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板块模型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98381988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6.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板块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板块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板块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板块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板块模型(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板块模型【模型概述】板块模型是多个物体的多个过程问题,是一个最经典、最 基本的模型之一。木板和物块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称为板块模型,该模型 涉及到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转化、方向判断等静力学知识,还涉及到牛 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动能定理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等方面的知识。板块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1) 受力分析.(2) 物体相对运动过程的分析.(3) 参考系的选择(通常选取地面).(4) 做v-t图像(5) 摩擦力做功与动能之间的关系.(6 )能量守恒定律的运用.一、含作用力的板块模型问题:【例题1】如图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 木块.已知木块的

2、质量m=1kg,木板的质量M=4kg,长L=2.5m,上表面光滑, 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a=0.2.现用水平恒力F=20N拉木板,g取 10m/s2,求:(2) 要使木块能滑离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3)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假设木板的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0.3,欲使木板能从木块的下方抽出,需对木板施加的最小水平 拉力是多大?(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4) 若木板的长度、木块质量、木板的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 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不变,只将水平恒力增加为30N,则木块滑离木 板需要多长时间?in【解题思路】(1) 根据牛顿第二定

3、律求出木板的加速度.(2) 让木板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结合位移之和等于板长求出恒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3)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木块的最大加速度,隔离对木板分析求出木板的 加速度,抓住木板的加速度大于木块的加速度,求出施加的最小水平拉力.(4) 应用运动学公式,根据相对加速度求所需时间.【答案】(1) 木板的加速度2.5m/s2; (2)要使木块能滑离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1s; (3)对木板施加的最小水平拉力是25N; (4)木块滑离木板需 要2s【解析】解:(1)木板受到的摩擦力F=u(M+m) g=10Nf木板的加速度a=J_x=2.5m

4、/s2(2)设拉力F作用t时间后撤去,木板的加速度为丁二- 2. 5m/ s 2木板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且a= - a有 at2=L解得:t=1s,即F作用的最短时间是1s.(3)设木块的最大加速度为a木块,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a木板,贝咻块二诉1 = W 32对木板:F-Umg-u(M+m) g=Ma 木板木板能从木块的下方抽出的条件:a木板a木块解得:F25N(4)木块的加速度咻块二七二如渣木板的加速度a木斯二丸一七飓:(洲唯吕二4.25m/s2木块滑离木板时,两者的位移关系为x木板-X木tt=L即土木板七2 %木块t2=L带入数据解得:t=2s【变式练习】如图所示,质量M=1k

5、g的木块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块的 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的铁块B (大小可忽略),铁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 数u 1=0.3,木块长L=1m,用F=5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铁块上,g取10m/s2.(1)若水平地面光滑,计算说明两木块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2)若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七二0.1,求铁块运动到木块右端的 时间.【解题思路】(1) 假设不发生相对滑动,通过整体隔离法求出A、B之间的摩擦力,与最 大静摩擦力比较,判断是否发生相对滑动.(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A、B的加速度,结合位移之差等于木块的 长度求出运动的时间.【答案】 (1)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2)铁

6、块运动到木块右端的时间为.云a【解析】(1)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umg=0.3X10N=3N.假设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对AB整体分析得:F= (M+m) a对 A,fAB=Ma代入数据解得:fAB=2.5N.因为孔二,故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2)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u 1mg=maB,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u 1mg-u2 (m+M) g=MaA根据题意有:xB - xA=L气号/,好寸/,联立解得:t=-万S.二、不含作用力的板块模型问题:【例题2】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 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

7、像如图所示。已知物 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 大小 g=10 m/s2,求:档/(m s-1)5;011、0.5 伪(1) 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 从t = 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 大小。【答案】(1)0.20 0.30 (2)1.125 m【解析】从t = 0时开始,木板与物块之间的摩擦力使物块加速,使 木板减速,此过程一直持续到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为止。由图可知,在t =0.5 s时,物块和木板的速度相同。设t = 0到t

8、= t 时间间隔内,物块和1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气和气,则1a=、121 t1顼亍式中v =5 m/s、v =1 m/s分别为木板在t = 0、t = t时速度的大小。设物成和木板的质量为山,物块和木板间、木板与地面1间的动摩擦因数分 别为七、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U mg=ma *+2 Ujmg=ma2七=0.20U =0.30 (2)在t时刻后,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阻碍木板运动,物块与木板之间的 摩擦力改变方向。设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 大小分别为气和气,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 2 U mgf=ma 假设fvu mg,则a =a ;由式得f= U mgu mg

9、,与假 一11221 设矛盾。故f=U mg尊/(m - s-1)由式知,物块加速度的大小a等于a;物块的v-t图像如图中点 划线所示。11由运动学公式可推知,物块和木板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距离分别为S1 = 2X 31工I酝2 i 2a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为s = s s 联立式得 s = 1.125 m 【变式练习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0=37(sin37=3)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山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写 5批评性: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 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遇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

10、块), 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 气减少3,B、C间的动摩擦因数 七减 少位0.5, 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2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 光滑,七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m,C足够 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 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答案】气=3m/s2 , % = 1m/s24s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运动规律以及多物体多过程问题;在0-2s内,A和B受力如图N1 = mgcosd.4=5N 2 = N1 + mgcosd.以沿着斜面向下

11、为正方向,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1和。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3 f1= ma1mgsind f2+ f1= ma2联立以上各式可得缶=3m/s2.a2 = 1m/s2在乌=2s时,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七和,则V1 =叩1 = 6m/s v2 = a2t1 = 2m/stt1时,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印,和,此时AB之间摩擦力 为零,同理可得:Q1,= 6m/s2.(11)a2r = -2m/s2.(12)即B做匀减速,设经时间弓,B的速度减为零,则:2 + a2ft2 = 0Q3)联立(10)(12)(13)可得勺=1s.(14)匕在乌+ &时间内,A相对于B运动的距离为s

12、= (2 + v1t2 + %,弓)(a2t1 + v2t2 + 弓)=12m 2u(m1+m2) g(3) 纸板抽出前,砝码运动的距离=1 + ?,纸板运动的距离 耳1一 2112d+z1=7;a2t!,纸板抽出后,砝码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秘*次 J l=x1+x2,由题意知 a =a,at =at,解得mJ (H-) wjg 13113 2代入数据联立得:F=22.4N 答:(1)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u(2m1+m2) g;(2) 所需拉力的大小F2u(m1+m2) g;(3) 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22.4N.【点评】这是2013年江苏高考题,考查了连接体的运动,应用隔离法分别受 力分析,列

13、运动方程,难度较大.4如图所示,薄板A长L=5m,其质量M=5kg,放在水平桌面上,板右端与桌边 相齐.在A上距右端s=3m处放一物体B (可看成质点),其质量m=2kg.已知 A、B间动摩擦因数U1=0.1,A与桌面间和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七二0.2, 原来系统静止.现在在板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一定的水平力F持续作用在A上 直到将A从B下抽出才撤去,且使B最后停于桌的右边缘.求:(1) B运动的时间.【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B与A发生相对滑动时的加速度,再对A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将A从B下抽出B运动的时间和使B 停在桌右边缘拉力F的大

14、小.【解析】(1)对于B,在未离开A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为:aB1=* 1职=1 m/s2设经过时间气后B离开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离开A后B的加速度为:aB2= -厚飓二-2 m/s2 设物体B离开A时的速度为匕,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 =a t , la 12+_=s, B B1 12 B1 1 - 2 aB2s.代入数据解得tj2 s,匕二慕二1 s, 所以B运动的时间是:t=t+t3 (2)设A的加速度为气,则根据相对运动的位移关系得 2aAt12 - 乌2=1 - s 解得:aA=2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u 1mg-u2 (m+M) g=MaA, 代入数据得:F=26

15、 N.【答案】(1)B运动的时间是3 s (2)力F的大小是26 N.【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5 (2010乾安县校级三模)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长 为L=1m、质量为m0.5kg的木板A,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B以初速度 u 0=4m/s滑上A的上表面,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0.2, g=10m/s2;(1) 当B刚从A上滑落时,A、B的速度分别是多大?(2) 为使B不从木板A的右端滑落,当B滑上A时,在A的右端始终施加一 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求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

16、移与时间的关系.菁优网版权 所有【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物块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求出A、B的加速度大小,根据两者的位移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求出 运动的时间,从而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A、B的速度大小.(2)为使B不从木板A的右端滑落,临界情况是B滑到A的右端时,两者具 有相同的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抓住位移之差等于木板长度,且两者的速度 相等,求出A的加速度,从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的最小值.【解析】(1)假设B刚从A上滑落时,A、B的速度分别为vv2,A的加速度打斐二w或1B的加速侦奈心2由位移关系有湛旦萱注-上广玳入数值解得:t=1s

17、或J.当 t=1s 时 v =a t=4m/s v =v - a t=2m/s 11202v1v2不合题意舍去.t3mV a.t邛/、罕口 己gt rn/s【答案】当B刚从A上滑落时,A、B的速度分别是八、共而M q ITl/ S r, IT m(2)当B经过时间t运动至A的最右端时,若A、B具有共同速度V,则此时 所施加的恒力F有最小值.此过程中A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st2B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L+日二芸A、B的加速度分别为占四叱吕IIm广二U gJ ni2又 v=vo - a2t联立,代入数据解得v=3m/s t=0.5s牛二血,疽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in+um2g=m1ai

18、解得 Fmin=1N故 FN1N【答案】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FN1N.【点评】本题过程较复杂,关键理清A、B的运动情况,综合运用牛顿第二定 律和运动学公式联合求解.6 (2014秋渝中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m,质 量为M=3kg的木块,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可看作质点)放在木板的 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 取 10m/s2)(1)为使物体与木板不发生滑动,F不能超过多少?(2)如果拉力F=10N恒定不变,求小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w 一 F【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牛顿运动

19、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隔离对m分析,求出m的最大加速度,从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整体分析,求出最大拉力的大小.(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M和m的加速度,抓住位移之差等于M的长 度求出运动的时间,从而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小物体离开木板的速度大小.【解析】(1)物体与木板不发生滑动,则木板和物体有共同加速度,由牛顿 第二定律得:F= (M+m) a小物体的加速度由木块对它的静摩擦力提供,则有:f=maWumg解得:FWu(M+m) g=4N(2)小物体的加速度上垣二从曲1 m木板的加速度鬼二匕二钮/二 JIL物体滑过木板所用时间为t,由位移关系得:翌子-乏二L解得t=1s.物体离开木板

20、时的速度vi=ait=1m/s【答案】(1)为使物体与木板不发生滑动,F不能超过4N.(2)小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为1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7 (2011秋潍坊期末)如图所示,长为L=2m、质量为M=8kg的木板,放在水 平地面上,木板向右运动的速度v=6m/s时,在木板前端轻放一个大小不计, 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木板与地面、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0.2, g=10m/s2,求:(1) 物块及木板的加速度;(2) 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工【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

21、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菁优网版权 所有【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物块及木板受力分析可求得加速度;物块相对木板运动距离为L,由运动学公式可求解.【解析】(1)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作用使得物块与木板一起运动加速度 a = ug=2m/s2木板的加速度设为a,则:umg+u(m+M) g=MaMM解得:a3m/s2(2)木块离开木板的条件是,两者的相对位移至少是L,设物块经ts从木板上滑落,则L=vot-号珈普-_|写普代入数据,解得:t=0.4s或t=2s (舍去)故滑离时物块的速度:v=amt=2X0.4=0.8m/s【答案】(1)物块的加速度为2m/s2,木板的加速度为3m/s2;(

22、2)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为0.8m/s.【点评】本题关键对物块及木板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 解,基础题.8 (2011中山市校级二模)质量M=3kg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 平恒力F=11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当速度达到lm/s时, 将质量m=4kg的物块轻轻放到木板的右端,已知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u=0.2,取 g=10m/s2.求:(1) 物体经多少时间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2) 在这一时间内,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多大?(3) 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

23、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分别对物块和木板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然后根据物块与木板达到相对静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求出时间.(2)作图找出位物块和木板之间的移差就是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解答】(1)物块放到木板上到它们达到相对静止,水平方向上只受滑动摩擦力 f=umg=8N.由 f=ma得:aj主 *=2m/s2在这一时间内,设木板的加速度为气,则:F - f=ma2Iaf=U 8=1m/S22 rn 3木板向右做v1m/s,气二1m/s2的匀加速运动,物块与木板达到相对静止即具 有相同的速度所需时间为t.则有:a1t=v0+a2tt二阡日-联立并代入数据得:t

24、=ls.(2)在1s内,物块相对木板向后滑行如图所示.设滑行距离为,则: s=s2 - si= (v0t+4a2t2)-乌产 代入数据得:s=0.5m.(3)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后,它们不仅速度相等,而且加速度也相等.其共 同加速度为a,则对m与M组成的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m) a 隔离物块分析可知,使物块产生加速度a的作用力是木板对它的静摩擦力, 则f静二ma解得:f二ML静 M+ir代入数据得:f静=6.3N【答案】(1)物体经is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2)在这一时间内,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0.5m.(3)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3N.【点评】本题的难度在于要正确分析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把每个物体的运动、受力情况分析清楚,从而正确判断物体间相对运动经历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