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供电的并励直流电动机开环调压调速系统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9842611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02.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供电的并励直流电动机开环调压调速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供电的并励直流电动机开环调压调速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供电的并励直流电动机开环调压调速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供电的并励直流电动机开环调压调速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供电的并励直流电动机开环调压调速系统(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 计论文题目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供电的并励直电动机开环调压调速系统专业电气自动化班级电气1004学生杜建坤指导教师闻娜完成时间2013年6月16日目录摘要4第1章系统主电路设计71.1系统主电路的论述、选择71.2主电路图及工作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1.2.1系统主电路图71.2.2系统主电路工作原理81.2.3关于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91.2.4直流电机介绍101.3主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及计算111.3.1变压器额定参数的选择及计算111.3.2变压器连接组别的选择121.3.3晶闸管参数的计算与选择131.3.4平波电抗器电感量的选择与计算14第2章 系统调速控制单元

2、论述 152.1调速系统的方案确定152.2关于开环调速系统16第3章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173.1关于触发电路的形式173.1.1脉冲形成与放大环节183.1.2锯齿波的形成与脉冲移相环节193.1.3同步环节223.1.4强触发环节223.1.5双窄脉冲形成环节233.2触发电路的定相24第4章结论264.1该系统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方案26结束语28参考文献29致谢30附录29摘要随着电力传动装置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对其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要求不 断提高,需要越来越多的生产机械能够实现制动调速,因此我们就要对这样的自动调速系统作一 些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本设计的课题是三相桥式全

3、控整流电路供电的开环直流调压调速系统。该系统属于模拟系统, 虽然不是很先进,但仍然在工矿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设计有较高的集成度。本文将先分析 主回路及计算,论述其工作原理,接着讲解各个控制单元,本系统的控制线路采用速度、电流、开 环调速系统。关键词:三相,电路,变压器AbstractWith the installation of power transmission in a wide range of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pplications, and their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product quality

4、 requirements continue to improve, more and more production machinery needed to achieve brake mechanics, and therefore we will automatically governor of the system for some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The design is the subject of three-phase electricity goes around the open flow control commutation c

5、ircuits DC regulator governor system. The system is simulated systems, although not very advanced, but still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mining industry, the design of a higher master degrees. The first analysis of the circuit and will be calculated on its operating principles, and then

6、explain the various control modules, the system used to control circuit speed, currents, the Central governor system.概述电机是使机械能与电能互相转化的机械,直流发电机把机械能变成直流电能;直 流电动机把直流电能变成机械能。历史上,最早的电源是电池,所以直流电机的发展比交流电机早,但是后来交流 电机比直流的发展较快,目前电站的发电机几乎全是交流电机,用在各行各业的也是 它。然而,直流电机在目前仍有很多的应用。其有如下优点:(1)调速范围广,且易 于平滑调节;(2)过载、启动制动转

7、矩大;(3)易于控制,可靠性高;(4)调速时的 能量的损耗小。所以,在调速要求高的场合,如轧钢机、轮船推进器、电车、电气铁 道牵引、高炉送料、造纸、纺织拖动、吊车、挖掘机械、卷扬机械等拖动方面,直流 电动机得已广泛应用。直流发电机用作直流电动机、电解、电镀、电冶炼、充电以及 交流发电机的励磁等的直流电源。直流电机的主要缺点是换向困难,它使得直流电机的容量受到限制,不能做的很 大,目前极限容量也不过1万KW左右,而且由于有换向器,它比交流电机费工费 料,造价昂贵。运行是换向器需要经常维修,寿命也比较短。所以,不少人做了很多 的工作,以求用其他装置或改进交流电机的性能来代替直流电机。近年来,大功率

8、的 半导体的元件发展很快,它的可靠性,价格,控制方便等指标日益改进,在某些场合, 已经可以成功地用可控整流电源代替直流发电机了。至于电动机方面,采用电力电子 技术配合同步电动机,构成了电子换向的无换向器的电动机,也可有直流电动机的性 能,已经在大容量、高电压、高速转动方面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并得到实际的应用, 但总的说来,还没有达到全面的代替直流电动机的程度。1957年,品闸管(俗称可控硅整流元件,简称可控硅)问世,到了60年代,已 生产出成套的品闸管整流装置,使变流技术产生根本性的变革,开始进入品闸管时代。 到今天,品闸管一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V-M系统)已经成为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 形式。直

9、流系统调速是由功率品闸管、移相控制电路、转速电流开环调速电路、积分电 路、电流反馈电路、以及缺相和过电流保护电路,通常指人为地或自动地改变直流电 动机的转速,以满足工作机械的要求。机械特性上通过改变电动机的参数或外加工电 压等方法来改变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从而改变电动机机械特性和工作特性机械特性的 交点,使电动机的稳定运转速度发生变化调速通常通过给定环节,中间放大环节,校正环节,反馈环节和保护环节等来实 现。电动机的转速不能自动校正与给定转速的偏差的调速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这 种调速系统的电动机的转速要受到负载波动及电源电压波动等外界扰动的影响。电动 机的转速能自动的校正与给定转速的偏差,不受

10、负载及电网电压波动等外界扰动的影 响,使电动机的转速始终与给定转速保持一致的调速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这是由 于闭环控制系统具有反馈环节。一个品闸管直流调速系统是由转速的给定、检测、反馈、平波电抗器、可控整 流器、放大器、直流电动机等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都是根据用户要求首先被选择而 确定下来的,从而构成了系统的固有部分。仅有这些固有部分所组成的系统是难以 满足生产机械的全面要求的,特别是对系统动态性能的要求,有时甚至是不稳定的, 为了设计一个静态,动态都适用的调速系统,尤其是达到动态性能的要求,还必须 对系统进行校正。也就是在上述固有部分所组成的调速系统中另外加一个校正环 节,使系统的动态性能也

11、能达到指标的要求。本文中采用开环调速系统,达到速度 控制的目的。第1章系统主电路设计1.1系统主电路的论述、选择我们采用晶闸管整流装置,和旋转变流机组及离子拖动变流装置相比,晶闸管整流装置不仅 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上都有很大提高,而且在技术性能上也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晶闸管可控整流 电路的功率放大倍数在10 4以上,其门极电流可以直接用电子控制,不再像直流发电机那样需要 较大功率的放大器。在控制作用的快速性上,变流机组是秒级,而晶闸管整流器是毫秒级,这将 会大大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晶闸管整流器也有它的缺点。首先,由于晶闸管的单向导电性,它不允许电流反向,给系统 的可逆运行造成困难。全控整流电路可以

12、实现有源逆变,允许电动机工作在反接制动状态。图1-1系统主电路图GT1GT61.2.1系统主电路图我们所设计的主电路如图1-1示:1.2.2系统主电路工作原理当整流负载容量较大,或要求直流电压得脉动要小、易滤波,或要求快速控制时,应采用对 电网来说是平衡的三相整流装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为三相半波共阴极与共阳极组的串联,且控制角a完全相同,因此 整流输出电压就是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两倍,在感性负载时:Ud=2 x 1.17U2cos a =2.34U2cos a = 2.34 Ays U/os a =1.35U/os a( 1-1)式(1-1)中u2l为变压器二次绕组的线电压有效值。很显然,

13、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与三相半波电路相比,在输出电压相同的情况下,三相桥式 晶闸管要求的最大正反向电压可比三相半波线路中的晶闸管低一半。以上从总体上和基本原理上认识到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质上是共阴极组与共阳极组 整流电路的串联,为了更具体了解它,较详细地分析一下其物理过程。习惯上希望三相全控桥的六个晶闸管触发的顺序是VT1vt2vt3vt4vt5VT6,因此晶闸管是这样编号的:VT和VT接u相,VT和VT接v相,VT和VT接w相。VT、VT、VT组成共143652135阴极组,VT4、VT6、VT2组成共阳极组,如图2-1所示。为了搞清楚a变化时各晶闸管的导通规律并分析输出波形的变化,可研究几

14、个特殊控制角 时的情况。图1-2晶闸导通时输出波形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6个晶闸管导通的顺序是:每隔6。有一换相。从上述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在任何时刻都必 须有两个晶闸管导通,才能形成导电回路,其中一个晶闸管是共阴极组的,另一个晶闸管是共阳 极组的。关于触发脉冲的相位,共阴极组的VT1、VT3、VT5之间应互差120。;共阳极的VT4、VT6、 VT2之间亦互差120。接在同一相的两管,VT1和VT4,VT3和VT6,VT5和VT2之间则互差180。为 了保证整流桥合闸后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各有一晶闸管导电,或者由于电流断续后能再次导通, 必须对两组中应

15、导通的一对晶闸管同时给触发脉冲。通常采用双脉冲触发。用双脉冲触发,在一 个周期内对每个晶闸管需要连续触发两次,两次脉冲前沿的间隔为60。双脉冲电路比较复杂, 但它可减小触发装置的输出功率,减小脉冲变压器的铁心体积。三相桥输出的是变压器二次线电 压的整流电压,比三相半波时高一倍。电路在任何瞬间仅有两臂的器件导通,其余4臂的器件均 承受方向电压。主电路输出电压与控制角的关系上述分析中,不管a为何值时,负载电压U都是线电压的一部分,相当于以线电压为幅值 d一周期有6个脉动波的六相半波整流电路。从线电压入手计算Ud更简单,由于ud波形每隔60。重 复一次,Ud的计算只要在丸/3范围内取平均值即可。由于

16、本设计为电感性负载,所以电流是连续的,晶闸管的导通角总是2丸/3,式(2-2)的 积分上限可以超过丸,仍为2丸/3+a,故(1-2)U= j ;+a(6sin td ( t) =2.34U cos a =1.35U cos ad 兀 H22L+a33可见电感性负载要求的最大移相范围为90。1.2.3关于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电路图如图1-3: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际上是一种开关电路,分析这种电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确定 每一瞬间电路中哪些晶闸管处于通态,哪些处于断态,然后才能搞清在工频电源与负载之间是如 何建立起电流通路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如上图所示。可控硅元件(以下称元件)VT1、VT3、

17、VT5的阴极连接在 一起,称共阴极组;元件VT2、VT4、VT6阳极连接在一起,称共阳极组-JT4 VT6 VT2图1-3电感性负载的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在大电感负载时的工作情况有如下特点a. 可控硅元件的导通按1-2-3-4-5-6-1的次序进行;b. 任何瞬间均有两只元件导通,上下组各一只;c. 每隔60有一对元件换流;d. 每只元件导通120,且与控制角a的大小无关;e. 整流输出电压为连续的脉动电压,每周期有六个波头;f. 当0a60时输出电压部件时间内 出现负值,但平均值仍为正。当a=90时输出电压的正负值(绝对值)相等,平均值为零,当 90a-E (-15V),V

18、又重新111445b 515导通。这时U5又立即降到-E使V7、V8截止,输出脉冲终止。可见,脉冲图3-2脉冲的形成和输出电路前沿由V4导通时刻确定,V5 (或v6)截止持续时间即为脉冲宽度。所以脉冲宽度与反向充电回路 时间常数R11C3有关。R和R为V、V的限流电阻,防止由于V长期截至致使V、V长期过流而烧毁。1316785783.1.2锯齿波的形成与脉冲移相环节锯齿波电压形成的方案较多,如采用自举式电路,恒流源电路等。图3-1所示为恒流源电路 方案。电路由V、V、V和C等元件组成,其中V、VS、RP和R为一恒流源电路。1232123当V截止时,恒流源电流I对电容C充电,所以C两端电压u为2

19、1Cu = J idtc C因i=I1c1所以u =无IC(3-1)u按线性增长,即V的基极电位u按线性增长。调节电位器RP,即改变C的恒定充电电流I, 3b 3221c因此RP2是用来调节锯齿波斜率的。当V2导通时,由于R4阻值很小,所以C2迅速放电,使ub3电位迅速间到零伏附近。当V2周期性地导通和关断时,ub3便形成锯齿波,同样ub3也是一个锯齿波电压,如图3-4所示。射极跟随器七的作用是减小控制回路的电流对锯齿波电压ub3的影响。V4管的基极电位是由锯齿波电压、直流控制电压uco、直流偏移电压u三电压作用的叠加值 所确定,它们分别通过电阻R6、r7和虬与基极相接。根据叠加原理,先分析V

20、4基极b4的波形,为了分析方便,先不考虑V4管的存在。只考虑锯齿波电压u时,见图3-3a:(3-3)(3-4)图3-3 b4点的等效电路u = u勺 R8he3 R6 + (R7/R8)可见u为一锯齿波,但斜率比u低。he3只考虑偏移电压u,见图3-3b。Pu - = uR6/R7P pR8 + (R6 /R7)可见up仍为一条与匕平行的直线,但数值比匕小。只考虑直流控制电压u时,见图3-3c。co必二 U 一R6 R8cocoR7 + (R6/ R8)可见u o仍为与七。平行的一条直线,但数值比七。小。图3-4锯齿波触发电路各品闸管的电压波形如果u =0,u为负值时,b点的波形由u + u确

21、定,如图3-4所示。当u为正值时,b cop4h pco4点的波形由u + u +u确定。由于V的存在,上述电压波形与实际波形有点出入,当电压等于 h p co40.7V后,V4导通。之后u 一直被钳位在0.7V。所以实际波形如图3-4所示。图中M点是V4由截止到导通的转折点。由前面分析可知V4经过M点时使电路输出脉冲。因此当u为固定值时,改变u就可以改变M点的时间坐标,即改变了脉冲产生的时刻,脉冲移相,从而改变晶闸管电路 co整流电压的大小。可以看出,加u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控制电压uo =0时脉冲的初始相位。当感性 负载电流连续时,三相全控桥的脉冲初始相位应定在a =90 ;如果是可逆系统,需

22、要在整流和 逆变状态下工作,要求脉冲的移相范围理论上为180,考虑a min和8 min,实为120。由于 锯齿波形两端的非线性,因而要求锯齿波的宽度大于180,例如240,此时,令u =0,调节 u的大小使产生脉冲的M点移至锯齿波240。的中央,相应方=90的位置。这时,如质为正 值,M点就向前移,控制角。90,晶闸管电路处于逆变状态。3.1.3同步环节在锯齿波触发电路中,触发电路与主回路的同步问题是指要求锯齿波的频率与主回路电源的 频率相同。从图3-1可知,锯齿波是由开关V2管来控制的。V2由导通变截止期间产生的锯齿波, V2截止持续时间就是锯齿波的宽度,V2开关的频率就是锯齿波的频率。要

23、使触发脉冲与主电路电 源同步,使V2开关的频率与主回路电源频率同步就可以达到。图3-1所示同步环节,它是由同步 变压器TS和作同步开关用的V2组成。同步变压器和整流变压器接在同一电源上,用同步变压器 的二次电压来控制v2的通断作用,这就保证了触发脉冲与主回路电源同步。同步变压器二次电压ust经二极管VD1间接加在匕的基极上。当二次电压波形在负半周的下 降段时,VD1导通,电容C1被迅速充电。因O点接地为零电位,R点为负电位,Q点电位与R点相 近,故在这一阶段V2基极为反向偏置,V2截止。在负半周的上升段,+E1电源通过R1给电容反 向充电,u Q为电容反向充电波形,起上升速度比u丑波形慢,故V

24、D1截止,如图3-4所示。当Q 点电位达1.4V时,V2导通,Q点电位被钳位在1.4V。直到TS二次电压的下一个负半周到来时, VD1重新导通,C1迅速放电后又被充电,V1截止。如此周而复始。在一个正弦波周期内,V2包括截 止与导通两个状态,对应锯齿波波形恰好是一个周期,与主回路电源频率完全一致,达到同步的 目的。可以看出,Q点电位从同步电压负半周上升段开始时刻到达1.4V的时间越长,匕截止时间 就越长,锯齿波就越宽。可知锯齿波的宽度是由充电时间常数R1C1决定的。3.1.4强触发环节强触发脉冲可以缩短晶闸管的开通时间,提高晶闸管承受di/dt的能力,有利于改善串并联 器件的动态均压和均流,其

25、电路如图3-1所示。根据强触发脉冲形状的特点,在脉冲初期阶段输出约为通常情况下的5倍脉冲幅值,时间 只占整个脉冲宽度的很小一部分,以减少门极损耗,其前沿陡度在1A/R s左右。电路设计时 要考虑能瞬时输出高电压和大电流。此电路强触发环节由单相桥式整流获得50V电源。在V8导通前,50V电源已经通过R15向 C充电。所以B点电位已经升到50V。当V导通时,C经过脉冲变压器、R(C)、V迅速放电。686658由于放电回路电阻较小,电容C6两端电压衰减很快,UB电位迅速下降。当uB电位稍低于15V 时,二极管VD15由截止变为导通。虽然这时50V电源电压较高,但它向V8提供较大的负载电流, 在R15

26、上的电阻压降较大,不可能向C6提供超过15V的电压,因此uB电位被牵制在15V。当V8 有导通变为截止时,50V电源电压又通过R15向C6充电,使B点电位再升到50V,准备下一次强 触发。电容C5是为提高强脉冲前沿陡度而附加的。3.1.5双窄脉冲形成环节本方案是采用性能价格比较优越的、每个触发单元一个周期内输出两个间隔60。的脉冲的电 路。图3-1中,V5、V6两个晶体管构成一个“或”门。当V5、V6都导通时,七5约为-15V,使七、 V8都截止,没有脉冲输出。但只要V5、V6中有一个截止,都会使u 5变为正电压,使V7、V8导通, 就有脉冲输出。所以只要用合适的信号来控制七或V6的截止,就可

27、以产生符合要求的双脉冲。其 中,第一个脉冲由本相触发单元的u”对应的控制角a使V4由截止变为导通造成V5瞬时截止,于 是V8输出脉冲,隔60。的第二个脉冲是由后60。相位的后一相触发单元在产生第一个脉冲时刻将 其信号引至本相触发单元V6的基极,使V6瞬时截止,于是本相触发单元的七管又导通,第二次 输出一个脉冲,因而得到间隔60。的双脉冲。其中VD4和R17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双脉冲信号互相 干扰。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器件导通次序为VT、VT、VT、VT、VT、VT,彼此间隔60。,123456相邻器件成双接通。因此触发电路的双脉冲环节应该这样接线:以VT1器件的触发单元而言,图 3-1电路

28、中的Y端应该接VT2器件触发单元的电路的X端,因为VT2器件的第一个脉冲比VT1器件 的第一个脉冲滞后60。所以当vt2触发单元电路的V4由截止变为导通时,本身输出一个脉冲, 同时使VT1器件触发单元的V6管截止,给VT1器件补送一个脉冲。同理,VT1器件触发单元的X端 应当接VT6器件触发电路的Y端,因为VT6器件比VT1器件超前60。导通,所以VT1器件产生脉冲 时给VT6器件补送一个脉冲。依次类推,可以却确定六个器件相应的触发单元电路的双脉冲环节间的接线。3.2触发电路的定相在三相晶闸管变流装置中,选择触发电路的同步信号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常用的锯齿波、 正弦波移相触发电路中,送出初始脉

29、冲的时刻是由输入触发电路中不同相位的同步电压确定的。 初始脉冲是指U广0时,控制电压uo与偏移电压up为固定值条件下的触发脉冲。因此,必须根 据被触发晶闸管阳极电压的相位,正确供给各触发电路特定相位的同步电压,才能使触发电路分 别在各晶闸管需要触发脉冲的时刻输出脉冲。这种正确选择同步电压相位以及获取不同相位同步 电压的方法,就是触发电路的定相。对三相变流器来说,六个同步电压均由三相同步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提供。三相变压器共有24 种接法与12钟点数。变压器一次与二次侧相同接法时,是偶数点钟,一次与二次侧不同接法时 为奇数点钟。由于同步变压器二次电压要分别接到六个触发电路,要有公共接地端,只能是星形

30、 接法,故实际方案只有12种。因此,当同步电压相位确定后,为取得特定相位的同步电压,其 工作就在于选用哪一种变压器连接组。对于负半周有效的锯齿波触发器,采用NPN晶体管,锯齿波上升沿为有效部分。对于它的同 步信号相对于该触发电路所触发的VT相需滞后180。现假设主回路整流变压器为D,y11联结的三相全控桥,同步变压器为D,y11 -5的联结, 如图示,分析采用锯齿波NTN晶体管的触发电路对晶闸管同步电压相位的选择,该电路能在整流 和逆变状态运行。图3-5 NPN管锯齿波触发电路与电压的矢量关系主回路同步变压器系D,11联结,故Uu与UUV同相。同步电路Uu与Usu,Uv与Usv,Uw 与Usw

31、都同相。对晶闸管叫来讲,应先选滞后勺80。的V作为同步电压,按此原则,再选其余晶闸管的同步电压,见表3-1。表3-1三相全控桥晶闸管的同步电压晶闸管VT 1VT 2VT 3VT 4VT 5VT主电路电压+Uu-Uw+Uv-Uu+Uw-Uv同步电压-Usu+Usw-Usv+Usu-Usw+Usv在锯齿波的触发电路中,为改善波形亦可加R-C滤波器。在一般触发器设R-C滤波器,其滞后相角为60或30。第4章结论4.1该系统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方案该系统的设计相对来说比较适合我们的能力水平,能够在老师及同学指导下完成。简单谈一 下我对次系统的认识以及它的优缺点。我们所采用的开环控制系统,这种控制方法的

32、设计较为简单。下面我们比较一下开环系统的 机械特性和闭环系统的静特性,就能清楚的看出反馈闭环控制的优越性:闭环调速系统可以获得 比开环调速系统硬的多的稳态特性,从而在保证一定静差率的要求下,能够提高调速范围,为此 所付出的代价是,须增设电压放大器以及检测与反馈装置。如果采用双闭环控制方案,会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静态性能,系统的静特性会很硬,基 本上无静差,启动时间短,动态响应快,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应用广泛(在自动调速系统中)。进 一步改善系统的调速性能,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如图4-1所示双环脉冲调速系统原理框图图4-1中,UPW为脉冲信号形成及脉冲分配电路,GD为基极驱动器,PWM为脉宽

33、调制变 换器,FA为瞬时动作的限流保护环节。电动机M的转速n由测速发电机TG测量,速度反馈信 号Un与速度给定电压Un*同时加在速度调节器ASR的输入端,构成调速系统的速度外环。电动 机的电枢电流ia由两个串接在主回路中的电阻和运算放大器检测,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i与 速度调节器输出电压Ui*同时加到电流调节器ACR的输入端,构成调速系统的电流内环。双闭环 脉宽调速系统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图4-1双环脉冲调速系统原理框图结束语本文就调速系统提出了我们自己设计的方案,并实现了具体的实施过程。而且,还考虑到今 后的发展趋势,探讨了系统存在的优缺点以及可以改进的方向。自动控制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

34、很强的专业课程,学习自动控制系统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况且,直流调速技术已经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对于自动控制专业的大学 生来说,此课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各项能力都受到了全面的系统的训练,不但扩展了视野,对以前从未接 触过的电路设计方面的知识有所涉及,第一次通过看器件手册知道如何进行电路分析设计,同时 利用以学过的理论知识指导本次设计,当然设计过程中遇到很多得问题,例如不知道如何连接相 关得器件引脚,电器特性不知道如何利用,相关得典型电路应用原理图得具体工作原理等等,都 是通过本次实验体会并且有所提高得。通过这两周的学习,本人牢固掌握了电力拖动自

35、动控制系 统的基本理论,加深了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双闭环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基本结 构、各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系统的性能特点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同时, 对当前直流调速领域和未来发展概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人深深体会到书本知识是不足够得, 要更加深入接触控制领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保持与时俱进。由于本人平时实践机会很少,加之时间仓促,在该次理论设计中难免有许多错误之处,在设 计过程中,本人参考了其它书目的大量信息,对有价值的信息,大部分是直接加以引用的,其具 体原理还不能完全掌握,在日后实践和学习中本人会更加对这些未掌握的领域和知识作更深一步 的研究和探索

36、。参考文献1 陈伯时主编.自动控制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2 陈伯时主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3 彭鸿才主编电机原理与拖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4 王兆安、黄俊主编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5 王离九主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6 吴麒.自动控制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7 陈伯时等.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讲座).冶金自动化,1983 (1)、(2)8 丁道宏主编电力电子技术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29 林渭勋主编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10 张立,赵永

37、建主编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北京:科技出版社,199211 吴麒等编,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912 李志民,张遇杰编著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电气自动化新技术丛书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199613 史乃主编电机学北京:机械出版社,1999致谢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闻娜老师,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和论文的成文过程中,导师给了 我很多指导和点拨,没有他的教诲,我的论文就不可能完成,我还要感谢系里的其他老师,他们 给了我很多相关方面的资料和很好的建议,同时也要感谢温细亚同学,在我写论文有困难的时候 给了我很多建议和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的论文工作也难以完成。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 亲人,始终在远方支持着我,鼓励着我,使我有信心克服各种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到论文写作当 中。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附录A基于相控整流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系统主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