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宏观偏析的方法和效果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9851175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1.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控制宏观偏析的方法和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控制宏观偏析的方法和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控制宏观偏析的方法和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控制宏观偏析的方法和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宏观偏析的方法和效果(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控制宏观偏析的方法和效果宏观偏析亦称为区域偏析”,指金属铸锭(铸件)中各宏观区域化学成分不 均匀的现象。包括正常偏析、反常偏析和比重偏析。宏观偏析造成铸锭(铸件) 组织和性能的不均匀性。它和材料本性、浇铸条件、冷却条件等许多因素有关, 虽然无法绝对避免,但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宏观偏析的形成原因:铸件过厚、浇注温度过高、凝固时冷却速度过慢,易 使凝固温度范围宽的合金产生区域偏析。合金吸气较严重时,会加重区域偏析, 偏析使铸件的力学性能降低,易导致热裂和冷裂,降低铸件的耐蚀性,严重时会 导致铸件因性能不合格或断裂而报废或失效。区域偏析可通过扩散退火、热变形 加工和热等静压处理减轻。减少宏观偏析

2、的措施:1. 保证合金成分,使凝固过程中液体密度差别最小。2. 适当的铸件或铸锭高度。3. 采用加入孕育剂、振动、搅拌等细化品粒的措施,减少枝品间液体金属 流动。4. 加大冷却速度,缩短固液相区的凝固时间。电磁振荡对半连铸7075址合金的宏观偏析的抑制作用。电磁振荡对抑制溶质元素的宏观偏析,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初凝壳高度影响因素。熔体形成凸起的弯液面,与结品器壁间的接触 高度和接触压力变小,次冷却强度降低。此外,洛仑兹力的搅拌作用,强化了晶 粒从结品器壁的瓣离,因而初凝壳高度减小,形成位置点降低,消除了这部分以 结品器壁为基底的晶粒在长大过程中凼颈缩和“搭桥”而封闭富集溶质的熔

3、体, 以及发生再熔化逆偏析,形成表面偏析瘤.造成溶质元素在铸锭表面含量偏高的 现象,抑制了宏观偏析。(2)液穴因素。液穴深度变浅,降低了各溶质元素四密度不恻在液穴内部 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密度偏析,有利于溶质元素在截面尺度范围内的均衡分布和 扩散,降低了宏观偏析的程度。(3)温暖场和浓度场因素。极大地均匀了液穴中温度场和浓度场,抑制了 枝品的生长,从而避免了枝晶臂彼此接触“搭桥”,在晶间及二次枝品臂根部封 闭充盈富集溶质元素的熔体,而导致的溶质宏观偏析。此外,近球形及蔷薇型的 等辅细品组织一次与二次枝品间距较小,溶质的渗透系数增大,熔体产生品问流动的阻力大大增加,抑制了熔体在两相区内的远程流动,

4、因此宏观偏析程度也减 小。(4) 溶质元素分配系数因素。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7075A1合金的液相线 温度和固相线温度均升高,且固相线温度升高幅度大,结品区间间隔变小。液固 相线提升幅度的不一致,导致合金巾各溶质元素平衡分配系数K。增大,若此时 液穴中某一溶质元素浓度为co.则凝固相中该种溶质元索的浓度KoCo随之提高, 液固两相中溶质元素浓度上的差异相应戒小,反偏析程度降低,并且随着磁场强 度增大和频率的减小(1030Hz之间),熔质元素平衡分配系数Ko增加幅度提高, 抑制反偏析,增强了溶质元素固溶强化的作用,客观上减小了宏观偏析的程度。(5) 结品区间间隔困素。结品区间间隔减小,在一定程度

5、了相当于强化了 二次冷却,加快了凝固速度.缩短了凝固时间,使得溶质元素在较短时间内难以 析出,起到了弥散合金元素和强制固窬的效果。促进了固溶,同时抑制了富含 溶质熔体的远程流动,弱化了反偏析程度。综上所述,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电磁振荡减小了溶质元素的宏观偏析。 随交变线圈电流强度的增加,电磁力的水乎分量对熔体的约束作用增强,熔体与 结品器的接触高度和接触压力减小,初生凝固壳形成位置点降低,减弱了表面的 渗出效应,使得溶质在铸锭表面的反偏析程度降低,与此同时,搅拌作用和振荡 作用增强,溶质分配系数增大,结品间隔变小,液穴变浅,温度场和浓度场更趋 均匀,液穴中形核核心增加,微观组织的非技晶化程

6、度提高,对溶质元素的宏观 偏析抑制作用加强。随着交变磁场频率的降低,相同磁场强度条件下,电磁力的透入深度加深, 电磁振荡力的及电磁力的回旋部分逐渐增加,强迫对流得到加强。但是,当交变 电磁场频率进一步降低时,熔体内部的磁感应强度矢量趋于均匀,强迫对流作用 减弱,不利于消除溶质元素的宏观偏析。存在一个最佳频率范围,即1030Hz .此 时电磁振荡力更接近于熔体惯性响应频率,对克服自然对流,减小品粒凝固前沿 的温度和浓度梯度作用更加明显,因而对抑制枝品的过分长大,改善溶质元素分 布,消除宏观和微观偏析,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由于电磁振荡有着比CREM法 更强的细化能力、臣快的过热释放能力和更加均匀的

7、浓度场.特别是存凝固过程 进行到由于熔体中固相分数过大,熔体流动凼粘滞力急剧增加而近乎停滞的阶段, 由于接近熔体惯性啊应区间的小频率(1030Hz),透入深度更深,强度更高的电 磁振荡力所引发的晶问溶体受迫振荡,对消除自然对流,减小品粒凝固前沿温度 锑度和囡溶质元素富集而产生的成分过冷作用加强,因而对抑制枝品的过分长大, 改善溶质元素分布,促进固溶,消除宏观和微观偏析的效果更为明显。采用化学 分析的方法对其宏观溶质元素的分布进行测定,图1、图2、图3为未施加磁场 和不同磁场条件下,溶质元素在横截面了的分布图。大致呈现出表面及邻近芯部 区域溶质元素含量偏高,芯部及内侧临近表面区域溶质元素偏低的情

8、形。这是因 为溶质元素在表面富集的同时,贫化了内侧邻近区域,因此该处溶质含量有所下 降。至于芯部区域溶质元素含量偏低的原因,则有可能是早期形成的初生等轴品 在长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电磁力不足以再驱使其运动,由于密度差,在重力作用 下,发生沉积或者是表面氧化物及非金属夹杂随熔体的流动输运全液穴底部不易 上浮的结果。图1常规铸造溶质元素沿铸锭半径的分布情况图2不同交变磁场频率下溶质元索沿铸锭半径的分布(稳恒磁场强度10000A;交变磁场强度 10000A)距窗用面fll落八.由255075图3不同交变磁场频率下溶质元索沿铸锭半径的分布(稳恒磁场强度10000A;交变磁场20Hz、强度 10000A)结论(1) 电磁振荡作用下,半连铸7075铝合金铸锭由均匀细小的近球形十11蔷薇 形微观组织构成。(2) 电磁振荡作用下,初凝壳形成位置点降低,液穴变浅,丧面渗出效应减弱, 溶质分配系数增大,结品区间变小,温度场和浓度场趋f均匀,微观组织非枝品 化程度提高,抑制了溶质元素的宏观偏析。试验表明存在一个最佳电磁场频率:1030Hz。在此范围内.随着交变磁 场感应线圈电流强度增加,铸坯中近球形组织增多,蔷薇型组织减少,品粒整体 尺寸变得更加细小和均匀,溶质元素的宏观偏析程度减小。参考文献1电磁振荡对半连铸7075A1合金的宏观偏析的抑制作用.张勤,崔建忠,路贵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