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98095280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究(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究参考文献需要20篇。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导致收益差距的不断扩大和分配不公等问题出现,这些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引起了全体社会人民的广泛关注。国家也提出了一些调整的政策,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益者收益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益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益,坚决取缔非法收益,促进共同富裕。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以企业收益分配的问题注定引起人们更多地关注。本文针对企业收益分配问题,从企业分配的现状、意义入手,结合企业分配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企业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

2、的原因,并根据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加深我们对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认识,不断促进企业收益分配的完善和发展。关键词:企业收益 分配问题 分配制度 收益差距AbstractAlong with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ading to problems such as the enlargement of income gap and unfair distribution, the serious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

3、nomic development, thus caused wide attention of the entire society people. Countries also proposes some adjustment policy, emphasized on the ba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y more attention to social justice, striv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low benefit in revenue, gradually expand the proportion of

4、 secondary beneficiaries, effectively regulate high income, firmly ban illegal income, promote the common prosperity. Enterpris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the who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enterprise income distribution problem is destined to caus

5、e peopl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Enterprise income distribution problems,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from the enterprise present situ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urrent enterprise actual situ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ente

6、rprise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design the corresponding solving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hope that through a series of problems about this research,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enterprise income distribution problems, and constantly promote the perfection

7、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income distribution.Key words:Enterprise income Allocation problem Distribution system Income gap 目录绪论1一、大力关注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意义1(一)建立和完善企业收益分配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1(二)建立和完善企业收益分配是带动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1(三)建立和完善企业收益分配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更快发展1(四)建立和完善企业收益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二、当前企业收益分配

8、的基本现状2(一)我国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变革和企业职工收益变化情况21.我国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变革历程22.我国企业职工收益变化情况2(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状况3三、企业收益分配的主要问题4(一)企业的收益分配差距不断扩大4(二)企业工资支付方面还不够规范4(三)企业的普通职工工资收益增长速度缓慢4(四)企业的收益在分配上仍体现出明显的平均主义4(五)企业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偏低5四、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原因5(一)企业的收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5(二)企业的收益分配法规政策非常不健全6(三)企业收益分配问题也是有一些客观条件引起的6(四)企业收益分配的在我国的思想认识方面还存在很多误区6(五)对于

9、企业收益分配的监督和调控能力比较缺乏7五、解决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途径探索7(一)建立健全企业收益分配的法规政策体系7(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7(三)要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举措8(四)加强政府对企业收益分配的宏观调控8(五)要搞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8结论9参考文献:10致谢11绪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收益分配问题也不断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人们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企业的收益份分配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鉴于企业收益分配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一下汇总研究,以更好的推动我们社会和经济的

10、发展进步。一、大力关注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意义(一)建立和完善企业收益分配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分配方式则是一定的所有制形式在分配领域的重要体现。稳定合理的分配关系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合理的则会阻碍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符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要求。又由于分配制度是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体制的重要的构成部分,所以分配问题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再就是企业,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一定要将企业建成不仅具有高度自主权,也要拥有独立地位的市场主体,从而充分激

11、发企业的生机与活力。而企业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关系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并进一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所以不断完善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二)建立和完善企业收益分配是带动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三驾马车”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旦消费不足,便会引起产品积压,影响再生产的进行,从而抑制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能使消费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拉动功能,必须扩大人民的消费能力。建立公平合理的企业分配制度,能够增加广大职工的收益,进而提高广大职工自身及其所属家庭的整体消费能力,对刺激内需以及拉动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另

12、外在收益增长后,他们会加大享受资料的投入,使自己或者家人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有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自主创新能力进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三)建立和完善企业收益分配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更快发展由于企业收益分配牵扯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分配是否公平,对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旦职工感到收益分配不公,他的工作积极性一定会下降,自然创造性也会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最终导致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受到影响,不能做到持续快速发展。所以说建立和完善企业收益分配对于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四)建立和完善企业收益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13、会的迫切需要如今我国已经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推动经济和社会稳定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新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现今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分配公正是社会公正最基本的体现,同时也是实现其他方面公正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丰富,当然也离不开分配的公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社会分配问题,确保社会分配公正、公平,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保持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促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而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我国社会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

14、要的影响。所以建立和完善企业收益分配是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的重要基础,对于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二、当前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现状(一)我国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变革和企业职工收益变化情况1.我国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变革历程我国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变革历程大概经历了四变迁。一是建国初期实行“工资分”制度。实时规避了当时物价波动的影响,保证了企业职工的实际工资收益。二是19561978阶段,实行高度集权的工资等级制度。三是改革开放后,大约19781994期间,实行有部分自主权限的工资等级制度。四是1994年以来,我国开始由岗位技能工资制向岗位工资制进行转变。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

15、度目标的确立,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也逐渐进入了目标明确、全方位推进的新阶段。这些变革也展现了我国我国分配的不断完善。2.我国企业职工收益变化情况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企业的职工收益也有了显著增加,1978年时我国职工年平均工资只有615元,1990年为2140元,但是到2005年已经达到了18364元,实现了巨大的跨越。也从侧面展现我国收益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状况上市企业由于其特殊的地位,所以它的收益分配也有一定特殊性,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利分配占据了其收益分配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其股利分配状况进行一下了解。上市企业从九十年代开始逐步发

16、展,关于股利分配,我们将其分为进行股利分配和未进行股利分配两种形式。截止到2010 年4月30日,沪深两市1 71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 2009 年年报,其中有687家还未进行股利分配,占到40%。有一些公司已经明确表示,不进行股利分配是为了满足将来的资金需求,保障公司长远发展而未进行股利分配。但是大趋势还是进行股利分配,这样更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基本权益,对于完善企业的收益分配更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再就是由于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差由于容易忽视投资者的利益,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强,也导致了收益分配的不均衡局面,有的年份很高,有的年份则不进行分配,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与

17、发达国家的成熟的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的差距。但是通过对近几年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整体的上市公司数量是上升的,而且进行股利分配的公司的数量也是不断增加的,这就说明我国企业的收益分配调节是不断完善的,并且是一步步走向完美与更符合我国的现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状况a)时间未分配已分配199242319931533199426641995601051996142330199733349219984385581999519611200035240620014214802002546589200361366520046026772005339621200628269820076707972008555

18、7622009687742(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折线图b)三、企业收益分配的主要问题(一)企业的收益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近期来我国企业职工收益不均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不同区域、行业、和相关企业职工的收益差距明显有拉大趋势。从地域分布来看,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职工年人均收益的差距日趋明显,另外电力电信以及金融保险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比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一般高出2-3倍,再考虑工资外收益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别,则实际的收益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而且在不同职工群体之间,非劳动性收益的存在导致差距更大,所以由于各阶层收益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我国收益差距问题越来越明显。(二)企业工资支付方面还

19、不够规范首先是工资标准的确定随意性很大,因为企业能够自主决定工资标准,职工属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所以很多企业实行计件工资制,他们单方面制定对自己有利的劳动定额标准,但是却压低工资,致使差距加大。再就是企业的工资结构不合理,如果企业的效益不好,那么职工拿到的工资就比较低。最后是有一部分企业没有切实执行最低工资制再加上企业拖欠工资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说工资支付还是很不规范的。(三)企业的普通职工工资收益增长速度缓慢现今情况下,除了极为少数的技术工种和部分垄断行业职工工资收益水平较高而且增长速度较快以外,大部分的普通企业职工工资收益水平偏低以及增长速度比较缓慢。综合考虑我国企业的工资收益还是比较的低,

20、增长速度也有待提高。(四)企业的收益在分配上仍体现出明显的平均主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的分配体制改革不断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倡实行了以岗位技能来确定工资的工资制度,改善了职工收益,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收益分配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是在企业内部的平均主义仍未全部消除,首先是在许多国有、集体和改制企业中,收益的分配差距并没有真正的拉开,个人收益水平一般与个人的工作年限联系在一起,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当前实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还不是非常完善。很多企业实行职工的技能等级与技能工资等级衔接,对于技能和工资的晋级来说仍然是按职工的工作年限、

21、劳动成果、出勤率等因素来进行考核,不能充分和准确地反映一个职工的真实技术水平。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强调岗位工资向生产一线倾斜,从而轻视了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待遇问题。还有就是在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益构成中货币工资在收益中所占比重还是比较低,而福利待遇占得比重却较大,着一些都不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五)企业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偏低因为参加社会保险能够使企业职工享受“二次分配”,同时也是体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基础。但有很多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他们只是给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业务骨干办理保险业务,对于普通职工的保险关注不大。所以导致企业的内部矛盾也是比较的尖锐,由于保险覆盖率的偏低,也导致部分普通企业

22、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很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加重了收益分配的差异。四、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原因(一)企业的收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当前企业收益分配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是没有真正建立起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在我国,目前资本可以按份额直接参与剩余收益分配,技术成果可以作价入股,从事管理工作的企业家和从事科技劳动的核心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人才市场形成的价格作为人力资本折为股份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但是这些分配方式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完全进行推广。但是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还没有进行推行,又由于按照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职工的收益水平、保障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

23、重要手段,所以按劳动要素分配显得比较重要。其次是部分的垄断企业超范围的分配国有资产。我们知道有些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在经济社会中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超额的利润。这些超额收益本来应该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但是如今一些企业打擦边球,费尽心机的运用这种收益,使得某些行业的职工工资收人高于其他企业非常多,由于这种比较悬殊的差异存在,虽然一定程度上和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效率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由于垄断利润带来的,与企业自身和职工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关系不大,因此非常不合理。最后是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职工的地位还是比较的低。使工资集体协商的效果并不是尽如人意,与职工的合理期望值还有较大的差距。(

24、二)企业的收益分配法规政策非常不健全一是调节收益分配的许多重要法规还没有正式出台。劳动法作为一部基本法,只是在调整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方面作出一些原则性规定,不可能对各个方面都作出很具体的规定,再就是他们大多是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并且执行,立法层次和法律作用都比较低,执行的难度也是比较的大也缺乏比较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再就是是劳动定额标准还是不够完善。其实政府以及某些行业协会对企业劳动定额的管理实际上是不太干预的,再就是对于新兴行业没有制定劳动定额标准,而一些传统行业的劳动定额标准也没有跟上技术的进步,慢慢不能适应目前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引起众多企业大肆压低产品的计件单价、不断提高劳动定额标准的重要

25、因素。(三)企业收益分配问题也是有一些客观条件引起的毕竟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水平从整体来看还是比较低,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劳动者总体收益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和低技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显示了资本的所处的强势地位和劳动者的弱势地位,这就造成就业竞争局面比较激烈。另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主要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我国劳动力的水平层次较低。当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使我国很多的企业只能通过压低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市场获得竞争优势,所以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降低劳动力成本,

26、从而导致企业收益分配问题频发。另外由于我国政府财政能力的限制导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以及劳动者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在较短时期内很难完成,所以很多客观原因造成企业收益分配的问题频发。(四)企业收益分配的在我国的思想认识方面还存在很多误区我国是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发展过程。首先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方面,我国开始主要是注重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体的协调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重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于经济发展的认识有待改进。其次在推进改革的方面,我们一直强调推进企业改革,但是我们对于企业改革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却比较少,不只是政策的制定不够完善,也使企业改

27、制不够规范,最终还是伤害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改制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最后是在收益的调节方面,在我国有些企业在初次分配上主要强调效率优先,首先追求满足资方的利益要求,最终导致经营者收益增速和增幅都比较大,可是劳动者工资增速却是很慢,致使收益差距不断拉大。另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资金和制度建设都比较滞后,不只是制度不完善,而且保险覆盖面也比较低。所以说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企业收益分配不断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五)对于企业收益分配的监督和调控能力比较缺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发展,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决定方式开始慢慢由政府调控转向市场调控,政府对企业贴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收益分配缺乏调控。再加

28、上政府执法监督部门自身的力量比较弱,执法力度也不是很强,导致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不到位。监督部门的监督范围和监督力度不足,监督监管工作很难做到位。此外在我国法律的建设上,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维护也不是很重视。五、解决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途径探索(一)建立健全企业收益分配的法规政策体系政府首先应该针对我国企业分配制度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使企业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也为企业分配制度的建立提供合理有利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制定明确统一的工资政策。合理平衡企事业单位工资收益,适当缩小企事业单位收益差距,调动全体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加快工资立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29、制的逐渐发展与完善,适应新体制要求的企业收益分配机制也在慢慢形成,所以制定符合职工利益的工资法迫在眉睫。最后还要完善税收制度。不仅要统一企业所得税,以税收中性为原则进一步完善增值税改革,消除不同所有制企业税负失衡的状况,还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逐渐加大对个人收益的调节力度,也要开征社会保障税以调节个人收益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最快实现。(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关于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多种形式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再就是建立经营者和科技人员的收益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键的问题是经营管理者对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把握和核心技术的开发应用,但这都

30、需要企业的创新能力。再次是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共决机制。要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国家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分配新机制和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益分配制度,它有利于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也利于广大职工民主参与企业工资分配,建立企业工资分配的正常增长与制约机制有利于建立规范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正常的增长机制和合理的支付保障机制,保证企业职工工资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和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起稳定增长。(三)要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举措针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实行生产要素分配,首先要建立职工持股制度。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更好地调动企业职工的积

31、极性,促进企业发展,也使企业职工获得相应收益。另外在实行职工普遍持股的同时,支持和鼓励企业经营者以及技术、业务骨干,凭借他们的特殊才能和人力资本进行参股。第三是对企业经营者和核心技术人员,实行年薪制或股票期权制的分配办法。第四是在具备的企业,积极推行按技术要素参股,最后还要探索建立把企业劳动者收益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进行衔接,形成企业职工收益与所创超额利润相联系的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四)加强政府对企业收益分配的宏观调控建立完善政府对企业收益分配的宏观调控机制,并加大执法和劳动监察力度来维护市场的合理秩序,同时要加强对垄断性行业的政策调控,对于非自然垄断行业中由于行政垄断造成的企业间不合理的收

32、益差距,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市场化竞争来进行调控。也要加快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做好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工作,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平等竞争的就业制度、公平的收益分配制度等,不断对收益分配进行完善。(五)要搞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科学地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制定有效地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大家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要注重社会的协调发展,规范收益分配方式,完善收益分配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的收益分配效率与能力。结论收益分配问题是牵扯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也

33、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企业的收益分配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稳定与协调发展。所以只要我们不断对企业的收益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企业分配一定会变得更加而完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繁荣。参考文献:1李臻:企业收入分配问题探析,工运研究2007年第16期。2杨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与理念创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3刘文勇: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谐演进的制度分析,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4施发启:收入分配存在五大问题:公平与效率如何兼得,上海政券报,2005

34、年9月15日。5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6魏刚: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7罗静:股利分配政策问题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3期。8杨承训:构建社会主义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9王小鲁: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0劳动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谈企业分配制度五问题,中国经济网湖南频道,2006年5月15日。11楼裕胜: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研究综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2刘伟:收入分配的公平命题与改革的合理性。13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14谢旭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农村财政与财务,2008年第5期。15致谢这次写毕业论文遇到不少困难,但是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论文成功的完成了。在此要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写作过程中同学的帮助,是你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让我能够顺利的进行资料收集和论文的写作,没有你们的帮助和协作我是无法那么顺利的完成论文大量资料的整合的。感谢所有帮助我完成文论的老师、同学,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