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98308574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4.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土壤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 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 要形成因素1. 观察、识别与土壤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 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2. 结合各地土壤标本,知道影响该地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区域 认知】3. 能够运用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原理,说明土壤的发育过程。【综 合思维】4. 认识土壤对生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知识导学 自主学习草报新知知识清单一观察土壤1. 概念: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 空气四种物质组成。2. 土壤观察内容: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

2、构造等。(1) 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如黑土、红壤等。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2) 土壤质地 土壤矿物质颗粒: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 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 分类:砂土、壤土、黏土。(3) 土壤剖面构造 定义: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 所构成。 土层: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 耕作土壤剖面: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易误辨析是不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肥力就越高?为什么?提示 不是。有机质含量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另外,养分、水

3、分、空气和 热量也是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知识清单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 成土母质(1) 定义: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2) 影响: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通。2. 生物(1) 意义: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2) 影响:生物残体一为土壤提供有机质一微生物作用一腐殖质一营养元素一植物吸收一生物残体。3. 气候(1) 影响: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2) 不同气候对土壤的影响 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

4、机质积累,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3) 意义: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4. 地貌(1) 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2) 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物质沉积的分选性5. 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壤分化越明显。6.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微思考比较黄河三角洲冲积土、青藏高原寒漠土、江南丘陵红壤三种土壤类型中,哪一类发育程度较好?并说明理由。提示 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并在比较稳定的气

5、候、 生物条件下发育而成,发育程度最好。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 用较强,因而红壤发育程度较好,但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因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 较快,因而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 较差。知识清单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 功能(1) 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 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3) 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4) 人类种植农作物是以土壤为物质基础的;人类饲养动物,也主要以植物为饲料。2. 养护(1) 对于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或者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的土壤,进行改良或改造。(2) 优良的土壤,要注重种养结

6、合,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如采耻耕、种植 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拓展补遗成土母质和土壤的区别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不具备肥力;土壤是在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热带雨林地带和热带荒漠地区土壤层厚薄比较荒漠土壤森林土壤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土壤层较 厚;但热带荒漠地区因为降水少,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较薄。黑土和红壤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有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壤。黑灰色腐殖质层厚30100 cm,是在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红壤的基本特征是呈酸性,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其原因是

7、红壤分布在湿润和 高温的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被大量分解。素养导学合作探究 霍心突破任务清单一 土壤的组成及分层情境探究情境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蕴含着土壤有机质的形成。请小组合作探究:探究(1)土壤的有机质是怎么形成的?(2)森林土壤与草原土壤相比有机质含量孰高孰低?为什么?提示(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以枯枝落叶和残体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地表。(2)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森林表层枯枝落叶和残体量大,产生的腐殖质多,但淋溶作用 强,下部有机质含量少;草原土壤有机质富集多,含量较森林土壤高。素养凝练1. 土壤组成与其肥力之间的

8、关系2. 土壤质地分类2H -10 面 胡处 100砂粒百分比土壤类型特点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差,而 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耕作壤土所含砂粒、粉粒、黏粒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3. 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枯枝落肿:日)有机层;以分解 郃分分醐的-和半分解的有机 有机碎屑层J质为主.腐殖质蛙】腐戚吹相景,独色 较深、呈衣黑色或焜色,淋溶址:回于裕鲜于“K的

9、初 物曲随水的下渗向F运移. 本层矿物质淋宾.岗色较浅,淀积1一比1:康琳尖的物质 在此沉淀、麒累.成地新重.紫实,呈粽色或红棕色.ci质岛疏松的其化阵舸物质素养应用例1:(地理实践力)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某同学取四份土壤,在三个花盆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放入细砂石和碎石块, 把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移栽盆中。并将花盆放在盛满水的水盆中,水面与土面相平。同时 每天给花盆土壤浇相同的水,花盆土壤不浇水。(1)从实验条件上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从实验结果上看比较说明了什么?比较说明了什么?比较又说明了什么?(3)请帮助该同学预测,哪一盆植株生长最好?并说明理由。提示(

10、1)空气;水;无机盐。(2) 通过对比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空气;通过比较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 水分;通过的比较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3) ;原因是盆有适于植物生长的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量的无机盐。任务清单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情境探究情境古代用五色土象征中华大地,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的明代社稷坛,最上层就铺垫着 五色土。五种颜色的泥土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为青土,南为红土,西为白土,北为黑土, 中为黄土。请小组合作探究:探究黑土、黄土和红土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这三类土壤的典型分布区在哪个地形区? 影响这三类土呈现不同颜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示 黑土:东北平原;气候湿润寒冷,微

11、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 所以土色较黑。黄土:黄土高原;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红土:南方低山丘 陵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 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素养凝练1. 土壤的形成过程2.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成土号谶诚城、W)水现条怕壬响区化克的叩成城些出申土堆r厘版土母版佻1序庶保iltvtlA化iuJFI(1)成土母质成上母质(2)气候物理过程生物活动化学过程一| 岩石尺化过程一1(3)生物(4)地貌抻力作用地貌间it:iI.VI:壤股成过程中最活跃的由素(5)人类活动素养应用业改赍

12、土壤的营养无骚I威、数录和微生物活动I改宠上壤的水分、温度状况改腹七地的养分断环状况改盥土壤的结构、保水性、通气性 J例2:(人地协调观) 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墒”指土壤的水分状况,受土壤水运动影响,“墒情好”有利于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土土壤中的水分壤在过水后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下层土壤水分主要沿毛细管运动到表层。齐民要术中有“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锄”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太PH(2) 陇中地区农民在谷子春播后往往采取压实表土层的方法提高出苗率,原因是什么? 提示(1)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2)增多土壤毛细管,促进下层水分向表层运动。颜色质地课堂小结核心要

13、点成:七母质人类活劫命血构造生物时间上壤的主要 形成因景土壤的劫能和葬护上堆概念观察内容IJS功能1. 了解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2. 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3. 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4. 说出土壤的主要功能。5. 说出土壤养护的主要措施。课堂学业达标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12题。1. 图中至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 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A. B.C.D.2. 图示区域()A. 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 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 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 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解析 第1题,

14、地质、地形是土壤形成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大气、生物和水文是土壤形成较 为活跃的因素。第2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故A正确。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 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B错误。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植被是提 供有机质的,故C错误。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 故D错。答案 1.C 2.A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a是不同气候下(湿润、 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 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淀段层一)淋带层 淀枳层3. 与土壤有机质

15、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B.地形A. 生物C.降水D.成土母质4. 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B.甲与IIA. 甲与IC.乙与IID.丙与I解析 第3题,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选A。第4题,甲图淋溶层最厚,是在湿润 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乙图无淋溶层,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丙图淋溶层适中,是在半 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该地区发育着草原土壤。森林表层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于草原土壤,下部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少,可以判断I为草原土壤,故选D。答案 3.A 4.D5.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r1生物甘林-I,物片剥剧|枯枝落叶fI酒,养分富堡|例质|团检*构4表提土壤.肥

16、方总就|(1)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具体体现为: ,。(2) 土壤中有机质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如图中的 和经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形成的。(3) 土壤中矿物养分的富集,主要是指(4) 自然土壤的形成,是在生物的主导作用下,加上、等其他因素的参与 作用,并经过 过程。解析形成土壤的因素众多,在其过程中,生物通过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对成土母 质的不断改造具有重要意义。生物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 富集过程。经过生物作用与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参与作用,再经过长期的发育过程,成土母 质就形成了自然土壤。答案(1)通过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对成土母

17、质的不断改造 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养 分元素的富集过程(2) 腐殖质氮素(3) 植物选择性地吸收营养元素,储存在生物体内,植物的残体分解后又回到土壤表层(4) 气候 地形 长期的发育课后素养提升合格考一一大显身手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a为“我国东部某 地土壤剖面图”,图b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社腐汶质届0fUJ ICMJ上壤深度1. 图a中甲为()A. 有机层B.淀积层C.耕作层D.犁底层2. 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A

18、. 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 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 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解析 第1题,图a显示,甲位于淋溶层和成土母质层之间,为淀积层,故选B项。第2 题,从图b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 低;如果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表层土壤有机质较低,说明肥力流失较多; 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多流水侵蚀作用。故选C项。答案 1.B 2.C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 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下图)。

19、据此完成34题。3. 东北黑土比南方红壤()A. 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强B. 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C. 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D. 气温使土壤的增粘作用强4. 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水分条件变化B.热量条件变化C.农业类型差异D.地势高低差异解析 第3题,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温度低,气温使土壤的增粘作用弱,土壤中微生物分解 作用弱,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故A、D错,B正确;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降水少,降 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弱,C项错误。第4题,从青到黄再到白,其相应分布地区降水逐渐减 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故选A。答案 3.B 4.A读土壤与其他自然

20、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56题。5. 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A.风化基岩B.气候C.地形D.生物6. 图示区域() 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 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A.B.C.D.解析 第5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 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故答案选D项。第6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 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 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 质,错误;地下径流

21、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错误。因此正确,故答案选A。 答案 5.D 6.A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 土壤容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与同容积水重量的比值。土壤 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 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据此回答79题。7. 土壤容重越大()A.有机质含量越低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B. 土壤孔隙度越高D.越利于作物生长8. 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A. 东南丘陵的红壤B. 松嫩平原的黑土C. 三江平原的沼泽土

22、D.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9. 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A.引水灌溉B.秸秆还田C.深耕土地D.红壤掺沙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土壤容重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孔隙度越低,选A。第8题,根据材料,“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据此选项中最肥沃的土壤 容重应最小,据此选B。第9题,秸秆还田、深耕土地、红壤掺沙都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 降低土壤容重;而引水灌溉使得土壤物质紧实,可能会提高土壤容重,选A。答案 7.A 8.B 9.A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

23、读图完成10 11题。10. 甲图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A. 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B. 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C. 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D. 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11. 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A.阳坡缓坡B.阳坡陡坡C.阴坡 陡坡D.阴坡 缓坡 解析 第10题,根据甲图信息可知,坡度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小,土壤水分大多来自于地 表径流的下渗。因此,甲图表明随坡度增加,地表径流下渗能力降低,选C。第11题,黄 土高原植被生长条件与水分条件息息相关。根据乙图,同一深度,阴坡的含水量较高;根据 甲图,同一深度,坡度缓的地方含水量较多,因此,本

24、题选D。答案 10.C 11.D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含1道附加题,共56分)12. 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8分)+ + 4- + + + + +成土母质 + + + + + + + + 淋失(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表示绿色植物的 作用,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M 。(4分)(2)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和 来实现。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6 分)(3)简答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8分)解析 第(1)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根部吸收矿物质合成有机物质。第(2 )题,气温和降

25、水影响着土壤的肥力。第(3)题,结合教材即可回答。答案(1)光合矿物质(2)降水气温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 程中最活跃的因素。13. 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受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 分)A肪殖填UB淋溶星/注 淋溶JB名、淀积层圈例D母航址层和(1) 在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中,具有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的土壤层是 层。(4分)(2) 不同的土壤质地存在差异。决定土壤质地的最主要

26、因素。(2分)(3) 分析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A层的成因及影响其厚度的因素。(10分) 解析 第(1)题,根据“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可推断出答案。第(2)题,成土母质是形成土 壤的基础。第(3 )题,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层。其影响因素主 要跟动植物的数量、气候和人类活动有关。答案(1)腐殖质淋溶(2) 成土母质(3) 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影响厚度的因素:枯枝落叶的数量;气温高低对 微生物活跃程度的影响;降水量所形成的淋溶强度;坡度大小和人类活动。等级考一一小试牛刀14. (附加题)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2分)nn砧

27、红塞帆化上 可强化学阿化带 口轻谖化学凤化节E3廊四糟E2未1刈化戒将(1)a、b、c三条曲线,曲线表示蒸发量。(2分)(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填写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 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填写字母)地带。(4分)(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 层、腐殖质层、层、淀积层和母质层。(4分)(4)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4分)(5)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 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是。(8 分)解析 第(1)题,图中F处风化壳最深,且表层为砖红壤风化壳,判断该处为高温多雨地区, 降水量应大于蒸发量

28、,D为干旱地区,结合图中纵坐标可判断a曲线表示蒸发量,b曲线表 示气温,c曲线表示降水量。第(2)题,A处为寒冷的极地地区,D为干旱的荒漠环境,只有E、G处,降水较多,气温较高,风化壳较深,有一定植被,能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A处因 为气温极低,即使降水增多,也很难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第3)题,考查基础知识。第(4) 题,由D处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数据和对应极薄的风化壳,判断该处为温带荒漠,那么 制约性因素当然就是“缺水”了。第(5)题,由图可知,C、D两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为干 旱地区,所以不能发育成森林植被,而F处为高温多雨的环境,淋溶作用强,物理化学风化 作用强,所以风化壳最厚。答案(1)a (2)E、G A (3)有机(枯枝落叶)淋溶(4)温带荒漠 水分(5)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高温、多雨、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植物 茂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