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生态学试卷及问题详解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9844167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0.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生态学试卷及问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生态学试卷及问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生态学试卷及问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生态学试卷及问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生态学试卷及问题详解(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态学1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1. 种群: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组合。2. 生物多样性: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 水平,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 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4.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如 温度、湿度、土壤、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等)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而

2、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5. 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 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6. 生态因子: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或分布起着影响作用的因素称为环境因 子,或称为生态因子。7. 生态位:指某种生物利用食物、空间等一系列资源的综合状况以及由此与其 他物种所产生的相互关系。它准确描述了某一物种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条件。8. 酸雨:指雨水呈酸性,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9. 净初级生产量: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 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河生殖,这部分的生产量称为净

3、初级生 产量。10. 集合种群: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0.5分)1、生态科学主要研究生物个体水平以上的生命体系,包括个体、种群、 群 落和生态系统。2、存活曲线的基本类型有凸型(A型)、 对角线型(B型)、凹型(C型)。3、根据环境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可将生态因子划分为 密度制约因子 和非密度制约因子 两类。4、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3个步骤,即地理隔离、 独立进化和 繁殖隔离机制的建立5、海洋生物群落可分为若干带,即:潮间带(或沿岸带)、浅海带(或亚沿岸带)、半深海带 和 大洋带。6、表型的自然选择模式大致可分为3类: 稳定

4、选择、 定向选择 和 分 裂选择。7、物种多样性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随海拔降低而增加;随水体 深度增加而减少。8、生物群落的动态包括3方面的内容,即群落的内部动态、群落的演替 和 地球上生物群落的进化。9、关于种群内源性因素调节机制主要有行为调节学说、内分泌调节学说 和 遗传调节学说等三种学说。10、种群的数量变动取决于四个基本参数,即出生率、死亡率、迁出 率、迁入率 。11、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可包括 收获量测定法、氧气测定法、二氧化碳 测定法、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和叶绿素测定法等。12、物种间主要的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等。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负反馈

5、、正反馈)能维持系统的稳态。2、初给予生态学命名的人是(Elton、V Haeckel )。3、分布在我国新疆和东北的雪兔、分布在华北的草兔和分布在华南的华南兔颅 骨长分别为9597、8589和6786mm,这种颅骨的变异可以用(V Bergman 规律、Allen规律)解释。4、香农-威纳指数测度群落物种多样性时,必须同时考虑下列因素(V丰富度和 均匀度、丰富度和多度)。5、Aleen规律描述的是(动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V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6、种群增长模型Nt+1二Nt入描述的是(V无限环境、世代不连续的种群增长;有限、世代不连续的种群增长)。7、一般说,纬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将(V增加

6、、减少)。8、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为(27、 / 45 )级。9. 一片优质牧场,因放牧过度使得优质的牧草首先消失,杂草大量繁殖,土壤板 结,草被稀疏,草原沙化,这是(正向演替、/逆向演替)。10、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通常在(极地苔原、/热带雨林)。11、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互相抑制,属于(J竞争、中性)。12、(传播、/定居)是物种扩散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13、甲、乙群落有100个个体,其中甲中90个属于种A,10个属于B,而乙中 种A和种B各占一半,甲、乙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结果为(甲高、/乙高)。14、种群平衡是指(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 维持在几乎同

7、一水平)。15、食物网的复杂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关、无关)。四. 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简述水因子的生态作用。答题要点:(1)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2. 0分)(2)水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2. 0分)(3)水对生物的分布的影响。(1. 0分)2、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题要点:(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10分)(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1. 0分)(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1. 0分)(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1. 0分)(5)人类的活动。(1.0分)3、什么是领域?动物领域的大小有什么规律?答题要点:(1)领域是指由个

8、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 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2.0分)(2)动物领域大小的规律:领域面积 随其占有者的体重而扩大;(1.0分)领域面积受食物品质的影响;(10分) 领域面积和行为往往随生活史,尤其是繁殖节律而变化。(1.0分)4、谈谈水产养殖活动对周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答题要点:(1)养殖活动向水体中引入物质、能量;(2)人为改变优势种;(3)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4)人工结构体对水体的影响;(5)不科学的投饵及药物带来的危害等等。(每小点1. 0分,共5分)a)目前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答题要点:(1)温室效应及其全球气候变化;(2)臭氧空洞(臭氧层破坏、

9、平流 层O3耗竭);(3)酸雨;(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无林化;(5)荒漠化与土地 退化等;(6)淡水缺乏、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退化;(7)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 的消失)等。(每小点1. 0分,至少答5项者得满分,共5分)6、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答题要点: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1. 0分)2)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0.5 分)3)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0.5分)4)具有一定结构;(1.0分)5)具有一 定的动态特征;(0.5分)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05分)7)具有边界特征。(0.5分)8)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0.5分)五.论述题(共15分)1、试论述r-对策生物和K

10、-对策生物的生物学特性。(8分)41 3-25-堆择filK的有美精悸一地择X-逸捍牵壁1畦以预制即不睡定稳定.可我1德.粒瑙定死亡字情恐我淮性的,无-定桃律性*非席度翘约的比枚其否规津性,俩度制的的存店曲魏C型的,幼律评洁率很低JMA. B密的.劫谅存荷率而刑将大zblit间上空敕太,不粗定.iffl麻惬于环境客 站氐K微,暗藩不恤相.生毒上强空*时旧】上松定,将府平御,佛度柱K惧临 返*拼落处肝恤相状香,母宥肆K1的 必变距帮邵特疑张选却有利于1- 快遂发育_1?T 岛Te佃L早生育*休型小5. 早执生殖1. 瓒慢SE育2. 高克争力M 生琅汗崎334. 体粮大5 . 冬版尘XI趣.冠命少

11、于I牵长:.通僧大于好高生帝力陶祥活车答题要点:能对表中特性作出清楚说明。每答对一个特征得1.0分,共8 分。2、什么是演替顶级?论述单元演替顶级理论和多元演替顶级理论有什么异同 点? (7分)答题要点:(1)演替顶级:指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 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2.0分)(2)单元演替顶级理论和多元演替顶级理论的异同点:1)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 而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和生境相适的。(2.0分)2) 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单元顶极论认为,只有气候才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因 素都是第二位

12、的,但可以阻止群落向气候顶极发展;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 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可以决定顶极的形成。(15分)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 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气候顶极;而多元顶级论 不认为所有群落最后都会趋于一个顶极。(1.5分)生态学2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 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 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2. 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 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3. 他感作用: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

13、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 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4. 演替顶级:指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 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5. 生物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6. 温室效应:指大气中的CO2等温室气体越多,热外流越受阻,从而引起地球 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7. 生态位:指某种生物利用食物、空间等一系列资源的综合状况以及由此与其 他物种所产生的相互关系。它准确描述了某一物种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条件。8. 集合种群: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9. 食物链:指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备取是在生态系统内

14、不 同生物之间的传递关系。10.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 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0.5分)1、生态系统包括4种主要组成成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以把它们分为五类即:气候因子、 土壤因 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3、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水平,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4、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演替可以分为: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和快 速演替三类。5、景观中任何一点都是属于 斑块、廊道、和 基质 的,它们构成了景观的基 本要素。6、全

15、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三大类型即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7、林德曼效率相当于同化效率、 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的乘积。8、一般来说,自然种群有3个基本特征,即: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9、物种形成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3类:异域性物种形成、邻域性物种形成 和同域性物种形成。10、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群从,此外,群系和植被型也是植物群落分 类的单位。11、生态学是研究以种群、 群落 和 生态系统 为中心的宏观生态学。12、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可包括收获量测定法、氧气测定法、二氧化碳测定法、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和叶绿素测定法等。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 食物网的复杂性与生态系

16、统的稳定性(/有关、无关)。2. 群落多样性高,一般说其稳定性也(/高、低)。3. 硫的循环是属于(/沉积型循环、气体型循环)。4. 寄生动物的食性大部分是(J专化的、泛化的)。5. 资源利用性竞争是(直接竞争、/间接竞争)。6. 一个海滩在一次油轮触礁事故中生物被毒害死,此后数年重新恢复生机,这 种演替称为(原生演替、次生演替)。7. 一般说,纬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将(。增加、减少)。8. 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对双方种群都是(/有利的、有害的)。9. 驯温(/可以、不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生物的极限温度。10. 一片优质牧场,因放牧过度使得优质的牧草首先消失,杂草大量繁殖,土壤 板结,草被稀疏,草

17、原沙化,这是(正向演替、逆向演替)。11. 生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平均实际生活期限称为(生理寿命、/生态寿命)。12. (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有可能倒置。13. 热带雨林地区的捕食者通常是(营养生态位较宽的泛化种、。营养生态位较窄的特化种)14. ( /负反馈、正反馈)能维持系统的稳态。15. 水生生态系统比陆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速度(J快、慢)。四、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 生物种有哪些特点?答题要点:1)生物种不是按任意给定的特征划分的逻辑德类,而是由内聚因素 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2. 0分)2)物种是一个可随时间进化改变的个体的集 合(2.0分);3)物种是生态系统

18、中的功能单位。(1.0分)2. 什么叫种群?种群的增长受哪些种群参数的影响?答题要点:1)种群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分布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1.0 分)2)种群的增长受到出生率(1.0分)、死亡率(1.0分)、迁入率(1.0分)和 迁出率(1.0分)等四个基本参数的影响。3. 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答题要点: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1. 0分)2)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0.5 分)3)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0.5分)4)具有一定结构;(1.0分)5)具有一 定的动态特征;(0.5分)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0.5分)7)具有边界特征。(0.5分)8)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

19、性。(0.5分)4. 单元演替顶级理论和多元演替顶级理论有什么异同点?答题要点:1)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 状态的群落;而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和生境相适的。(2.0分)2)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单元顶极论认为,只有气候才是演替的决 定因素,其他因素都是第二位的,但可以阻止群落向气候顶极发展;多元顶极论 则认为,除气候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可以决定顶极的形成。(15分)单元顶 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气候顶极; 而多元顶级论不认为所有群落最后都会趋于一个顶极。(1.5分)5. 简述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和指数增长的

20、区别。答题要点:1)条件不同:指数增长是发生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中的种群增长,(1.5 分)而逻辑斯蒂增长是发生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的种群增长。(1.5分)2)表现 的增长曲线不同:指数增长曲线表现为“J”形;(1. 0分)逻辑斯蒂增长曲线表 现为逼近“S”型。(1. 0分)6. 简述碳循环包括的主要过程。答题要点:1)生物的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0 分)2)大气和海洋之间的二氧化碳交换(1.5分)3)碳酸盐的沉淀作用。(1.5 分)七.论述题(共15分)1. 试论述r对策和K对策生物的特征。(8分)2. 多样性随哪些条件而变化?为什么热带地区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高于温带和

21、极地?(7分)答题要点:1)时间因素(2.0分);2)空间异质性因素(1. 0分);3)气候稳 定性因素(10分);4)竞争因素(1. 0分);5)捕食因素(1.0分);6)生产 力因素(1.0分)。生态学3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1、r :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m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的环 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2、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殖的地 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3、耐受性定律:任何

22、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 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如 温度、湿度、土壤、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等)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 量流动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5、领域: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 成员侵入的空间。6、多态现象: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个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现型, 这种现象叫多态现象。7、生态位:指某种生物利用食物、空间等一系列资源的综合状况以及由此与其 他物种所产生的相互关系。它准确描述了某一

23、物种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条件。(指 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8、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 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9、净初级生产量: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 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河生殖,这部分的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10、集合种群: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0.5分)1、生态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可分为三大类:野外的(田间的)、实验的 和理论的2、存活曲线的基本类型有 凸型(A型)、 对角线型(B型)和 凹

24、型(C型)。3、种群的内分布型有:均匀、成群和随机。4、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3个步骤,即地理隔离、独立进化和 繁殖隔离 机制的建立。5、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金字塔型、 壶型 和 钟型。6、物种多样性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随海拔降低而增加;随水体深度增加而减少 。7、林德曼效率等于以下三部分的乘积,即消化效率、同化效率和生产效率。8、群落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垂直结构 和 时间结构。9、种群的数量变动取决于四个基本参数,即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和 迁入率。10、竞争的两种作用方式为:干涉性竞争和资源利用性竞争。11、物种间主要的相互作用包括 竞争、捕食、寄生 和 互利共生 等。12、自然种群的

25、基本特征:空间特征、 数量特征和 遗传特征。13、景观的基本要素是:斑块、 廊道 和 基质 。三、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在其上方打/号)1、生境破碎化可能导致种群大小降低,(/遗传漂变加强,多样性降低,对种群不利;遗传漂变减弱,多样性增加,对种群有利)。2、要进行害虫的生物防治,最好选择(/特化的泛化的)捕食者。3、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这是(性状替换/竞争释放)4、一片森林被砍伐,若十年后逐渐长出草本植物、灌木,最后形成乔木为主的群落,这是(原生演替次生演替)。5、通常在群落交错区中生物多样性(/较高 较低)。6、火灾导致的种群密度变化是属于(密度制约的/非密

26、度制约的)7、周限增长率是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种群连续增长模型)的重要参数。8、(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有可能出现倒置。9、香农-威纳指数测度群落物种多样性时,必须同时考虑(丰富度和均匀度、 丰富度和多度)。10、同生群分析可以得出(静态生命表 。动态生命表)四、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X号)1、如果人们采用素食的生活方式,现有的生态系统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2、景观结构的起源和演变都是因为地质过程、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而造成的。3、正反馈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4、种群在有限环境下的增长曲线是逻辑斯蒂增长。5 、 种群的自疏现象与阿利规律有关。6、对所有因子的生态幅都

27、很广的生物,一般都分布很广。7、Allen规律描述的是动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8、捕食作用对猎物种群有害,对捕食者种群有利。9、在进行群落种类组成分析时,采样面积应该尽可能大。10、最大持续产量MSY 一般出现在种群密度达到最大的时候。VXXVWXXXX五. 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简述碳循环包括的主要过程,并简述人类在哪些环节上影响了碳循环。答题要点:(1)生物的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分);(2)大气和海洋之间的二氧化碳交换1分);(3)碳酸盐的沉淀作用(1分)。如能画出示意图也可。写出至少两点人类的影响(2分)(如:化石燃料的大量 开采及使用加快了 C由储

28、存库进入流通库的速率;人类的种植或破坏植被行为将 影响C经光合作用进入生物体内,并进而可能影响其矿化过程;污染导致富营养 化使藻类爆发,可能使C进入海洋的量增加,并增加矿化量;大气污染导致海洋 酸化可能加快碳酸盐类的溶解等)2、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题要点:(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10分)(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1.0分)(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1.0分)(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1. 0分)(5)人类的活动。(1.0分)3、什么是生态位的分化?它有何生态意义?答题要点:在进化过程中,由于竞争,两个生态上很接近的种向着占有不同的空 间、吃不同食物、不同的

29、活动时间或其生态习性上分离,以降低竞争的紧张度, 从而使两种之间可能形成平衡而共存。这就是水体位的分化。(2分)生态意义有:群落中的种群有其一定的生态位,在它们对群落的空间、时间、资 源的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类型,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 (1.5分);由多个种群组成的群落就要比单一种群更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同 时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1.5分)3、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答题要点: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1. 0分)2)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0.5 分)3)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0.5分)4)具有一定结构;(1.0分)5)具有一 定的动态特征;(05分)6)具

30、有一定的分布范围;(05分)7)具有边界特征。(0.5分)8)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0.5分)六. 论述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1、谈谈水产养殖活动对周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应该 如何进行“绿色”水产养殖(即生态养殖)。答题要点:一、(1)养殖活动向水体中引入物质、能量;(2)人为改变优势种; (3)对其他生物的影响;(4)人工结构体对水体的影响;(5)不科学的投饵及药物带来的危害等等。(每小点1.0分,共5分)二、(1)合理配置养殖品种,充分利用生态位;(2)合理投饵,不超过养殖生物 需要量,使消费效率提高,以免营养物质剩余导致水体细菌等分解者大量产生使 群

31、落结构快速变化;(3)养殖土著种为佳,避免生态入侵问题;(4)利用种间关 系进行疾病的生物防治,减少药物使用;(5)形成食物链,充分利用养殖水体中 的物质和能量。(每小点1.0分,共5分)2、目前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从中选择一个环境问题运用生态学原理 详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之道。答题要点:问题一:(1)温室效应及其全球气候变化;(2)臭氧空洞(臭氧层破 坏、平流层耗竭);(3)酸雨;(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无林化;(5)荒漠3化与土地退化等;(6)淡水缺乏、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退化;(7)物种灭绝(生 物多样性的消失)等。(每小点1.0分,至少答5项者得满分,共5分)问题二:原

32、因得1.5分、危害得1分,解决之道得2.5分,例:温室效应问题 产 生原因:人类大量发掘并使用化石燃料,使过多的C由储存库进入流通库,改变 了物质的地化循环速率及途径;危害:气候变暖及其他间接危害,如海平面上升, 气候带变迁,珍稀物种濒危等。解决:恢复地球生态系统原来的物质地化循环速 率及途径,减少C排放,增加植被以加快C的吸收等。生态学4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1、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 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个过程称生态入侵。2、集合种群: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

33、群。3、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 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如 温度、湿度、土壤、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等)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5、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 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6、演替顶级:指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 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7、生态位:指某种生物利用食物、空间等一系列资源的

34、综合状况以及由此与其 他物种所产生的相互关系。它准确描述了某一物种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条件。8、能量锥体: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得能流量,由低 到高画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型,称为能量锥体或能量金字塔。9、初级生产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10、他感作用: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 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0.5分)1、中国植被主要分类单位分3级,即 植被型、 群系 和 群丛。2、存活曲线的基本类型有 凸型(或A型)、对角线型(或B型)和 凹型(或 C型)。3、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3个步骤,即

35、地理隔离、独立进化和 繁殖隔离 机制的建立。4、景观生态学研究对象包括3个方面,艮即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5、表型的自然选择模式大致可分3类:稳定选择、定向选择 和 分裂选择。6、生物群落的动态包括3方面的内容,即群落的内部动态、群落的演替和地球上生物群落的进化。7、关于种群内源性因素调节机制主要有 行为调节学说 、内分泌调节小说 和 遗传调节学说 等3种学说。8、种群的数量变动取决于4个基本参数,即 出生率、 死亡率、迁出率 和迁入率。9、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3大类型,即水循环、气体型循环 和沉积型循环。10、主要的物种间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 和互利共生。11、根据生态因

36、子的性质,通常可以把它们分为5类,即:气候因子、土壤因 壬、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在种群统计学中,种群在最适环境下由于生理寿命而死亡造成的死亡率为(/ 最低死亡率、生态死亡率)。2、黄化现象体现的是(光照强度、/光周期)对植物的作用。3、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的赤狐,而温带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的大 耳狐,这种现象可以用(Bergman规律、/Allen规律)解释。4、在生物群落中,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优势种的主要依据是(物种数量、物 种在群落中的作用)。5、一个营养级是处于食物链上某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种、生物量)的总和。6、豆类与根瘤菌之间的关

37、系是(/互利共生、偏利共生)。7、生态位越接近,种间竞争(/越大、越小)。8、无机元素从有机物质中释放出来,成为矿化,是(/放能、贮能)过程。9、多样性指数是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多度和丰富度)的综合指标。10、一般来说,海洋中河口湾的净初级生产力明显(高于、低于)大陆架。11、黑白瓶法测定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为(LB-IB、/LB-DB)。12、(/迁移、定居)是植物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13、在物种N与N的种间竞争模型中,当K K /a,K K /B时,竞争的结局是(/N2121122取胜N】被排除、N】取胜N2被排除)。14、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称为(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

38、15、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成层性、/镶嵌性)。四. 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简述什么是协同进化,并举例说明。答题要点:协同进化是指在进化过程中,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物种性状的反 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2.0 分)。例如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而逐步形成的。捕食 者进化了一套适于捕食的特征,而猎物则形成了逃避捕食的行为对策(3分)。2、简述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和指数增长的区别。答题要点:(1)条件不同:指数增长是发生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中的种群增长,(1.5 分)而逻辑斯谛增长是发生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的种群增长

39、(1.5分);(2)表 现的增长曲线不同:指数增长曲线表现为“J”形(1.0分);逻辑斯谛增长曲线 表现为逼近“S”型(1.0分)。3、简述什么是群落交错区,及其主要特征。答案要点: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生 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2.0分)。其主要特征有:多种要素联合作用强烈, 生物多样性较高;生态环境恢复原状的可能性较小;生态环境变化快,恢复困难(3.0 分)。4、举例说明水生植物对高盐度及缺氧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列出5项)。(1)根、叶片中高浓度的脯氨酸、山梨醇、甘氨酸-甜菜苷,增加了渗透压;(2)盐腺将盐分泌到叶片外表面;(3)根排除盐,半透膜阻止

40、盐进入;(4)降低叶片蒸腾作用;(5)根、茎、叶内形成互连的通气系统;(6)具有封闭通气组织系统,可储存由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7)叶片细而薄,无角质层和蜡质层,无气孔和绒毛,没有蒸腾作用;(8)底下侧根向地面上长出出水通气根;(每小点1. 0分,答出以上任何5项者即得满分,共5分)5、目前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答题要点:(1)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2)臭氧层空洞;(3)酸雨;(4)环境污 染与生态破坏,无林化;(5)荒漠化与土地退化等;(6)淡水缺乏、海洋环境与 海洋资源退化;(7)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每小点1.0分,答出以 上任何5项者得满分,共5分)。6、简述什么是生物多

41、样性,并说明包括几个层次。答案要点:生物多样性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2.0分)。生物多样 性一般有3个水平,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0分)。五. 论述题(共15分)1、试用生态学原理解释为什么珍稀大型动物易遭灭绝的厄运;而很多害虫常会 反复大量繁殖,不易消灭(7分)?答题要点:大型珍惜动物的生殖对策都属于K-对策(1.0分)。K-对策种群竞争 能力强,数量较稳定,一般稳定在K附近(1.0分)。大量死亡或导致生境退化 的可能性小。但一旦受危害造成种群数量下降,由于其低r值,种群恢复比较 困难,

42、易遭灭绝的厄运(2.0分)。 相反,多数害虫的生殖对策为r-对策者, 其死亡率甚高(1.0分),但r值高使其种群能迅速恢复,而且高扩散能力还可 使其迅速离开恶化生境,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的种群(2.0分)。2、简述什么是年龄锥体,并说明年龄锥体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征(8 分)。答案要点:年龄锥体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下到上的配置而成的图,横柱从下到 上的位置表示从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各年龄 组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的百分比(2.0分)。按锥体形状,一般有3种类型:金 字塔型,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很少,种群的出 生率大于死亡率,代表增长型种群(2.0分);钟型,锥体形状和老、中、幼 个体的比例介于两者之,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平衡,年龄结构和种群大小都保 持不变,代表稳定型种群(2.0分);壶型,基部比较狭、顶部比较宽,表示 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年老个体比例很高,种群处于衰落阶段,死亡率大于出 生率,代表下降型种群(2. 0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