子女教养态度是否一 致,家庭成员、夫妻及亲子间关系是否协调等,均会影响儿童身心发育。2. 学校与儿童身心健康学校是儿童在成长发育中度过重要场所,也是塑造身心健康(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人材重要摇篮,纵观历史及现代、国内与国外,学校

14、对儿童影响 是很大。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学校办学宗旨、老师教学方法、同学和伙伴关系等 等。老师学生若能在学校接受到全方位培养与锻炼,这可以为以后身心健康打 下良好基础;学生是老师一面镜子,老师谆谆教导,民主管理作风,会让儿童 在愉悦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同样,同龄人之间相互影响也是十分巨大,这些都 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儿童口后地身心发展。二、医患沟通途径和趋势常言道:世界上没有一片树叶是相同。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所接触病 儿也各不相同,其家庭背景也千差万别,千篇一律地对待患儿及其家长显然是 行不通。医务人员要根据不同儿童患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 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一)根据不同患儿特

15、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沟通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育不一,因此在患病时反应也不一样,医务人员 要依据各年龄段特点,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同时 还必须重视与家长沟通。新生儿期易哭闹,医务人员在接触新生儿患者时,应动作轻巧、敏捷、熟 练,以减少刺激,并用语言和抚触等给予无微不至关爱和呵护。婴儿患者有需要爱抚和用形体表达喜悦、愤怒、惊骇等情绪,婴儿住院 后,其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其缺乏安全感,常常表现出恐惧、孤独、 抑郁和分离性焦虑。医务人员在接触婴儿患者时说话要语气温和,动作轻柔, 予以爱抚和亲近,与患儿建立感情,消除患儿陌生感和内心恐惧感。学龄前期儿童患者有依恋家庭情绪

16、,疾病痛苦可引起患儿抑郁(depress) 焦虑(anxiety) 恐惧(fear),疾病刺激和打击,可使幼儿患者出现退缩行为 (withdrawal behavior),曾经获得行走控制排便、白己进餐等技能可暂时丧 失,医务人员要给予他们耐心细致周到关怀和呵护,对住院病儿要多加关心, 亲近他们,允许他们携带H己喜爱玩具和物品,使他们尽快适应环境变化。学龄期患者,可引起内心情绪波动,产生抑郁、焦虑恐惧悲观、自责 等心理,出现对抗挑剔任性不遵医嘱和攻击行为,易与家长和医护人员 发生摩擦。医务人员在接触年长病儿时应感情细腻,注意方式方法,语言要体 现平等,说话口吻、问诊话语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体格

17、检查方式要适合儿 童,切不可粗声粗气,疾言厉色,伤害其自尊心。对恢复期学龄期患儿,为了 消除因住院而耽误学习和功课所产生焦虑情绪,应适当帮助患儿补习功课,鼓 励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和轻微劳动。此外,对不同病情儿童患者,医务人员要在家长协助下,对他们采取不同 措施进行沟通,这样有助于病儿早口恢复健康。例如:各种疾病危重期患儿, 医护人员要付之予天使之情,使他们安静,配合治疗;病情稳定后,可陪病孩 玩玩具、看画报、听故事,使患儿心情愉快与医务人员合作;对病情较轻、处 于恢复期患儿,可指导家长和患儿,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并安排一定时间户 外活动,以利于患儿早日康复。(二) 读解婴幼儿及儿童患者体态语言婴

18、幼儿患病不能诉说感受,小儿科也历来被称为“哑”科,他们通过面部 表情、声音、身体活动同成人建立联系,达到与成人相互理解。医务人员在接诊 时,有时要以看和听方式为主,解读病儿体态语言。在医患交际中,患儿体态语 言能否为医务人员正确解读,是实现良好医患交际,达到理想沟通基本保证。小婴儿虽然不会用语言来交流,但会用哭、笑等本能行为表现身心变化和 需求。啼哭是新生儿表达自己需要重要手段,不同哭声表示不同内容:需要爱抚 哭是清脆、响亮、圆润;饥饿、排尿引起不适哭声很大,除非满足需求、解除不 适,哭才会停止;当婴儿感到身体不适时,会用长时间啼哭来寻求帮助,婴幼儿 在疾病严重时哭声是不成调尖叫或哭声低弱,采

19、取一般措施不能使哭声停止。幼儿及儿童患病后,在语言上往往不能准确自我表达。儿童患病后,大都 会由活泼好动转变为无精打采,对父母依赖性增强,并且会特别留意 医务人员 非语言性行为。医务人员应从患儿而部表情、动作、态度中进行细致临床观察,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发现病症所在。(三)克服儿童患者恐惧心理疾病疼痛和各种治疗(如打针吃药、插胃管等)会给患儿带来疼痛刺激, 留下不愉快记忆,产生对疾病恐惧感。故医务人员在为患儿检查治 疗前,应该 不厌其烦地向小病人讲解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检查治疗,为什么 要做,可能会有 哪些不舒服和疼痛,有针对性地消除他们疑虑和恐惧,使 患儿积极配合诊疗工 作。年长儿认识力增强,开

20、始关注疾病后果和对自身成长影响,当一些慢 性病 对其成长和生命构成威胁时,会产生严重不安情绪和心理冲击。医务 人员要让 儿童患者正视疾病,用热情语言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消 除对疾病恐惧 感。在与患儿交谈时,最好使孩子视线与医务人员平齐。医生护士平时要 面带 微笑,声音柔和、亲热地称呼孩子名字或乳名,注意语言亲和性,与患儿建立良 好医患关系,取得患儿信任,成为患儿知心朋友。医务人员还应注意满足孩子“皮肤饥饿”需要,如搂抱婴幼儿,抚摸 患儿 头部,轻拍他们上肢和背部,使之获得亲切、友好满足,增强患儿信任感和安全 感。对住院幼儿及儿童患考应主动接近他们,多加爱抚交谈,讲清生病住 院道 理,帮助

21、熟悉环境,安排合理生活作息制度,并为他们介绍小伙伴,鼓励他们积 极参加集体活动,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主动配合对疾病治疗。(四)与患儿家长有效沟通尽管孩子是病人,但家长在医患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关键作用。从某 种意 义上说,病虽然生在孩子身上,但家长感觉却比生在自己身上还要着 急紧张, 因此,与患儿沟通在很大程度上讲是与患儿家长沟通。现代医学 模式下,要求 医务人员沟通时充分体谅患儿父母及亲属心情,与之进行有效地成功沟通。对患儿家长安慰和解释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一部分。家长带孩子来 看病 目是为了解除病痛,希望了解孩子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得病,还希 望了解最 佳治疗方案等等。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没什么

22、大问题”那样话,肯定不会令患 儿家长满意。医生需及时将自己对疾病判断、将要采取治疗 措施、存在儿种治 疗选择、各种选择利弊等信息向病儿家长作通俗易懂解释和说明,在此基础上 取得他们信任。以疾病事实为基础,本着实事求是原则,真实、准确地进行表述。如 果患 儿病情严重,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虽然对家长会造成很大思想负担,但是 医生必须如实交代病情,实事求是地讲清疾病严重性,解除家 长疑虑和侥幸心 理,使其正视现实。一旦确诊,医生有必要同时会见患儿双亲。医务人员与家长 之间谈话应避免让患儿听到,不应在患儿面前流露出消极情绪。若医生过于“善 心”,交代病情时只是和颜悦色、轻描淡写 地说上儿句,会使家

23、长误认为病情 很轻微,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纠纷。对儿童患者存在和可能产生心理障碍,应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与家 长配 合,予以耐心解释、启发、诱导、鼓励。(五)医疗技术与医患沟通高质量医疗技能和水平有助于取得患方信任,是改善医患关系、进行 有效 医患沟通重要环节。医生是患者健康卫士,患儿因病就医,家长最关 心是孩子 疾病治愈、恢复健康,这就要求医务人员精益求精地钻研医学科 学知识,提高 为患儿服务医疗水平,赢得患儿及家长信任,从而有效地避 免或减少医疗责任 事故和技术事故发生。(六)医疗环境与医患沟通医患沟通环境是影响沟通效果重要因素,就医环境对患儿及家长心理 能产 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如病区环境是否

24、安静,病房空气是否新鲜,病室 墙壁色调 是否宜人等,这些与沟通效果都有非常直接关系。又如,目前不 少医院门诊大 厅吵吵嚷嚷、候诊室拥挤不堪、医生诊室里患儿及家属川流 不息,这种现实就 医环境,使小病儿及家长难以体验和感受真切人文关怀,是造成医患沟通障碍、 医患关系不和谐重要因素,必须得到根本改观。门诊诊察室与病房要求保持清洁、卫生、安静、空气流通,适当光温 度、 湿度和光线;在布置病房和装饰墙壁时应选用白色、浅绿色、粉红色 彩或浅蓝 色构成比较柔和、清新色调,给小病儿以安静、平和与舒适之感;病室可设有游 艺室,备有必要玩具和文娱用品,作为恢复期患儿娱乐场所。总而言之,日常工作中良好医德医风,精

25、湛高超医疗技术,主动、耐 心、 热情工作态度,亲切美好语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患儿及家人思想、 情绪,树立对医务人员信任和对治疗信心,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以此达到有效医 患沟通。三、医患沟通案例解析1、病人概要患儿小玉,女孩,5岁,独生女。父亲为出租车司机,母亲为理发师,由于 孩子得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看病花了很多钱,原本不富裕家庭 经济更加 拮据。2、诊疗概况小玉是个可爱女孩,4岁那年不幸得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3型),当 时住院五个月,经化疗后诱导缓解。最近一次大剂量MTX、阿糖胞昔化疗后外 周血象一直很低,WBC1500X109/L,遂做骨髓穿刺,骨髓涂片检查提示白血病 复

26、发。本次入院将再进行诱导化疗。3、病人及家属心理和表现入院时,家长及患儿存在以下儿种心理:家长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小玉 白血病复发。因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意味着预后不好,生存机会大大 降低。小玉能不能活下去? 一想到这个问题小玉父母就痛苦万分。化疗药物 价格昂贵,如果并发感染使用抗生素又要化掉很多钱,还有营养费又是一笔不 小开销。上次住院时已把家里大部分积蓄都花完了,而且小玉住院期间妈妈得 天夭陪着照顾,不能上班,家里收入将明显减少。家庭经济拮据,家长心理压力 很大。小玉虽然只有5岁,虽然她不懂白 血病复发真正概念,但她不愿意再 住院化疗,因为小玉知道这次住院后又要一个星期做一次腰穿,会很

27、痛;天天 得扎静脉针,不能到外面去玩;还 有那好不容易留起来短发,化疗后又要一把 一把地落掉,变成难看小光头。4、沟通过程与成效小玉心事重重地住进医院病房后,病区主任马上亲自查房,制定了详 尽化 疗方案,临走前轻轻拍拍小玉头:“小玉最勇敢、最听医生话,打针吃药都不 怕!”然后把小玉父母俩单独请到主任办公室谈话,明确告之小玉急性淋巴细 胞性白血病复发,并详细介绍今后化疗方案、可能出现并发症以及预后等。面 对满脸愁容小玉父母,主任鼓励道:“白血病复发患者虽然预后较差,但也有 存活治好希望!尽管根据目前医疗水平,全面治愈复发白血病难度较大,但在 临床实践中也有不少白血病复发患儿成功战胜病魔例子。他们

28、有着顽强毅力, 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最终将病魔降服。你们家属如有什么想法话,可及时与 我们医生和护士交流。”主任一席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大增强了小玉父 母救孩子决心和信心。第二次化疗开始后,病房医生、护士们每天都到床前,握着小玉手,用亲 切话语对她说:“小玉,你一定会好起来! ”每天安排经验丰富医生查房,由 操作熟练护士打静脉针,做治疗和护理。小玉最怕做腰穿,每次做腰穿前,医生 都会耐心地给小玉讲清什么时候做腰穿为什么一定要做腰穿,并夸小玉勇敢, 鼓励小玉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并安排有经验医生做腰穿。小玉是个懂道理、好 强孩子,知道做腰穿可以让白血病早点好,每次做腰穿时尽管很疼,但小玉都

29、能配合医生顺利完成。一天,小玉化疗后吃不下饭,妈妈怎么哄她也不愿意吃 东西。护士阿姨坐在小玉身边,轻声说道:“小玉乖,不吃东西病怎么会好呢? 来,配合阿姨,小嘴巴张开,咱们先吃一小口。”看着护士阿姨耐心地一口一口 地喂,妈妈在一旁舒心 地笑了。化疗后一月小玉出现严重骨髓抑制,外周血象 WBC仅300X109/L,合并肺部感染,高热持续一周不退,爸爸妈妈眼看着小玉不 行了,开始悄悄地准备后事,买了 “寿衣”,放大了 “遗像”,医护人员得 知后,向小玉父母及家属表示继续竭尽全力抢救,并不断鼓励小玉父母不要放 弃,坚决与死神搏斗到底。经过十天十夜抢救,终于病情有了转机,小玉顽强 地活了下来,小玉父母

30、握着医生护士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5、沟通要点和分析医护人员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成功之处在于:虽然患儿白血病复发对家长 造成很大思想负担,但是医生如实交代了病情,在化疗之前即明确告诉小玉父 母患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实事求是地讲清疾病严重性,解除家长疑 虑和侥幸心理,使其正视现实。化疗之前详细介绍今后化疗方案、可能出现 并发症、预后等。医护人员对患儿富有同情心,与之进行语言交流时,注意运 用体态语言传递同情和爱心。鼓励患儿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鼓励他们表达 真实感受,树立与白血病作斗争信心。 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高超,最终将 患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1)以疾病事实为基础,本着实事求是原则,真实、准确地进行表述。注意要主动介绍病况、病因、治疗措施、用药情况、可能出现并发症、预 后等,让家长知情。(2)重病或癌症一旦确诊,医生有必要同时会见患儿双亲进行沟通。医生必须如实交代病情,实事求是地讲清疾病严重性,解除家长疑虑和侥幸心 理,使家长对疾病有正确认识和较充分心理准备。(3)医务人员要充满同情心,鼓励患儿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鼓励他 们表达真实感受和想法。(4)医务人员与家长之间谈话应避免让患儿听到,不应在患儿面前 流 露出消极情绪。(5)精湛、高超医疗技术水平是取得家长及患儿信任,达到有效医患 沟通重要基础和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