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98288823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要:文章通过介绍乌拉特后旗的生态环境现状、反映了该旗脆弱的生态环境,指出了 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较为合理的提出了恢复其生态系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乌拉特后旗地处高平原区,地类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全旗年均降雨量不足毫米, 水土流失和风蚀几乎遍及全旗,自然灾害频繁。“十年有九旱、有雨水成灾、无风遍地沙、有 风沙满天”,是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恶化的真实写照。经过多年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 趋势仍未达到根本性改变。目前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危及到全旗人民及其后代子孙的生产、生 活和生存,也严重危胁着边疆稳定和全国生态安全。居危思危,切实加强生态建设与

2、保护责 任重大,意义深远。从大局着想,后旗地处西北边陲,是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旗域生态环 境不仅关系着旗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全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 从全旗数万民从脱贫致富的需要考虑,乌拉特后旗镇苏木个嘎查村,大多数处于贫困状态, 要想实现稳定脱贫进而富裕,关键要改变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从旗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 看,生态建设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建设,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 发展生产力,只有搞好生态建设与保护,才能从根本增强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才能 使工业经济建设有足够的资源保障。从长远说,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能够增强旗域经济发 展的潜力和后劲,能

3、够推进经济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就眼前讲,通过生态建设与保护, 有利于开发新型产品和产业,进而成为旗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总之,我们要站在战略全局的 高度去辩证的看待生态建设与保护问题,唤醒全民生态意识进一步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自觉的投身到生态建设与保护之中。1. 森林资源现状乌拉特后旗地处巴彦淖尔盟西北部,地域辽阔,地类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自然条 件差异较大,平均海拔一米左右,属干旱荒漠草原,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干旱少雨,风大沙 多,年降雨量不足毫米,全旗荒漠化和沙化严重,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一)土地利用现状总土地面积万平方。出现了人进沙退、牧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取得

4、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 使生态环境短期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累计保存人工种草面积万亩,改良草地面积万亩,围栏草场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 积万亩。(二)生态环境现状全旗沙漠化土地面积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其中:固定沙地万亩,半固定沙地万亩, 流动沙丘万亩,戈壁万亩,重盐碱地万亩。(数据为年的)。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万亩,占总 土地面积的,非沙漠化土地面积万亩。近年来风沙和沙尘暴给本旗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 大风卷挟表土,毁坏草场,给羊、驼正常繁殖也带来危害,风害时牲畜繁殖率较正常年份偏 低一,牲畜死亡率偏高以上,大风亦给山前农区带来灾害。年一XX年的年间,全旗大风总 天数天,平均年大风

5、天数为天;年来,沙尘暴共发生次,平均年沙尘暴数为次。特别是年至 XX年的年间,大风总数竟达天,平均年大风天数天,沙尘暴总次数达次,平均年沙尘暴数 为次。从年到XX年间年发生旱灾,共死亡牲畜头(只)。全旗有万平方公里土地发生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其中风蚀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 失总面积的,水力侵蚀万平方公里。年流失土壤总量万吨;河床、湖床泥沙淤积,造成上游 河床摆动,下游河床抬高,给防洪增加了难度;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全旗万亩草场全部退化,其中重度退化的达,退化草场就有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 其中中度退化万亩,重度退化面积万亩植被退化严重,大风天气逐年曾多,灾害频繁,十年 九旱。对畜牧业

6、经济发展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二、当前生态建设与保护呈现的新特点第一,人、畜、草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乌拉特后旗人口逐年增加,由年代不足万人增 至现在的万人,由于人口的增加,为实现个体短期利益,盲目追求数量经济,促使牲畜头数 由建国前不足万头(只)发展到现在的万头(只),曾有一度突破万头(只)。人畜增多,对 草场破坏程度逐年加重,草场载畜量逐年降低,超载过牧随之显现。目前,全旗万亩天然草 场载畜量仅为万头(只),科学地讲,现在的畜牧业依旧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由此造成人、畜、 草比例严重失衡而且日趋尖锐。第二,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难度逐年增大。由于草原生态系统长期遭到破坏,引发的自然 灾害也

7、逐年增多、加重。十年九旱,沙尘暴频繁,再加上人为破坏没有得到有效制止,致使 本身就沙化、退化严重的草原变更是颓废荒芜。天然野生防沙抗旱植物逐年减少,由过去多 种降至余种,梭俊林面积也由万亩缩减为万亩,森林覆盖度仅,而且日前的治理速度远远赶 不上退化速度。恶劣生态所产生的危害后果逐年加重,给生态建设带来极大困难,可见,生 态建设已刻不容缓。第三,科技引入不足,对生态建设的贡献率低。近年来,乌拉特后旗虽然在生态环境治 理方面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治理的效率还远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中投入的科技力量不足,仍处于低水平建设,造成一处治理,多处退化, 点上营造,面上损

8、坏,重建设轻管理,治理质量不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比较低,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四,生态建设缺乏经济效益,群众的建设热情低,积极性不高,生态建设与保护本身 就是一项微效工程,农牧民的眼前利益一时不能实现,再加上对工程建设经费管理不严,存 在着随意截留、挪用,坐支现象,甚至搞一些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导致与生态建设相配 套的措施难以启动实施,广大农牧民的利益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严重挫伤了投身建设的积 极性,使得生态建设的各项工程项目一时难以奏效。1. 天然梭梭林资源急剧退化、日趋枯竭后旗的天然梭梭林是我国梭梭分布的东界。据年代未巴盟治沙站调查资料显示,后旗境 内梭梭林

9、面积约多万亩,到年代初调查时,梭梭林面积降为万亩,十年间少了万亩,到年调 查,则只有多万亩,其分布范围向北退缩了近公里。天然梭梭林的退化,减弱了其本身具有 的固沙防护作用,加剧了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沙化和退化,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 劣。2. 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草场严重退化沙化据最新遥感调查资料,全旗水土流失总面积为万公顷,占全旗总土面积的。其中水力侵 蚀面积万公顷,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主要分布在旗境南部狼山山地,风蚀面积万公顷,占 水土流失总面积的。风蚀沙化区域几乎遍及全旗。遥感资料还显示,乌力吉苏木以北沙漠面 积比年扩大了,草场退化、沙化速度已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草场退化、沙化的日趋

10、严重, 致使全旗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可利用草场面积缩小,制约了农牧民的生产发展和脱贫致 富步伐。3. 植被的退化,导致沙尘暴加剧由于后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引起沙尘暴的风向主要是西北风,随着植被的退化,地表裸 露加剧,每当大风来临,滚滚沙尘源源不断地向东南方向流去,虽无确切数据,但是输沙量 十分巨大。沙尘暴危害十分世大,每年春季,由于沙暴频繁发生,给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和农 牧民生活及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和破坏,而且对处于下风地区的京津地区及华北中西部地 区的危害也是十分巨大的。4. 降水量减少,自然灾害频繁自七十年代起,气候干燥逐年加剧,降雨稀少,近些年来,通过人工增雨虽然取得了一 些成效,但局部

11、的地区旱情仍十分严重,有万亩草场连续年没有返青,草根枯死,草场沙化。 由于干旱,使得干热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加剧,严重地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制约了全旗的经济发展。三、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基本思路生态建设与保护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和实践 证明: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只有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防治并重,治用结合,综合治理, 兼顾全局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办事,才能探索出一条有 利于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路子。(一)适度收缩,系统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生态移民是减少人畜、休养生息的重要举措,也是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有效方 式。实

12、施生态移民不仅有利于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也有利于加快草原生态恢复,改变传 统畜牧业的单一生产格局。因此,要按照自觉自愿的原则,采取集中移民和插花移民相结合 的办法,对水资源严重缺乏,生存环境极度度恶化的地区人口,有计划地向资源富集地转移, 减少人口对草原的利用强度,使植被得以有效恢复。同时,将财力、物力集中投向富集区, 以种养业和林草业为突破口进行产业开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宽迁入户的就业 渠道,使之移得出、有生路、稳得住、能致富。(二)进退相依,认真实施退牧休牧还林还草战略破除唯畜是牧的传统意识,妥善解决好“退”与“还”的问题。“退”是必须趋势,“还” 是“退”的目的,要因地制宜,科学规范,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 选择适宜栽培的植物品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尤其推广肉苁蓉等野生经济作 物的人工栽培技术,确保退下来的真正种得起,绿得快,有成效,杜绝退而不还。当植被恢 复,生态稳定到一定程度,就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使“防沙、治沙”与“用沙、吃沙”有机 结合,形成新型沙地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