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致严重口腔黏膜炎1例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9841205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氟尿嘧啶致严重口腔黏膜炎1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氟尿嘧啶致严重口腔黏膜炎1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氟尿嘧啶致严重口腔黏膜炎1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氟尿嘧啶致严重口腔黏膜炎1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氟尿嘧啶致严重口腔黏膜炎1例(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部尿嘧啶致严重口腔黏膜炎1例邓杰;殷家福;杨柱梅;沈志强【摘要】1例38岁女性患者,清宫术后5个月余,病理检查结果为”侵蚀性葡萄胎”. 术后末次氟尿嘧啶注射液单药化疗后,主因严重口腔黏膜炎3 d入院.入院诊断为”侵 蚀性葡萄胎B期低危化疗后”、”严重口腔黏膜炎.患者口腔黏膜多处破溃严重,少许 出血点,无法进食,口齿不清初始治疗给予康复新液(10 mL,bid,po),重组人表皮生长 因子外用溶液(4000 IU,qd,外用)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肠外营养及相关感染指标 检测,加强口腔清洁.3d后患者口腔黏膜炎有所好转,继续原方案治疗.6 d后患者情 况明显好转,可进流食,停用肠外营养药物.14

2、 d后患者情况基本恢复正常,口齿清晰, 可正常进食,当日出院.A 38-year-old female patient who had an operation of uterus curettage about 5 months ago was diagnosed as invasive hydatidiform mole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y. The patient received infusion of fluorouracil last time after operation and admitted to hospital for severe

3、oral mucositis for 3 days. The diagnosis was invasive hydatidiform mole in stage with low risk, severe oral mucositis. The patient had severe oral ulceration with bleeding spots, inability to eat, slurred speech. The initial treatment was Kangfuxin liquid (10 mL, bid, po),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

4、l growth factor external solution (4000 IU, qd, external use) for symptomatic support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patient was given parenteral nutrition and the related infection indexes were detected, the oral cavity cleaning was strengthened. After 3 days, the oral mucositis improved, the ini

5、tial treatment was continued. After 6 day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was obviously improved, with liquid diet, the parenteral nutrition was discontinued. After 14 days, the patient almost recovered to normal condition, with normal diet,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年(卷),期】2017(014)006

6、 【总页数】4页(P377-380) 【关键词】氟尿嘧啶;化疗;口腔黏膜炎;药品不良反应【作者】邓杰;殷家福;杨柱梅;沈志强 【作者单位】云南省肿瘤医院药剂科,云南昆明650118;云南省肿瘤医院药剂科,云 南昆明650118;云南省肿瘤医院药剂科,云南昆明650118;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暨 省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 【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2017年1月体检B超提示葡萄胎,1月22日行清宫术” 术后病检葡萄胎”,综合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B期,定期于当地门诊复查。2017年2月外院远程会诊建议观察,3月患者P-HCG明显升高,外院建议单药

7、5-FU化疗。3月1日-3月8日于当地医院行首次化疗(5-FU , 1.62 g,qd , ivgtt, d1-d8 ),出现I级口腔黏膜炎,对症治疗后痊愈;3月22日-3月29日 于当地医院行第二周期化疗(5-FU , 1.58 g,qd, ivgtt, d1-d8 )。4月2日出 现严重口腔黏膜破溃,无法进食,口齿不清后转入我院治疗。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KPS 80分,痛苦面容,面部皮肤见色素沉着,口腔黏膜 多处严重破溃,少许出血点,舌及两侧口颊部可见脓苔附着,无法进食,口齿不清, 为IV级口腔黏膜炎(CTCAE第4版)。4月2日初始治疗给予康复新液(10 mL, bid , po ),

8、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4000 IU,qd,外用)对症支持,同 时给予脂肪乳氨基酸(17 )葡萄糖(11% )注射液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进行血常 规、血生化、口颊部分泌物培养、G试验等感染相关指标检测,并加强口腔清洁。4 月 2 日血常规及血生化:WBC 5.04x109.L-1, N 0.70 , CRP 66.63 mg.dL-1 , PCT 0.07 ng.mL-1 , G 试验 38.7 pg.L-1 , ALT 90 U.L-1 , AST 66 U.L-1,总胆 红素 18.3 pmol.L-1,直接胆红素 11.5 pmol.L-1,尿素 2.50 mmol.L-1,肌酐 6

9、2 pmol.L-1,总蛋白 68 g.L-1,血清白蛋白 46 g.L-1、&-HCG 14.11 IU.L-1、 Na+ 136.9 mmol.L-1 , K+ 3.6 mmol.L-1。患者无相关感染症状,无电解质紊乱, 未做其余特殊处理;3 d后患者口腔黏膜炎有所好转,舌及双侧口颊部脓苔较前减 轻,口齿不清较前好转,口颊部分泌物培养回报无细菌及真菌。4月5日血常规及 血生化:WBC 5.11x109.L-1, N 0.52 , CRP 74.26 mg.dL-1, PCT 0.05 ng.mL- 1 , ALT 83 U.L-1 , AST 101 U.L-1 , Na+ 138 mm

10、ol.L-1 , K+ 3.67 mmol.L-1 , 继续原方案治疗;7 d后患者口腔黏膜炎情况明显好转,唇周溃疡处可见少许结痂, 可进流食,停用肠夕卜营养药物,嘱患者继续加强口腔清洁。4月10日血常规及血 生化:WBC 4.84x109.L-1, N 0.55 , CRP 10.70 mg.dL-1 , PCT 0.02 ng.mL-1 , ALT 36 U.L-1 , AST 25 U.L-1 , Na + 140 mmol.L-1 , K+ 3.94 mmol.L-1 ; 14 d 后患者口腔黏膜基本恢复正常,唇周可见环状结痂,舌及双侧口颊部无脓苔附着, 口齿清晰,可正常进食,复查血常

11、规及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异常,当日出院。2讨论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 )是一种广谱细胞周期抗肿瘤药物,在体内转化为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后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嘧啶核苷酸转 换成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抑制DNA合成,对RNA合成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增殖。5-FU可单独或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对消 化道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胃癌有效,或较大剂量用于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 胎,亦可用于治疗乳腺癌、膀胱癌、肺癌等,是目前治疗实体肿瘤的重要药物。目 前临床上还常用氟尿嘧啶衍生物,如替加氟、卡培他滨及替吉奥等。2.1氟尿嘧啶的不良反应及关联性

12、评价文献报道5-FU单药化疗以及联合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的不良反应有所差异1。说明书提示该药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食欲减退、呕吐、 骨髓抑制等,一般剂量多不严重;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毒性;偶见心肌缺血, 心绞痛及心电图变化;偶见口腔黏膜炎或溃疡,腹部不适或腹泻。也有文献报道使 用5-FU后出现严重黏膜损伤的病例2-3。2012年CFDA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中规定,依据不良反应事件分析的五 条原则,将关联性评价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6 级。该患者在使用氟尿嘧啶4 d后出现严重口腔黏膜炎,用药与不良反应有合

13、理 的时间关系;口腔黏膜炎为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停药后患者反应缓解;患者上一 周期用药为轻度黏膜炎,此次再次使用该可疑药品出现了同样的反应事件。评价结 果为肯定。本例患者应用单药5-FU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口腔黏膜严重损伤,无法进食,故 积极进行感染指标及体液电解质监测等,避免出现感染和水电解质紊乱,加重患者 病情。5-FU引起的严重黏膜毒性,值得在临床用药中引起注意。2.2氟尿嘧啶致口腔黏膜炎机制肿瘤放化疗过程中可能对快速增长的黏膜上皮细胞造成损伤,引发口腔黏膜炎和胃 肠道黏膜炎4。黏膜炎发生于20% 40%常规化疗患者,80%大剂量化疗患者 和近乎所有接受头颈部放疗的患者5。化疗弓I起的黏

14、膜炎与化疗药物、给药途径、 给药剂量、用药周期、合并用药等有关。其临床症状有口腔疼痛、吞咽困难、味觉 障碍、口干、营养不良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误治疗,并增加治疗费用。 口腔黏膜炎早期征象包括红斑和水肿,烧灼感,对辛辣食物敏感度增加。多个红斑 将形成白色斑片并发展成溃疡。溃疡不仅激发感染,且削弱营养物质和液体摄入, 导致营养不良和脱水,进一步妨碍黏膜再生6。该患者症状与之相符。现认为放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基本病理包括直接损伤机制和间接损伤机制。直接 损伤机制为抗肿瘤药物或射线引起的直接黏膜损伤。平均发生在5 -14 d,进一 步引起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凋亡。间接损伤机制是由于炎性介质释放,放

15、射线或抗肿 瘤药物使具有保护作用的唾液损失。同时放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促进了口腔 黏膜炎发展,促进了细菌,真菌和病毒在损伤黏膜上出现6。放化疗引起的口腔 黏膜炎的病理生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始阶段,炎症,血管阶段,上皮阶段,溃 疡/细菌阶段,痊愈阶段7。炎症阶段,上皮组织、内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受损,释 放自由基,炎性介质直接或加重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毒性因子积聚,进一步加重 组织损伤。上皮阶段发生在放化疗后4 5d,组织损伤程度与口腔上皮组织的增 生率直接相关。口腔黏膜上皮崩溃最终导致溃疡发生。化疗患者愈合阶段常为 12 16 d,痊愈的关键是依靠上皮细胞的增殖率、造血功能的恢复、局部微生物

16、 菌群的重建和防碍愈合因子的缺乏。本例患者治疗后14 d基本恢复正常,符合文 献相关数据。其他影响个体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因素包括某些代谢酶和DNA修饰机 制的缺失,叶酸、维生素BI2缺乏;抗肿瘤药物造成肝肾功能损伤、胸膜腔、腹膜 腔渗出以及特殊药物的应用(如亚叶酸)延迟药物在机体的排除8;存在口腔病 变,如口腔干燥症,也促进黏膜炎的发生;腹泻、口腔pH、睡眠、唾液黏稠度是 影响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因素9。2.3肿瘤治疗继发黏膜炎管理国内目前无相应指南或共识治疗肿瘤继发口腔黏膜炎的规范方法。参照美国肿瘤支 持治疗多国协会/国际口腔肿瘤学会(MASCC/ISOO )肿瘤继发黏膜炎指南(2014

17、),使用口腔护理方案预防口腔黏膜炎有益,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和21种 漱口水保持口腔卫生。帕利夫明是唯一经过美国FDA和欧洲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对 口腔黏膜炎有效的药物。指南建议使用吗啡、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漱口水、多虑 平漱口处理在特定治疗情况下的口腔黏膜炎疼痛。静脉推注5-FU患者可使用30 min 口腔冷冻疗法预防口腔黏膜炎5。除指南中推荐的预防或治疗方法外,我国 药品说明书适应证中针对黏膜炎”的药物有金栀洁龈含漱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注射用氨磷汀。国内预防使用氨磷汀多集中在口腔黏膜炎上,可见多篇减少造血干 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报道或Meta分析10-11。放疗方式、合并化疗药物、 护理

18、等措施的改进也可能减少黏膜炎发生比例12。该患者通过使用康复新液及加 强口腔清洁,口腔黏膜炎得到有效治疗,国内有很多关于康复新液预防以及治疗口 腔黏膜炎的报道13。2.4氟尿嘧啶的药代动力学与TDM5-FU首过效应明显,口服吸收不稳定,入血后易进入细胞并分布于全身各组织。 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5-FU稳态血药浓度与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关14,按常规体表 面积换算方式给药,部分患者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部分患者则可能发生蓄积 中毒或不良反应(严重骨髓抑制、消化道黏膜损伤、共济失调等)15-16。5-FU 的有效剂量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通过基于药代动力学的剂量调整将血药浓度控制在 合适的范围内能显著提高

19、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7,5-FU存在患者个体代 谢机制差别可引起显著系统代谢差异,导致其在患者体内存在药动及药效学上的巨 大差异18。对治疗窗窄、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 TDM可在药学监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故推荐对5-FU进行TDM。本患者在第一周 期化疗后出现轻度口腔黏膜炎,第二周期的化疗后出现重度口腔黏膜炎,在常规剂 量给药范围内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考虑与血药浓度有关,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再次 原方案治疗,建议行TDM监测。目前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LC-MS/MS)和免疫分析法19。2.5氟尿嘧啶相关代谢酶DPD药物

20、代谢酶在药物代谢解毒和代谢活化中起重要作用。与5-FU不良反应和疗效相 关的三种酶分别是二氢嘧啶脱氢酶(DPD);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胸腺嘧 啶核苷酸合成酶(TS)。DPD主要存在于肝脏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体内80% 的5-FU通过其代谢为无活性产物20。DPD活性与5-FU的清除率,种族相关 21-23。不同个体DPD活性差异很大,达8 21倍。DPD由基因DPYD编码, DPYD内等位基因有20余种突变体,导致DPD活性降低和5-FU毒性发生。DPYD基因多态性在预测5-FU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4。故在 化疗前测定DPD活性,预测患者使用氟尿嘧啶类药物的疗效和耐受程度

21、,对个体 化治疗具有重要作用。DPD的研究已上升至基因水平,目前DPD活性判定主要有:评估DPD活性、 DPYD基因改变、编码DPD的mRNA改变。夕卜周血单个核细胞中DPD活性在临 床很少采用25; DPD由DPYD基因编码,核苷酸变异可能导致DPD结构及活 性变化。DPD基因检测时间短,实验操作性强,临床应用价值高。目前发现最常 见的导致5-FU严重不良反应的基因突变位点为DPYD*2A和DPYD*13。其中 DPYD*2A是最常见突变位点,多项临床试验结果证明DPYD*2A携带者更易发生 3级以上的氟尿嘧啶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一项前瞻性研究检测2038例接受氟尿 嘧啶类为基础方案化疗患者

22、的DPYD*2A,其中22例(1.1% )为杂合突变,并进 行减量治疗。与之前数据对照,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73%下降至28%,药品 不良反应导致的死亡率从10%降至0%26。DPYD*13的突变率和相关研究相对 DPYD*2A较少,但也提示其突变与不良反应相关25。鉴于DPYD基因突变与毒 性的关系,美国CPIC推荐在以上位点杂合突变的患者起始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治疗 时需减量至少50%,然后根据不良反应及药动学调整剂量。若是纯合突变者,则 应选择别的药物进行治疗27。DPD在5-FU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检测及评 估DPD活性能提高有效性和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很大价值。 综

23、上,对于可能由化疗引起黏膜毒性反应的患者,应该积极的进行预防及治疗,可 通过TDM、基因检测、口腔护理联合、调整给药剂量、调整治疗方案、冷冻疗法 和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以确保患者治疗的顺利 进行。参考文献1 李科.氟尿嘧啶相关化疗方案及常见不良反应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4,26 (4):275-279.2 陶敏贤,潘迎英,张永华.5-氟尿嘧啶持续静脉输注致多黏膜损伤l例J.河北中 医,2011 ,33 (4 ): 637-638.3 夏晨.药源性IV度口腔炎的护理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06 ,19 ( 7):94.4 崔向丽,许艳妮,徐春敏,等.化疗相关性

24、腹泻和便秘的诊治J .药品评价, 2012 ,9 ( 11 ): 36-38,42.5 Lalla RV, Bowen J, Barasch A, et al. MASCC/ISO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mucositis secondary to cancer therapyJ. Cancer, 2014, 120(10): 1453-1461.6 张文陆,宇长青,王言.放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病理基础和诊断概况J .医 学综述,2007 ,13 ( 18 ): 1388-1390.7 Sonis ST. Mu

25、cositis as a biological process: a new hypothe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stomatotoxicityJ.Oral Oncol, 1998, 34(1): 39-43.8 Lee JS, Murphy WK, Shirinian MH, et al. Alleviation by leucovorin of the dose-limiting toxicity of edatrexate: potential for improved therapeutic efficacyJ.

26、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1991, 28(3): 199-204.9 刘建红,郑晓莉,茅静,等.化疗致口腔黏膜炎相关因素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07 ,22 ( 17 ): 7-9.10 董伟民,曹祥山,凌云,等.氨磷汀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的保 护作用J .现代医学,2011 ,39 ( 1 ): 71-73 .11 李庆华,文思思.氨磷汀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预防黏膜炎作用的Meta分析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 ( 14): 2036-2038 .12 林春养.标准化口腔护理在放化疗癌症患者口腔黏膜炎及牙龈炎中的应用J.护 理实践与

27、研究,2017 ,14 ( 11 ): 60-61.13 白洪芳,江庆华,曾万琴,等.康复新液预防与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 炎的效果观察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7 ,30 ( 1 ): 43-48.14 蔡讯,薛鹏,宋卫峰,等.氟尿嘧啶血药浓度监测在进一步提高晚期胃癌化 疗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预测中的作用J.肿瘤,2011,31 ( 10 ): 930-936.15 周志伟,王国强.二氢嘧啶脱氢酶活性与结直肠癌患者5-FU辅助化疗毒性关 系的研究J .癌症,2004,23 ( 11s): 1512-1516.16 Zachariae R, Paulsen K, Mehlsen M, et

28、al.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vomiting, and fatigue-the rol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lated to sensory perception and autonomic reactivityJ.Psychother Psychosom, 2007, 76(6): 376-384.17 Gamelin E, Delva R, Jacob J, et al. Individual fluorouracil dose adjustment based on pharmacokinetic follow-

29、up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dosage: 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 J Clin Oncol, 2008,26(13): 2099-2105.18 李然,焦园园,刘颖,等.1例卡培他滨致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 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12(6): 354-356.19 时静,陈海生,段存贤,等.5-氟尿嘧啶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 药理学杂志,2016,32(11): 1053-1

30、056.20 吴丽敏,王鸿梅,李军.氟尿嘧啶药理学及其相关代谢酶的遗传药理学进展J. 浙江临床医学,2014,16(3): 481-483.21 蔡乐,叶敏,付强,等.HPLC法测定血浆中尿嘧啶和二氢尿嘧啶的含量J.中 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5(6):10-13.22 Boisdron-Celle M, Remaud G, Traore S, et al. 5-fluorouracilrelated severe toxicity: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ethods for the pretherapeutic detection of dihydrop

31、yrimidin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J. Cancer Lett, 2007, 249(2): 271-282.23 Offer SM, Lee AM, Mattison LK, et al. A DPYD variant (Y186C)in individuals of African ancestry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DPD enzyme activityJ. Clin Pharmacol Ther, 2013, 94(1): 158-166.24 Sun W, Yan C, Jia S, et al. Correlation

32、 analysis of peripheral DPYD gene polymorphism with 5-fluorouracil susceptibility and side effects in colon cancer patientsJ. Int J Clin Exp Med, 2014,7(12): 5857-5861.25 韦青,王晰程,沈琳.二氢嘧啶脱氢酶与氟尿嘧啶类药物不良反应及疗效相关 性J.癌症进展,2016,14(7): 608-612.26 Deenen MJ, Meulendijks D, Cats A, et al. Upfront genotyping of

33、DPYD*2A to individualize fluoropyrimidine therapy: a safety and cost analysisJ. J Clin Oncol, 2016, 34(3): 227-234.27 Caudle KE, Thorn CF, Klein TE, et al. Clinical Pharmacogenetics Implementation Consortium guidelines for 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 genotype and fluoropyrimidine dosingJ. Clin Pharmacol Ther, 2013, 94(6): 640-64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