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红外光谱论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9839107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1.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红外光谱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红外光谱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红外光谱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红外光谱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红外光谱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1、摘要 12、红外光谱分析的简介 13、红外光谱分析的优缺点: 14、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25、红外光谱的应用: 46、总结 5红外光谱分析1、摘要对物质自发发射或受激发射的红外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发射光 谱,物质的红外发射光谱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温度和化学组成;对被物质所 吸收的红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的特征 性,不但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而且广泛地用于表征和鉴别 各种化学物种。关键词: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优缺点2、红外光谱分析的简介红外光谱学是光谱学中研究电磁光谱红外部分的分支。它包括了许多 技术,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是吸收光谱学。同所有的分光镜技术

2、一样,它 可以被用来鉴别一种化合物和研究样品的成分。对物质自发发射或受激发 射的红外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发射光谱,物质的红外发射光谱主要 决定于物质的温度和化学组成;对被物质所吸收的红外射线进行分光,可 得到红外吸收光谱。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 光谱,它是一种分子光谱。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属于带状光谱。原子也有 红外发射和吸收光谱,但都是线状光谱。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的特征性,不 但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如力常数的测定等,而且广泛地用 于表征和鉴别各种化学物种。3、红外光谱分析的优缺点:优点:1. 只有振-转跃迁,能量低2. 应用范围广3. 分子结构更为精细的表

3、征4. 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样品不限形式,用量少,不破坏样品5. 分析速度快6. 可联用。这些特点也是将其与紫外可见光谱得以区别。缺点:1. 需要大量有代表性且化学值已知的样品建立模型。这样,对小批量 样品的分析用近红外就显得不实际了。2. 模型需要不断更新,由于仪器状态改变或标准样品发生变化,模型 也要随之变化了。3. 模型不通用,每台仪器的模型都不相同,增加使用的局限性。4. 建模本钱高,测试用度大。4、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红外光谱与紫外可见光谱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首先,.光谱产生的机制 不同。红外是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而紫外可见光是价电子和分子 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上的跃迁;其次是研究对

4、象不同前者是在振动中 伴随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后者是不饱合有机化合物特别是具有共轭体 系的有机化合物;最后是二者分析的试样形式不同,使用范围不同,红外 是气、液、固均可,既可定性又可定量,非破坏性分析,而紫外可见光既 可定性又可定量,有时是试样破坏性的。产生红外光谱需要满足俩个条件:(1)红外辐射光子的能量与分子振动 能级跃迁所需能量相同。 (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耦合作用(偶极距有变 化)分子的振动都有一个内在的频率,如果辐射到分子上的红外线的频率 与分子振动的内在频率不同,分子振动不受到影响。如果二者相同,则会 产生共振效应,分子吸收入射的红外线,振幅增大,能量增加。分子具有 内在的振动

5、频率只是共振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内在频率的大小决定 了分子吸收何种频率的红外线。而这种吸收能否发生则由分子在振动过程 中偶极矩是否发生变化所决定。如果一个分子的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 当分子进行伸缩振动时,正负电荷重心的距离跟随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 偶极矩也相应的伸长或者收缩。当一个红外光子作用于分子时,由于红外 光子的波长远远大于分子的体积,可以认为分子处于均匀的电场中。多原 子分子的振动较为复杂(原子多、化学键多、空间结构复杂),但可将其分 解为多个简正振动来研究。简正振动是指 整个分子质心不变、整体不转动、 各原子在原地作简谐振动且频率及相位相同。此时分子中的任何振动可视 为所有上述

6、简谐振动的线性组合。红外光谱的分区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基团频率出现的范围: 4000600 cm-1可分为:4000-1300cm-l的高波数段官能团区,以及1300cm-l以 下的低波数段指纹区。官能团区的峰是由伸缩振动产生的,基团的特征吸 收峰一般位于该区,分布较稀疏,容易分辨。指纹区包含了不含氢的单键 伸缩振动、各键的弯曲振动及分子的骨架振动。特点是振动频率相差不大, 振动偶合作用较强,易受邻近基团的影响。分子结构稍有不同,该区吸收 就有细微差别。5、红外光谱的应用: 红外光谱法的一般特点:特征性强、测定快速、不破坏试样、试样用量少、操作简便、能分析各种状态的试样、分析 灵敏度较低、定量分析

7、误差较大 对样品的要求:(1)试样纯度应大于98%,或者符合商业规格,这样才便于与纯化合物的标准光谱或商业光谱进行对照,多组 份试样应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或色谱法进行分离 提纯,否则各组份光谱互相重叠,难予解析; ( 2 )试样 不应含水(结晶水或游离水),水有红外吸收,与羟基峰 干扰,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所用试样应当经过干 燥处理;(3)试样浓度和厚度要适当,使最强吸收透光度在520%之间 定性分析和结构分析:红外光谱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其谱带的数目、位置、形状和强度都随化合物不同而各不相同。因此, 红外光谱法是定性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有力工具。 定量分析:红外光谱有许多谱带可供选择,更有

8、利于排除干扰。红外光源发光能量较低,红外检测器的灵敏度也很低,103吸收 池厚度小、单色器狭缝宽度大,测量误差也较大。对于农药 组份、土壤表面水份、田间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和谷物油料 作物及肉类食品中蛋白质、脂肪和水份含量的测定,红外光 谱法是较好的分析方法。举例:有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7H602,其红外光谱如下图,试推断其结构。由图观察可得出:(1) U=l + 7 + 0.5X(-6)=5,可能有苯环、双键各一个。(2) 1684cm-i强峰是vC=O吸收(对不饱和贡献为1)。(3) 在3300 2500cm-i区域有宽而散的vOH吸收峰;935cm-i为羧酸二聚体 的丫0H吸收;一1400和一1300cm-i为羧酸的vCO和SOH吸收。6、总结不管怎样,近红外技术在我们的日常检测中,对于比较成熟的检测项 目,它还是有不可取代的特点的。把握好红外检测技术的优缺点,相信在 不久的将来,相关的检测仪器能的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会为我 们的油气测试分析提供更加优势的技术和方法,带来无穷的效应。参考文献:1 .孙伯英、宁光才.红外光谱法检测油田采出水含油量J.2 .徐金龙.红外光谱法测定在用油液的氧、硝、硫化值与酸值相关 性研究J.总后油料研究所,第23卷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