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卷语文试卷Word版



《高考冲刺卷语文试卷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冲刺卷语文试卷Word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高考冲刺卷语 文 试 卷(三) 第一部分(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顶粱柱 身体力行 蹚浑(hún)水 模棱(línɡ)两可 B.田径赛 寥若辰星 一刹(chà)那 令人咋(zhà)舌 C.四和院 烟消云散 抹(mǒ)桌子 面如冠(ɡuān)玉 D.倒栽葱 寒冬腊月 女主角(jué) 锲(qiè)而不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阿
2、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出自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B.大厅里摆放着一块天然形成的奇石,形状酷似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真是巧夺天工。 C.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挪用巨额资金向濒临破产的银行注资。 D.上大学不是为得到一纸文凭,把它当作求职的敲门砖,而是为了学习知识、提高素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4月1日开始,北京大幅提高重点区域停车费,这是继车辆限行、摇号限购政策之后,北京实施的又一“治堵新政”。 B.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服务网站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C.在连续
3、遭遇本赛季的五连败后,湖人队的处境令人堪忧,如果后两场比赛再失利,湖人队将跌落至西部赛区第四名。 D.房龙善于用轻松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地理著作,所以他的《房龙地理》能够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诸子散文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著作,其中包括儒家的《论语》、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和墨家的《墨子》等。 B.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作品数量多、风格多样,七言律诗《书愤》慷慨激昂,气韵浑厚,词作《钗头凤(红酥手)》则委婉缠绵、凄恻动人。 C.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诗人,他的代表作品《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
4、都是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D.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卡夫卡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变形记》,讲的是人变成甲虫的荒诞而又深刻的故事。 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④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①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同时,中国诗歌的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人 ② 自由体,有人 ③ 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5、。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 ④ 没有分成派别。它们各擅其能,互相补充,共同促进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A.①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 ②善于 ③善于 ④始终 B.①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②擅长 ③擅长 ④始终 C.①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 ②擅长 ③擅长 ④最终 D.①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②善于 ③善于 ④最终 二、本大题共4小题
6、,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 2 / 18 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请自守,乃知延州。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
7、芦,夺贼地而耕之。贼以骑三万来,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
8、。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 (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 戚:忧伤 B.五让不许 让:推辞 C.必以太平责之 责:责怪 D.言者遂以危事中之 中
9、:诬陷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之南都 B. 乃决策谋取横山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然事有先后 D. 以其遗表无所请 凌万顷之茫然 亦足以畅叙幽情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 在庆州修筑大顺城,来占据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芦城,夺回叛贼的土地派人耕种 B.因徙屯兵就
10、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 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 C.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 有关部门上奏朝廷,全部废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复了过去的旧政策 D.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 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十分贫穷,一辈子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从来都不吃肉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感伤家世之变,离家求学,严格自励,学有所成。 B.元昊在河西反叛,范仲淹主动请缨守御延州,他积极备战,发展农耕,颇有远见。 C.范仲淹自作主张,竭力改革积弊,遭到反对,皇上虽知其忠心,但已不再听
11、信他。 D.范仲淹病重时,皇帝赐药慰问,死后皇帝停朝一天,还追封他兵部尚书以示哀恤。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说范仲淹“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意思是“他侍奉皇帝、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信条,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这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为人处世的原则,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为人处世原则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
12、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部分断句。(5分) 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 之 讽 谕 诗 兼 济 之
13、志 也 谓 之 闲 适 诗 独 善 之 义 也 故 览 仆 诗 者知 仆 之 道 焉 其 余 杂 律 诗 或 诱 于 一 时 一 物 发 于 一笑 一 吟 率 然 成 章 非 平 生 所 尚 者 但 以 亲 朋 合 散 之 际 取 其 释 恨 佐 欢。今铨次之间,未能删去,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略之可也。 (取材于白居易《与元九书》)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
14、诗经·氓》)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 。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怒而飞, 。 (《庄子·逍遥游》) ④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 ⑤ ,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⑥ ,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15、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⑧有日月朝暮悬, 。 (关汉卿《窦娥冤》) 13.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①②题。(7分) 古 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①,树木何修修②。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③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①飚(biāo)风:暴风。②修修:形容树木干枯的样子。③思:悲。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这三句写秋风萧瑟,诗人愁情满怀,出入难安,无计摆
16、脱。 B.“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何人”“谁不”,以两个反问表明,除了诗人以外,座中其他人都不忧愁。 C.“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两句,描写了北方边地的树木被狂风吹得枝叶干枯,给人以萧疏之感。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两句,表明诗人离家越来越远,乡愁越来越重,因而日见消瘦,衣带渐宽。 ②这首诗中“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两句堪称写愁妙笔,请简要赏析。(4分)
17、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①填词,首要的是选定词牌。词牌有两个作用:一是明确调类,即音律特征;一是框定词类,即语言格律特征。词牌的原始涵义,既包括了音乐性,也包括了文学性,这是因为词是用来歌唱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词牌的音乐属性逐步淡化甚至退化,最后只剩下文学的特定格式了。 ②原生态的词牌,就像现在流行歌曲的曲目一样,林林总总,数量繁多。其中好听的很多,流传甚广;一般的也不少,当时的人唱过也就
18、淡忘了。《宋词全集》中共收词牌一千多个,《全宋词》中收录的更多,可见词牌浩繁。面对这么多的词牌,想要填词表意,不借助工具书是很难全都把握准确的。不过事实上,真正常用的词牌远没有那么多。所谓常用词牌,是指大多数词家喜欢使用的词牌,也就是在词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些词牌。掌握了这些词牌,也就掌握了词的精华。 ③《宋词全集》共录编宋代词作者202位,词牌1107个,收录作品14932首,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宋代词作面貌和宋词在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价值。 ④我们以《宋词全集》为样本,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这一千多个词牌中,真正常用的词牌只有41个,只占词牌总数的3.7%。这些词牌出现的频率为全部词牌
19、的50.32%,作品数占全部作品数的59.64%。这些词牌,在词史上出现过许多传颂千古的名篇,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等。 ⑤除此之外,还有22个词牌,也有不少名篇为人们所熟悉,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苏轼的《行香子·过七里滩》、辛弃疾的《汉宫春·立春》等。这些词牌作品数量不是很多,但其名篇被引用和刻印的次数也非常多,因而令人印象深刻。这些词牌连同上面所说的41个常用词牌,可以称之为“多见词牌”。 ⑥初学词的人,如果能够掌握这63个词牌的格律和其代表作,就可以基本掌握宋词的精华,对宋词的文化价值和格律规律有初步的了解了
20、。 (取材于杜肇昆《常用词牌的统计分析》)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随着词牌的音乐属性的退化,词逐渐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文学体裁。 B.原生态词牌数量繁多,其中一部分可能因艺术表现力平凡而消失。 C.历朝大多数词家喜欢使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词牌只有41个。 D.要想学习了解宋词,可以从掌握多见词牌的格律及其代表作入手。 15.从统计分析的结果看,多见词牌有哪些特点?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4分)
21、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晚 秋 ⑴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⑵他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边停下了脚步。两个身材姣好、穿着入时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他的妻子是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但那个曾经安
22、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抱怨他,总是一肚子怨气。瓦萨卡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但马上又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悲痛,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女儿(他不知道在这无望的生活中,等待自己女儿的又将是什么)。最近玛妮克不幸摔了一跤,一只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挣到钱给玛妮克拍X光片和治疗…… ⑶秋风吹过,瓦萨卡不禁打了个哆嗦。现在他必须马上找到工作,每一分钟都很重要!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可要治好疝气也得花一大笔钱哪! ⑷不知为什么,瓦萨卡的两腿突然不听使唤地朝着从小向往的大学
23、走了过去。“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你才能活得像个人。”妈妈当年曾对他这么说过。后来父亲有病,妈妈死了,中学退学后他就去找工作了,一直干苦力……是啊,他以前那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经常逃学的同桌梅鲁日。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 ⑸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步履匆匆,无意间轻轻碰了他一下,接着从路边停着的两辆汽车之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穿戴讲究的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突然他被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跳。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倒在一辆大客车的车轮下。脸色煞白的司机跳下车来,随后是慌慌张张的乘客们。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
24、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⑹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 ⑺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离他只有十几步远。瓦萨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显然是那个被撞倒的女人的。过了一会儿,救护车开过来了,受伤的女人被放到了担架上。救护车走后,围观者散尽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那个小包还在原地,似乎已经和周围绿色的树丛融为一体了。 ⑻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肯定价格不菲
25、!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眼前,离他只有十几步远…… ⑼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马上又停住了:他心砰砰直跳,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突然,他惊恐地发现,对面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捯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依旧迈着跳舞似的脚步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了。 ⑽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抢劫了! ⑾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 ⑿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
26、到了一阵轻松,如卸重负。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⒀“我鬼迷心窍了。”他心烦意乱地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⒁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老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别墅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 ⒂“不就是疝气嘛,有什么了不起的!”瓦萨卡心里想,“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⒃老同学梅鲁日正在跟一个工程主管说话。瓦萨卡迈着沉重的脚步朝梅鲁日走了过去。 ⒄稍后,瓦萨卡背起第一袋水泥。在晚秋的风中,他突然觉得心里有一丝暖意:上帝早晚有一天会注意到他的存在,保佑他生存下去,而且不会让他误入歧途。 (取材于埃利达·格林同名作品
27、)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以“晚秋”为题,暗示主人公生活前景黯淡,使全文笼罩着悲凉的氛围。 B.遭家庭变故的瓦萨卡中学辍学,一直干苦力,但他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之情。 C.瓦萨卡处境窘迫,曾是同桌的梅鲁日却是个大富翁,说明同学情谊很不可靠。 D.由于内心迟疑动作缓慢,瓦萨卡丧失得到贵重小包的良机,对此他懊悔不已。 E.本文语言平实自然,没有复杂情节和人物对话描写,但内涵丰富,发人深思。 17.小说第⑴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做简要分析。(6分)
28、 18.解释画线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含意。(6分) ①另一个世界 ②我鬼迷心窍了。
29、 19.小说常常使用描写这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旨。这篇小说中的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形象,意蕴丰富。请以文中的具体描写为例,写一段赏析文字。(不少于200字)(10分)
30、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作文
31、(60分)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下面这两幅图,让大家比较两幅图中间的圆的大小。 图1 图2 同学们都说图2中间的圆比图1中间的圆大。但是经过测量,大家发现,这两个圆其实一样大。这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 一个同学说:“我们的眼睛有时也会欺骗自己,所以遇事应该认真调查。” 一个同学说:“参照很重要,不同的参照会使人做出不同的判断。” 一个同学说:“事物的本来面貌,不会因人们的看法有误差而改变。” 一个同学说:“正因为有了错觉,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丰富多彩。”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
32、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高考冲刺卷语文试卷(三)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27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D(A顶梁柱、棱lénɡ,B寥若晨星、咋zé,C四合院、抹mā) 2.B(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3.A(B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去掉“随着”或“使”。C“连续……五连败”搭配不当,“令人”和“堪”成分赘余。D不合逻辑,强加因果,分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4.C(《大堰河—
33、—我的保姆》作者是艾青) 5.B 二、(共12分,每小题3分) 6.C(责:要求) 7.A(A动词,往、到。B副词,于是;副词,竟然。C连词,但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介词,因;连词,用来) 8.D(“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从来都不吃肉”应为“如果不是招待宾客,自己一天不吃两顿肉”) 9.C(“自作主张”于文无据,“但已不再听信他”与文意不符,原文“不听”是指皇帝不听信言官对范仲淹的诬陷) 第二部分(123分) 三、(共30分) 10.(10分) 【评分参考】①举例:3分。举出一例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②结合现实生活谈领悟:5分。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分析
34、深刻,即可得满分。 ③语言表达:2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即可得满分。 ④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11.(5分)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其余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者/但以亲朋合散之际/取其释恨佐欢。 【评分参考】①答对2处得1分。 ②答错2处扣1分。 ③“∥”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 12.(8分) ①夙兴夜寐 ②毋吾以也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奉命于危难之间 ⑤千呼万唤始出来 ⑥不以物喜 ⑦卷起千堆雪 ⑧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评分参考】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
35、分。 13.(7分) ①(3分) B(“座中其他人都不忧愁”有误,双重反问表明座中之人均怀满腔忧愁,更加衬托出诗人愁情之重) ②(4分)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1分,要点:表达技巧,“比喻”或“夸张”),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悲苦难以言表,就像车轮在肠中不停地转动(1分,要点:诗句解说),深切表达了客居胡地的游子浓重的思乡愁绪(1分,要点:主旨情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令人震撼(1分,要点:表达效果,“形象”或“震撼”)。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四、(共7分) 14.(3分) C(41个是《宋词全集》中的“常用词牌”,不是历朝“常用词牌”)
36、 15.(4分) ①词牌使用频率高,②作品数量多,③名篇多,④名篇被引用和刻印的次数多。 【评分参考】①每点1分。 ②意思对即可。 五、(共26分) 16.(4分) B、E(A“暗示主人公生活前景黯淡,使全文笼罩着悲凉的氛围”于文无据,C“说明同学情谊很不可靠”于文无据,D“丧失良机”“懊悔不已”与文意不符) 【评分参考】①答对一项得2分。 ②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7.(6分) 【答案要点】要点一:运用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1分) 要点二:运用反衬、拟人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瓦萨卡沮丧、自卑的心境。(2分) 要点三:引出下文,为后文写主人公瓦萨卡的处
37、境艰难做铺垫。(1分) 要点四:点明主人公心情烦闷,与小说结尾“觉得心里有一丝暖意”形成对照,突出人物的心理变化。(1分) 要点五:照应题目,与结尾呼应,使作品结构完整。(1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8.(6分) ①指与瓦萨卡的生活处境截然不同的富人的生活(2分,要点:“截然不同”“富人”)。 ②“鬼迷心窍”指被钱财诱惑,产生了想要把别人遗落的小包据为己有的念头(2分,要点:“被钱财诱惑”“想要把别人遗落的小包据为己有的念头”)。这句话是瓦萨卡对自己一时被贪欲迷惑几乎做错事的自责(1分,要点:“自责”),表明了瓦萨卡的内心还是向善的(1分,要点:“向善”)。 【评分参考】
38、意思对即可。 19.(10分) 【评分参考】①举例:2分。恰当、具体,即可得满分。 ②赏析:5分。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分析中肯,即可得满分。 ③语言表达:3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即可得满分。 ④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六、(共60分) 20.(60分) 作文评分参考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60~51分) 紧扣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55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55分以上。 二类卷 (50~38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
39、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44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个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44分以上。 三类卷 (37~25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31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内容单薄、语病较多的文章只能在31分以下。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说明】①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 ②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
40、。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范公名讳(是)仲淹,字希文,世代居住(在)苏州。范公出生两岁就(丧父)成了孤儿,母亲贫困没有依靠,改嫁长山朱氏。(他)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身世,感伤流泪,辞别母亲离开(家),到南都(去)。(他)进入学堂,要求自己更加严格。过了五年,(他)通晓了六经的要旨,写文章,论述一定以仁义为根本。祥符八年,(他)考中进士,被礼部选为第一名,做了广德军司理参军,才回家接母亲来奉养。范公年少时(就)有非凡的气节,对于(个人的)富贵贫贱毁誉快乐忧伤,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他侍奉皇上对待
41、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原则,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 元昊(在)河西反叛,延州危急。范公请求(朝廷允许)自己守城,于是做了延州的知州。范公做将领,务求慎重,不急于追求眼前的小功利。(他)在延州修筑青涧城,开垦军田。在庆州修筑大顺城,来占据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芦城,夺回叛贼的土地(派人)耕种。叛贼带领三万骑兵来袭,范公告诫诸将:“开战后,(如果)叛贼败走,追击(敌人)不要过河。”(开战)不久叛贼果然败走,追击的将士没有渡过河,河另一边果然有伏兵。叛贼阴谋没有得逞,就领兵撤退了。由此各位将士都很佩服范公。范公对待将士吏卒,一定让(他们)畏惧军法,爱惜自己。所得的赏赐,都按照皇帝的意思分别赏赐
42、给各位将士。范公据守(延州)三年,士兵勇敢,边地富足,恩情威信遍及(延州),于是决定谋划攻占横山,收复灵武,元昊多次派使者称臣求和,皇帝也就召范公回(朝廷)了。当初,范公使归附的羌人为朝廷效力,让(他们)把守边关,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他(在延州)采取的各种措施,(一直到他)离开后(延州)人(还)十分感激他。 庆历三年春天,(皇帝)任命(范公)做枢密副使,(他)五次推辞(皇帝都)不答应。(范公)到(京城)几个月后,(皇帝)让(他)做参知政事。(他)每次进见,(皇帝)一定用(使天下)太平(的重任来)要求他。范公叹息说:“皇上重用我到极致了!但是
43、事情有先后,(要)在长久安定(的情况下)改革弊政,不是朝夕可以(做到的)。”不久皇帝两次赐给(范公)亲笔诏书,催促(他)逐条陈奏天下大事。他做参知政事,才一年就被罢免了,有关部门上奏(朝廷),全部废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复了旧的政策。言官就(趁机)用歹毒的事诬陷他,全靠皇帝体察他的忠心,不听信(谗言)。 当范公病重时,皇帝赏赐药物慰问(他)。(他)死后,(皇帝)停止上朝一天。因为他临终的表奏中没有任何要求,(皇帝就)派人到(范公家里)问他家人的要求。追封(范公)兵部尚书(的官职),用来表示对他哀悼抚恤(的待遇)很丰厚。范公为人外表谦和内心刚直,乐于行善,广有仁爱。母亲死的时候,他还很
44、贫穷,终其一生,(如果)不是(招待)宾客(自己)一天不吃两顿肉,有了财产(就)乐于施舍,心胸非常豁达。 我的志向在于造福天下,行为在于加强自我修养,(我)奉行(贯彻)始终的就是圣贤之道,(用)言词表达出来的就是诗。称作讽谕诗的(那些诗),(表达的)是造福天下的志向,称作闲适诗的(那些诗),(表达的)是加强自我修养的思想。因此读我的(这些)诗的人,(就)知道我的追求了。其余的杂律诗,有的(是)被一时一物所引起的,有的(是)被一笑一吟所激发的,(都是)随意写成,(并)不是(我)平生所重视的,只是在亲戚朋友相聚分离的时候,用它排除(离别的)痛苦,增加(聚会的)欢乐(罢了)。现在选编(诗集)的时候,(我)没能(把它们)删掉去除,将来有人替我编辑这些诗文(时),(把)它们略去(就)可以了。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