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荟萃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98154839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荟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荟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荟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2016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荟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荟萃(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6文言文比较阅读(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涂潦,泥沼雨水。畚锸,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相与步于中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轼诣武卫营 卒全其城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12、【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

3、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9答:散步,漫步 只,只是 到去 最终,终于10答:河将害城 / 事急矣 /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译句:(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译句: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译句: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12答:宦途失意的苦闷。勤于政事,爱护百姓。(18分)(2016宁波)【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

4、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乙】 伏伽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

5、僚友之选” 帝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注释】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子姓:子孙,子孙辈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帝:指唐高祖(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

6、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4)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用原文语句回答)(5)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王曰:“善”下令大悦,诏14.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3分,每处1分。多断一处倒扣1 分,扣完为止)15. D (2 分)16. 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周、隋两朝的晚期 (周、隋

7、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堂会让一个国家灭亡)。5分,(1)2分,3分17. 王之蔽甚矣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4分,各2分)18. “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南平市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813题。(19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

8、,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

9、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来源:学科网ZXXK(1)仿佛若有光 ( ) (2)悉如外人 ( ) (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4)自恨不如远甚也( )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顾而慕之C、具答之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为此一家之中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1)其 中 往 来 种 作 (2)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11翻译下列句子。(6分)(1)黄发

10、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2【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8(1)隐隐约约 (2)全 (3)正,正在 (4)遗憾 (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9.A 10(1)其中/ 往 来 种 作 (2)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11答案:(1)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2)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评分:每小题3分,共6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12答案:和谐安宁 自得其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南充市(三)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2 -25题。(12

11、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阋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 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

12、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m死)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c)然如抱深忧。 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zh红褐色)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di欺哄)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p)砞m(捶胸顿足)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

13、语讫,挥手西行。 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 (纪昀阋微草堂笔记)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湮于沙上( ) 不亦颠乎( ) 虽危症亦立愈( ) 终不反顾(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求之下流,固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转赠以金 扶苏以数谏故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归途于窝集遇三盗 D以箧负归 负势竞上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l)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 (2)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白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译文: 25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甲】文的启示:_ 【乙】文的启示:_22.

14、 (1)埋没 (2)通“癫” 疯狂 (3)即使 (4)回头看(共 4 分,每空 1 分)23. C(2 分)24. (1)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2 分,意近即可)(2)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历尽艰辛,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 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吗? (2 分,意近即可)25. 【甲】文的启示:“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来”或“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或“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龙东地区【古文阅读】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

15、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侍臣:身边的大巨。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末代

16、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n):丰收。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时时而间进_ (2)故夙夜孜孜_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11. (1间进:供然进谏.(2)夙夜:早瞍,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12. (1)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人。(2)帝王能做到淸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评分标准:(4分)毎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畅

17、。13. 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临沂市(二)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15分)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林嗣环口技)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 【乙】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

18、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叹其技之奇妙。(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释】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蜡人:用蜡做成人的形象。生人:活人;亟(q):屡次,不断地。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不能名其一处也。( )无不毕肖。(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能指其一端 其一犬坐于前。(狼) B.凡有名者。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C.往往留像于馆 求石兽于水这。(河中石兽) D.

19、余亟叹其技之奇妙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3分) 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2分) 14.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口技表演者或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的一项是( )(2分) A.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B.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C.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 D.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 15.【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3分)11.夹杂说出相像(相似)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12.D(A项中“其”都是代词,译为“其中”;B项中“者”都是代词,译为“”的人;C项中“于”都是介词,译为“在”D项中“之”:

20、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指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13.(客人们)扬起 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发抖,几乎想争先恐后地逃跑。猛然看到他们,没有不惊叹像是活人似的。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14.C(A、D两项从正面表现口技表演者,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B项是从侧面表现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C项只是客观叙述。)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15.【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描写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和蜡人逼真的形态、姿态,是正面表现口技表演者、蜡人制作者的高超技艺;描写听众、参观者的反应是从侧面表现艺人们技艺的高超。黄石市(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

21、,完成9-12题。(选择题每题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

22、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注:趋,快步走向 捐,抛弃 亡,通“无”,不足 懿,美好 9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见往事耳(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D遂七年不返(才)10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

23、了他的学业。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12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_何异断斯织乎?(2分)_9.D;10.B;11.A12.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辞。同割断这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黄冈市(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23-27题。(15分)【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24、,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

25、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第:房屋,宅子,家。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曩:以往,过去,从前。23解释加点的实词。(4分)(1)略无阙处( ) (2)属引凄异( )(3)二人对酌( ) (4)越钱塘,绝长江( )24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B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不能察,必以情 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2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26、27(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 、 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分)(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1分)23(1)通“缺”,中断(2)延长 (3)饮酒 (4)横渡24 C25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26(1)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趣味无穷。(2)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27(1)连绵不断(山多)、隐天蔽日(山高)(2)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的困难。淮安市(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20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

27、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

28、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注释】霁:天放晴。 漎:流水声。 巂(gu):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 鬣(li):马颈上的长毛。 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 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

29、 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 何立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薑(jing)坞先生”指姚范。 就:完成。 卒:同“猝”,突然。 (姚鼐游媚笔泉记)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大 石 出 潭 中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水尤清洌 乃记之而去 被而名之 要客九人饮于是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译文: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翼乎临于溪右译文: 10、阅读【甲】文,请概括作者浏览小石潭的感受。(4分)答:11、【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4分)答:7、大石/出潭中8、清洌:

30、 清澈寒冷。去:离开。名:命名。要:同“邀”,邀请。9、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10、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11、两处画线的句子,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描写的对象是鱼,将鱼在水比成在空中,表现了溪水的“清洌”。“俯视溶云,鸟飞若坠”描写的对象是鸟,因人在高处,所以看鸟儿飞,如从高处坠落一样,以此表现作者“向上爬”时已到达很高处。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

31、,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

32、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 (节选自汉书) 注:秉:执掌。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殆:大概。中人:中等资质的人。英俊:杰出人物。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故虽有名马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食不饱,力不足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C.策之不以其道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8“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

33、样的情感。(2分)19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 ;语段(二)用 的论证方法,强调 。17. 千里马吃一顿(次)有时(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一食”1分食马者”的“食”1分,大意1分。共3分)18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意思对即可。2分)19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意思对即可。一空1分,共3分)(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甲】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

34、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

35、垠。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 垠:边界,尽头。 睥睨(pn):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l):屋的正梁。 堡坞(bow):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 箭:

36、小竹子。 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 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 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11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益奇而坚(4)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14下列句子中加点

37、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投以小石 先帝不以臣卑鄙B是固劳而无用 潭西南而望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环而攻之而不胜D是二者,余未信之 是日更定矣15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 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 的不平之气。(2分)11、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划对一处1分)12、(1)像狗牙那样(2)凄清(3)更加(4)有的人(每小题1分)13、(1)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每小题2分)14、D(2分)15、凄苦孤寂;有才能却无法施展。(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