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设计变频器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9841689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3.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单片机设计变频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单片机设计变频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单片机设计变频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单片机设计变频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设计变频器(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一. 弓I 言2二. 芯片特性简介22.1AT89S52单片机功能介绍22.2 芯片 SPMC75F2413A 特性4三. 系统总体方案介绍53.1这个系统的功能:63.2 系统工作流程:6四. 系统硬件设计6五. 变频器系统软件设计75.1该系统核心驱动部分的结构如图5-1。75.2子程序的流程如图5-2。85.3系统主流程图95.4变频器运行过程中参数调整模块设计95.5变频器采样及故障检测模块设计105.6定时器中断模块设计11五. 总结13六. 参考文献13一. 引言变频器是从上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交流调速设备。它是为了解决传统的 交流电机调速困难、传统的交变速设备不但结构复杂且

2、效率和可靠性均不尽人 意的缺点而出现的。由于其使交流电机的调速范围和调速性能均大为提升,因此 交流电机逐渐代替 直流电机出现在各种应用领域,即便是以往只可能是直流电 机出现的伺服控制领域。随着电力半导体长足发展,变频器也随之不断进步。今变频器已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随处可见其为我们服务的身影。本文主要介绍设计一种较为通用的变频器,控制器采用AT89S52单片机,对 变频的控制算法进行分析设计,利用恒压频比方式控制变频器工作,得出程序算 法的流程图和硬件电路设计图,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具备以下功能:括电机驱动、 异常事件处理、运行参数的设置、信息状态管理、通信链路接口、人机交互接口等几部分。二. 芯片

3、特性简介控制电路的设计是变频器设计的关键,传统的变频器采用模拟器件实现, 因模拟器件受温度的影响而严重影响其性能,所以系统设计采用AT89S52单片机SPWM专用集成芯片配合来实现逆变控制器6个IGBT的通断。2.1 AT89S52单片机功能介绍AT89S52单片机为40引脚芯片如图所示,具有PDIP,PLCC和TQFP3钟封 装形式。入各引脚的功能如下: P0 口8位、开漏极、双向I/O 口。当用做 通用I/O 口时,每个引脚可驱动8个TTL负载;当用做输入时,每个端口首先 置1。P0 口也可用做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时的低8位地址/数据总 线的复用口。这种情况下,P0 口内含上拉电

4、阻。A在Flash编程时,P0 口输入代 码数据;在Flash校验时,P0 口输出代码数据。在进行编程校验时,需外接10KQ 的上拉电阻。Ae P1 口8位、双向I/O 口,内含上拉电阻。AP1 口为用户使 用的通用I/O 口,每个引脚可驱动4个TTL负载。当用做输入时,每个端口首 先置1。AP1.0和P1.1引脚也用做定时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触发器输 A(P1.1/T2DX)O A在编程和校验期间,P1 口可输入低字节地址。 P2 口8 位、双向I/O 口,内部具有上拉电阻。AP2 口可用做通用I/O,可以驱动4个TTL 负载。对P2 口各位写入1,可作为输入。每个引脚由外

5、部负载拉为低电平时, 经由内部上拉电阻向外输出电流。A191829303112345678XTAL1P0.0/AD0P0.1/AD1P0.2/AD2XTAL2P0.3/AD3P0.4/AD4P0.5/AD5P0.6/AD6RSTP0.7/AD7P2.0/A8P2.1/A9P2.2/A10PSENP2.3/A11ALEP2.4/A12EAP2.5/A13P2.6/A14P2.7/A15P1.0/T2P3.0/RXDP1.1/T2EXP3.1/TXDP1.2P3.2/INT0P1.3P3.3/INT1P1.4P3.4/T0P1.5P3.5/T1P1.6P3.6/WRP1.7P3.7/RDU1AT8

6、9C52393837363534333221 F 23 24 25 26 27 281011121314151617在访问16位地址的外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时,P2 口提供高8位地址。 用MOVX DPTR类指令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 口为高8位地址(即PCH); 用MOVX R0和MOVX R1类指令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 口上的内容是 SFR P2的内容。A在编程和校验时,P2 口接收地址线的高位和一些控制信号。 AP3 口8位、双向I/O 口,内部含有上拉电阻。A P3 口可用做通用I/O 口, 可驱动4个TTL负载。当用做输入熟,要先将P3 口各位置如外部负载将P3 口 拉

7、低,则经过上拉电阻向外输出电流。A在编程和校验时,P3 口接收某些控制信 号。A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A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 低电平有效。A 一一片外程序存储器访问允许。A XTAL1和 XTAL2 XTAL1是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XTAL2是 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2.2 芯片 SPMC75F2413A 特性基于智能功率模组芯片和SPMC75F2413A实现的通用变频器方案,下面介绍 SPMC75F2413A 的特性。SPMC75F2413A是p nSP系列产品的一个新成员,是凌阳科技新推出的一 个16位结构的微控制器。与其它p nSP产品不同的是,SP

8、MC75F2413A主要应 用在工 控或是家电的变频驱动领域。由于其拥有出色性能定时器PWM信号发生 器组。因此,SPMC75F2413A可以方便的实现各种电机驱动方案。SPMC75F2413A在4.5V5.5V工作电压范围内的工作速度范围为024MHz,拥 有2K字SRAM和32K字闪存ROM; 64个可编程的 多功能I/O端口; 5个通用16位 定时器/计数器,且每个定时器均有PWM发生的事件捕获功能;2个专用于定时可 编程周期定时器;可编程看门狗;低电压复 位/监测功能;8通道10位模-数转换。 SPMC75F2413A在电机控制领域有相当优秀的表现。特性包括:凌阳16位p nSP处理器

9、(ISA 1.2); 工作电压: 内核:4.5V5.5V;最高运行速度:24MHz;工作温度:-40 C85 C;芯片内存储器:32KW (32KX16) Flash 2KW (2KX16) SRAM;基于时钟发生模块的锁相环电路; 看门狗定时器 10位模/数转换器8通道输入10us (100kHz)转换时间;串行通讯接口通用异步串行通讯接口(UART)标准外围接口(SPI);总计64个通用输入输出管脚;电源管理2种低功耗模式:Wait/Standby每个外设都可以独立的供电;两个比较匹配定时器; 5个16位通用定时器; 2个用于脉宽调制,2个用于速度捕获,1个用于速度反馈环; MCP定时器3

10、支持TIO3ATIO3F, MCP定时器4支持TIO4ATIO4F;脉宽调制定时器支持递增/递减计数; PDC定时器0/1均支持3通道的TIO0ATIO0C输入捕获; TPM定时器2支持捕获/脉宽调制; 12个16位脉宽调制输出; 2通道的电机驱动脉宽调制输出(互补的3相6路脉宽调制输出); TIO3ATIO3F利用MCP定时器3工作,TIO4ATIO4F利用MCP定时器4 工作;中心(center)或边沿(edge)脉宽调制输出;通过外部错误保护管脚进行脉宽调制输出保护; 可编程的死区控制(Dead time control);脉宽调制服务和错误中断发生;具备驱动交流感应电机和直流无刷电机的

11、能力;内嵌在线仿真功能;三. 系统总体方案介绍本通用变频器系统主要由凌阳十六位单片机SPMC75F2413A、三凌的IPM功 率模组芯片PS21865A组成,系统框图如图3-1。图3-1系统框图3.1这个系统的功能:系统运行参数可调化,以适应不同应用的需要;拥有实时的信息和状态显示, 主要用于当前系统的状态信息显示和人机接口的一部分;带有系统参数设置和控 制用的键盘;拥有8个数字控制端口,以方便用户的远程操控,端口的具体功能 可通过设置来更改;具备模拟控制接口;完备的系统保护功能,在系统异常时保 护系统不受损坏。3.2 系统工作流程:主控MCU接收根据设置来自键盘和数字或是模拟接口的控制信息合

12、成驱动 电机驱动所用的驱动信号,信号经IPM功率变换后驱动电机。同时主控MCU会随 时监视系统的运行,一旦出现异常便会立即保护,同时报警,以提醒用户进行处 理。四. 系统硬件设计系统驱动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如图4-1。其中PS21865A内部是一个三相的功 率桥相应驱动电路,用于实现SPWM信号到驱动电机的功率变换功能。 SPMC75F2413A单片机的主要作用:(1).产生驱动电机所需的SPWM信号。(2).完成人机交互,方便用户对系统的控制。(3).处理相关的异常信息,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SPMC75F2413A产生的三相互补的PWM信号经由芯片的IOB05输出,控制 PS21865A的三相全

13、桥电路,信号经功率合成放大后从OUT_U、OUT_V、OUT_W三 个端子输出并控制电机。同时,U相和W相的信号还会通过电流互感器,为系统 控制提供电流传感信号。SPMC75F2413A的IOB6是错误侦测输入端,通过对其 传回信号的检测,一旦PS21865A出现工作异常(如过压、欠压、过流、过热), 驱动硬 件会立即禁止PS21865A工作,同时申请中断,请求CPU处理。图4-1中的电阻是上拉电阻,因PS21865A的故障输出信号是集电极开路输 出的,同时这个信号是低有效的。KVDD 310VOUT VHGNDOUTOUT图4-1系统电路原理图五变频器系统软件设计整个系统软件分为三部分:(1

14、).电机的核心驱动程序,这部分主要是产生电机驱动所用的SPWM信号发生器,和一些相关的驱动服务程序;(2).系统控制程序;(3).人机接口界面程序;5.1该系统核心驱动部分的结构如图5-1。在这里使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方法去实现SPWM信号的产生,只不过是用 PWM发生器替代了 DAC。这部分结构(除PWM发生模块)将在PWM的周期中断中 用软件实现。这里的调制系数计算和乘法器主要是为实现波形的幅度控制和电源 波动补尝用的波形合成的PWM周期中断服务。直流干戏电压 目标电压UFUN相位累加器120240正弦查找表乘法器调制系数计算VFUVWF图5-1驱动结构5.2子程序的流程如图5-2。程序首

15、先判断是否有波形参数更新,以此实现波形参数的一次性同步更新, 以防止参数修改不同步对发生信号的影响。而后程序会根据图5-1的结构流程 依次执行,完成后返回。图5-2中断服务子程序流程图系统控制部分是整个系统协调的心脏。整个系统都在其协调下有条不紊的工 作。这部分主要是根据系统设置和当前系统的状态给出相应的控制信息,以确保 系统的可靠运行。5.3人机接口界面程序。这部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交互接口,以方便用户对变频器的可 靠控制。包括变频器的起停、各种运行参数的设置都在这一层面上执行。5.3系统主流程图图53主程序流程图如图5-3所示,主程序主要负责各个模块的运行调度:首先系统运行前,

16、先对系统相关参数、部件进行初始化;其次,当某模块需要运行的时间到时,就 调用相关模块运行。总体来说,可以认为本系统采用分时轮转的系统运作模式。系统主要包括的模块(任务)有:键盘扫描处理模块、显示模块、运行参数调整 模块、采样和故障检测模块等。5.4变频器运行过程中参数调整模块设计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实时的根据负载的大小来调节运行状态,而此运行状态则是通过调节SPWM波的频率和幅值来实现的。在变频器运行过程中分为 以下几个状态。加速态(ACC)、工作态(WORK)、减速态(DEC)、制动态(BRAKE) 和停止态(STOP);在设计中还应主要一些保护功能的开启,比如防跳闸功能, 具体情况参见图

17、54所示,fs为设定频率,fe为基频,通常为电机的额定频率。N=f?/fsM=f (fs)图54变频器运行参数调整模块流程图5.5变频器采样及故障检测模块设计本系统设计采用ADC0809做为采样芯片对5个通道采样,分别为:直流侧 电压、2相交流电流、外部模拟电压输入、外部模拟电流输入。采样到的值被送 入各自变量中去,故障检测模块对是否过流、过压、欠压等故障做出判断,并设 置故障状态变量为不同的状态值,以便其他模块获取系统的故障状态。需要提出 的是,在欠压时,流程图中体现了 AVR功能,自动调整了 U/f曲线。流程图见图 55所示N图55采样及故障检测模块流程图5.6定时器中断模块设计T0的主要

18、任务是:一方面将计算得到的tl, t2, t3这3相脉宽值送给外 部的SPWM发生器进而产生频率和幅值可调的SPWM波;另一方面在系统为制动状 态下时,保持脉宽不变,给电机输入直流电。总而言之,T0是实际产生波(交 流的、直流的)的程序模块,如56所示。而T1相当于时分系统的心跳,主要 负责各个模块的定时调度。某模块定时到时,将在主程序中被调用执行。开始)5开始。送入SFW发生器相应的寄存器件中给电机通直流电 保持脉宽及桥的 通断状态不变图56定时器T0、T1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五.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让我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在得到任务并且 通读了一遍后,完全不知道应该从哪入手但是

19、后来通过查资料和向懂得同学请 教,让我掌握了课程设计的大体流程,也使我深深认识到认真学习的重要性。好些平时课本和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这次也大体掌握。最重要的一点是 增强了我的自学能力,养成了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这对以后的 实践工作时有很大益处的。虽然这次课设的过程很辛苦,但是能学到一些课本上 没有的知识真的很开心。六. 参考文献1 雷思孝、李伯成、雷向莉等,单片机原理及实用技术一凌阳16位单片机原 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 SUNPLUS,SPMC75F2413A 编程指南 V1.1M北京:SUNNORTH;3 Mitsubishi,PS21865A 数据手册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