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酚和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9846736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十一章 酚和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十一章 酚和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十一章 酚和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酚和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酚和醌(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 酚一酚的分类和命名根据羟基所连芳环的不同,酚类可分为苯酚、萘酚、蒽酚等。根据羟基的数目,酚 类又可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等。羰基、氰基等,则酚羟基酚的命名是根据羟基所连芳环的名称叫做“某酚”,芳环上的烷基、烷氧基、卤原 子、氨基、硝基等作为取代基,若芳环上连有羧基、磺酸基 作为取代基。例如:C2H5CH3OBr1-萘酚或a -萘酚苯酚(石炭酸)4-乙基苯酚5-甲氧基-2-溴苯酚OH02N产、rNO2SO3H护、OH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CH3OHhO ohOH3-甲基-4-羟基苯磺酸1,3,5-苯三酚(均苯三酚)1,2,3-苯三酚(连苯三酚)二酚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除了少数

2、烷基酚为液体外,大多数酚为固体。由于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因此酚的沸点都很高。邻位上有氟、羟基或硝基的酚,分子内可形成氢键,但分子间不 能发生缔合,它们的沸点低于其间位和对位异构体。纯净的酚是无色固体,但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常含有有色杂质。酚在常温下 微溶于水,加热则溶解度增加。随着羟基数目增多,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酚能溶于 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三酚的化学性质酚和醇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但酚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氧原子的p轨道与芳环的n 轨道形成pn共轭体系,导致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使得碳氧键的极性减弱而不易 断裂,不能像醇羟基那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或消除反应。同时,酚羟基中氧原子的电

3、子 云密度降低致使氧氢键的极性增加,与醇相比,酚的酸性明显增强。另外,由于酚羟基 的给电子效应,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更容易进行。苯酚中p- n共轭示意图综上所述,酚的主要化学性质可归纳如下:1酸性酚类化合物呈酸性,大多数酚的pKa都在10左右,酸性强于水和醇,能与强碱溶液作用生成盐。例如H 一pKa=9.95OH + NaOH+ONa + H2O苯酚钠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能溶于碳酸钠溶液,但不能溶于碳酸氢钠溶液,在苯酚钠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能使苯酚游离出来。利用此性质可进行苯酚的分离和提纯。+ CO2h2oH + NaHCO3芳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对酚的酸性影响很大。当芳

4、环上连有供电子基时,使酚羟基的 氧氢键极性减弱,释放质子的能力减弱,因而酸性减弱;当芳环上连有吸电子基时,使 酚羟基的氧氢键极性增强,释放质子的能力增强,酸性增强。例如:pKa 10.29.957.170.38HCH32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酚与三氯化铁溶液作用生成有色的配合物6C6H5OH + FeCl3* Fe (C6H5O)6 3 + 6H+ 3CL不同的酚与三氯化铁作用产生的颜色不同。除酚以外,凡具有稳定的烯醇式结构的 化合物都可发生此反应。例如:?H - OCH3C = chcoc2h5由于分子内形成n-n共轭体系,且分子内以氢键连接成环,该烯醇式结构较为稳定, 可与三氯化铁作用显色。

5、因此,可利用此反应来鉴别酚类化合物和具有稳定烯醇式结构 的化合物。3酚醚和酚酯的生成由于酚羟基与苯环形成p-n共轭体系,酚不能直接进行分子间的脱水反应生成醚, 也不能直接与羧酸反应生成酯。通常是用酚盐与卤代烃反应来制备醚,用酚与活性更高 的酰卤或酸酐反应来制备酯。例如:ONa + C2H5I - OCH2CH3 + NaIciONa + CLno2(除草醚)OH + (CH3C)2OOO cch3 + ch3cooh4芳环上的取代反应酚羟基对苯环既产生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一I ),又产生给电子的共轭效应(+C),两 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使羟基的邻、对位活化,更容易发生芳 环

6、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例如:OH + 3Br2 (水溶液)+ 3HBr/BrBrOHBr2,4,6- 三溴苯酚(白色) 苯酚与溴水的反应灵敏度高,一般溶液中苯酚含量达 10mg/kg 即可检出,且反应是 定量的,所以常用于苯酚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及饮用水的监测。苯酚的硝化和磺化反应一般在室温下进行。例如:u+ HNO3(稀)+ (浓)HNO3H2SO4(浓)NO2NO22,4,6- 三硝基苯酚(苦味酸)5氧化反应四个别化合物1苯酚2甲苯酚3苯二酚4苯三酚5维生素 E第二节 醌醌的结构和命名醌是一类特殊的环状不饱和二酮,分子中含有如下的醌型结构:醌的结构中虽然存在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的n-n共轭体系。但不

7、同于芳香环的环状闭合 共轭体系,所以醌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也没有芳香性。醌一般由芳香烃衍生物转变而来,命名时在“醌“字前加上芳基的名称,并标出羰基的位置。例如:OO1,4-萘醌O1,2-萘醌 橙黄色结晶对苯醌(1,4-苯醌) 邻苯醌(1,2-苯醌)蒽醌 淡黄色结晶黄色结晶二醌的物理性质 醌为结晶固体,都具有颜色,对位醌多呈黄色,邻位醌则常为红色或橙色。 对位醌具有刺激性气味,可随水蒸气汽化,邻位醌没有气味,不随水蒸气汽化。 三醌的化学性质醌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的共轭体系,因此醌具有烯烃和羰基化合物的典 型反应,能发生多种形式的加成反应。1加成反应1)羰基的加成 醌分子中的羰基能与羰基试

8、剂等加成。如对-苯醌和羟氨作用生成单肟和二肟:H2N0H对苯醌单肟对苯醌双肟2)双键的加成 醌分子中的碳碳双键能和卤素、卤化氢等亲电试剂加成。如对-苯醌与氯气加成可得二氯或四氯化物。O+ClClClCl2,3,5,6- 四氯-1,4-环己二酮3)1,4-加成 由于碳-碳双键与碳-氧双键的共轭,所以醌可以发生1,4-加成反应。如对苯醌与氯化氢加成后,生成对苯二酚的衍生物。OOHci2还原反应对苯醌容易被还原为对苯二酚(或称氢醌),这是对苯二酚氧化的逆反应。在电化学 上,利用二者之间的氧化-还原性质可以制成氢醌电极,用来测定氢离子的浓度。OHO对苯醌。OHO对苯二酚(氢醌)这一反应在生物化学过程中

9、有重要的意义。生物体内进行的氧化还原作用常是以脱 氢或加氢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某些物质在酶的控制下所进行的氢的传递工作 可通过酚醌氧化还原体系来实现。四自然界的醌1.维生素K*2泛醌第二节 醌二 醌的结构和命名 醌是一类特殊的环状不饱和二酮,分子中含有如下的醌型结构 醌的结构中虽然存在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的n-n共轭体系。但不同于芳香环的环状闭合 共轭体系,所以醌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也没有芳香性。醌一般由芳香烃衍生物转变而来,命名时在“醌“字前加上芳基的名称,并标出羰基的位置。例如:OOOOO1,2-萘醌 橙黄色结晶对苯醌(1,4-苯醌)黄色结晶邻苯醌(1,2-苯醌)蒽醌 淡黄色结晶1,

10、4-萘醌黄色结晶O菲醌 橙红色结晶二醌的物理性质 醌为结晶固体,都具有颜色,对位醌多呈黄色,邻位醌则常为红色或橙色。 对位醌具有刺激性气味,可随水蒸气汽化,邻位醌没有气味,不随水蒸气汽化。 三醌的化学性质醌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的共轭体系,因此醌具有烯烃和羰基化合物的典 型反应,能发生多种形式的加成反应。3加成反应1)羰基的加成醌分子中的羰基能与羰基试剂等加成。如对-苯醌和羟氨作用生成单肟和二肟:h2noh对苯醌单肟对苯醌双肟(2)双键的加成 醌分子中的碳碳双键能和卤素、卤化氢等亲电试剂加成。如对-苯 醌与氯气加成可得二氯或四氯化物。O+c一怛OCl cl2,3,5,6- 四氯-1,4-

11、环己二酮3)1,4-加成 由于碳-碳双键与碳-氧双键的共轭,所以醌可以发生1,4-加成反应。如对苯醌与氯化氢加成后,生成对苯二酚的衍生物。OOH4还原反应对苯醌容易被还原为对苯二酚(或称氢醌),这是对苯二酚氧化的逆反应。在电化学上,利用二者之间的氧化-还原性质可以制成氢醌电极,用来测定氢离子的浓度。OOHkLTOTOOH对苯醌 对苯二酚(氢醌)这一反应在生物化学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生物体内进行的氧化还原作用常是以脱氢或加氢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某些物质在酶的控制下所进行的氢的传递工作 可通过酚醌氧化还原体系来实现。四自然界的醌1.维生素K*2泛醌三、醌1.特征 凡醌类都具有颜色。 醌式结构中不存在苯环2.性质 加成反应a.羰基上的加成O单肟 二肟b.烯键上的加成 还原OOIHOH组成氧化还原偶对。3制备:酚和苯胺的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